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教师在直观教学的过程中,还必须掌握和应用如下的感知规律。

(一)目的越明确,感知越清晰

人在感知活动中能够从周围环境的许多事物中优先地分出当前所要感知的对象,这是由于知觉具有选择性的原故。知觉的选择性服从于感知的目的,目的性越强,感知也越清晰。

学 生从小随父母多次去过动物园,但对动物园里的许多动物由于每次去时没有特定的目的,因而对某些动物没有深刻、清晰的印象。生物教师若要带领学生参观植物园 或动物园时,就要突出其观察的目的,目的越明确,感知就越清晰。相反,目的不明确,儿童就会东张西望,抓不住要领,得不到收获。有人曾作过试验,带小学二 年级学生去参观盆景,预先没有向儿童提出观察的目的,学生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看完后,让他们说看到了几种花的颜色,结果很多学生都说不出来,甚至说没有 看到这些花。要使学生的观察取得成效,教师就要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感知的目的。例如,在自然常识课中,让学生观察鱼缸里的鲫鱼,应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观察目 的:如注意鱼的身体形状、身体的表面覆盖着什么,背部、胸部、腹部、尾部长着什么。这样,学生才能观察到鱼的身体结构的特点。感知的目的越明确、越具体, 其效果也越好。

(二)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越容易被感知

从背景中突出对象,与知觉选择性的联系是很密切的,对象在背景中越突出,则越容易被感知。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循差异律、组合律和活动律等有关的规律。

1.差异律──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反差

对 象和背景的反差包括颜色、形状、声音等方面,如果这些反差越大,则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突出而先被感知到。反之,对象与背景的反差越小,则对象越容易消失 在背景之中而很难被觉察出来。如雪地里的白羊不易被人看出来;由于某些昆虫有“保护色”,也不易将它们与周围的事物区分出来。

根 据差异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直观教具的制作和使用方面,不论是板书、挂图、模型和演示实验,都要加大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如白蝴 蝶的标本不要制作在白色背景上,而要放在黑色、蓝色的背景上。第二,凡是题目、标题、重要的定律、定理、公式和结论等,应用粗体字,使它特别醒目,容易被 学生感知。第三,教师应该用红色墨水批改学生的作业,使学生能够迅速地、清楚地感知到自己的作业正确与否。

强烈鲜明的对比,大与小,黑与白,高与低,强与弱,香与臭,苦与甜等等都能立刻为人们所感知,这就是差异律。

2.组合律──利用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

刺 激物本身的结构常常是分出对象产生清晰感知的重要条件。对象的组合可分成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空间上的组合是指在视觉刺激物中,凡距离上接近或形状上相似 的各部分,容易组成感知的对象。例如,游行队伍在前进时,各单位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就可以使观礼者便于区别;又如我们记笔记时,章与章、节与节之间,重 要的标题与其他词句之间都留出一定的空行,也是为了要在距离上显出差异,以便日后查阅时一目了然。时间上的组合是指听觉刺激物各部分“时距”的接近,它们 也能使我们分出感知的对象。如,我们听别人唱歌或说话,能一句一句地去感知它,一般来讲,这是因为一句句话的各个词之间时距较近,而各句话之间时距较远的 缘故。电报员接收发报“嘟,嘟,嘟……”就是以时距差异来感知对方的发报。

根 据组合律,教师在绘制挂图时,为了突出所要感知的对象,周围最好不要附加类似的线条或图形,应注意拉开距离或加上不同色彩;凡是说明事物发展的挂图,更应 注意每一个演示图的距离,不要将他们混淆在一起;在教科书或教材上的文字,应该分行、分段、分节,行与行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隔;此外,教师的仪容、举动、风 度,教室的环境,课业用品,直观教具都足以影响学生的知觉,如果配合得好,就能促进课堂的学习。教师讲课的声调应有抑扬顿挫,避免讲话毫无停顿之处或过分 缓慢,因而学生不易感知每一句话,影响听课的效果。

3.活动律──即对象的活动性

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易于被人感知。因此对直观的重要对象或部分,应尽可能地增强其活动性。展览会上活动的展品,容易被观众感知;课堂上学生的小动作容易被老师发现;汽车上的指示灯,一明一暗容易被警察感知;霓虹灯的闪动易被行人感知,都是这个道理。

