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下面这首诗,所写的节日是(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古代很多诗歌内容都涉及节日,下列所给诗句与节日的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
    B.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冬至
    C.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节
    D.风雨端阳生晦冥,泪罗无处吊英灵——端午节

    答案:B
    解析:
    B项,桂花一般在农历八月份开放,从“桂花”一词可知,该句对应的节日一定不是冬至。

  • 第2题:

    下列有关描写中国节日的诗句,依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千门万户瞳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③④②①

    B.③②④①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答案:D
    解析:
    ①选自杜牧的《清明》,是清明节,公历的4月4日或5日或6日。②选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③选自王安石的《元日》,是春节,农历正月初一。④选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故D项正确。

  • 第3题: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描写的中秋之夜,请问其作者是唐代诗人()。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建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鹊先后进入了睡香,夜深了,秋露无声地打湿了庭中的桂花。

  • 第4题:

    下列诗句所描述情景出现的时间与图中标示的时间段,对应正确的是: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④①之间
    B.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③④之间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②③之间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①②之间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国情,并选择正确项。

    根据题干中“太阳直射点移动图”判定①②③④四个点分别代表“二分二至”。④太阳直射赤道,对应“春分”,时间为3月21日前后;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对应“夏至”,时间为6月22日前后;②太阳直射赤道,对应“秋分”,时间为9月23日前后;③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对应“冬至”,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根据四个选项中的四句诗歌来对应①②③④“二分二至”时间节点。B项“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出自宋代陆游《除夜雪》,从“屠苏”、“桃符”等关键词中可判定是春节,春节处于冬至与春分之间,即③④之间。因此,选择B选项。A项:“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从“月明”“秋思”等关键词中可以判定描写的是中秋节的景象,中秋节处于②③之间,选项说是④①,错误。C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南宋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农历六月,说明是夏季,处于①②之间,选项说是②③之间,错误。D项:“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于唐代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从“小雨”等字眼中可以看出是初春时节,选项中①②之间,即6月~9月之间,属于夏季,对应错误。

  • 第5题:

    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清代诗人张问陶《月夜书怀》:“静忆家人皆万里,独看帘月到三更”等诗歌都是借日暮之景抒发对家乡深情的思念。


    C解析:“冷露”、“桂花”都是八月的时令特征,而“人尽望”、“秋思”则是中秋节这一团圆节的典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