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下面谱例的旋律编创乐段。 要求:(1)将下面谱例的旋律改写为3/4拍的摇篮曲,可以改变时值,是否弱起均可。 (2)为改写后的摇篮曲标明合适的速度和表情记号。

题目
为下面谱例的旋律编创乐段。
要求:(1)将下面谱例的旋律改写为3/4拍的摇篮曲,可以改变时值,是否弱起均可。
(2)为改写后的摇篮曲标明合适的速度和表情记号。


相似考题
更多“为下面谱例的旋律编创乐段。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面谱例采用的旋律发展手法是( )。

    A.完全重复

    B.再现

    C.模进

    D.变化重复

    答案:D
    解析:
    从上述谱例中可以发现,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变化重复是指既保留了歌曲的主要特征.又把音乐主题加以变化,既有变化.又有统一,包括节奏重复、装饰重复等。

  • 第2题:

    下面谱例采用的旋律发展手法是()。

    A.旋律加花
    B.严格重复
    C.对比再现
    D.变化重复

    答案:D
    解析:
    该旋律是通过节奏的缩小与扩大而展开的,属于变化重复的类型。

  • 第3题:

    下面谱例中旋律的调式是( )




    A.宫调式???
    B.羽调式
    C.小调式???
    D.大调式

    答案:D
    解析:
    贝多芬《命运》足交响曲,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交响音画,舒伯特《鳟鱼》是艺术歌曲,维瓦尔第《四季》是小提琴协奏曲。
    @##

  • 第4题:

    为下面谱例的旋律编创二声部重奏。
    要求:不改动原曲,用支声(每个声部脱胎于同一个主要曲调,大体相似,但时有变化,若即若离)的方式编配另一个声部。


    答案:
    解析:

  • 第5题:

    下面谱例是由具有()功能的四句乐段组成。



    A.起承转合
    B.起承
    C.合尾
    D.螺蛳结顶

    答案:A
    解析:
    上谱例是冼星海《二月里来》的旋律片段。上谱例中四个乐句在主题材料上既没有明显的对比.也没有单纯的重复.而是按照“展衍”的原则逐渐加进新的因素.阂而四个乐句构成一气呵成的一个段落.而不是两个段落.四个乐句的调式和凋性也是统一的,由此可以分析出该段旋律是由具有起承转合功能的四句乐段组成,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转”的功能并不体现在调式、调性的不稳定,而是表现在第三乐句结束在调式内部的不稳定音上。
    名师如何巧解题?查看视频解析>>

  • 第6题:

    旋律写作。

    要求:

    (1)以下面谱例中乐句作为第一乐句,运用同头换尾的手法创作第二乐句,构成第一乐段。(3分)

    (2)写作由两个乐句构成的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构成再现单二部曲式。(7分)


    答案:
    解析:
    本题目共两问。(1)第一问是运用同头换尾的手法创作第二乐句,构成第一乐段,同头换尾可以理解为两个乐句开头相同,结尾不同。我们可以选择前两小节照抄,后两小节进行变化,但要求第二乐句是一个乐段的结束句,因此,最后要结束在主音上。(2)第二问要求写作由两个乐句构成的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构成再现单二部曲式。也就是说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应当是全新的旋律素材,而第二乐句应当再现第一乐段的材料最终收束乐段,结束在主音上。

  • 第7题:

    依据下面的谱例,创作完整的乐段。要求:

    (1)根据第一乐句的旋律风格及和声织体,续写第二乐句。(4分)

    (2)创作的第二乐句要与第一乐句同头换尾。(3分)

    (3)乐段结束时的终止式里要用到终止四六和弦。(3分)


    答案:
    解析:
    本题针对创编乐段提出三个要求:(1)续写第二乐句。(2)运用同头换尾手法,即两个乐句开头相同,结尾不同。(3)运用终止四六和弦,即使用

    和弦进行终止式的写作。

  • 第8题:

    为下面谱例的歌曲编配伴奏。
    要求: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型,为下面谱例歌曲选段编配固定音型的伴奏,表现骏马疾驰的效果。与节奏稳定的旋律形成对比。


