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设计一个幼儿园游戏活动方案。 ”相关问题
  • 第1题:

    综合运用创设游戏活动区的理论,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区方案。


    答案:
    解析:
    创设活动区理论:根据幼儿教育目标、本班实际情况及本阶段的教育重点确定活动区的种类和数量。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应考虑材料的多样化及摆放的明确性。活动区布置方面应兼顾界限性、相容性和转换性。还应确定相应的活动区规则。

      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强烈的活泼好动,可设计一些身体运动活动;开始进行同伴交往,可设计一些便于发展交往的游戏;相同材料投放的数量可少于小班,种类可多于小班。

      活动区设计方案:游戏是幼儿的快乐活动,而且它也是对幼儿成长发展和学习有价值的活动,但传统的游戏存在不小弊端,而区域活动的设置,改变了原有的游戏模式,游戏改为人为创设自然情景,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要使游戏成为幼儿学习和探索的主题,幼儿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而教师通过确定游戏的教育目标制订计划,通过创设适宜的游戏条件,并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影响幼儿的行为,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积极实践操作探索,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现将本次游戏活动制定方案如下。

      美工区:

      (1)用水彩笔或棉签蘸颜料在纸或其他材料上随意作画。

      (2)用笔沿着手掌或脚掌的外形把手掌或脚掌描在纸上,也可利用手掌或脚掌的形状作画。

      (3)提供完整的蛋壳和形状各异的鹅卵石,幼儿在蛋壳上或是根据石块的形状作画。

      (4)提供橡皮泥让幼儿随意做各种物品。

      (5)提供一些纸,让幼儿折飞机或船等其他物品。

      阅读区:

      (1)学会正确的翻看图书并保持安静。

      (2)知道要爱护图书并不乱撕、丢书。

      (3)尝试看图片讲述或编故事。

      (4)启发幼儿将类似的动物或人物卡片找出并尝试编故事。

      (5)活动结束后能将书整齐的放回原位。

      体育区:

      (1)尝试对纸箱上的大小洞进行投掷活动,锻炼幼儿目测能力。

      (2)探索沙包的几种玩法并自由玩沙包。

      (3)让幼儿在独木桥上行走,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4)提供布袋,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

      益智区:

      (1)提供各种形状的图片让幼儿能正确分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一些平面图形。

      (2)提供20以内的点卡及相同数量物品的图片让幼儿学会一一对应,会20以内的数数。

      (3)提供填数字图片,巩固幼儿对20以内顺数及倒数的掌握。

      (4)会将相同数量的物品摆出各种形状,巩固的5以内数的守恒的掌握。

      角色区:

      (1)提供钱币让幼儿初步尝试掌握钱币的使用。

      (2)能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分配分角色,使用工作语言参与到游戏中去。

      (3)对活动中的材料感兴趣,会正确的操作和摆弄。

      (4)活动中能热情地与同伴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 第2题:

    综合运用创设游戏活动区的理论,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一个中班游戏活动区方案。


    答案:
    解析:
    中班游戏活动区方案 美工区:
    用水彩笔或棉签蘸颜料在纸或其他材料上随意作画。
    用笔沿着手掌或脚掌的外形把手掌或脚掌描在纸上,也可利用手掌或脚掌的形状作画。
    提供完整的蛋壳和形状各异的鹅卵石,幼儿在蛋壳上或是根据石块的形状作画。
    提供橡皮泥让幼儿随意做各种物品。
    提供一些纸,让幼儿折飞机或船等其他物品。
    阅读区:
    学会正确地翻看图书并保持安静.
    知道要爱护图书并不乱撕、丢书。
    尝试看图片讲述或编故事。
    启发幼儿将类似的动物或人物卡片找出并尝试编故事。
    活动结束后能将书整齐地放回原位。
    体育区:
    尝试对纸箱上的大小洞进行投掷活动,锻炼幼儿目测能力。
    探索沙包的几种玩法,并自由玩沙包。
    让幼儿在独木桥上行走,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提供布袋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
    益智区:
    提供各种形状的图片让幼儿能正确分出正方形、圆形、
    三角形等一些平面图形。
    提供20以内的点卡及相同数量物品的图片让幼儿学会一一对应,会20以内的数数。
    提供填数字图片,巩固幼儿对20以内顺数及倒数的掌握。
    会将相同数量的物品摆出各种形状,巩固的5以内数的守恒的掌握。
    角色区:
    提供钱币让幼儿初步尝试掌握钱币的使用。
    能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分配分角色,使用工作语言参与到游戏中去。
    对活动中的材料感兴趣,会正确地操作和摆弄。
    活动中能热情地与同伴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 第3题:

    1、请大家自选一个适合大班幼儿的图画书,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设计基本内容与要求,设计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方案,提交活动方案。


    错误

  • 第4题:

    数字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计量工具,请你以“数字6”为教学材料,设计一个中班的教学活动,写出活动名称、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并设计活动过程。
    要求如下:
    从日常生活中和幼儿的经验引发教学内容,运用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突出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帮助幼儿习得经验、知识的同时,重视幼儿情绪、态度、能力的培养。
    以“学数数”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的活动方案。
    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的体育活动方案。
    以“美丽的大自然”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大班的活动方案。


