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散步》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师: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母亲?生:这位母亲很疼爱自己的孙子。师:请你把写母亲的地方读一遍(学生读第2段)师:母亲尽管走远一点就觉得累,但体谅到儿子的一片孝心,就出来了。这是写母亲的动作——“她现在很听我们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说明了什么?生:母亲十分依赖孩子。师:哪个地方写到了母亲的语言?生:倒数第2段。师:请你读一下。(学生读)师:“还是走小路吧。”母亲为什么改变主意?生:因为母亲知道了孙子要走小路的原因,“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

题目
阅读《散步》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母亲?

生:这位母亲很疼爱自己的孙子。

师:请你把写母亲的地方读一遍(学生读第2段)

师:母亲尽管走远一点就觉得累,但体谅到儿子的一片孝心,就出来了。这是写母亲的动作——“她现在很听我们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生:母亲十分依赖孩子。

师:哪个地方写到了母亲的语言?

生:倒数第2段。

师:请你读一下。(学生读)

师:“还是走小路吧。”母亲为什么改变主意?

生:因为母亲知道了孙子要走小路的原因,“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孙子想去看看,奶奶应当满足孙子的要求。

师:很好,那么母亲的这句话怎么读才好呢?谁来试一试?(学生读课文)

师:同学们注意,文中写到“但是母亲摸摸孙子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这是思想转变的过程,怎么才能表现这个转变过程呢?

生:我觉得“还是”两个字带点拖音,“还——是——走小路吧。”

对该文字教学实录选段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教师让学生读的太多,分析内容有些少
B.教师无范读,且缺乏对学生朗读指导
C.教师教学重点在于分析“母亲”形象
D.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学生的自我体验为主线

相似考题
更多“阅读《散步》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 ”相关问题
  • 第1题:

    阅读下面的教学反思(节选),按要求答题。

    对《故都的秋》,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先让学生读课文,再让他们看相关的风景图片,品味语言的感染力;第二步是再读课文,直接进入描写“故都的秋”文字部分,体会作者伤感悲凉、忧郁孤独的感情;第三步是赏读课文,引领学生深刻感受文本的底蕴。

    对上述教学反思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学生没有阅读的主动权
    B.教师的反思关注对理论的解读,缺乏对教学行为的分析
    C.“教得味同嚼蜡”是因为教师讲解文本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D.教师的反思纯粹罗列现象,没有提出教学改进的具体方法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对于教学反思中教学方法的分析。

    A项:第一次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读课文,没有进行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没有阅读的主动权,A项分析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题干中理论分析充分,没有提到教学行为,因此B项分析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得味同嚼蜡”意思是教师讲解中趣味性的体现,与文本的深度和广度没有多大关联,C项分析不准确。与题干相符,当选。

    D项: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教师只是罗列了现象,并没有提出教学改进的具体方法,D项分析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 第2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是《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录片段:



    问题:结合该市发展的实际,谈谈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0分)


    答案:
    解析:
    首先,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7分)
    文化创新同时存在于文化继承和发展中,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即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其次,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7分)
    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所以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主要是把握创新的途径.了解其过程。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改造传统文化.从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从而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
    最后,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6分)
    文化创新的作用不仅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还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具有引导、制约社会实践发展的作用:文化创新的基本使命是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 第3题:

    引用未成文的口语实录包括口头演讲、课堂教学实录和()。


    正确答案:采访记录

  • 第4题:

    阅读《竹影》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打破了学科的约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B、坚持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课改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 C、带着问题阅读,体现了阅读时的目的性
    • D、所讲内容偏离本课的主题.体现教师授课准备不充分

    正确答案:D

  • 第5题:

