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二级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位于一盆地边缘的山区,主要分布有寒武系三游洞组至三叠系大冶组地层,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Ⅱ类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 【问题】2、承包人采用的台阶分部法开挖顺序为;(1)上部开挖;(2)拱部锚喷支护;(3)中核土开挖;(4)拱部衬砌;(5)下部开挖;(6)边墙锚喷支护和衬砌;(7)灌筑仰拱。

题目
某二级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位于一盆地边缘的山区,主要分布有寒武系三游洞组至三叠系大冶组地层,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Ⅱ类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
【问题】2、承包人采用的台阶分部法开挖顺序为;(1)上部开挖;(2)拱部锚喷支护;(3)中核土开挖;(4)拱部衬砌;(5)下部开挖;(6)边墙锚喷支护和衬砌;(7)灌筑仰拱。试说明其开挖顺序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列出正确开挖顺序。


相似考题

2.【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双线分离式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 ZK9+680~ZK10+303,全长 623m;右线起讫桩号为 YK9+683~YK10+305,全长 622m。隧道净空宽度为 10m,净空高度为 6.49m。 该隧道右线(地质)纵断面图如图 所示。 图 隧道右线(地质)纵断面示意图图中水文、地质概况如下: A 段:围岩为中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破碎;属浅埋段。 [BQ]=280~330。存在少量裂隙水。 B 段:围岩为弱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呈块状,完整性好。 [BQ]=396~440。存在裂隙水,以渗水为主。 C 段:围岩为中、弱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呈块体、破碎状。存在 F1 断裂破碎带。[BQ]=220~245。以渗水为主,可能产生瞬时涌水。 根据围岩分级的综合评判方法,该右线隧道围岩分布有Ⅲ、Ⅳ、Ⅴ级围岩。为确定YK9+730~YK9+790 段施工方法,承包人对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的工艺特点进行了比较(如表 3 所示),结合本段的地质特点,决定采用预裂爆破方案施工。 表 3 工艺特点比较表根据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开挖断面的宽度,承包人拟对 YK9+790~YK9+974 段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初次支护采用“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锚杆”方案。 问题 1. 根据资料中水文、地质概况,分别判断 A、 B、 C 段围岩级别。 2. 改正表 3 中的错误描述(按“XX(方案)的 XX(比较项目)应为……”描述)。 3. 承包人拟对 YK9+790~YK9+974 段采用全断面开挖的做法是否合理?结合水文、地质况简要说明理由。 4. 结合本项目的水文、地质条件,指出右线隧道施工中的潜在安全事故。

4.1.背景材料: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双线分离式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ZK9 + 680~ZK10 + 303,全长623m,右线起讫桩号为YK9 + 683~YK10 + 305,全长622m。隧道净空宽度为10m,净空高度为6.49m,该隧道右线(地质)纵断面图如下图所示。图中水文、地质概况如下图所示:A 段:围岩为中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破碎,属浅埋段。[BQ]= 280~330。存在少量裂隙水。 B 段:围岩为弱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呈块状,完整性好。[BQ]= 396~440。存在裂隙水,以渗水为主。 C 段:围岩为中、弱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呈块状、破碎状。存在F1 断裂破碎带。[BQ]= 220~245。以渗水为主,可能产生瞬时涌水。 根据围岩分级的综合评判方法,该右线隧道围岩分布有Ⅲ、Ⅳ、Ⅴ级围岩。为确定YK9 + 730~YK9 + 790(B 段中前部分)施工方法,承包人对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的工艺特点进行了比较(见下表),结合本段的地质特点,决定采用预裂爆破方案施工。根据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开挖断面的宽度,承包人拟对YK9 + 790~YK9 + 974 段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初次支护采用“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锚杆”方案。 2.问题: (1)改正上表中的错误描述,按“××(方案)的××(比较项目)应为……”描述。 (2)承包人拟对YK9 + 790~YK9 + 974 段采用全断面开挖的做法是否合理?结合水文、地质概况及断面说明理由。 (3)结合本项目的水文、地质条件,指出该隧道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事故。 (4)该隧道施工中突然大量涌水时,可以采取哪些辅助施工处理方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2、开挖顺序不正确。应为:(1)上部开挖;(2)拱部锚喷支护;(3)拱部衬砌;(4)中核土开挖;(5)下部开挖;(6)边墙锚喷支护及衬砌;(7)灌筑仰拱。
更多“某二级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位于一盆地边缘的山区,主要分布有寒武系三游洞组至三叠系大冶组地层,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Ⅱ类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9年)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分离式独立双洞隧道的最小净距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有( )。

    A.隧道的埋深
    B.公路等级
    C.围岩级别
    D.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
    E.隧道开挖断面的高度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公路小净距隧道施工。分离式独立双洞隧道的最小净距应符合下表。

  • 第2题:

    某二级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位于一盆地边缘的山区,主要分布有寒武系三游洞组至三叠系大冶组地层,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Ⅱ类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
    【问题】1、承包人采用的开挖施工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开挖方法选择合理。理由是台阶分部法适用于一般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地段。本隧道为II类弱风化硬质页岩,稳定性较差。

  • 第3题:

    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了监控量测。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控量测,问隧道的监控量测项目有哪些?


