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请简要回答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简要回答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如何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


    答案:
    解析:
    信息技术的学科性质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即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其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学习需求也不同,该课程强调分层设计、分级教学。 (1)课前充分准备,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教学中应将学生差异看作一种教育资源,只有当这种差异被考虑时,教学才是有效的。因此课前应将学生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学生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生活经验以及信息技术原有水平分为A、B、C三个层次,为分层分组协作学习做准备。
    (2)课中分层教学,分组协作。分层教学是重视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个性的较好的教学方法,而信息技术课程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因此在分层的基础上分组协作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①课前准备阶段,按学生特点和本节课内容,给学生分层分组。②教学目标分层,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达到不同的目标。
    (3)课后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激励学生。要看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关注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要让学生参与评价,同时将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起来。

  • 第2题:

    请简要回答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


    答案:
    解析: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 第3题:

    请简述中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的主要特点。


    答案:
    解析:
    中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的主要特点如下: (1)综合性;
    (2)基础性;
    (3)工具性;
    (4)实践性;
    (5)开放性;
    (6)层次性。

  • 第4题:

    请简要回答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


    答案:
    解析:
    在课堂上可以从多个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指导学生掌握并运用情感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会调控和转化不良情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情境创设中渗透正面的情感和价值观。
    (3)教师以身作则,用行动引导学生。
    (4)加强课堂实践,注重学生的成功体验。

  • 第5题:

    请简要回答信息技术发展呈现出哪些主要趋势。


    答案:
    解析:
    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是数字化、宽带化、高速化、综合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全球化。

  • 第6题:

    请简要回答讲授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答案:
    解析:
    (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等三种基本方式,它是教学史上最古老的和教学实践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它的特点是:教师可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传递信息,并且教师容易控制所传递的内容,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系统地传授人类文化遗产;一位教师可以同时教许多学生;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的多种教学能力。 (2)它的局限性在于:教师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或者说学生要有较高的自觉性和听讲能力,它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 第7题:

    请简要回答饭店公共关系的特点。


    正确答案: 饭店是一种营利性的服务行业,同时也是一种具有依托性的行业,饭店公共关系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1)服务性 饭店是一种服务性行业,其特点决定了饭店公共关系工作的出发点是为饭店创造各具特色的形象务。
    (2)营销性 饭店作为第三产业,追求经济利益是其基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经济目标,饭店必须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赢得市场。
    (3)全员性 每一个员工的言行都直接关系到整个饭店服务的质量,关系到饭店的形象。
    (4)情感性 现在企业已经进入了“情感化”的经营时代,即“情感”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机制,已成为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
    (5)复杂性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6)长远性 饭店公共关系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塑造饭店的良好形象、营造饭店的和谐环境、促进饭店与社会公众的共同发展。

  • 第8题:

    请简要回答古希腊幼儿教育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古希腊幼儿教育主要体现为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城邦的学前教育为代表,其共同特点是:
    (2)都重视采用优生、优选的方法保证儿童的体质健康;
    (3)教育都是在家庭中进行,母亲是重要的教师;
    (4)斯巴达和雅典的整个学前教育还处在自发式的萌芽阶段。
    (5)相比较而言,斯巴达的学前教育更注重体育和德育,其儿童公有公育的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雅典的学前教育注重德智体美多方面的教育,更为符合儿童发展的需要。

  • 第9题:

    请简要评述高中物理模块课程的整体结构与特点。


    正确答案: 高中物理新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占2学分,其中物理1和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其余为选修模块。
    共同必修——物理1、物理2:这是全体高中学生的共同学习内容。在该模块中,学生通过学习运动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等物理学的核心内容,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为下一步选学模块做准备。
    选修系列——选修1-1、选修1-2: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选修系列——选修2-1、选修2-2、选修2-3: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选修系列——选修3-1、选修3-2、选修3-3、选修3-4、选修3-5:本系列课程模块侧重让学生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较为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无论哪一组模块,不仅含有物理学概念、规律和实验,而且含有物理与社会发展、物理与技术应用、物理与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 第10题:

    问答题
    请简要回答撇脂定价策略的特点和应用条件。

    正确答案: (1)含义:这是一种高价格策略,即在新产品上市初期,价格定的很高,目的在于短时间内获取较高的利润。
    (2)特点:短期内获取大量利润,在竞争加剧时采取降价手段,即可限制竞争者的加入,又符合旅游消费者对价格的客观心里反应。
    (3)应用条件:市场需求较高,制定高价,不会刺激更多竞争者进入,有助于形成新产品优质的形象;有可能销量不大且单位成本较高,但企业仍能获得高额利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请简要评述高中物理模块课程的整体结构与特点。

    正确答案: 高中物理新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占2学分,其中物理1和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其余为选修模块。
    共同必修——物理1、物理2:这是全体高中学生的共同学习内容。在该模块中,学生通过学习运动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等物理学的核心内容,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为下一步选学模块做准备。
    选修系列——选修1-1、选修1-2: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选修系列——选修2-1、选修2-2、选修2-3: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选修系列——选修3-1、选修3-2、选修3-3、选修3-4、选修3-5:本系列课程模块侧重让学生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较为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无论哪一组模块,不仅含有物理学概念、规律和实验,而且含有物理与社会发展、物理与技术应用、物理与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请简要回答青少年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青少年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是过渡性、转换性、不稳定性。过渡性是指此阶段中个体生理发育由儿童向成人迅猛过渡。转换性是指个体的情感、智力、道德等各方面从幼稚向成熟转变。不稳定性是指个体的社会归属感尚比较模糊,感情生活也动摇不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请简要回答信息技术的发展所经历的五次重大变革。


