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李明旷课出校被老师阻止,老师把他带回办公室。李明趁老师打水时跑了出来,爬上学校的高墙,在跳墙时造成骨折。李明家长认为学校应该负责赔偿。李明家长的想法( )A.对,因为老师没有看住学生 B.不对,因为李明违反了纪律,而且他明知跳墙危险却依然去跳,出了事应该由他自己或监护人负责 C.对,因为李明是在学校受的伤 D.不完全对,因为应该由学校乖李明的家长共同承担责任

题目
初中生李明旷课出校被老师阻止,老师把他带回办公室。李明趁老师打水时跑了出来,爬上学校的高墙,在跳墙时造成骨折。李明家长认为学校应该负责赔偿。李明家长的想法( )

A.对,因为老师没有看住学生
B.不对,因为李明违反了纪律,而且他明知跳墙危险却依然去跳,出了事应该由他自己或监护人负责
C.对,因为李明是在学校受的伤
D.不完全对,因为应该由学校乖李明的家长共同承担责任

相似考题
更多“ 初中生李明旷课出校被老师阻止,老师把他带回办公室。李明趁老师打水时跑了出来,爬上学校的高墙,在跳墙时造成骨折。李明家长认为学校应该负责赔偿。李明家长的想法( )”相关问题
  • 第1题:

    小学生李明,9岁,代表学校参加中外少儿绘画大赛获得一等奖,奖金3000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李明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奖金应归学校所有

    B.所获奖金应由李明和学校共同所有

    C.因李明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必须经其监护人同意才能获得该项奖金

    D.李明无需经其监护人同意即可获得该项奖金


    正确答案:D
    李明虽然代表学校去参加绘画比赛,但其参赛的具体行为属于个人行为,因此所获得奖金应属李明所有,学校无权得到奖金。A、B项错误,首先排除。《民通意见》第6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李明虽然是未成年人,但接受奖金属于纯获利益的行为,不需经其监护人同意。答案为D。

  • 第2题:

    李明同学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明,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明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 )对李明进行教育。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C
    解析: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李明同学缺乏道德意志,不能很好地克服困难,应培养其道德意志。

  • 第3题:

    李明上课不敢发言。一旦他在课上发言,王老师就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李明的胆怯心理得到很大改善。王老师对李明进行心理辅导时运用的方法是()。


    A.强化法

    B.示范法

    C.惩罚法

    D.暂时隔离法

    答案:A
    解析:
    强化法也叫正激励,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 第4题:

    学生李明在上学的路上,因帮助突然生病的路人而迟到,老师征询大家的意见,是否按班规对李明进行处罚,张阳认为,李明帮助别人是对的,不应该处罚他,张阳的道德发展水平最可能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中习俗水平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根据题意选择C,该水平的特点是: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

  • 第5题:

    李明经常随地吐痰,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明,你为什么常常随地吐痰?你知道这是不好的行为吗?”李明说:“我也知道这样不对,但有时候就是忍不住。”教师应从()入手对李明进行教育。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康康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在该幼儿园里,他是出了名的“身强体壮”的顽皮鬼,与其他小朋友矛盾不断,今天上午又挨了老师的一顿狠批。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康康所在的班刚转来了一个小朋友李明,李明个子也比较高,这样,康康和李明成为该班仅有的两个“高个”。康康主动找李明一块玩,可李明不太喜欢动,尤其不爱和康康这样风风火火的孩子玩。 今天上午刚到班里,康康又找李明教他“玩魔术”,李明不同意,就动起手来……在老师眼中,康康总是主动和小朋友接触,可好景不长,一来二去,也就没人愿意和他玩了。然而,他自己仍别出心裁地玩得有滋有味。 康康的行为及他和小朋友们的关系说明了什么?请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关知识回答。


    正确答案:在社会性发展中,康康在同伴交往方面属于问题儿童,属于被排斥型幼儿。

  • 第7题:

    学生在学校偷东西,家长责怪学校没管理好学生,老师和家长沟通时家长把责任全怪到学校。问你是老师怎 么办?