    问答题
    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什么?阅读教学应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根据2001年我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7条,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阅读教学的内容有三类:文章类的阅读教学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阅读教学;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阅读教学;文言类阅读教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标准》在阅读教学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正确答案: 阅读教学总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借鉴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新要求主要体现在:
    1.注重阅读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注重积累,培养语感,养成独立阅读能力。语感:主要指一个人对某种语言文字敏锐的感知、判断和敏捷的应对能力。
    3.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朗读、默读;精读、略读;快读、慢读、浏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若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初步培养迁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阅读下面高中必修3《劝学》教师备课实录(节选),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研究单元特点及学生学习状况之后,我设计了《劝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同时选取了教学方法。在设计第一课时课文导入时,我有四种思路:  ①从学习的意义和作用,方法和态度入手导入新课。  ②让学生谈谈对学习的看法,谈该如何进行学习,导入新课。  ③从“百家争鸣”引出对儒家学派的介绍,继而引出荀况及其代表作《劝学》。  ④设置情境:一同学因学习方法不当,态度不端正而厌学,找一同学现场进行劝说,继而导入新课。  在写教案时,该教师觉得有一种导入不妥,她会删除(  )项。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劝学》是一篇议论文,情境对话涉及台词、动作,不太适合做这种文体的导入。另外本文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等三个方面来论述的,教师只举学生学习方法不当、态度不端正入手导入,难以体现《劝学》的思想内涵。

  • 第9题:

    问答题
    请阅读以上《咬文嚼字》节选片段,并结合高中课文《咬文嚼字》全文,为其设计教学目标并说明教学方法。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
    (1)分析和推敲关键字词的妙处,体会关键字词在语句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语句的推敲和使用体会情感态度的不同。
    (3)指导学生在语句使用中能够更加精细化,反复斟酌,达到更好的写作和表达的目的。
    (4)指导学生在语言运用中有创新精神,不落窠臼。
    教学方法:
    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动手动脑活动来完成各项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拟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内讨论两大板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阅读以下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因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厌倦,而太多变的教学又让学生琢磨不透,不能形成规律,无“法”可依,所以教学就成了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改进的活动,既需要像做饭一样变换花样,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要形成一定的格局和习惯,让学生觉得有规律可寻。例如每天的预习,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规律,让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生字、词语以及相关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资料,初次阅读课文,是必须掌握的。而有时也有一些变化是需要我们潜心研究的,例如我在教学《变色龙》的时候要求学生把自己朗读的最好的段落录下来,让学生通过读体会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初次阅读课文,一般是扫清字词障碍,了解文章大意

    B

    新时代注重创新,教学变化越多越好

    C

    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厌倦,可以采取适当的变动提高学生的兴趣

    D

    为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可以尝试新颖、独特的授课方式


    正确答案: C
    解析: 题目中“而太多边变教学又让学生捉摸不透,不能形成规律”已明确提出教学变化并不是越多越好,故B项不正确。

  • 第11题:

    问答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正确答案: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听懂、会说新单词head,ear,eye,nose,face,mouth;能听懂、会说指令“Touch your…”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学与做的过程中,能够借助图片、肢体语言轻松理解语义和进行信息交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在学习五官单词的过程中,体验英语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小组竞赛的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需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1、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教材
    3、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请阅读下面材料内容,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要求:(1)拟写本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6分)
    (2)设计一个主题为“辩证看待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情境教学片段。(20分)


    答案:
    解析:
    (1)教学目标:(6分) 【知识目标】
    识记和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理解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能力目标】
    能够具体分析、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个具体表现,学会从具体材料归纳获得一般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进一步树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自觉积极投身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2)情境教学片段:(20分)
    播放视频:“嫦娥三号”登月之旅,提出两个问题: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问题一:在探月实践活动中,借助嫦娥一号、二号、三号,我们获得了对月球的认识,并且这种认识在一步步地加深,这说明了什么道理?你对月球的认识是如何获得的?
    问题二:从视频中可以了解到,“玉兔”号月球车上有四位探月能手: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测月雷达。这些能手也是得益于我们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认识提供了更先进的工具。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生成答案后派代表上讲台阐述,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知识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a.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b.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教师继续引用“嫦娥奔月”的经典故事,层层设问:古人对月球的认识是怎样的?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如果大多数人都有这种观点是不是就能说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为什么?引导学生得出知识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PPT呈现我国“嫦娥探月”的历程及探月工程目标,提出问题:我国进行探月活动获得对月球的认识,最终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进行引导:航天事业最终目的就在于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服务。而经济建设、发展科技都属于实践,最后引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够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得益于我国通过探月获得的对月球的认识,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对月球的正确认识,使得我国航天技术开展得更顺利,也说明了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 第14题: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1][简答题]
    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问题2][简答题]
    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


