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小学生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

题目
简述小学生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小学生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小学生在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 第2题:

    简述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特点”。
    【参考答案】
    (1)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从比较肤浅、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准确的、本质的理解。但是整个小学阶段,这种理解的具体性强,概括性较差。如分不清“勇敢”和“冒险”、“谨慎”和“胆怯”等。
    (2)在道德品质的判断方面,小学生从只是注意行为的效果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3)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从简单依赖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制约。从道德行为的发展来看,在小学阶段,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言行基本上是协调一致的,但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行脱节、能说不会做的现象便会出现。这种言行脱节的现象在小学生身上出现是正常的,是需要教育者理解和加强辅导的问题。一般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复杂,主要有:模仿的倾向,出于无意,成人的要求不一致,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做事、控制自己的能力差。我国学者研究认为,小学阶段道德品质发展的质变时期,即品质发展的“关键年龄”,大概出现在三年级下学期前后,这是加强辅导和促进发展的关键阶段。

  • 第3题:

    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表明,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记忆。


    答案:形象,
    解析:

  • 第4题:

    小学生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
    (1)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明显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在四年龄10-11岁左右)
    (2)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性认知和社会性交往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3)品德的发展:小学生的品德具有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等特点。(关键年龄大约在三年级下学期前后)

  • 第5题:

    简述小学生休闲心理的特点。


    正确答案: 兴趣导向性
    群体倾向性
    自由倾向性
    角色扮演倾向

  • 第6题:

    简述小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在小学时期,儿童的思维能力出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即逐步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2、小学生认知活动的目的性、有意性迅速发展起来。
    3、小学生认知活动的逻辑性不断发展。
    4、小学生认知活动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有了迅速的提高,认知活动的创造性成分也日益增多。

  • 第7题:

    问答题
    小学生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明显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在四年龄10-11岁左右)
    (2)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性认知和社会性交往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3)品德的发展:小学生的品德具有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等特点。(关键年龄大约在三年级下学期前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其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其发展特点如下:
    (1)儿童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更感兴趣:
    (2)儿童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性兴趣。这种对学科兴趣的分化时间一般从三年级开始,既有客观的(如教师的教学水平),又有主观的(如觉得有用,能动脑子等)原因;
    (3)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
    (4)游戏因素在儿童的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
    (5)在阅读兴趣方面,一般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
    (6)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步在扩大和加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生注意的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生休闲心理的特点。

    正确答案: 兴趣导向性
    群体倾向性
    自由倾向性
    角色扮演倾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生概念学习发展趋势特点。

    正确答案:
    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小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往往是分步进行的,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即先学习符号本身的代表意义,再提高至概念学习水平。
    趋势特点:
    (1)概念的具体性减少,抽象性增加;
    (2)概念的模糊性减少,抽象性增加;
    (3)概念形成减少,概念同化增加;
    (4)概念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生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简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1)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大为增强;
    (2)思维活动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3)集体意识和个性逐步形成。

  • 第14题:

    简述小学生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答案:
    解析:
    小学生感知发展的特点:
    (1)由感知带有明显的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2)由感知的笼统性向精确性发展。小学生观察力的特点:
    (1)小学生的观察力从缺乏系统性的知觉发展到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2)小学生的观察从模糊笼统的知觉到比较精确的知觉。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
    (1)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有意注意正在发展;(2)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3)注意的分配和转移力不强;(4)注意的范围比较小。小学生记忆的特点:
    (1)由无意识记占优势到有意识记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2)由机械识记占优势到意义识记逐渐占有重要地位;(3)具体形象记忆仍占主导地位,而词的抽象记忆迅速发展。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1)有意想象增强;(2)想象更富于现实性;(3)想象的创造成分增多。小学生情感方面的发展:
    (1)情感内容不断丰富;(2)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3)情感的稳定性日益增强。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特点:
    (1)从顺从别人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增高;(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优缺点进行评价;(3)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但直到高年级,他们进行抽象性评价和内心世界的评价仍然不多;(4)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其抽象概括性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在迅速发展;(5)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 第15题:

    简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特点。


    答案:
    解析:
    (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3)发展的不平衡性。(4)发展的差异性。

  • 第16题:

    对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 A、智力和思维能力发展比较缓慢
    • B、心理发展不协调
    • C、心理发展是开放的
    • D、心理发展的可塑性不强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简述幼儿审美心理特点。


    正确答案: 1、幼儿的审美是一种动态的审美。
    2、幼儿的审美是感性的审美。
    3、幼儿审美心理中的“自我中心”思维。(泛灵观念、人造观念、任意逻辑、前因果观念)。

  • 第18题:

    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其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其发展特点如下:
    (1)儿童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更感兴趣:
    (2)儿童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性兴趣。这种对学科兴趣的分化时间一般从三年级开始,既有客观的(如教师的教学水平),又有主观的(如觉得有用,能动脑子等)原因;
    (3)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
    (4)游戏因素在儿童的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
    (5)在阅读兴趣方面,一般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
    (6)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步在扩大和加深。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农村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学校德育的错位与学生道德观念的混乱。
    (2)亲子关系的疏远与子女道德情感的变异。
    (3)榜样形象的弱化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失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幼儿审美心理特点。

    正确答案: 1、幼儿的审美是一种动态的审美。
    2、幼儿的审美是感性的审美。
    3、幼儿审美心理中的“自我中心”思维。(泛灵观念、人造观念、任意逻辑、前因果观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对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A

    智力和思维能力发展比较缓慢

    B

    心理发展不协调

    C

    心理发展是开放的

    D

    心理发展的可塑性不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中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第一,整个小学阶段,儿童品德的可塑性很大。低年级还没有形成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四年级以后逐步养成初步的道德行为习惯。并且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水平形成一个“马鞍”型。低年级和高年级的道德行为习惯最好,而中年级较低。
    第二,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递增而上升的。
    第三,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发展具有不一致性,有时候会表现出言行不一等等。这反映出中小学生道德行为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性和可变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