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下列作品中,那部属于我国20世纪60~70年代的现代京剧“革命样板戏”?”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样板戏”的产生与京剧现代戏的关系。


    正确答案: 这种关系表现在多方面,我们主要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看它们的传承:
    (1)在形式上,所有的“样板戏”都是在“现代戏”和其他文艺形式(包括小说、电影和话剧)的基础上产生的。“样板戏”中的京剧,主要是在“沪剧”、“淮剧”和“话剧”等现代戏剧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连“交响音乐”《沙家滨》实际上也是在京剧的基础上出现的“京剧音乐、交响乐、合唱和表演”的大杂烩。而“现代芭蕾”《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也不例外。虽然《奇袭白虎团》常常被人们看作是“原创”,实际上也仅仅是一种“京剧”形式的原创,而不是从其他文艺形式改编的。这部戏的雏形,是由50年代初活跃在朝鲜战场上的一支“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于1953年在战场上创作的。在这个剧团中,最初是在东北卖艺的京剧戏班,后集体报名参军,组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争军第七纵队京剧团”,随军从东北打到了海南,又挥师北上,打过了鸭绿江,1957年底回国后,济南军区司令杨得志把他们要到了山东,才又改编为“山东京剧团”。团中有裘盛戎的弟子方荣翔等名家名角,但只会表演不会创作和导演,团中又没有专业创作人员,写的又是真真事,因此,他们创作的京剧《奇袭白虎团》被看作是一出“京剧活报剧”。1963年为参加全国会演,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严永浩亲自抓重排。江青看中该剧后,想立即抓到手,但又怕内容与彭德怀有关,直到1966年弄清与彭德怀无关后才开始样板化的进程。
    (2)在内容上,“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就是说,“样板戏”的许多原则和特征,如教材中讲到的“强调阶级斗争,强调道德教化,从理想化出发,设计情节和戏剧冲突,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等,都是在京剧现代戏的创作过程中就已经形成的,江青将其改造为“样板戏”,只是将这些原则和倾向极端化、具体化。

  • 第2题:

    京剧"样板戏"大多是从别的剧种移植和改编的,只有京剧()属于原创作品。


    正确答案:《奇袭白虎团》

  • 第3题:

    京剧“样板戏”除了两部作品外,均取材于革命历史斗争。这两部作品是《海港》和() 。

    • A、《龙江颂》
    • B、《智取威虎山》
    • C、《红灯记》
    • D、《奇袭白虎团》

    正确答案:A

  • 第4题:

    下列剧中,属于京剧样板戏的是()。

    • A、《吉赛尔》
    • B、《西施归越》
    • C、《红楼梦》
    • D、《沙家浜》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一般认为,“样板戏”的主要构成是“京剧现代戏”,而“京剧现代戏”的创作开始于()年。


    正确答案:1958

  • 第6题:

    京剧“样板戏”第一批的八部作品中,除了一部作品是京剧外,均改编或移植于其他文艺形式。这部作品是()。

    • A、《龙江颂》
    • B、《智取威虎山》
    • C、《红灯记》
    • D、《奇袭白虎团》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文革”期间,江青一伙在全盘否定十七年文学的同时,还攫取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京剧改革的成果,并将它们连同现代革命京剧《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以及交响乐《沙家浜》等八个剧目,封为“革命样板戏”。


    正确答案:《白毛女》

  • 第8题:

    填空题
    “文革”中江青亲自培养的第一批“样板戏”中,有5部京剧现代戏,它们是()。

    正确答案: 《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一般认为,“样板戏”的主要构成是“京剧现代戏”,而“京剧现代戏”的创作开始于()年。

    正确答案: 1958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京剧"样板戏"大多是从别的剧种移植和改编的,只有京剧()属于原创作品。

    正确答案: 《奇袭白虎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说明“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沙家浜》的样板化过程,谈谈你对样板戏艺术价值的看法。

