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幼儿德育的目标及其内容。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智育目标和德育目标的内容。


    答案:
    解析:
    (1)智育目标

    智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事”,即具有解决问题的本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必须以丰富的陈述性知识(狭义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是认知策略)和技能(主要是心智技能)的掌握为前提。智育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陈述性知识,包括符号、概念和命题三个层次,高等教育领域中主要是概念和命题的教学。知识的掌握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②认知策略,即学习策略,也包括元认知策略。

    ③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或认知技能。认知策略和心智技能既是概念和命题有效学习的条件,也是概念和命题转化为学生能力的重要保证。这样的教学目标类型确定了,教学策略的选择也就有了科学依据。

    (2)德育目标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即成为一个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心理健康的人。要培养个体健康的人格,最根本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正确的自我观)、良好的社会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人际关系。德育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自我意识的培养,包括全面认识自我、正确对待自我和积极控制自我。?
    ?②态度与品德的培养,即培养对待社会和他人的积极态度,具有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意志行为。

    ③人际关系的调适,即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与他人的关系,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环境。

  • 第2题:

    简述幼儿德育的目标及其内容有哪些?
    1.幼儿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
    2.幼儿德育的目标是: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情感人手,符合幼儿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3.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幼儿社会性与发展幼儿个性两个方面。

  • 第3题:

    2、简述实施幼儿德育的途径。


    日常生活

  • 第4题:

    简述幼儿德育的原则。


    答案:
    解析:
    幼儿德育的原则主要有:

      (1)导向性原则。在幼儿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儿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疏导原则。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幼儿认识人手,调动幼儿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3)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教师在进行德育时既要尊重、爱护和信赖幼儿,又要对幼儿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严格地监督执行。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儿童教育的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儿童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5)因材施教原则。进行德育时,要从幼儿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幼儿的个性和内心世界,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最终使每个儿童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点拨】幼儿德育原则与中小学生德育原则是一致的,都包括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只是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年龄阶段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 第5题:

    简述德育目标的涵义及其作用。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它对德育工作有重要的指导、选择、协调、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