    正确答案:该隧道为复合式衬砌,根据规范有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具体来说有以下项目: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地表下沉、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围岩体内位移(地表设点)、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钢支撑内力及外力、支护、衬砌内应力、表面应力及裂缝量测、围岩弹性波测试。

  • 第4题:

    背景材料: 某二级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位于一盆地边缘的雪宝山区,主要突起寒武系三游洞组至三叠系大冶组地层,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Ⅱ类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 问题: 1.请阐述隧道的基本组成. 2.隧道的设计应遵照什么原则? 3.根据隧道分类的规定,此隧道为哪一类隧道? 4.对隧道开展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1、隧道通常由洞门、明洞、洞身和附属设施等几部分组成.
    2、安全、经济、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
    3、特长隧道.
    4、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

  • 第5题:

    采用台阶法开挖隧道时,应根据围岩条件,合理确定台阶长度和高度。围岩稳定性较差时,台阶长度应控制在()洞径。


    正确答案:一倍

  • 第6题:

    问答题
    某二级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位于一盆地边缘的雪宝山区,主要突起寒武系三游洞组至三叠系大冶组地层,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Ⅱ类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 承包人采用的台阶分部开挖顺序为:(1)上部开挖;(2)拱部锚喷支护;(3)中核土开挖;(4)拱部衬砌;(5)下部开挖;(6)边墙锚喷支护和衬砌;(7)灌筑仰拱;试说明开挖顺序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列出正确开挖顺序。

    正确答案: 开挖顺序不正确。应为:(1)上部开挖;(2)拱部锚喷支护;(3)拱部衬砌;(4)中核土开挖;(5)下部开挖;(6)边墙锚喷支护及衬砌;(7)灌筑仰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了监控量测。针对上述地质和涌水情况,你认为在施工中应采取哪些水害处治措施?

    正确答案: 处理水害的措施
    (1)因势利导,给地下水以排走的出路,将水迅速地排到洞外。
    (2)将流向隧道的水源截断,或尽可能使其水量减少。
    (3)堵塞衬砌背后的渗流水,集中引导排出。
    (4)水害整治的关键:分析病害成因,对症整治;合理选择防水材料;严格施工工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一V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了监控量测。 针对上述地质和涌水情况,你认为在施工中应采取哪些水害处治措施?

    正确答案: 处理水害的措施:
    (1)因势利导,给地下水以排走的出路,将水迅速地排到洞外。
    (2)将流向隧道的水源截断,或尽可能使其水量减少。
    (3)堵塞衬砌背后的渗流水,集中引导排出。
    (4)水害整治的关键:分析病害成因,对症整治;合理选择防水材料;严格施工工艺。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地表下沉、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围岩体内位移(地表设点)、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钢支撑内力及外力、支护、衬砌内应力,表面应力及裂缝量测、围岩弹性波测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一V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了监控量测。 承包人采用的开挖施工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开挖方法选择合理,理由是台阶分部法适用于一般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地段。本隧道围岩为软弱风化硬质页岩,稳定性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全长5200m。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V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由于地下水发育,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严重,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了重大质量事故。施工单位立即采取现场保护措施,并向有关单位提交了质量事故书面报告。 问题: 1、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现场,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怎样处理?

    正确答案: 1、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内容包括:
    1)工程项目名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造成工程损伤状况、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
    2、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并应采取拍照或录像等直录方式反映现场原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二级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高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位于一盆地边缘的雪宝山区,主要突起寒武系三游洞至三叠系大冶组地层,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Ⅱ类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 承包人采用的台阶分部法开挖顺序为:①上部开挖;②拱部锚喷支护;③中核土开挖;④拱部衬砌;⑤下部开挖;⑥边墙锚喷支护及衬砌;⑦灌筑仰拱。说明其开挖顺序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列出正确开挖顺序。

    正确答案: 开挖顺序不正确。应为:①上部开挖;②拱部锚喷支护;③拱部衬砌;④中核土开挖;⑤下部开挖;⑥边墙锚喷支护及衬砌;⑦灌筑仰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分离式独立双洞隧道的最小净距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有( )。
    A

    隧道的埋深

    B

    公路等级

    C

    围岩级别

    D

    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

    E

    隧道开挖断面的高度


    正确答案: C,E
    解析:

  • 第13题: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隧道右线长1618m,左线长1616m,设计净空宽度10.8 m,净空高度6. 6 m,设计车速80km/h。该隧道围岩主要为IV级,采用复合式衬砌,衬砌断面设计如图1所示。

    【问题】
    1.按隧道断面形状,该隧道的洞身属于哪一类型?该类型适用条件是什么?
    2.写出图1中构造物A、B、C、D的名称。


    答案:
    解析:
    1.属于曲墙式。适用于地质条件差、需承受较大围岩水平压力的情况。
    2.A是二次衬砌,B是排水盲沟,C是中心排水管沟,D是仰拱。

  • 第14题:

    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了监控量测。针对上述地质和涌水情况,你认为在施工中应采取哪些水害处治措施?