    正确答案: 在1958年至1964年间,样板戏的前身“京剧现代戏”是当时戏曲改革的一个主要成果,也是当时文坛的重要收获之一。在1964年前后,江青开始插手“京剧现代戏”,并将《沙家滨》《芦荡火种》、《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等几部有良好基础的剧作培养成自己手中的“样板”,在“文革”中被捧上了天,作为无产阶级文艺方向的标志,成了当时几乎惟一可以公开演出的剧目。1976年“文革”结束后,“样板戏”随着江青政治集团的垮台,受到人们的批判、否定和抛弃。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一部分在以前群众中影响较大的“样板戏”,又重新开始与观众见面,一方面受到许多观众的欢迎,另一方面也遭到一些在“文革”中经受了苦难的老一辈文艺家的指责。
    《沙家浜》的样板化过程:《沙家浜》的故事发生在1939年秋。新四军某部在一场战斗后立即转移,将郭建光等18名伤病员留在了阳澄湖畔的沙家浜,中共江苏常熟县委委员陈天民,又将掩护伤病员的任务,交给了地下联络员、“春来茶馆”的老板娘阿庆嫂。“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奎和参谋长刁德一,暗中与日本侵略军勾结,进驻沙家浜,搜捕新四军伤病员。阿庆嫂将新四军伤病员藏在芦苇荡中,并在沙老太太和沙七龙的协助下,利用胡传奎和刁德一的矛盾,与之周旋。郭建光等伤病员痊愈后,趁胡传奎结婚之机,在阿庆嫂的接应下,一举歼灭敌人。50年代末,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根据崔左夫的革命回忆录《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的斗争纪实》,改编成沪剧《碧水红旗》执笔文牧,1960年公演时改名《芦荡火种》。1963年秋,江青在上海观看了演出,将它推荐给了刚从港澳演出归来的北京京剧团,并要求他们尽快改编成京剧。接受任务后,团里决定由汪曾祺、杨毓珉、萧甲、薛恩厚改编剧本,李慕良等设计唱腔,萧甲、迟金声导演,赵燕侠、高宝贤、周和桐分饰阿庆嫂、郭建光和胡传奎,并突出地下斗争的主题,改名为《地下联络员》。但因仓促上马,北京市长彭真、总参谋长罗瑞卿陪同江青观看彩排时,大家都不满意。为了改好剧本,北京市委将编剧们安排到颐和园,因为这里拥有阳澄湖同样美丽的湖光山色,并调回了正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片的著名老生潭元寿、马长礼等,安排剧组到部队体验生活。1964年,又借上海剧团赴京演出沪剧《芦荡火种》之机,组织大家观摩学习,并重新改用原名:《芦荡火种》。1964年3月底,彭真观看后,大加赞赏,立即批准对外公演,结果连演百场,盛况不衰,特别是“智斗”一场,精彩绝伦,《北京日报》专门发表了“社论”和许多评论。1964年4月,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开幕前,江青从上海赶回北京,观看了演出,但对剧团“提前”公演大为不满,随后又提出了一系列修改方案。但剧组还没不得及修改,这月27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陈毅等观看了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修改一事不得不暂停。1964年7月23日,在观摩大会期间,毛泽东、彭真、潭震林、康生等观看了演出,并上台与演员握手和合影,以示祝贺。几天后,江青到剧团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要突出武装斗争,强调武装斗争消灭武装的反革命,戏的结尾要打进去;要加强军民关系的戏,加强正面人物的音乐形象;剧名改为《沙家浜》为好。”因为“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江青强调说:“突出阿庆嫂?还是突出郭建光?是关系到突出哪条路线的大问题”。也就是说,突出阿庆嫂就是突出刘少奇负责的白区地下斗争,突出郭建光就是突出毛泽东领导的红区武装斗争。这次修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为郭建光增加了不少成套唱腔,且十分精致耐听,就他在舞台上占据的时间而言,足以与阿庆嫂平分秋色;二是将原剧本中由阿庆嫂带人化装成送新娘的队伍混入敌巢,改为郭建光等人连夜奔袭,攻进胡府。
    “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辩证关系:在形式上,所有的“样板戏”都是在“现代戏”和其他文艺形式包括小说、电影和话剧的基础上产生的。“样板戏”中的京剧,主要是在“沪剧”、“淮剧”和“话剧”等现代戏剧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内容上,“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就是说,“样板戏”的许多原则和特征,如教材中讲到的“强调阶级斗争,强调道德教化,从理想化出发,设计情节和戏剧冲突,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等,都是在京剧现代戏的创作过程中就已经形成的,江青将其改造为“样板戏”,只是将这些原则和倾向极端化、具体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京剧“样板戏”除了两部作品外,均取材于革命历史斗争。这两部作品是《海港》和() 。
    A