    答案:
    解析:
    中班数学:认识数字“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数字“6”,知道它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2)引导幼儿通过操作、目测等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
    (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动手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投影仪一台,“动物园”幻灯片若干张,录音机一台,音乐磁带一盒,数字卡片若干张。
    学具:第一组,印有数字的作业纸人手一份,油画棒若干盒;第二组,数字纸卡人手一份,实物印章每人一个;第三组,实物图片人手一份,油画棒若干盒,数字卡片若干张。有点卡标记的信箱三个,贴有不同数字的信封人手一个,1—6小数卡人手1份,小玩具若干。
    (2)环境布置幼儿坐在地毯上成半圆形,每人面前放一个小盘子(盘内1—6个小数卡若干,玩具若干),幼儿后面搭建“数的王国”,用大型积木搭三个门洞,分别标有数字“1、2、3”。
    活动过程:
    (1)集体尝试活动设置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一封信)师:今天啊,老师收到了一封数字王国的国王写给我们中(1)班小朋友的信。(教师读信)师:我们一起开汽车去动物园,好不好?(音乐声,幼儿做开汽车的动作)出示幻灯片(一),到达“动物园”。
    尝试一:分别出示幻灯片(二)、(三),请幼儿目测动物数量,巩固对数字“4”、“5”的认识。师:我们到了××馆,它们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请小朋友从小盘内试着取出相应的数字。
    尝试二:出示幻灯片(四),请幼儿目测动物数量,认识数字“6”。师:它们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出示数字“6”)“6像什么呢?”请小朋友从盘中找出数字“6”,集体认读数字“6”。请幼儿讨论讲述“6”还可以表示什么?
    尝试三:游戏“看数取物”。师:这是数字几?(出示数卡)请小朋友从小盘内试着拿出相同数量的玩具,边拿边说:1、2、3…×个玩具和数字×做朋友。教师引导幼儿反复练习。师:现在我们到数字王国去玩好不好?
    (2)小组活动介绍每组的游戏内容及规则。
    师:小朋友看,数字王国有三个进口,分别为1号门、2号门、3号门。每个门内都有一组游戏。
    第一组看数字做点卡。
    师:请小朋友先看清数字是几,再画圆点,边画边说:1、2、3……数字×和×个圆点做朋友。
    第二组看数字印图形。
    师:请小朋友先看上面的数字是几,就在旁边的格子里印几个实物图形,边印边说:1、2、3……×个图形和数字×做朋友。
    第三组看实物贴数字。
    师:先看卡片有几个什么,再把能表示它的数字贴在上面的格子里,边贴边说×个什么数字和数字×做朋友。
    请幼儿自由选择一组游戏,随欢快的音乐声进入作业区。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讲述,检查操作过程及结果。
    (3)活动评价(师生互评)
    ①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卡片,集体进行评价,表扬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
    ②教师小结活动情况。
    ③以“寄信”结束活动。师:小朋友想不想和数字娃娃交朋友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信封,请你们把自己做的寄给它们好不好?幼儿粘贴,教师讲解寄法:请小朋友先试着在信箱上找到信封上数的好朋友,再把信放到相对应的信箱里,边放边说:数字×和×个圆点做朋友,这样信就能寄出去。幼儿逐一“寄信”,走出教室,结束活动。

  • 第5题:

    围绕重阳节,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活动方案


    答案:
    解析:
    主题目标:   (1)知道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老人的节日,初步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2)乐意参与重阳节的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人们的关心和节日的祝贺;   (3)了解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激发关爱老人的情感;  
    环境创设:  1.送给爷爷、奶奶的礼物;   2.和爷爷、奶奶说句悄悄话;   3.区域: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为爷爷、奶奶做礼物;  4.语言角:提供有关敬老内容的图书,供幼儿阅读、讲述。   
    家园共育:  请家长配合,鼓励幼儿在家里帮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关爱老人的情感。  
    活动:奶奶夸我孝顺  
    内容与要求:  1.理解、学习童谣,感受民间童谣上口的特点,能有表情地朗诵。   2.在实物提示下学习、记忆童谣的内容。  3.增强关心奶奶的情感,体验帮助老人的乐趣。   
    活动准备:  锅、面条、瓜子、碗、花生、米饭等实物。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是爷爷奶奶的节日。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重阳节。 师:重阳节到了,我们可以送给爷爷奶奶什么礼物呢?(幼儿自己说)  师:如果爷爷奶奶收到了礼物,一定开心极了。   2.理解童谣的部分内容。  (1)观察老师出示的实物,知道名称。  (2)在老师的提问中学习童谣中动词的使用。   3.学习童谣。  (1)欣赏教师念童谣。  (2)在实物的提示下学习念童谣。  (3)边拍手边念童谣,感受童谣的节奏。  4.创编动作进行表演,体验关心奶奶的情感。(教师扮演奶奶,幼儿自由地尝试根据童谣中的动词做动作表演。)  
    附儿歌:  小板凳,你莫歪  小板凳,你莫歪,我扶爷爷坐下来。  我为爷爷捶捶背,爷爷夸我好乖乖。  奶奶夸我孝顺儿  小板凳,三条腿,我给奶奶嗑瓜子。  奶奶嫌我磕得脏,我给奶奶煮面汤。  奶奶嫌我煮得硬,我给奶奶剥花生。  奶奶嫌我剥得慢,我给奶奶煮米饭。  大米饭,香喷喷,奶奶夸我真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