根 据活动律,教师在直观教学方面,为了讲明事物发展的过程,必须利用活动的挂图或演示图,有时最好用活动模型。如地理课讲中国行政区域时,就可把各省的图形 做成可取出、可放进的模型;讲长江、黄河时,可用红色粉笔(或红毛线)在黑板上(或地图上)画出;在理化生等课的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是很重要的,通过演 示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变化的过程、结构、性能等。实践证明,动的实验比静的挂图给学生的感知效果明显地要好一些。

(三)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则感知将更迅速而完善

人 的感知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中实现的,第二信号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词的作用,可以使我们的感知更迅速、更完整、更富有理解性,大大提高感知的 效果。在环境相当复杂,对象的外部标志不很明显,知觉对象比较隐蔽而难于感知的情况下,言语在感知中的作用更为显著。它可以补充感知对象的欠缺部分,提高 感知效果。

在利用实物直观与模象直观的过程中,没有词的作用,学生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各人感兴趣的方面去,而达不到教学目的,所以在直观教学中,一定要使形象与词结合起来。

根据这一规律,在形象与语言的结合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形象的直观过程应受语言的调节。若教师错误地把直观本身当作目的,为直观而直观,满足于表面的热闹、生动,忽视言语对于事物本质特点的揭露,这就必然会使学生的感知失去目的性,从而降低教学效果,甚至产生消极影响。

2.应注意用确切的语言对形象的直接结果加以表述。

3. 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语言与形象结合的方式。选用先直观后讲解,或直观与讲解同时进行,或先讲解后直观都可。在中学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边使用直观 教具,边讲解的形式。过多地运用直观教具而忽视语言的讲解,会降低直观教学的效果;对于挂图或模型上不能表示或没有表示出来的内容,应该加以说明,以免学 生产生片面的或错误的理解。在学生自己做实验时,教师必须加强实验指导。

4.教师必须明确直观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感知直观材料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思维活动,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获得科学的理性知识。

(四)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可以提高感知的成效

由 于客观事物常常是包含多种属性的复合刺激物,因此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也经常是通过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而实现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接受知识方面,看到 的比听到的印象深。单纯靠听觉,一般只能够记住15%,如果靠视觉,从图形获得的知识一般能够记住25%,若使听视两者结合,又听又看,那么获得的知识就 能记住65%。在感知活动中,运动分析器的参与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在运动分析器的参与下,有些对象的某些特点才有可能被感知,如物体的软硬属性等。 因此,那种既看,又听,还用手摸、动手操作的学习,会有助于提高感知的精确性和加深印象。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不仅能提高感知的成效,而且使人变得聪明。

 

更多“.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正确答案: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 第2题:

    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答案:
    解析:
    要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必须掌握和运用以下感知的规律:
    (1)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2)对 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越容易被感知。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具备三个规律:第一,差异律;第二,活动律;第三,组合律。(3)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更精确、全面。(4)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5)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6)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提高感知的效果。

  • 第3题:

    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答案:
    解析:
    答:要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必须掌握和运用以下感知的规律:
    (1)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
    (2)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越容易被感知。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具备三个规律:第一,差异律。第二, 活动律。第三,组合律。
    (3)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更精确、全而。
    (4)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
    (5)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
    (6)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提高感知的效果。

  • 第4题:

    如何利用感知的基本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答案:
    解析:
    可以利用感知的基本规律,采用如下途径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而言,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但是,这一结论只限于知识的初级学习阶段。在具体的教学中,先进行模象直观,在获得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后再进行实物直观,比一开始就进行实物直观的学习效果要好。
    (2)加强强词与形象的配合。为了增强直观的效果,必须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在形象直观过程中,首先要加强言语的指导,明确观察目标,提示合理的观察程序。其次,形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语词加以表述,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对象的各组成要素进行分化。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理的词语与形象的结合方式。有时:先言语后直观,前者起指导作用;有时先直观后言语,后者起总结和概括作用;有时也可边言语边直观。采用何种方式应视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而定。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要想在直观过程中获得有关的知识,首先必须注意和观察直观对象。而要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过程。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一切科学实验、科学的新发现、新规律,都是建立在周密、精确、系统的观察基础之上的。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消极被动的直观方式。

  • 第5题: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答案:
    解析:
    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强度律: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如实物、模象或言语)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被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2)差异律: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将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就越容易。在物质载体层次,应通过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恰当地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在知识本身层次,应合理地安排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
    (3)活动律: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为此,应注意在活动中进行直观,在变化中呈现对象,并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
    (4) 组合律: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