    《龙江颂》

    B

    《智取威虎山》

    C

    《红灯记》

    D

    《奇袭白虎团》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文革”中江青亲自培养的第一批“样板戏”中,有5部京剧现代戏,它们是()。


    正确答案:《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

  • 第14题:

    第二批"样板戏"中的现代京剧作品主要有()等。

    • A、《杜鹃山》
    • B、《平原作战》
    • C、《龙江颂》
    • D、《红色娘子军》

    正确答案:A,B,C,D

  • 第15题:

    说明“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沙家浜》的样板化过程,谈谈你对样板戏艺术价值的看法。


    正确答案: 在1958年至1964年间,样板戏的前身“京剧现代戏”是当时戏曲改革的一个主要成果,也是当时文坛的重要收获之一。在1964年前后,江青开始插手“京剧现代戏”,并将《沙家滨》(《芦荡火种》)、《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等几部有良好基础的剧作培养成自己手中的“样板”,在“文革”中被捧上了天,作为无产阶级文艺方向的标志,成了当时几乎惟一可以公开演出的剧目。1976年“文革”结束后,“样板戏”随着江青政治集团的垮台,受到人们的批判、否定和抛弃。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一部分在以前群众中影响较大的“样板戏”,又重新开始与观众见面,一方面受到许多观众的欢迎,另一方面也遭到一些在“文革”中经受了苦难的老一辈文艺家的指责。
    《沙家浜》的样板化过程:《沙家浜》的故事发生在1939年秋。新四军某部在一场战斗后立即转移,将郭建光等18名伤病员留在了阳澄湖畔的沙家浜,中共江苏常熟县委委员陈天民,又将掩护伤病员的任务,交给了地下联络员、“春来茶馆”的老板娘阿庆嫂。“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奎和参谋长刁德一,暗中与日本侵略军勾结,进驻沙家浜,搜捕新四军伤病员。阿庆嫂将新四军伤病员藏在芦苇荡中,并在沙老太太和沙七龙的协助下,利用胡传奎和刁德一的矛盾,与之周旋。郭建光等伤病员痊愈后,趁胡传奎结婚之机,在阿庆嫂的接应下,一举歼灭敌人。50年代末,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根据崔左夫的革命回忆录《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的斗争纪实》,改编成沪剧《碧水红旗》(执笔文牧),1960年公演时改名《芦荡火种》。1963年秋,江青在上海观看了演出,将它推荐给了刚从港澳演出归来的北京京剧团,并要求他们尽快改编成京剧。接受任务后,团里决定由汪曾祺、杨毓珉、萧甲、薛恩厚改编剧本,李慕良等设计唱腔,萧甲、迟金声导演,赵燕侠、高宝贤、周和桐分饰阿庆嫂、郭建光和胡传奎,并突出地下斗争的主题,改名为《地下联络员》。但因仓促上马,北京市长彭真、总参谋长罗瑞卿陪同江青观看彩排时,大家都不满意。为了改好剧本,北京市委将编剧们安排到颐和园,因为这里拥有阳澄湖同样美丽的湖光山色,并调回了正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片的著名老生潭元寿、马长礼等,安排剧组到部队体验生活。1964年,又借上海剧团赴京演出沪剧《芦荡火种》之机,组织大家观摩学习,并重新改用原名:《芦荡火种》。1964年3月底,彭真观看后,大加赞赏,立即批准对外公演,结果连演百场,盛况不衰,特别是“智斗”一场,精彩绝伦,《北京日报》专门发表了“社论”和许多评论。1964年4月,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开幕前,江青从上海赶回北京,观看了演出,但对剧团“提前”公演大为不满,随后又提出了一系列修改方案。但剧组还没不得及修改,这月27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陈毅等观看了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修改一事不得不暂停。1964年7月23日,在观摩大会期间,毛泽东、彭真、潭震林、康生等观看了演出,并上台与演员握手和合影,以示祝贺。几天后,江青到剧团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要突出武装斗争,强调武装斗争消灭武装的反革命,戏的结尾要打进去;要加强军民关系的戏,加强正面人物的音乐形象;剧名改为《沙家浜》为好。”因为“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江青强调说:“突出阿庆嫂?还是突出郭建光?是关系到突出哪条路线的大问题”。 也就是说,突出阿庆嫂就是突出刘少奇负责的白区地下斗争,突出郭建光就是突出毛泽东领导的红区武装斗争。这次修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为郭建光增加了不少成套唱腔,且十分精致耐听,就他在舞台上占据的时间而言,足以与阿庆嫂平分秋色;二是将原剧本中由阿庆嫂带人化装成送新娘的队伍混入敌巢,改为郭建光等人连夜奔袭,攻进胡府。
    “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辩证关系:在形式上,所有的“样板戏”都是在“现代戏”和其他文艺形式(包括小说、电影和话剧)的基础上产生的。“样板戏”中的京剧,主要是在 “沪剧”、“淮剧”和“话剧”等现代戏剧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内容上,“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就是说,“样板戏”的许多原则和特征,如教材中讲到的“强调阶级斗争,强调道德教化,从理想化出发,设计情节和戏剧冲突,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等,都是在京剧现代戏的创作过程中就已经形成的,江青将其改造为“样板戏”,只是将这些原则和倾向极端化、具体化。