    答案:
    解析:
    信息技术的发展所经历的五次重大变革: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
    第五次:计算机和网路的普及及应用。

  • 第14题:

    请简要回答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的特点。


    答案:
    解析:
    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称为存储程序计算机,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它的特点是:程序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所有的指令都是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指令在其存储过程中按照执行的顺序:以运算器和控制器作为计算机结构的中心等。

  • 第15题:

    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请简要回答在实施任务驱动法时通常采用的几个教学环节。


    答案:
    解析:
    任务驱动法的教学环节包括:创设情境→确定问题(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 第16题:

    工具性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请简要回答信息技术课程的工具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解析:
    在技术层面上表现在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对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在熟练利用技术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思想层面上通过具体操作或应用过程,在实际体验中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强调理解信息技术的技术思想,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技术观和价值观.养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

  • 第17题:

    请简要回答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


    答案:
    解析: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 第18题:

    请简要回答幼儿园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案:
    解析: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五点: (1)启蒙性:幼儿园是对3—6岁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所以,幼儿园教育主要是为幼儿提供学习的经验,为幼儿的一生成长奠定根基。所谓“启蒙”,即开发启蒙,启蒙教育应该是简单的、通俗的、基础的,易于开启幼儿智慧和萌发优良个性的教育。
    (2)生活化:对幼儿来说,大多数的学习都是在生活中进行的。所以,幼儿园教育活动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活动实施更要贯穿于幼儿的生活。
    (3)游戏性: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是幼儿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也是幼儿获得发展的最基本的途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游戏特性是显而易见的。
    (4)活动性:对幼儿来说,只有具体的活动才是真实的学习,只有在活动中,幼儿才能理解学习的内容,直接获得学习经验,才能与他人交往,与环境互动,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5)潜在性:幼儿教育是启蒙性的、全面性的、基础的教育,它只需要向幼儿传递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最浅显的知识和概念,但涉及面极广,类型极多,从幼儿学习的角度看,由于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所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蕴藏在环境中、生活中、游戏中,教师的教育意图也是蕴涵在环境、材料、活动和教师的行为之中,可以说幼儿是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并发展的。

  • 第19题:

    高中生常见的学习动机问题有哪些?请简要回答。


    正确答案:在学习中,高中生常见的学习动机问题表现为学习动机过弱或过强。
    (一)学习动机过弱:
    (1)学习无抱负、无成就感。
    (2)学习懒惰、散漫、怕苦怕累。
    (3)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容易转移。
    (4)对学习冷漠、厌倦。
    (5)缺乏正确而灵活的学习方法。
    (6)依赖性强,极少有独立性和创造性。
    (7)缺乏自信心、自尊心。
    (二)、学习动机过强:
    (1)过高的自我期望值,对自己的要求超出了自己的实际能力。
    (2)过于勤奋,几乎把全部心思和时间都用在功课的学习上。
    (3)争强好胜,看重分数,看重名次,害怕失败。
    (4)情绪紧张,往往伴随学习焦虑和考试焦虑。

  • 第20题:

    请简要回答青少年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青年时期是人生命变化最快的时期,各种纷至沓来的新的外在刺激对于敏感而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往往引起巨大的、强烈的情感反应,使青少年在审美活动中也表现出异常的情感性特征。
    青少年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是过渡性、转换性、不稳定性。过渡性是指此阶段中个体生理发育由儿童向成人迅猛过渡。转换性是指个体的情感、智力=道德等各方面从幼稚向成熟转变。不稳定性是指个体的社会归属感尚比较模糊,感情生活也动摇不定。

  • 第21题:

    高中信息技术分为一个必修模块和五个选修模块,共两大部分。请简述必修模块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A.与初中信息技术衔接。归纳总结、提升初中小学所学内容,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
    B.是学习选修模块的前提。介绍五个选修方向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各选修模块的
    内容和特点。
    C.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介绍学科的基本观点和思想,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信
    息技术方法,具有普遍价值。

  • 第22题:

    问答题
    非法出入境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正确答案: 集团化、国际化、智能化、装备现代化、地域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高中生常见的学习动机问题有哪些?请简要回答。

    正确答案: 在学习中,高中生常见的学习动机问题表现为学习动机过弱或过强。
    (一)学习动机过弱:
    (1)学习无抱负、无成就感。
    (2)学习懒惰、散漫、怕苦怕累。
    (3)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容易转移。
    (4)对学习冷漠、厌倦。
    (5)缺乏正确而灵活的学习方法。
    (6)依赖性强,极少有独立性和创造性。
    (7)缺乏自信心、自尊心。
    (二)、学习动机过强:
    (1)过高的自我期望值,对自己的要求超出了自己的实际能力。
    (2)过于勤奋,几乎把全部心思和时间都用在功课的学习上。
    (3)争强好胜,看重分数,看重名次,害怕失败。
    (4)情绪紧张,往往伴随学习焦虑和考试焦虑。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