    答案:
    解析:
    1.1.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掌握用秤称量物体的方法。
    (4)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2.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2.
    一、创设情境,体验轻重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老师也喜欢,昨天我在超市买了两样东西,猜一猜,哪个更重?你怎样知道是它重?(面条和苹果)
    学生可能会说用秤称,可能会说掂一掂,还可能说看标签……
    师:看来物品有轻有重,我们把物体的轻重叫作物体的质量。
    二、认识秤,揭示课题
    1.出示:常见的秤挂图。
    师:刚才说可以用秤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你都认识些什么秤?在哪里见过?
    2.介绍一些常见的秤。重点介绍天平和盘秤。
    小结:它们都可以用来称物品的质量。
    3.揭示课题。
    师: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有克和千克。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克和千克”。(板书:克和千克)
    三、认识克,感受1克和几克
    1.掂一掂1克的物品,感受1克的质量。(1个2分硬币)
    师:你想知道1克是多重吗?
    学生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感受1克的质量,你有什么感受?(很轻)
    2.说一说,你觉得哪些物品也是大约1克。(药片、小发卡、纽扣、小螺丝、一粒花生、一个乒乓球、一片树叶……)
    3.掂一掂,比一比。分别掂一掂一支铅笔、一袋米、一包盐的重量,比一比谁重,感受几克、100克、500克的重量。一般比较轻的物体我们用克做单位,用字母表示是g。
    4.估一估数学课本有多重?再称一称。(1本数学课本大约重150克)
    5.介绍天平。称较轻的物品要用到一种秤——天平。
    四、认识“千克”,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
    1.感受1千克。
    师:物体有轻有重,称比较轻的物体我们用克做单位,称比较重的物体时我们就周千克做单位。那1千克有多重呢?
    1扎面条的重量就是1千克,也可以用1kg表示。
    师:请同学们用手掂一掂1扎面条,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学生用手掂一掂)
    师:你觉得1千克怎么样?(挺重)1千克就是我们平时说的2斤。但斤不是国际通用单位。
    2.说一说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3.判断: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比较,哪个重一些?
    小结:不论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如何,1千克重的感觉是一样的。
    4.估计几千克,称书包。
    师:你估计书包有多重?你是怎样估计的?(引导学生与1千克对比)
    师:好,咱们用盘秤来称一称,看你估计得准不准确。(指导学生使用盘秤)
    (出示盘秤)观察一下盘秤,你们有什么发现?(让学生看到指针和单位千克)
    5.当我们用盘秤称东西的时候,当指针指到1就表示1千克。下面,我们就来称1千克的东西吧。(称1千克的东西:1扎面条、1罐奶粉、两袋盐……)
    6.称一称:1千克苹果有几个?1千克香蕉有几个?
    7.活动:感受几十千克,称体重,互相抱一抱。(体重在20~35千克)
    五、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
    师:一包食盐有500克,两包呢?
    生:1000克,因为500克加500克等于1000克。
    师:再用盘秤称一称两包盐的重量。指针指向l,两包盐的重量是(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1千克等于1000克)
    5千克等于多少克?3000克等于多少千克?
    六、拓展深化
    1.玲玲是二年级的学生,自从学习了克和千克的认识后,她对周围物体的质量可感兴趣了,下面是她称出的物体的质量,这个马大哈,把什么给漏了,你能帮她补上吗?(课本第89页第4题)
    2.认真阅读玲玲的日记,你能发现什么?
    我是一名二年级的小朋友,每天早晨,我从1千米高的床上起来,拿起重9千克的牙刷,刷牙洗脸后,吃了一个200千克的面包,一个50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2克的书包,穿上250千克重的鞋上学去了。
    七、全课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 第15题:

    什么是教学实录?