  • 第16题:

    京剧“样板戏”除了《海港》和()两部作品外,均取材于革命历史斗争。


    正确答案:《龙江颂》

  • 第17题:

    京剧现代戏与"样板戏"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正确答案:1.京剧现代戏是"样板戏"的主要构成,也就是说,"样板戏"大多是对京剧现代戏的移植和改编。(2分)
    2.后来成为江青"样板"的京剧现代戏剧目,与"样板戏"有着某些共同的特点,如强调阶级斗争等。(2分)

  • 第18题:

    "样板戏"的创作大多采用移植的手段,只有极少数作品属于京剧原创,在最初的八个样板戏中,这部京剧是()。


    正确答案:奇袭白虎团

  • 第19题:

    填空题
    京剧“样板戏”除了《海港》和()两部作品外,均取材于革命历史斗争。

    正确答案: 《龙江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样板戏”的产生与京剧现代戏的关系。

    正确答案: 这种关系表现在多方面,我们主要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看它们的传承:
    (1)在形式上,所有的“样板戏”都是在“现代戏”和其他文艺形式(包括小说、电影和话剧)的基础上产生的。“样板戏”中的京剧,主要是在“沪剧”、“淮剧”和“话剧”等现代戏剧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连“交响音乐”《沙家滨》实际上也是在京剧的基础上出现的“京剧音乐、交响乐、合唱和表演”的大杂烩。而“现代芭蕾”《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也不例外。虽然《奇袭白虎团》常常被人们看作是“原创”,实际上也仅仅是一种“京剧”形式的原创,而不是从其他文艺形式改编的。这部戏的雏形,是由50年代初活跃在朝鲜战场上的一支“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于1953年在战场上创作的。在这个剧团中,最初是在东北卖艺的京剧戏班,后集体报名参军,组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争军第七纵队京剧团”,随军从东北打到了海南,又挥师北上,打过了鸭绿江,1957年底回国后,济南军区司令杨得志把他们要到了山东,才又改编为“山东京剧团”。团中有裘盛戎的弟子方荣翔等名家名角,但只会表演不会创作和导演,团中又没有专业创作人员,写的又是真真事,因此,他们创作的京剧《奇袭白虎团》被看作是一出“京剧活报剧”。1963年为参加全国会演,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严永浩亲自抓重排。江青看中该剧后,想立即抓到手,但又怕内容与彭德怀有关,直到1966年弄清与彭德怀无关后才开始样板化的进程。
    (2)在内容上,“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就是说,“样板戏”的许多原则和特征,如教材中讲到的“强调阶级斗争,强调道德教化,从理想化出发,设计情节和戏剧冲突,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等,都是在京剧现代戏的创作过程中就已经形成的,江青将其改造为“样板戏”,只是将这些原则和倾向极端化、具体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京剧现代戏与"样板戏"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正确答案: 1.京剧现代戏是"样板戏"的主要构成,也就是说,"样板戏"大多是对京剧现代戏的移植和改编。(2分)
    2.后来成为江青"样板"的京剧现代戏剧目,与"样板戏"有着某些共同的特点,如强调阶级斗争等。(2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京剧“样板戏”第一批的八部作品中,除了一部作品是京剧外,均改编或移植于其他文艺形式。这部作品是()。
    A

    《龙江颂》

    B

    《智取威虎山》

    C

    《红灯记》

    D

    《奇袭白虎团》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第二批"样板戏"中的现代京剧作品主要有()等。
    A

    《杜鹃山》

    B

    《平原作战》

    C

    《龙江颂》

    D

    《红色娘子军》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