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专业知识,也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教育理论知识等。
更多“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知识方面的素养要求就是指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精通。( ) ”相关问题
  • 第1题: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指的是教师应具备( )。

    A.教育理论知识素养
    B.学科专业知识素养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
    D.马列主义理论素养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解= 题目中的名言考查的是教师要有广博的文化科 学知识素养。

  • 第2题:

      1.评价量表和行为检查单有一定的关系。

      2.阐述规则的时候,新教师往往是简单明了的。

      3.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4.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4~5岁。

      5.学习是导致有机体行为变化的唯一因素。

      6.德育就是品德教育。

      7.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知识方面的素养要求就是指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精通。

      8.教材就是教科书。

      9.教学无论效果怎样,都具有教育性。

      10.备课就是备教材。


    答案:
    解析:
      1.正确。解析:二者都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判断,可以在观察过程中或结束后使用。但二者的评价标准不同,检查单只需要作定性的判断,而等级评价量表要作定量的判断。

      2.错误。解析:阐述规则时,新教师往往是含糊其辞的。

      3.错误。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4.错误。解析: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2岁,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5.错误。解析:行为的变化除学习可以引起外,别的因素如疾病、疲劳均可导致。

      6.错误。解析:二者不完全等同,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品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

      7.错误。解析: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专业知识,也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教育理论知识等。

      8.错误。解析:教科书只是教材的主要部分,此外还有其他内容。

      9.错误。解析:只有有效的教学才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教育影响。

      10.错误。解析:备教材仅仅是备课的一方面,此外还有备学生、备教法。

  • 第3题: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这要求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是( )

    A.教育理论知识素养
    B.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C.学科专业知识
    D.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

    答案:D
    解析:
    “一桶水”的理念,要求教师掌握更多更新更活的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

  • 第4题:

    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知识方面的素养要求就是指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精通。


    答案:
    解析:
    错误。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专业知识,也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教育理论知识等。

  • 第5题:

    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属于教师的(  )。


    A.专业知识素养

    B.职业素养

    C.教育专业素养

    D.人格素养

    答案:A
    解析:
    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精通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了解该学科的新发展;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