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高中物理《楞次定律》 ”相关问题
  • 第1题:

    高中物理《抛体运动规律》
    一、考题回顾



    答案:
    解析:




    【答辩题目解析】
    1.什么是探究式教学?
    【参考答案】
    探究式教学又叫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主动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概念,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型和学习方法架构。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 第2题:

    高中物理《库仑定律》
    一、考题回顾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
    知识与技能:理解库仑定律的内容,掌握库仑定律的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由表象归纳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物理兴趣,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喜悦。
    2.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共分为三点,分别是真空中、静止、点电荷。

  • 第3题:

    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体验性要求的目标分为经历、反应、()等三个水平。


    正确答案:领悟

  • 第4题: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三个维度上,提出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


    正确答案:价值观

  • 第5题:

    楞次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总是使它产生的电流形成的磁场阻止原来磁场的变化。

  • 第6题:

    高中物理课程由哪些模块构成?各模块的设计思想和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高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分别为必修1 2,选修1-1 选修1-2 选修2-1 选修2-2 选修2-3 选修3-1 选修3.-2 选修3-3 选修3-4 选修3-5
    共同必修──物理1、物理2:这是全体高中学生的共同学习内容。在该模块中,学生通过学习运动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等物理学的核心内容,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为下一步选学模块做准备。
    选修系列──选修1-1、选修1-2: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选修系列──选修2-1、选修2-2、选修2-3: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选修系列──选修3-1、选修3-2、选修3-3、选修3-4、选修3-5:本系列课程模块侧重让学生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较为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第7题:

    楞次定律


    正确答案:楞次定律:当线圈中的磁通发生变化时,线圈中感应电流产生的新磁场总是阻碍原磁场的变化。

  • 第8题:

    电阻通过电流后所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电阻及通电的时间成正比,这就是()。

    • A、基尔霍夫定律;
    • B、楞次定律;
    • C、焦耳一一楞次定律。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填空题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三个维度上,提出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

    正确答案: 价值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楞次定律?

    正确答案: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总是企图使它所产生的感应电流反抗原有磁通的变化,即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反抗原有磁通的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楞次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楞次定律可以用来确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B

    楞次定律表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变化率成正比

    C

    楞次定律表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匝数成正比

    D

    楞次定律可以用来确定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高中物理课程由哪些模块构成?各模块的设计思想和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高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分别为必修1 2,选修1-1 选修1-2 选修2-1 选修2-2 选修2-3 选修3-1 选修3.-2 选修3-3 选修3-4 选修3-5
    共同必修──物理1、物理2:这是全体高中学生的共同学习内容。在该模块中,学生通过学习运动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等物理学的核心内容,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为下一步选学模块做准备。
    选修系列──选修1-1、选修1-2: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选修系列──选修2-1、选修2-2、选修2-3: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选修系列──选修3-1、选修3-2、选修3-3、选修3-4、选修3-5:本系列课程模块侧重让学生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较为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
    一、考题回顾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设置问题:通过上节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行星绕太阳近似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从而使得行星不能飞离太阳。那么大家想一想,又是什么力使得地面的物体不能离开地球,总要落回地面呢?例如,苹果从树上掉落下来。
    教师用苹果模型演示苹果下落的情景,学生进行观察。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讨论。
    教师进一步提问:重力是怎么产生的?地球对苹果的引力和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同一种力吗?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建立规律
    教师提问引导:既然太阳与行星之间、地球与月球之间、地球对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那么我们可以更大胆设想:是否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这样的力?很可能有,只是因为我们身边的物体质量比天体的质量小得多,我们不易觉察。于是我们可以把这一规律推广到自然界中任意两个物体间,即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阅读教材,回答问题:什么是万有引力定律?
    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问题,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发表意见。
    教师归纳总结: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课下大家思考:既然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万有引力,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什么都对这种作用没有任何感觉呢?以质量分别为50kg的两人为例加以说明。
    板书设计

  • 第14题:

    高中物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一、考题回顾




    答案:
    解析:

  • 第15题:

    在一段无源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电压与正比,而与电阻值成反比,这就是()。 

    • A、部分电路楞次定律
    • B、全电路楞次定律
    • C、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互感电动势的方向遵循楞次定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简述楞次定律的内容?


    正确答案: 楞次定律是用来判断线圈在磁场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的。当线圈中的磁通要增加时,感应电流要产生一个与原磁通相反的磁通,以阻止线圈中磁通的增加;当线圈中的磁通要减少时,感应电流又产生一个与原磁通方向相同的磁通,以阻止它的减少。

  • 第18题:

    焦耳-楞次定律的具体内容是?


    正确答案: 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强度I的平方、导体的电阻R和电流通过导体的时间t成正比,其计算公式为Q=I2Rt。式中电阻R的单位为欧姆(&;Omega;),电流I的单位为安培(A),时间t的单位为秒(s),热量Q的单位为焦耳(J)。如果热量Q以卡(cal)为单位,则计算公式为Q=0.24I2Rt。

  • 第19题:

    什么是楞次定律?


    正确答案: 楞次定律是研究感生电动势的定律,当线圈中磁通要增加时,感生电流就要产生与它方向相反的磁通去阻碍它的增加;当线圈中的磁通要减少时,感生电流就要产生与它方向相同的磁通去阻碍它的减少。

  • 第20题:

    电阻通电流后所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平方、电阻及通电的时间成正比,这就是()。

    • A、基尔霍夫定律;
    • B、楞次定律;
    • C、焦耳-楞次定律;
    • D、焦耳定律。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问答题
    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课程目的:
    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结构: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
    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课程实施: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课程评价:更新评价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请简述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正确答案: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五个方面:
    (1)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2)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
    (3)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4)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5)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焦耳一楞次定律用公式表达则为:Q=()。

    正确答案: 0.24I2RT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