    正确答案: 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第一,先从学生自身分析,询问具体原因,及时改正。
    第二,对于家长,耐心解释,指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第三,学生的成长是最重要的,包容家长,严格要求学生。

  • 第8题:

    填空题
    A:李明,你要多做____,这样成绩才能提高。B:刘老师,我知道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李明,35岁,其母亲突发脑溢血昏迷,立即陪同入院,现需紧急手术,则需谁的同意并签字()。
    A

    李明母亲

    B

    李明父亲

    C

    医院负责人

    D

    李明

    E

    李明奶奶


    正确答案: D
    解析: 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

  • 第10题:

    单选题
    李明因与同桌吵架,回家向家长哭诉。第二天李明家长带领五六个高大威猛的社会人员来学校,扬言不交出让李明受委屈的学生不让学校正常上课。根据有关法律,对李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应该依法给予()。
    A

    刑事责任

    B

    治安管理处罚

    C

    行政处分

    D

    民事责任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宣宣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在该幼儿园里,他是出了名的"身强体壮"的顽皮鬼,与其他小朋友矛盾不断,今天上午又挨了老师的一顿狠批。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宣宣所在的班刚转来了一个小朋友李明,李明个子也比较高,这样,宣宣和李明成为该班仅有的两个"高个"。宣宣主动找李明一块玩,可李明不太喜欢动,尤其不爱和宣宣这样风风火火的孩子玩。今天上午刚到班里,宣宣又找李明教他"玩魔术",李明不同意,这样就动起手来……在老师眼中,宣宣总是主动和小朋友接触,可好景不长,一来二去,也就没人愿和他玩了。然而,他自己仍别出心裁地玩得有滋有味。宣宣的行为及他和小朋友们的关系说明了什么?请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关知识回答。

    正确答案: 在社会性发展中,宣宣在同伴交往方面属于问题儿童,具有攻击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李明已经刑满,刚刚被释放出来,但是不被妻子接受,社会工作者针对他应该提供的服务有(  )。
    A

    李明被社会工作人员安排在社区收容所安置

    B

    在刚出来的一段时间,社区工作者为李明提供了简单的生活用品

    C

    社会工作者为李明进行就业培训,并提供了社会就业信息

    D

    矫正李明的不良生活习惯

    E

    建议李明不要与监狱的朋友联系


    正确答案: B,D
    解析:

  • 第13题:

    李明的汽车因第三者王强驾驶的疏忽而造成损毁。如果李明的汽车保险是全保,那么李明的汽车保险人必须赔偿有关损失。但李明的汽车保险人也可以尝试向损毁汽车的第三者追讨赔偿,李明的汽车保险人行使追偿权依据的是( )。


    参考答案:C
    代位求偿权,又称“代位追偿权”,是指当保险标的因遭受保险事故而造成损失,依法应当由第三者承担赔偿责任时,保险人自支付保险赔偿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的限度内,相应取得向对此损失负有责任的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根据代位求偿权的一般原理,任何对保险标的的损失负有赔偿责任的第三者都可以成为代位求偿权的行使对象。

  • 第14题:

    浩浩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在该幼儿园里,他是出了名的“身强体壮”的顽皮鬼,和其他小朋友矛盾不断,今天上午又挨了老师的一顿狠批。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浩浩所在的班刚转来了一个小朋友李明,李明个子也比较高,这样,浩浩和李明成为该班仅有的两个“高个”。浩浩主动找李明一块玩,可李明不太喜欢动,尤其不爱和浩浩这样风风火火的孩子玩。今天上午刚到班里,浩浩又找李明教他“玩魔术”,李明不同意,这样浩浩就动起手来……
    在老师眼中,浩浩就是这样:总是主动和小朋友接触,可好景不长,一来二去,也就没人愿意和他玩了。然而,他自己仍别出心裁地玩得有滋有味。
    (1)材料中浩浩的行为以及他和小朋友们的关系说明了什么?请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关知识回答。
    (2)这种儿童的表现是什么?怎样帮助他处理好和伙伴的关系?


    答案:
    解析:
    (1)材料中浩浩的行为及他和小朋友的关系说明:在社会性发展中,该儿童在同伴交往方面属于问题儿童。不会使用正常的同伴交往策略,具有攻击性。 (2)这种儿童的表现是:体质强、力气大、行为表现最为消极、不友好,积极行为很少;能力较强、聪明、爱玩、性格外向、脾气急躁、容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但又很不善于交往;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缺乏正确评价,往往估计过高。对没有朋友一起玩不太在乎。教育方法:①要使他们了解受欢迎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②教师要引导其他幼儿发现这些幼儿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些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目的。

  • 第15题:

    成绩较差的李明和尖子生钟亮吵架,……,就把李明叫到办公室,批评了一顿,王老师的行为是受到( )不利影响。

    A.特质印象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答案:C
    解析:

  • 第16题:

    李明,35岁,其母亲突发脑溢血昏迷,立即陪同入院,现需紧急手术,则需谁的同意并签字()。

    • A、李明母亲
    • B、李明父亲
    • C、医院负责人
    • D、李明
    • E、李明奶奶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14岁的李明放学回家时横穿马路被正常行驶的汽车撞成重伤。应由()承担民事责任

    • A、李明本人
    • B、李明父母
    • C、汽车司机或其单位
    • D、公路管理部门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将“我拿走了李明的一本外语书”改写成“把”字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明的一本外语书被我拿走了。
    • B、我把李明的一本外语书拿走了。
    • C、我的一本外语书被李明拿走了。
    • D、李明把我的一本外语书拿走了。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单选题
    男:这次考试又没考好。女:你天天上网,能考好吗?你看人家李明。男:他是他,我是我。你为什么总喜欢拿我和李明比呀?女:你和李明是好朋友,平时应该多向李明学习学习。问:从对话中可以知道什么?
    A

    男的讨厌李明

    B

    李明比男的成绩好

    C

    李明天天上网

    D

    男的考试不及格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李明是国内某重点大学的大三学生,其父母均是大学老师,而爷爷是军队的离退休干部,奶奶是医生,李明从小就受到良好家庭环境氛围的熏陶,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待人接物处理得很得当,从小学到大学,在学校中各方面的表现一直很出众。下列关于这个案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李明如果能有效利用自身的遗传禀赋,将会获得很好的发展

    B

    李明的发展取决于遗传力量和外部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C

    作为个体的李明,在某种程度上其行为也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D

    李明能有如此好的发展,主要是李明的遗传禀赋起了作用,环境没有起到作用

    E

    李明的发展和遗传禀赋没有关系,是环境决定的


    正确答案: D,A
    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宣宣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在该幼儿园里,他是出了名的"身强体壮"的顽皮鬼,与其他小朋友矛盾不断,今天上午又挨了老师的一顿狠批。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宣宣所在的班刚转来了一个小朋友李明,李明个子也比较高,这样,宣宣和李明成为该班仅有的两个"高个"。宣宣主动找李明一块玩,可李明不太喜欢动,尤其不爱和宣宣这样风风火火的孩子玩。今天上午刚到班里,宣宣又找李明教他"玩魔术",李明不同意,这样就动起手来……在老师眼中,宣宣总是主动和小朋友接触,可好景不长,一来二去,也就没人愿和他玩了。然而,他自己仍别出心裁地玩得有滋有味。这种儿童的表现是什么?怎样帮助他处理好和伙伴的关系?

