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Passage 2,完成第小题。 Passage 2 Exceptional children are different in some significant ways from others of the same age, for the same age, for these children to develop to their full adult potential, their education must be adapted to those differences. Alt

题目
请阅读Passage 2,完成第小题。
Passage 2
Exceptional children are different in some significant ways from others of the same age, for the same age, for these children to develop to their full adult potential, their education must be adapted to those differences.
Although we focus on the needs of exceptional children, we find ourselves describing their environment as well. While the leading actor on the stage captures our attention, we a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supporting players and the scenery of the play itself. Both the family and the society in which exceptional children live are often the key to thei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it is in the public schools that we find the full expression of society's understanding the knowledge,hopes, and fears that are passed on to the next generation.
Education in any society is a mirror of that society. In that mirror we can see the strengths, the weaknesses, the hopes, the prejudices, and the central values of the culture itself. The great interest in exceptional children shown in public education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indicates the strong feeling in our society that all citizens, whatever their special conditions, deserve the opportunity to fully develop their capabilities.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We've heard it many times, but it still has important meaning for education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Although the phrase was used by this country's founders to denote equality before the law, it has also been interpreted to mean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That concept implies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for all children--the right of each child to receive help in learning to the limits of his or her capacity, whether that capacity be small or great. Recent court decisions have confirmed the right of all children--disabled or not--to an appropriate education,and have ordered that public schools take the necessary steps to provide that education. In response,schoolsaremodifying theirprograms,adaptinginstructiontochildrenwhoare exceptional, to those who cannot profit substantially from regular programs.

This passage mainly deals with__________.
查看材料

A.the differences of children in their learning capabilities
B.the definition of exceptional children in modern society
C.the special educational programs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D.the necessity of adapting education to exceptional children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本文开头第一段概括了全文的主题思想。下文详细地阐述了家庭和社会对超常孩子的重要性.教育对所有孩子的重要性和所有孩子平等地受教育的法律保证。这些细节都说明了教育适应超常孩子的必要性。B项本文未涉及.A、C虽有涉及.但不是全文的主题思想。故选D。
更多“请阅读Passage 2,完成第小题。 ”相关问题
  • 第1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1~23 小题。

    第 21 题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成立:

    祚薄:

    儿息:

    婴:


    正确答案:
    成立:成人自立。  祚薄:福薄。祚:福。  儿息:儿子。息:子女。  婴:缠绕,缠身。

  • 第2题:

    阅读《苦恼》中的一段文字,回答 30~32 小题。

    第 30 题 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


    正确答案:
    语言(对话)描写。

  • 第3题:

    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 27~29 小题。

    第 27 题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贰:

    庸:

    及:


    正确答案:
    鄙:边邑。  贰:两属,属二主。  庸:同“用”。  及:赶上。

  • 第4题:

    请教:2005年12月大学英语三级考试真题第1大题第3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3题: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gestures are__________

    A. spoken words              

    B. a non-language element

    C. pictures in a language     

    D. written language

     


    正确答案:B

  • 第5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阅读全诗,分析这首诗的抒情层次。


    正确答案:
    首联第一句直接抒情,“相见时难”是客观之难,由于女子的特殊身份,决定他们见面之不易。而“别亦难”,是主观之难,因见面的机会极为难得,所以分别时难舍难分。而第二句“东风无力百花残”,以百花残落表现美好的爱情正遇到了某种障碍。
    颔联二句承此而来,以“春蚕到死、蜡炬成灰”比喻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爱情至死不渝。
    尾联回应相见之难,说两个人不能自由来往,只希望给他们传递信息的人殷勤相助。

  • 第6题:

    请教:2007年4月北京地区成人本科学位英语真题(A卷)第1大题第2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2.      Wha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A.     Genuine writers often find their work interesting and rewarding.