    正确答案: 教学实录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展开,文字或录象再现。

  • 第16题:

    问答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设计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概念部分的教学并简要说明设计理由。

    正确答案: 新授部分教学环节:①看图写方程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图片,请同学说出从图中得到的数学信息都有哪些?能根据这幅图片列出方程吗?通过同学回答与老师补充给出答案:知道杯子重l00克,水重x克,合起来是250克。列出方程来是:100+X=250。②分组讨论求方程中的未知数教师提出问题: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两人一组进行讨论,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讨论以后请同学陈述自己的观点。可能有以下的观点:A.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50-100=150,所以X=150。B.根据数的组成100+150=250,所以X=150。C.100+X=250=100+150,所以X=150。D.假如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l00,那么也可得出X=150。教师给予鼓励并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教师:我们说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求未知数X的过程叫解方程。③自读探究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概念同学们自学课本找出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请同学回答,教师给予评价鼓励并补充完整:方程的解是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是看这个数能不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数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设计理由:在列方程和学生分组讨论的逐步深入地学习过程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探究的方法进行概念的学习与辨析,培养学生的分组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判断的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阅读《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师:同学们,上课!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有人说了三句话这样来评价它。第一句话,这篇课文的特色是多么鲜明啊。第二句话,这篇课文的片断的描写是多么生动啊。第三句话,这篇课文表现的生活是多么有趣啊。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围绕这三句话来进行。对以上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开场即道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直入主题,简捷明晰。

    B

    教师研读教材的独辟蹊径、高屋建瓴,也表现出教师在课堂教学细节上处理运用的艺术,令人耳目一新。

    C

    教师一直自己讲课,没有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D

    教师将自己颇具个性化的研读所得,巧妙地传达给学生,在学生心中荡起涟漪,引起共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教学实施,主要考查导入环节的的实施。根据题干给出的材料,得知教师在导入环节从这是匠心独运的课始。开场即道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直入主题,简捷明晰。尤其是在这里,教师将自己颇具个性化的研读所得,巧妙地传达给学生,在学生心中荡起涟漪,引起共鸣,体现了教师研读教材的独辟蹊径、高屋建瓴,也表现出教师在课堂教学细节上处理运用的艺术,令人耳目一新。C选项“没有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导入环节不强调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故选择C选项。

  • 第19题:

    问答题
    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 “阅读期待”是接受美学的概念。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在阅读文学奏。学生翻开语文课本,一篇课文的题目、作者、题材、体裁便引发他们种种猜测。如果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能够适当地交代背景、创设情境、制造悬念,就会更加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仔细阅读《烛虚》(节选),写出你对所谓“抽象的抒情”的理解。

    正确答案: 《烛虚·五》表现了40年代后期沈从文创作所追求的“抽象的抒情”的创作特点。在作品的表层,是一种近乎“失语”的寻求表达的焦虑。对于孤独的心境、瞬间的意境、某一难以追忆的情境的描绘,都是片段性的,破碎而难以整合的。这是作者试图从极具体的形、色、声、影的体验到达极抽象的关于“宇宙”、“神”、“人”、“美”的体验之间的巨大张力造成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阅读《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上课后,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题目“记念刘和珍君”,并在“君”字下画着重号。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君”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吗?生:“君”是指鲁迅的学生刘和珍。生:“君”是对人的尊称,称呼比自己品德才能更高的人。师:鲁迅先生是一代文豪,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但正是这位大文豪、思想家、革命家,却如此恭敬地称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学生为“君”,这是为什么呢?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刘和珍是什么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文中找出答案吧!对上述教学实录(节选)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采用设疑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B