    答案:
    解析:

  • 第9题:

    分析下面谱例。

    要求:

    (1)谱例中的旋律一共出现几对模进关系?分别是哪几对? (10分)

    (2)此段旋律中,音乐的对比主要体现在哪方面? (5分)


    答案:
    解析:
    本题目共两问,内容都是围绕复调发展手法展开的。(1)第一问是分析并列举旋律中的模进关系,如1234和2345就属于模进,并且是上行二度模进关系的代表。因此,这一问只需要仔细观察谱例,细心梳理出模进的旋律即可。(2)第二问考察的是考生对于对比手法的理解,简单来说,一旦乐谱中出现了与之前旋律完全不同的主题,那么这样就形成了对比,通常对比类乐剧可以出现在四句类乐段的第三句,或乐曲的高潮部分等。

  • 第10题:

    为下面谱例的旋律编创二声部合唱。
    要求:
    (1)在每一乐句长音处用局部模仿手法为歌曲创作填充呼应式的第二声部。
    (2)将原曲为高声部,自己创作声部作为低声部,以两声部合唱的形式重新记谱。


    答案:
    解析:

  • 第11题:

    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片段的作者是(  )



    A.海顿

    B.莫扎特

    C.贝多芬

    D.肖邦

    答案:A
    解析:
    谱例旋律是海顿《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中的旋律片段。

  • 第12题:

    问答题
    音乐编创题:为下面诗词创作旋律。要求:旋律流畅,音乐形象符合诗词的意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正确答案: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是诗人贬官永州时所作,柳宗元自从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借诗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这首诗按照诗句的意思应为白雪皑皑的群山,看不见一只飞鸟的影子,纵横交错的道路上,找不到一个人的踪迹。在一条孤单的小船上坐着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独自冒着风雪在寒冷的江边钓鱼。根据诗的意境,在谱写旋律时,旋律开头可从较高音区开始,衬托空灵、静谧、白雪皑皑的群山。旋律结束处音区要低、气息要长,表现诗人郁闷的情绪。此外,歌曲每个乐句的旋律线也可设置成由高向低的走势,表明音乐的发展和诗句意境相联系。诗歌谱曲无固定套路,但要遵循词曲结合紧密,歌曲结构规整、曲调流畅的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面谱例中,5—6小节和1—4小节的关系是( )

    A.时值紧缩
    B.时值扩大
    C.旋律模进
    D.旋律加花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旋律的发展手法。谱例中 5 ~ 6 小节与 1 ~ 4 小节之间的节奏时值加以缩短变化,属于时值紧缩。

    A项:时值紧缩是指节奏时值加以缩短变化。与题干相符,当选。

    B项:时值扩大是指节奏时值加以扩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模进亦称移位。这一手法是将歌曲的主题旋律,主要乐句、乐节、乐汇等在不同音高上进行重复。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旋律加花是指把音乐主题或曲调片段加以装饰性变化。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14题:

    旋律写作。
    要求:
    (1)以下面谱列中乐句作为第一乐句,运用同头换尾的手法创作第2乐句,构成第1乐段。
    (2)写作由两个乐句构成的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构成再现单二部曲式。


    答案:
    解析:

  • 第15题:

    将下面谱例中的乐节发展成一个完成的乐段。

    要求:

    (1)必须运用模进和重复两种发展手法。(6分)

    (2)乐段由同头换尾的两个乐句构成。(4分)


    答案:
    解析:
    (1)本题涉及内容是通过所给谱例进行二次创作,首先题目中要认知模进亦称移位。这一手法即是将歌曲的主题旋律或其他乐句的旋律再或他们的乐节,乐汇等作重复出现时每一次的的高度都不相同者谓之。模进通常有:1、上行模进或下行模进(模进的方向),二度模进或三度、四度、五度模进等等(模进的音程关系)。2、首调模进(模进仅限于一个调性的范围内)或转调模进(模进是从原有的调转到另一个新调)。而重复则是完全进行乐曲旋律的重复,进而进行答题。

