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下列符合杜氏利什曼原虫特征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要点。


    正确答案: ①寄生部位与致病虫期:无鞭毛体(利杜体)寄生于肝,脾,骨髓和淋巴结等(巨噬细胞内)
    ②传播媒介:白蛉
    ③感染阶段:前鞭毛体,寄生于白蛉消化道内
    ④感染方式:雌性白蛉吸血,前鞭毛体随唾液注入人体内

  • 第2题:

    黑热病的病原体是()

    • A、蓝氏贾第鞭毛虫
    • B、刚地弓形虫
    • C、隐孢子虫
    • D、杜氏利什曼原虫
    • E、大型利什曼原虫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单选题
    利什曼原虫是黑热病的病原体,下述有关其生物学特性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利什曼原虫属锥体科

    B

    杜氏利什曼原虫主要侵犯内脏,少数可继发皮肤损害

    C

    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分2个阶段,即利杜体和前鞭毛体

    D

    利杜体呈圆或椭圆形、直径2~5pm,无活动力

    E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2个阶段分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内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单选题
    杜氏利什曼原虫可引起(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解析:
    杜氏利什曼原虫可引起肝巨噬细胞大量增生,导致肝脾大。

  • 第5题:

    单选题
    引起黑热病的病原虫是()
    A

    热带利什曼原虫

    B

    杜氏利什曼原虫

    C

    巴西利什曼原虫

    D

    墨西哥利什曼原虫

    E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请叙述杜氏利什曼原虫的主要危害。


    正确答案:人体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后,经过4~7个月或长达2年以上的潜伏期,即可出现全身性症状和体征。
    ①内脏利什曼病: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脾大和贫血。至后期,出现脾功能亢进,导致患者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显著减少。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脏,致蛋白尿和血尿。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是黑热病的另一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患者病情不断恶化,可在1~2年内死亡。
    ②皮肤型黑热病:在患者的面部、颈部、四肢或躯干等部位有大小不等的肉芽肿结节,酷似瘤型麻风。有的呈暗色丘疹状,称为褪色斑型。
    ③淋巴结型黑热病: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以腹股沟和股部的淋巴结肿大最多见,其次是颈部、耳后、锁骨上和腋窝处。患者一般情况大多良好,少数可有低热和乏力,肝、脾很少触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常增多。

  • 第7题:

    引起黑热病的病原虫是()

    • A、热带利什曼原虫
    • B、杜氏利什曼原虫
    • C、巴西利什曼原虫
    • D、墨西哥利什曼原虫
    •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B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

    正确答案: 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过程需要节肢动物白蛉和人或哺乳动物两个宿主。
    在白蛉体内的发育当雌性白蛉叮刺病人或感染哺乳动物时,血液或皮肤内含无鞭毛体的单核巨噬细胞被吸入其消化道。经3~4天后发育成熟为梭形前鞭毛体,同时以纵二分裂法繁殖,并集中在白蛉的口腔和喙。
    在人体内的发育当感染前鞭毛体的白蛉叮咬健康人或哺乳动物时,虫体随白蛉的唾液注入宿主体内,一部分前鞭毛体被破坏,一部分进入巨噬细胞内形成纳虫空泡。虫体在此形成无鞭毛体,以二分裂方式繁殖,虫体大量增加,导致巨噬细胞破裂,释放出的无鞭毛体又可进入附近的巨噬细胞。并可随巨噬细胞到达全身,特别是在肝、脾、骨髓和淋巴结等富含巨噬细胞的组织、器官。杜氏利什曼原虫造成人体全血细胞减少和肝、脾、淋巴结肿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杜氏利什曼原虫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C
    解析:
    溶组织内阿米巴是肠道寄生原虫,经口感染人体;疟原虫的生活史须经过在按蚊体内发育,再由按蚊叮咬人体而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须经白蛉体内的发育繁殖,再由白蛉叮咬人体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