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相关问题
  • 第1题:

    结合实例分析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确答案:
    36.(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① 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② 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③ 重视知识间的联系, 建立网络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①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②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③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
    (联系实例略) .

  • 第2题:

    简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答案:
    解析:
    (1)注重对学生早期能力的培养;
    (2)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3)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
    (4)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5)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
    (6)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 第3题:

    项目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确

  • 第4题:

    请结合学科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段等让学生进行练习,还要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变通性、灵活性和广泛性。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训练学生的思维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上思维训练课,另一种是在学科教学中穿插思维训练的内容。

  • 第5题: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
    解析:
    (1)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的体系。(2)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问题解决需要一个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有利于问题解决。在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通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思维策略,会有效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3)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对问题展开全面分析,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问题解决中得以发挥。(4)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变换问题。帮助学生习得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方式,其中启发式策略最能有效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5)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教师应让学生打开思路,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解决的策略,并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尝试和实验,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猜想。例如:①当我们想写字,手中又没有笔,我们可以变换思路,用口红写字。②我们想记住一段文字,又苦于太多记不住,我们可以尽量编成顺口溜来帮助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