    B.     A writer’s success depends on luck rather than on efforts.

    C.     Famous writers usually live in poverty and isolation.

    D.    The chances for writer to become successful are small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某电信公司手机的B类收费标准如下:没有月租费,但每通话1分收费0.6元,按照此类收费标准,分别完成第2题中的各小题。


    (1)y=0.6x

    (2)当x=152时,上式y=0.6×152=91.2元

    (3)y=200,即0.6x=200,x≈333,即可通话333分钟


  • 第8题:

    请教:2011年会计从业《初级会计电算化》上机考试全真模拟试卷(2)第4大题第1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根据以下步骤,完成第 81~85 题

    81

     

     


    【参考答案分析】:

  • 第9题:

    请仔细阅读以下程序并完成要求。 If((a>2&&b<3)&&(c>4|| d<5)) { Flag=1; } Else { Flag=0; ) 请

    请仔细阅读以下程序并完成要求。

    If((a>2&&b<3)&&(c>4|| d<5))

    {

    Flag=1;

    }

    Else

    {

    Flag=0;

    )

    请分别按照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测试用例。


    正确答案:语句覆盖是基本的覆盖只要能让flag=1和flag=0都被执行一次就达到了语句覆盖的标准。用例1和用例2一起即满足了语句覆盖标准的要求。 判定覆盖就是让程序的判定分别为真和假一次因此上面满足语句覆盖的测试用例也满足判定覆盖标准的要求。 条件覆盖需要让所有判定条件取一次真和一次假.因此测试用例3和用例4一起让所有条件都取到了真和假满足条件判定覆盖要求。
    语句覆盖是基本的覆盖,只要能让flag=1和flag=0都被执行一次就达到了语句覆盖的标准。用例1和用例2一起即满足了语句覆盖标准的要求。 判定覆盖就是让程序的判定分别为真和假一次,因此上面满足语句覆盖的测试用例也满足判定覆盖标准的要求。 条件覆盖需要让所有判定条件取一次真和一次假.因此测试用例3和用例4一起让所有条件都取到了真和假,满足条件判定覆盖要求。

  • 第10题:

    请教:智商测试题第2大题第2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10题: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请教:2010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专家命题预测试卷(7)第1大题第2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1 题阅读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坚持___________阅读,鼓励__________阅读,推进_________阅读。

     

     


    【参考答案分析】:自主性、探究性、批判性

  • 第12题: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1~3题。本文见本教材P142《孔乙己》(片段) 1.根据以上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2.请为本课文设计一段导入语。 3.请根据本文特色及你自己的理解,说明本文的教学方式。


    正确答案: 1.【参考答案】知识与能力目标:①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整理人物活动的几个场景,通过富于表现力的人物描写和细节描写探究人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悲剧性,进而准确把握文章主题。过程与方法目标:用为孔乙己填写履历表的方法,了解小说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初步把握人物性格,激发围绕作品主题深入阅读探究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孔乙己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理解作者"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的深意,培养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2.【参考答案】师:我们以前读过鲁迅先生的哪些小说?生:《故乡》。生:《社戏》。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生:不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是小说,是一篇散文。师:对,可你是怎么知道《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篇散文的呢?你还记得它出自鲁迅先生的哪部文集吗?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它是鲁迅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师:看来这位同学真是个有心人!《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后加以编订,改名《朝花夕拾》,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师:鲁迅先生一生共写了33篇小说,主要收录在《呐喊》《彷徨》两部文集中。其中他自己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曾热情地赞叹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这篇小说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只要能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导入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这种导人新课的方式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而已。考生可试着发散思维,选择更适合教学的方式。3.【参考答案】(1)尝试多种阅读方式: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按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的速度速读;并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重点,体味和推敲文中场景设置对表现人物性格与作品主题的意义和作用。(2)培养表达的勇气和习惯:在感知课文大意的前提下,要求学生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适当地分析,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疑问;能清楚、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鼓励大胆提问,引导合作探究:提问是发现新知识、研究新问题的开端,本课教学还应特别重视学生的质疑与提问。课堂教学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打开一扇窗。

  • 第13题:

    阅读小说片段,回答下列 36~38 小题。

    第 36 题 这段文字塑造人物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


    正确答案:
    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 第14题:

    阅读《长亭送别》中的一段选文,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选出总括本曲内容的句子。


    正确答案: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此恨谁知!

  • 第15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逆:

    就:

    滋:

    淫辞:


    正确答案:
    逆:事先转移。  就:接近。  滋:增多。  淫辞:夸大失实的邪说。

  • 第16题: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 33~35 小题。

    第 33 题 概述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正确答案:
    南国的和风细雨和柔和淡雅并不鲜明地突出秋天的悲凉过程。南国之秋色淡、味浅。

  • 第17题: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 33~35 小题。

    第 33 题 在这一片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


    正确答案:
    一切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

  • 第18题:

    请教:2010年哈尔滨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6)第2大题第2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10题:

     

     


    【参考答案分析】:

    第4项都是进攻,攻打的意思。选第4项

    ①令,使,让
       令,诏令,命令.
    ②蕲下,攻下。
      上下,上边下边
    ③欲,意愿。
      欲,喜欢的。

  • 第19题:

    请教:2010年医师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模拟试题第2单元第2大题第29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89题: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请教:2009年11月剑桥BEC全真模拟试题(1)第5大题第1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34题:请选择(34)处最佳答案

     


    【参考答案分析】

  • 第21题:

    请教:2010年剑桥中级商务英语阅读训练(4)第1大题第7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7题: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请教:中国光大银行笔试题第2大题第2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2、 请介绍一下光大的理财产品及推广办法。

     


    【参考答案分析】:
    光大银行近期将发行新的一期结构性理财产品——同升20号,该产品100%本金保证,预期综合收益最高可达17.4%。据了解,该产品主要挂钩MSCI中国和印度指数,以及几款全球热点商品(黄金、铝、大豆)。产品四大亮点让您投资“赚不停”。

        亮点一:挂钩股指和商品在过去五年内表现突出。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1 月底,MSCI中国和印度指数价格上涨均过400%,黄金价格上涨超过180%,大豆价格上涨超过150%,而原铝价格也上涨了80% 以上。

        亮点二:合理投资分散风险。商品是一个绝佳的分散投资风险的选择。同升20号产品挂钩的商品包括了贵金属、基本金属以及农产品领域,合理将风险分散股票市场商品市场

        亮点三:“每季度最优结构”设计。每个季度将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表现进行"PK",胜出者获得70%的资产配置比例,并且每季有保底收益0%,使投资者能利用股票和商品共同增长又具有交替周期的特点,充分享受表现最优的资产类别的上涨空间,实现“最优资产配置”。

        亮点四:同类产品过往业绩突出。先前光大银行已经推出过两款精心打造的股票+商品最优配置的复合型理财产品,同升七号“富强中国”和同升九号“小康之家”。截至去年12月5日,同升7号当前收益水平12.56%(人民币)、20.22%(美元);同升9号当前收益水平8.43%(人民币)12.39%(美元)。100%本金保证,预期综合收益最高可达17.4%

    光大银行近期将发行新的一期结构性理财产品——同升20号,该产品100%本金保证,预期综合收益最高可达17.4%。据了解,该产品主要挂钩MSCI中国和印度指数,以及几款全球热点商品(黄金、铝、大豆)。产品四大亮点让您投资“赚不停”。    亮点一:挂钩股指和商品在过去五年内表现突出。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1 月底,MSCI中国和印度指数价格上涨均过400%,黄金价格上涨超过180%,大豆价格上涨超过150%,而原铝价格也上涨了80% 以上。    亮点二:合理投资分散风险。商品是一个绝佳的分散投资风险的选择。同升20号产品挂钩的商品包括了贵金属、基本金属以及农产品领域,合理将风险分散到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    亮点三:“每季度最优结构”设计。每个季度将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表现进行"PK",胜出者获得70%的资产配置比例,并且每季有保底收益0%,使投资者能利用股票和商品共同增长又具有交替周期的特点,充分享受表现最优的资产类别的上涨空间,实现“最优资产配置”。    亮点四:同类产品过往业绩突出。先前光大银行已经推出过两款精心打造的股票+商品最优配置的复合型理财产品,同升七号“富强中国”和同升九号“小康之家”。截至去年12月5日,同升7号当前收益水平12.56%(人民币)、20.22%(美元);同升9号当前收益水平8.43%(人民币)12.39%(美元)。    100%本金保证,预期综合收益最高可达17.4%
    光大银行近期将发行新的一期结构性理财产品——同升20号,该产品100%本金保证,预期综合收益最高可达17.4%。据了解,该产品主要挂钩MSCI中国和印度指数,以及几款全球热点商品(黄金、铝、大豆)。产品四大亮点让您投资“赚不停”。 亮点一:挂钩股指和商品在过去五年内表现突出。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1 月底,MSCI中国和印度指数价格上涨均过400%,黄金价格上涨超过180%,大豆价格上涨超过150%,而原铝价格也上涨了80% 以上。 亮点二:合理投资分散风险。商品是一个绝佳的分散投资风险的选择。同升20号产品挂钩的商品包括了贵金属、基本金属以及农产品领域,合理将风险分散股票市场商品市场。 亮点三:“每季度最优结构”设计。每个季度将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表现进行"PK",胜出者获得70%的资产配置比例,并且每季有保底收益0%,使投资者能利用股票和商品共同增长又具有交替周期的特点,充分享受表现最优的资产类别的上涨空间,实现“最优资产配置”。 亮点四:同类产品过往业绩突出。先前光大银行已经推出过两款精心打造的股票+商品最优配置的复合型理财产品,同升七号“富强中国”和同升九号“小康之家”。截至去年12月5日,同升7号当前收益水平12.56%(人民币)、20.22%(美元);同升9号当前收益水平8.43%(人民币)12.39%(美元)。 100%本金保证,预期综合收益最高可达17.4%
    •  

