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教师对其中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建议部分进行归纳总结,其中总结错误的一项是(  )。A.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B.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精读 C.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D.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

题目
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教师对其中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建议部分进行归纳总结,其中总结错误的一项是(  )。

A.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B.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精读
C.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D.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考题
更多“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教师对其中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建议部分进行归纳总结,其中总结错误的一项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下教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在教学实施策略上的突破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

    A.强调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改进学习方式
    B.强调语文教学要正确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C.强调语文课程应努力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
    D.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应融为一体

    答案:A
    解析:
    强调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改进学习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增加“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将“实验稿”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改为“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方式改进要求更加具体明确。

  • 第2题: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写了一段学习体会,下列对语文课程评价根本目的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诊断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B.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效果
    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D.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答案:D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题眼是“根本目的”。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建议,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衔接,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课程评价种类多样,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A、B、C三项均不是根本目的的体现。

  • 第3题:

    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 1年版)》的教学建议理解错误的是( )

    A.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B.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语文教学应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
    D.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答案:C
    解析:
    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 第4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该教学建议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 A、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 B、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 C、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 D、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 B、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 C、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 D、采用合适方式,提高评价效率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某教师阅读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语文课程设计的思路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总结,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 B、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应用的实践
    • C、课程目标九年一贯分块设计,具有阶段特色,各学段又互相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目标
    • D、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写了一段学习体会,下列对初中阶段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的识记,错误的一项是()。

    • A、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 B、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 C、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 D、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

    正确答案:D

  • 第8题:

    某教师在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发现里面有很多数字需要重点识记,于是进行了简单总结,其中总结错误的一项是()。

    • A、总目标中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内累计认识40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 B、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 C、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 D、第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教师发现教学建议部分对于其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故对其重点内容进行了总结,其中总结错误的一项是()。
    A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B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

    C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D

    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部分指出:(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2)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故正确答案为B。

  • 第10题:

    单选题
    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建议理解错误的是( )
    A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B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语文教学应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

    D

    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 第11题:

    单选题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其基本理念有以下看法,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我们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获得最高的语文素养

    B

    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读书、积累和感悟,使学生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C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D

    语文课程也应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正确答案: A
    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A项表述不准确,当选。

  • 第12题:

    单选题
    教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A

    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

    B

    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

    C

    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D

    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 第13题:

    以下教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在教学实施策略上的突破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

    A、强调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改进学习方式
    B、强调语文教学要正确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C、强调语文课程应努力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
    D、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应融为一体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策方面强调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改进学习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增加“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将“实验稿”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改为“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方式改进要求更加具体明确。故本题当选A项。

  • 第14题:

    教师自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阅读教学和评价建议”的相关内容发表一些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阅读教学中要避免使用比喻、排比等知识概念
    B.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本
    C.文学类文本阅读重在评价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
    D.略读评价重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学生对于新课标的理解。虽涉及重要的课标知识,但考生立足个人理解研读选项便可做出正确选择。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是教师引导性的重要表现。B项正确。

    A项: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如“比喻、排比”等知识。该观点阐释过于绝对,脱离具体情境。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略读的评价,重在考查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并不需要考查综合理解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15题: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其基本理念有以下看法,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获得最高的语文素养
    • B、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读书、积累和感悟,使学生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 C、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 D、语文课程也应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建议理解错误的是( )

    • A、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 B、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C、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语文教学应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
    • D、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教师对其重要内容进行了回忆总结,其中总结错误的一项是()。

    • A、《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B、《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 C、《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指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 D、《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阅读目标指出:阅读议论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写了一段关于语文教学资源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重视生活中课程资源的开发
    • B、方言俗语、自然风光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 C、教师应借助生活中的阅读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D、教师应指导学生自主发掘课程资源,自主学习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某教师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总目标中的重要知识进行了总结,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语文课程规定7~9年级学生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 B、《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关总目标的规定前五条侧重宏观角度,后五条侧重具体描述
    • C、总目标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
    • D、语文课程的本质是实践性,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得到了充分的凸显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写作”教学提出具体教学建议,教师学习这一教学建议并采取以下教学行为,其中教学行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文章按要求加工并整理成册,运用PPT进行展示

    B

    教师要求学生在一节课上完成800字的作文,课外练笔至少1万字

    C

    教师灵活组织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D

    教师要求学生模仿文言文进行写作,掌握文言文的写作特点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写了一段关于语文教学资源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重视生活中课程资源的开发

    B

    方言俗语、自然风光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C

    教师应借助生活中的阅读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D

    教师应指导学生自主发掘课程资源,自主学习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生活中的各类资源都可以开发成语文课程资源。如自然风光,在教科书中可以以其为主题,介绍自然的美,培养学生感受自然美的能力。教材中《故都的秋》《春》等文章都是对自然风光的描写。

  • 第22题:

    单选题
    某教师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总目标中的重要知识进行了总结,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语文课程规定7~9年级学生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B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关总目标的规定前五条侧重宏观角度,后五条侧重具体描述

    C

    总目标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

    D

    语文课程的本质是实践性,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得到了充分的凸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总目标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故C项错误,当选。

  • 第23题:

    单选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该教学建议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A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B

    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C

    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D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解。D选项是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具体建议,故选择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