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数学教学原则。

题目
简述数学教学原则。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数学教学原则。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数学教学原则中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原则”


    参考答案: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中国数学教学的特色之一,人们所学到的数学概念、数学定理,数学公式,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往往会遗忘。但是永远留在记忆之中的,正是数学思想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至理名言也道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中学数学内容丰富多样,彼此之间存在着内存联系,呈现出很强的层次性和系统性。那么怎样把一些看起来互不相关的数学内容整合在一起呢?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如果把数学问题比作一颗颗珍珠,用数学联结和数学思想方法串起来,则会变成一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数学思想是一种隐性的数学知识要在反复的体验和实践中才能使个体逐渐认识、理解、内化为个体认知结构。数学教学要具有创新意义,必须探究和解决非常规数学问题,并在大量的数学实践活动中,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部的彼此关联,努力渗透并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是我们应当努力运用的原则。

  • 第2题:

    简述教学评价对数学教学的功能


    参考答案:教学评价对数学教学的作用是很大的。具体地说,它有以下几个功能:1)诊断功能。通过评价使教师和学生及时地了解教学和学习的情况,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客观地、科学性地诊断出教学中的成绩和问题。2)调控功能。通过反馈和诊断的情况,教师和学生可依此调整自己的教学和学习,决定从哪一方面进行修改与调整。3)促进功能。教学评价对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强化和促进,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师生向更高目标努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 第3题:

    何谓数学教学原则 中学数学教学原则有哪些 确定中学数学教学原则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
    解析:
    数学教学原则是依据数学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数学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它是数学教学经验的概括总结,它来自于数学教学实践,反过来又指导数学教学实践.
    目前,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原则;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巩固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数学教学原则,应根据数学教学目的和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学习数学心理特点来确定.

  • 第4题:

    以“余弦定理”教学为例,简述数学定理数学的主要环节。


    答案:
    解析: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以千岛湖求两岛间的距离引入,已知两岛间的距离及夹角如何求另两岛间的距离。
    老师活动:以上问题能否用正弦定理来解决,请同学们深度一下,如果解决不了,思考它是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夹角,求第三边的问题。能否也象正弦定理那样,寻找它们之间的某种定量关系?
    (2)求异探新,证明定理
    问题1:这是一个已知三角形两边a和b及两边的夹角C,求出第三边c的问题。我们知道已知三角形两边分别为a和b,这两边的夹角为C,角C满足什么条件时较易求出第三边c?(由勾股定理导入)
    问题2:自学提纲


    老师活动:引导学生从特殊入手,用已有的初中所学的平面几何的有关知识来研究这一问题,从而寻找出这些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定量关系。得出结论,上式就是余弦定理。师生强调:得出了余弦定理,还应引导学生联想、类比、转化,思考是否还有其他方法证明余弦定理。
    问题3:让学生观察以下各式的结构有什么特征?能用语言描述吗?

    师生共同总结:余弦定理的内容是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3)巩固新知,运用练习
    询问学生这节课的收获,能否学以致用。请小组继续自学教材上的两个例题。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个小组先发现这两个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否用今天学的余弦定理?如何解决?
    (4)运用定理,解决问题
    让学生观察余弦定理及推论的构成形式,思考用余弦定理及推论可以解决那些类型的三角形问题。
    定理学习的一般环节:
    (1)了解定理的内容,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中体现);(2)理解定理的含义,认识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如在公式推导过程中对条件引起注意,通过对结论从结构,功能,性质,使用步骤等角度分析以加深印象和理解(求异探新,证明定理中体现);(3)定理的证明或推导过程;学生与老师一起研究证明方法,如不需证明,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体会定理规定的合理性(求异探新,证明定理中体现);(4)熟悉定理的使用。循序渐进地定理的应用,将定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生系中去(巩固新知,运用练习中体现);(5)引申和拓展定理的运用(运用定理,解决问题中体现)。

  • 第5题:

    简述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原则中的系统性原则。


    答案:
    解析: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与具体数学知识教学一样,只有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整体功能。所谓系统性原则是指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应把握好每一种数学思想与它所概括的一类数学方法、所串联的具体数学知识形成的体系,并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在教学中予以落实。

  • 第6题: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则 


    正确答案: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原则、理解巩固与探索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 第7题:

    简述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


    正确答案:(1)以学生为本原则。即以学生的学和发展为本,前者是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归宿和目的;
    (2)目标性原则。即教学设计应有明确的目标,建立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目标;
    (3)科学性原则。即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准确无误,其安排既要符合严格的逻辑结构,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整体性原则。教学设计不应只局限于“一节课”,应以单元为基本的单位,在单元甚至更大的整体范围内进行教学设计;
    (5)艺术性原则。它体现在“教有定则,教无定法”之中;
    (6)反馈性原则。教学设计既要以了解和研究学生为基础,又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分类,设计方案,进行教学反馈,及时修改和调整。

  • 第8题:

    简述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依据,如何有效地运用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条件?


