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题目
美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相似考题
更多“美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相关问题
  • 第1题:

    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人 的全面发展,加强和改进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
    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思想倾向、审美素养不同,他们的审美观点也 不相同,而学校,美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使其能够对现实生活和 艺术作品做出正确的判断。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形态的美,培养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愉悦、爱好的感情,对丑恶事物的厌 恶、憎恨的情绪;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情操和为实现美好理想而奋发向上的创造精神。
    (3)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方面要求学生在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美;另一方面,要组织学生参加艺术欣 赏活动,在艺术实践中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 第2题:

    中学美育的要求是什么


    答案:
    解析:
    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1)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 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分辨美与丑、文 与野、优与劣的能力,具有区分美的程度和种类的能力,并使人格与性格得到陶冶。(3)形成学生创造 美的能力,即能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既包括艺术美 的创造,也包括生活美的创造。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

  • 第3题:

    美育功能是什么?
    主要有两点:怡情养性、化性起伪。中国古人认为,美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化育”,而不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是通过怡情养性的途径,使主体在感化中,经过审美,深入“人心”,从而陶冶主体的精神境界,完善自我的人格。
    怡情养性——美育是通过对人的精神领域进行调节,达到心理平衡、人格的完善,美育的方式是建立在自觉自愿、潜移默化的基础上的。人的精神领域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美育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审美对人的感化往往使人亲和,充满爱心。美育体现着以道制欲的原则。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认为美育可以纠正人的两个极端,即精野的极端和懈怠的极端,以道制欲有着相似之处。
    化性起伪——《乐记》把天地的阴阳化生视为宇宙间最大的乐。由此推及到音乐对人的感化,这种以情动人的音乐便是美育。从心理上讲,美育乃是养性的一种方式。养性是让人的感性生命顺其自然地得到发展,美育正是通过感性的方式对人的本性进行维护和滋养。荀子以“化性起伪”来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从中也体现了美育的功能。“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本质及其功能:“伪”是在自然本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和能力,使人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练习,使得人的本恶的兽性变成了人性。

  • 第4题:

    简述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


    答案:
    解析:
    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在掌握有关美的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3)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 第5题:

    美育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等一样,都是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但德智体等教育是通过学习训练和实际的操作方式来提高人的知识和才能,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提高人的体质。它们的教育方式,不仅是由外面加上去的,而且是实际的,具有实在的功利目的。可美育就不同了,它虽然也要提高人的素质,但它既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也不需要实际的学习,训练和操作,它只是一种精神上的陶冶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