    正确答案: 这种儿童一般体质强、力气大、行为表现消极、不友好,积极行为很少;能力较强、聪明、爱玩、性格外向、脾气急躁、容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主动,但不善于交往。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缺乏正确的评价。对这样的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受欢迎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其次,教师要引导其他儿童发现这些儿童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些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入学不足一月,没有任何仇怨,揣着三把利刃,连捅老师四刀……10月4日,发生在课堂之上的惊天血案在山西朔州惨烈上演。被害的老师家境贫寒,才华横溢,曾考中两所学校的研究生,创作发表了20余部小说和剧本。 而弑师的学生,却在其留下的一页“死亡笔记”中,自称“我就是个坏学生,还坏到家了……我恨老师,更恨学校、国家、社会……我要发泄,我要复仇,我要杀老师”。 10月8日起,记者辗转朔州、静乐等地,深入调查了这起令人扼腕叹息的事件。 疯狂血案 10月9日,位于朔州市郊的朔州市第二中学戒备森严,数名保安警惕地注视着校外来的陌生人。校园内,教学楼旁活动的学生,不由得望着位于一楼的那间已经转移了学生的高一教室。 一切都因为几天前发生的那起血案。 10月4日,是朔州二中高一开学的日期,按照学校规定,晚上7时的晚自习是学生们到校后上的第一节课。高一0816班的班主任郝旭东早早就来到了教室里。为了省路费,他在放假期间没有回静乐老家去看望父母。这是他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在此之前,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这所民办学校的老师。 晚7时30分左右,他轻轻地走到班长跟前,询问班费的收缴情况。当被告知有两名同学还没有缴,其中包括李明(化名)时,他抬起目光望向李明。 李明正在座位上悠闲地抽着烟,烟盒放在桌子上。对这名学生,郝旭东很是无奈。 不好管也得管。他轻轻地走到李明面前,从他的手中拿走了烟蒂,把烟盒交给班长保管。然后继续走动着巡视,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向他逼近。 7时44分,郝旭东走到了李明的座位旁,李明突然站了起来,手中拿着一把弹簧刀,猛地刺向郝旭东的腹部。郝旭东忍着剧痛,捂着流血的肚子向讲台方向退去,但李明并没有就此罢手,他追上前去,将正向前门挣扎的郝旭东一把搂住脖子,右手持刀再次向郝旭东老师刺去,直到郝旭东倒在血泊中。 突如其来的血案让平静的教室乱作一团,几位反应快的学生扑上前去试图夺下李明手中的刀子,有的学生拿出手机报警,一些女孩子则吓得惊叫起来。 面对血泊中奄奄一息的老师和惊慌失措的同学,李明不以为然。他拿着染满鲜血的凶器,在讲台上语无伦次地说着自己家如何有钱,他如何恨老师…… 其他老师、学生和校领导闻讯赶来,约10分钟后,救护车赶到,但因失血过多,在送往医院的途中,郝旭东23岁的年轻生命凄然逝去。 赶到现场的警方,将仍留在教室的李明带走,在他的书包里,警方找到了两把弹簧刀和一把砍刀,还在他的宿舍里找到了一页“死亡笔记”。 心灵扭曲 这是写在一张活页纸上的寥寥三百余字的日记,日期是2008年9月18日,最上面写着“死亡笔记”四个字。日记中这个16岁的学生称:“我已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我活着像一个死人,世界是黑暗的,我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细胞’。”在日记中,李明发泄着对初中时教他的两位老师的不满,声称“做鬼”也要杀他。“不光是老师,父母也不尊重我,同学也是,他们歧视我……我也不会去尊重他们,我的心灵渐渐扭曲。我采用了这种最极(端)的方法。我不会去后悔,从我这个想法一出,我就知道了我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一条通向死亡的道路,我希望我用这种方式可以唤醒人们对学生的态度,认识社会,认识国家,认识到老师的混蛋,让教育业可以改变。” 这个自称是“倒数第一、差生、坏学生,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认为“我的人生毁在了老师手上”的李明,最终选择了“杀老师”这样的极端举动,亲手把自己的人生置于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据了解,李明于10月1日在朔州综合商场花65元买了3把刀,并于10月4日开学时带入了学校。采访中,记者从李明的同学口中得知,从入学起,李明就说过用刀砍老师的话,而且在10月4日晚上上自习前和同班要好的同学说,不管当天晚上发生什么,他们都别动。还说,当天哪个老师来了他就捅哪个。大家都以为他是在开玩笑,也没有向老师反映。这个悲剧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有哪些?从教育督导的角度谈谈如何防范这类悲剧的发生。

    正确答案: 首先,这事发生在民办学校,十二年制的民办学校,生源比较复杂,但大多来自于家长有钱却无闲的家庭,并且插班生占相当以部分比例。
    生源的参差不齐,决定了学生班级生态系统的极不稳定性,学校分类是按分数来划分班级,对于非分数因素即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考虑得较少;对于过程和方法(比如收班费和没收学生的香烟)也是处理欠妥。
    所以,悲剧发生,我们为老师感到非常心疼;更为行凶的学生及家庭和学校感到痛心。悲剧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就是---“逐利忘义”。所以,类似的悲剧是偶然中的必然,民办学校,逐利越明显,忘义越大,悲剧发生的几率就越高!从教育督导的角度来看,教育督导是政府为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制度。但现有的教育督导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对学校发展硬件的督查,是对学校发展水平的评估。这种工作思路,在我教育经费相对拮据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确可以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可以促使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明显改善办学条件。但是,这种思路也带有它自身的天然缺陷,即它是一种绝对的评价,是外界对学校的评价,外界对学校的指导。
    要从根本上杜绝或防范这类悲剧的发生,难度颇大。要求必须建立尊重和引导学生情感的自我评价体系。我曾经在94年重庆某12年制“贵族学校”为防范类似情况发生,引导学生共同建立一间特别的“国防军事科技博物馆”,揭幕当天学生主动“捐献”或上交各类刀具24把做陈列!
    这远远不够的。“两只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孩子,博爱的心能够凝聚上千颗心!”建立动态的学生状况自评、家庭评价、学校评价的成长状况监控量表,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刘老师工作很负责,学生在学校出现一点问题他就会与家长联系,在与家长沟通时他经常以前辈的姿态对待家长,对家长的教育方式指指点点。刘老师的做法()。
    A

    正确,老师就应该与家长经常沟通

    B

    正确,老师的经验比家长丰富,应该多指导家长

    C

    不正确,教师没有权利指导家长

    D

    不正确,教师应该与家长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尊重家长的人格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