患者,男,67岁。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7年,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体检:右腹股沟区肿块,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鉴别该患者为腹股沟斜疝或直疝时,最有意义的鉴别点是A.发病年龄B.突出途径C.疝块外形D.疝内容物是否进入阴囊E.还纳疝内容物、压迫深环后疝内容物是否再突出

题目

患者,男,67岁。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7年,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体检:右腹股沟区肿块,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鉴别该患者为腹股沟斜疝或直疝时,最有意义的鉴别点是

A.发病年龄

B.突出途径

C.疝块外形

D.疝内容物是否进入阴囊

E.还纳疝内容物、压迫深环后疝内容物是否再突出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E
更多“患者,男,67岁。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7年,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体检:右腹股沟区肿块,可还纳,外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性,62岁。右腹股沟可复性肿块10年。患者有长期便秘史和吸烟史。肿块在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可还纳。体检发现右腹股沟区肿块,约10cm×8cm大小,质软,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透光试验阴性。

    该患者术后下床活动的适宜时间是
    A.术后第1~2天
    B.术后第5~7天
    C.术后第2周
    D.术后第4周
    E.无限制

    答案:B
    解析:
    4.疝手术后,在预防和控制腹内压增高的前提下,如控制肺部感染、解除便秘、无排尿困难等,若如无切口感染、裂开等情况,一般可在拆除缝线后,即术后5~7天左右下床适当活动。

  • 第2题:

    患者男性,62岁,右腹股沟可复性肿块10年。患者有长期便秘史和吸烟史。肿块在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可还纳。体检发现右腹股沟区肿块,约10Cm×8Cm大小,质软,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透光试验阴性。

    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腹股沟直疝
    B、股疝
    C、睾丸鞘膜积液
    D、精索静脉曲张
    E、腹股沟斜疝

    答案:E
    解析:
    腹股沟斜疝,除腹股沟区有肿块和偶有胀痛外,并无其他症状。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用力时出现肿块,肿块多呈带蒂柄的梨形,可降至阴囊或大阴唇。如病人平卧休息用手将肿块推送向腹腔回纳而消失。
    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区别:

  • 第3题:

    20、男性,68岁,右侧腹股沟区可性复性肿块7年,肿块有时可进人阴囊。体检:右侧腹股沟区肿块,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鉴别该病人为腹股沟斜疝或直疝时,最有意义的鉴别点是

    A.发病年龄

    B.突出途径

    C.疝内容物是否进入阴囊

    D.还纳疝内容物、压迫深环后疝内容物是否再突出


    还纳疝内物、压迫深环后疝内容物是否再突出

  • 第4题:

    患者,男性,68岁。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7年,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体检:右腹股沟区肿块,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鉴别该患者为腹股沟斜疝或直疝时,最有意义的鉴别点是

    A.发病年龄
    B.突出途径
    C.疝块外形
    D.疝内容物是否进入阴囊
    E.还纳疝内容物、压迫深环后疝内容物是否再突出

    答案:E
    解析:
    斜疝的临床表现与鉴别:①斜疝以儿童、青壮年多见,经腹股沟管突出,呈椭圆形或梨形,回纳疝块并压住内环后疝块不再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嵌顿时易发生肠梗阻表现。②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疝块经腹股沟三角突出,呈半球形,基底较宽,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不易嵌顿。检查时,在还纳疝内容物后压迫深环,观察疝内容物是否再突出是区别斜疝和直疝的重要依据。

  • 第5题:

    16、男性,62岁,右腹股沟可复性肿块10年。病人有长期便秘史和吸烟史。肿块在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可还纳。体检发现右腹股沟区肿块。约250px×200px大小,质软,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透光验试阴性,该病人可能的诊断是

    A.腹股沟直疝

    B.腹股沟斜疝

    C.股疝

    D.睾丸鞘膜积液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