    (2)本题涉及的是和第一题相同的内容,在创作手法上有所改动,所谓同头换尾是乐句前半段保持不变,在后半段进行变化。从而进行题目作答。

  • 第16题:

    以下面旋律片段为主题,按要求创编乐段。

    要求:

    (1)将谱例中的旋律改写为圆舞曲(须改变原谱的音符时值)。(5分)

    (2)写出拍号、速度和表情符号。(5分)




    答案:
    解析:
    本题针对创编乐段提出两个要求:(1)将谱例中的旋律改写为圆舞曲(须改变原谱的音符时值)。(2)要写出拍号、速度和表情符号。首先,圆舞曲是起源于欧洲的宫廷舞曲体裁,其最大特点是以三拍子节奏为基础,因此在节拍上可以选择3/4、3/8、6/8等;其次,圆舞曲一般速度较快,因此可以选择大于100的速度标记,如Allegro或Allegretto等;最后表情标记可以是优美地或高雅的,即Congrozia或Elegante。

  • 第17题:

    分析下面谱例。
    要求:(1)谱例中的旋律一共出现几对模进关系分别是哪几对
    (2)此段旋律中,音乐的对比主要体现在哪方面


    答案:
    解析:
    (1)此旋律中一共出现两对模进关系,分别是①1—4小节与5—8小节,属于上行三度模进关系;②第9小节与第10小节,属于下行二度模进关系。 (2)这段旋律中音乐的对比主要体现在音区对比,这段旋律运用的是利用不同音区,使音乐产生对比的手法。这种手法常用于句和旬之间,有时也用在段和段之间,由于音区不同,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 第18题:

    要求:
    (1)用下列谱例中a、b两个乐句和自己创编的两个乐句构成四个乐句乐段。
    (2)乐段的结构为起承转合。


    答案:
    解析:

  • 第19题:

    要求:
    (1)用下列谱例中a.b两个乐句和自己创编的两个乐句构成四个乐句乐段。
    (2)乐段的结构为起承转合。



    答案:
    解析:

  • 第20题:

    下面谱例2对谱例1中的旋律片段进行了哪种变奏?( )

    A.扩大
    B.缩小
    C.加花
    D.倒影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旋律发展手法的运算。题干中,旋律2的骨干音来源于旋律1,但在旋律1的基础上进行了加花变形。C项正确。

    A项:扩大是将原有节奏进行时值上的扩张,如八分音符变四分音符。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缩小是将原有节奏进行时值上的紧缩,如四分音符变八分音符。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倒影是以某音为轴线,上下方旋律形成倒影,如345和321。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21题:

    将下面谱例中的乐节发展成一个完成的乐段。
    要求:
    (1)必须运用模进和重复两种发展手法。
    (2)乐段由同头换尾的两个乐句构成。


    答案:
    解析:

  • 第22题:

    旋律写作。
    要求:
    (1)以下面谱列中乐句作为第一乐句,运用同头换尾的手法创作第2乐句,构成第1乐段。(5分)
    (2)写作由两个乐句构成的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构成并列单二部曲式。(5分)



    答案:
    解析:

  • 第23题:

    音乐编创题:为下面诗词创作旋律。要求:旋律流畅,音乐形象符合诗词的意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正确答案:《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是诗人贬官永州时所作,柳宗元自从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借诗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这首诗按照诗句的意思应为白雪皑皑的群山,看不见一只飞鸟的影子,纵横交错的道路上,找不到一个人的踪迹。在一条孤单的小船上坐着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独自冒着风雪在寒冷的江边钓鱼。根据诗的意境,在谱写旋律时,旋律开头可从较高音区开始,衬托空灵、静谧、白雪皑皑的群山。旋律结束处音区要低、气息要长,表现诗人郁闷的情绪。此外,歌曲每个乐句的旋律线也可设置成由高向低的走势,表明音乐的发展和诗句意境相联系。诗歌谱曲无固定套路,但要遵循词曲结合紧密,歌曲结构规整、曲调流畅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