    引导学生从文章标题人手,把握文章大意

    C

    引导学生答疑,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D

    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线索,把握文章中心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简述英语游戏教学的作用。

    正确答案: ①英语游戏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寓教于乐,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②英语游戏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③英语游戏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外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④英语游戏教学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游戏形式,化难为易,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⑤英语游戏教学有利于增长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一)朗诵歌谣,新课导入师:小小瓶盖别丢掉,排列组合多巧妙。妙用以后就知道,变废为美真奇妙一瓶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其实我们把它巧妙地组合起来,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想一想平时我们用过之后都会把它们随手丢掉,是不是很可惜呢。今天我们将这些被我们忽略的瓶盖利用起来。(引出课题巧用瓶盖)(设计意图:通过朗诵歌谣的形式,提高学生对废旧材料制作的兴趣和环保意识。)(二)交流讨论,新课教学师:现在大家将自己上课之前收集起来的瓶盖摆在桌上,请同学来说一下你找到的瓶盖与其他同学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瓶盖的颜色、纹理、材质等)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虽然大家收集的瓶盖是各种各样的,但是我们发现瓶盖都是圆形的。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还能说出哪些圆形的事物呢?(太阳、花朵、小动物的头、电风扇、花盆等)。继续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这些圆形的物体或物体的部分和我们带来的瓶盖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可以用瓶盖将它们做出来。师:现在我们就用我们手中的瓶盖来试一下,摆一摆,看看大家能有什么样的发现,说一说都有一哪些方法?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可以用排列、拼贴的方法来进行制作。(设计意图:通过对瓶盖的比较、联想,使学生了解瓶盖的造型特点,同时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加深了制作的愿望。)(三)教师示范,加深理解教师示范小乌龟、小蜗牛的制作方法,学生参与其中。方法一:包瓶盖、加造型、添装饰方法二:包瓶盖、粘瓶盖、组合、加装饰(设计意图:重点示范,并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利用瓶盖的特点进行制作的方法。)(四)实践练习,体会制作方法1.任选题材,综合运用材料创作瓶盖作品,创作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形式。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设计意图:创作时,学生综合运用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体验成功的快乐,探索创造的灵感)(五)展示评价,作业小结1.学生自愿分享作品,并从创意、创作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2.以提问的形式回顾本节课的知识。3.布置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在父母的帮助下试一试家中其他的废旧物品还可以制作成什么艺术作品。(设计意图:教学展示评价环节中,学生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从中体会不同的创意。课后让学生与父母运用其他废旧物品进行创作,这样可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勤俭节约的环保意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教学环节一、情景导入(一)出示例题情景图片: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l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l06千米。问题: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二)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写出解题算式,独立进行计算出示课题: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出示学习目标:我能口算、笔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设计理由:创设了一个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希望学生能主动投入到估算中来,让学生通过估算,试图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也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笔算,实现了估算、笔算的有机结合。同时,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关注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二、质疑与小结(一)反馈第(1)题: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二)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和积进行讨论1.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2.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三)反馈第(2)题:重点围统竖式的简便写法1.因数末尾有“0”如何列竖式简便?应注意什么?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是“先把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则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2.因数中间有“0”,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但要注意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设计理由: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比较、算法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入分析,从中逐步体验到竖式计算简洁、明白、通用、易查的优越性,体验到竖式计算的优越性和学习竖式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各种算法,感悟和选择出最优的方法。)三、巩固练习(一)尝试完成课后练习(二)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讨论订正(设计理由:通过练习和方法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因数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四、小结(一)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样学会这些新知识的?(二)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吗?前几天老师买了一套少几百科全书,付了l28元,如果买2套付多少钱呢?5套呢?学校图书室要买12套,你能算出要付多少钱吗?(设计理由:通过总结归纳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学习过程,通过延伸题目引导学生思考,为下一课时打好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