  • 第23题:

    一、简答题(本题共3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10分,第3小题17分。共35分)
    1、请简述企业组织信息采集的程序。(8分)


    答案:
    解析:
    企业组织信息采集的程序如下:

    (1)调研准备阶段 在本阶段,调研人员通过对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和非正式调研,确定调研的主题内容和范围。
    ①初步情况分析。初步情况分析是指调研人员对本部门、本企业已掌握的相关信息进行初步分析,了解情况,提出假设的调研主题。要求企业和部门在提供信息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尽可能突出重点,抓住问题的要害。
    ②非正式调研。非正式调研是指对假设的调研主题展开调查,发现新问题,淘汰旧问题,探求真正的问题所在。调研人员可以调查访问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关人员和个别用户,听取他们的一般性意见,进一步明确该调查项目的具体目的和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③确定调研目标。调研目标的确定是指在初步情况分析和非正式调研之后,逐步缩小调查范围,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项目的重点。

    (2)
    正式调研阶段 在本阶段,调研人员应确定获取相关信息的手段与方法,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调查表格,并按预定的计划和设想,到现
    场展开调查。
    ①相关信息的来源
    a.原始资料。又称第一手资料.或初级资料.是指调研人员自己采集的资料,如企业的业务状况记录、销售记录、成本记录、用户意见簿记录、消费者反馈信息记录、对批发企 业和零售企业的调查记录等。
    B.二手资料。又称次级资料,是指经过别人采集、整理和初步分析过的资料。这种资料通过机关、企业等单位或报纸杂志获得.成本低,但很可能失实,或由于时间、地点、条件变化而使资料失去使用价值。

    ②选择抽样方法,设计调查问卷 理想的调查问卷和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法,是调研顺利进行的保证。调查问卷应根据调查内容而设置,要求做到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内容简单、明确,所提的问题不宜太长、太繁,要便于被调查者回答.尽可能让被调查者用“√”或“×”来回答,这样也便于数据的统计、处理和分析。

    ③实地调查 实地调查又称现场调查,是指到现场去调查,以获取第一手资料。这一环节对调查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工作责任心、业务技巧水平和工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要对调研人员进行慎重的选择、科学的培训和有效的管理。

  • 第24题:

    问答题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1~3题。本文见本教材P142《孔乙己》(片段) 1.根据以上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2.请为本课文设计一段导入语。 3.请根据本文特色及你自己的理解,说明本文的教学方式。

    正确答案: 1.【参考答案】知识与能力目标:①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整理人物活动的几个场景,通过富于表现力的人物描写和细节描写探究人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悲剧性,进而准确把握文章主题。过程与方法目标:用为孔乙己填写履历表的方法,了解小说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初步把握人物性格,激发围绕作品主题深入阅读探究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孔乙己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理解作者"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的深意,培养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2.【参考答案】师:我们以前读过鲁迅先生的哪些小说?生:《故乡》。生:《社戏》。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生:不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是小说,是一篇散文。师:对,可你是怎么知道《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篇散文的呢?你还记得它出自鲁迅先生的哪部文集吗?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它是鲁迅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师:看来这位同学真是个有心人!《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后加以编订,改名《朝花夕拾》,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师:鲁迅先生一生共写了33篇小说,主要收录在《呐喊》《彷徨》两部文集中。其中他自己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曾热情地赞叹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这篇小说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只要能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导入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这种导人新课的方式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而已。考生可试着发散思维,选择更适合教学的方式。3.【参考答案】(1)尝试多种阅读方式: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按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的速度速读;并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重点,体味和推敲文中场景设置对表现人物性格与作品主题的意义和作用。(2)培养表达的勇气和习惯:在感知课文大意的前提下,要求学生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适当地分析,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疑问;能清楚、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鼓励大胆提问,引导合作探究:提问是发现新知识、研究新问题的开端,本课教学还应特别重视学生的质疑与提问。课堂教学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打开一扇窗。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