    正确答案: 处理水害的措施
    (1)因势利导,给地下水以排走的出路,将水迅速地排到洞外。
    (2)将流向隧道的水源截断,或尽可能使其水量减少。
    (3)堵塞衬砌背后的渗流水,集中引导排出。
    (4)水害整治的关键:分析病害成因,对症整治;合理选择防水材料;严格施工工艺。

  • 第15题:

    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了监控量测。承包人采用的开挖施工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挖方法选择合理。理由是台阶分部法适用于一般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地段。本隧道围岩为弱风化硬质页岩,稳定性较差。

  • 第16题:

    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全长5200m。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V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由于地下水发育,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严重,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了重大质量事故。施工单位立即采取现场保护措施,并向有关单位提交了质量事故书面报告。 问题: 1、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现场,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怎样处理?


    正确答案: 1、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内容包括:
    1)工程项目名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造成工程损伤状况、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
    2、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并应采取拍照或录像等直录方式反映现场原状。

  • 第17题:

    问答题
    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一V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了监控量测。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控量测,请问隧道的监控量测项目有哪些?

    正确答案: 该隧道为复合式衬砌,根据规范有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具体来说有以下项目: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地表下沉、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围岩体内位移(地表设点)、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钢支撑内力及外力、支护、衬砌内应力、表面应力及裂缝量测、围岩弹性波测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全长5200m。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由于地下水发育,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严重,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了重大质量事故。施工单位立即采取现场保护措施,并向有关单位提交了质量事故书面报告。 (1)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现场应如何保护?

    正确答案: (1)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内容包括:
    1)工程项目名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造成工程损伤状况、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
    (2)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和该工程的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应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并应采取拍照或录像等直录方式反映现场原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施工中采取了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还进行了监控量测,并指导二次衬砌的施作。 (1)根据背景材料,施工单位开展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背景材料,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应符合哪些规定? (3)根据背景材料,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

    正确答案: (1)监控量测的目的: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
    (2)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应符合的规定:
    1)注浆段的长度应根据地质条件、涌水量、机具设备能力等因素确定,一般宜在30~50m之间。
    2)钻孔及注浆顺序应由外圈向内圈进行,同一圈钻孔应间隔施工。
    3)浆液宜采用水泥浆液或水泥水玻璃浆液。
    (3)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
    1)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2)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3)周边位移速率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规定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某二级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高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位于一盆地边缘的雪宝山区,主要突起寒武系三游洞至三叠系大冶组地层,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Ⅱ类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 承包人采用的开挖施工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开挖方法选择合理。理由是台阶分部法使用于一般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地段。本隧道为Ⅱ类弱风化硬质页岩,稳定性较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某两车道公路隧道全长1500m,洞身为中硬岩,抗压强度150-80MPa,进出口各20m为Ⅲ类围岩。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可供选择的施工方法有: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施工方法、矿山法施工方法中的全断面开挖法和台阶开挖法。 洞身是否可以用隧道掘进机掘进,为什么?隧道掘进机的施工方法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洞身可以用隧道掘进机掘进。因为洞身为中硬岩,抗压强度80-150MPa,最适宜采用掘进机。隧道掘进机施工特点有:
    (1)作业人员少,进度快,日进尺可达10-30m;有时可达50m。
    (2)与钻爆法施工比较,洞内粉尘、有害气体含量低,改善了劳动条件;
    (3)对围岩扰动小,岩壁完整,施工安全,减少隧洞塌方事故;
    (4)成洞质量好,无超欠挖现象,可减少洞壁衬砌与灌浆,节省投资。
    (5)缺点是掘进机设备一次性投资大,开挖直径不能随意改变,机械运输和组装较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了监控量测。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控量测,问隧道的监控量测项目有哪些?

    正确答案: 该隧道为复合式衬砌,根据规范有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具体来说有以下项目: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地表下沉、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围岩体内位移(地表设点)、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钢支撑内力及外力、支护、衬砌内应力、表面应力及裂缝量测、围岩弹性波测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某二级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位于一盆地边缘的雪宝山区,主要突起寒武系三游洞组至三叠系大冶组地层,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Ⅱ类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 承包人采用的开挖施工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开挖方法选择合理。理由是台阶分部法适用于一般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地段。本隧道为Ⅱ类弱风化硬质页岩,稳定性较差。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