    正确答案: 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依据:
    (1)小学数学教学目的;
    (2)教学内容;
    (3)学生的实际情;
    (4)客观条件
    有效地运用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条件:
    (1)教学手段应与教科书内容协调一致;
    (2)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3)充分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和心理水平。

  • 第9题: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含义,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为了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手段而制定的师生相互作用的一整套活动方式和手段。
    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和启发式谈话法、探究-研讨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尝试教学法。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数学游戏教学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一)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游戏的主要特征。可以开拓游戏者的思维,激发他们的灵感,使他们感受到游戏的快乐。
    (二)自由性和规则性原则
    自由性不仅指游戏形式是自由的,而且游戏的内容也是自由的。它能够使游戏者在游戏中自由发挥,游戏者的思维能够自由发展,不受约束。但并不排斥游戏的规则。游戏的规则是游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是每个参与的游戏者所必须遵守的,正是在这些规则的约束下,游戏者才能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和韵味。
    (三)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既指游戏者心态和游戏者间关系的开放,也指游戏形式和内容的开放。
    (四)体验性原则
    体验性指的是游戏者能够真正进入到游戏所创设的情景,能够自由发挥,体验到游戏的真本和游戏的乐趣。
    (五)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是游戏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游戏能够使游戏者感到有规律可以追寻,也能够使游戏者面临挑战,诱发他们进一步的思考,游戏者可以在游戏中展现他不平凡的想法,教师要支持并鼓励学生不平凡的想法和回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特点,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循序渐进的原则。
    (4)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原则。
    (5)理解巩固与探索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数学教学原则?

    正确答案: 数学教学原则是依据数学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数学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它是数学教学经验的概括总结。它来自数学教学实践,反过来又指导数学教学实践。
    1、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原则
    2、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原则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4、巩固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教学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教学媒体在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代化教学媒体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提供各种感性材料,促进学生成功地感知。(2)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由于教学媒体具备时空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趣味性等,因而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学习的成功经验往往又可导致学生学习需要的满足,从而产生积极、愉快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活动处于良性运作之中,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3)增加信息密度,提高教学效率。运用教学媒体,可通过多渠道传输信息,提高传播速度,增大信息容量,因此可以增加信息密度,提高教学效率。(4)调控教学过程,检测学习效果。教学媒体特别是电教媒体的教学信息反馈手段,可为教师调控教学过程和检测学习效果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如利用投影可以将学生练习及时反馈,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则为学生自我反馈,自我检测学习结果创造了条件。

  • 第14题:

    “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1)简述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教学原则的内涵;
    (2)初中数学教学中“负负得正”运算法则引入的方式有哪些?请写出至少两种;
    (3)在初中“负负得正”运算法则的教学中,如何体现“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答案:
    解析:
    (1)数学的严谨性,是指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较高的精确性,即逻辑的严格性和结论的确定性。量力性是指学生的可接受性。这一原则,说明教学中的数学知识的逻辑严谨性与学生的可接受性之间相适应的关系。理论知识的严谨程度要适合学生的一般知识结构与智力发展水平,随着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渐增强理论的严谨程度;反过来,又要通过恰当的理论严谨性逐渐促进学生的接受能力。
    显然,这一原则是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及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提出的。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使逐步形成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其感知、记忆、想象、思维、能力等心理因素都有不同的发展水平。这种心理发展的渐变性决定了在教学中不可能对数学理论的研究达到完全严密的程度,而应该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依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而提出不同的严谨性要求。即数学教学的严谨性是相对的。
    (2)测量模型:某气象站测得海拔每升高1千米,温度降低0.6度,观察地的气温是0度,问在观察地点以下3千米的地方,气温是多少度?我们规定,气温升高为正,气温下降为负,观察地点以上为正,观察地以下为负,易得出问题算式(-0.6)×(-3)=1.8。
    寻找模式法:由正数与负数,负数与零相乘的法则,可以得出下列式子:
    (-4)×(+3)=-12;
    (-4)×(+2)=-8;
    (-4)×(+1)=-4;
    (-4)×(0)=0;
    (-4)×(-1)=?;
    (-4)×(-2)=?;
    (-4)×(-3)=?;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从上到下,被乘数是不变的,乘数每减少1,积就增加4,因此,0增加4得到4,然后是8和12,所以(-4)×(-1)=4;
    (-4)×(-2)=8;(-4)×(-3)=12;从而引出“负负得正”运算法则。
    (3)在初中“负负得正”运算法则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接受的难易程度入手,设法安排学生逐步适应的过程与机会,从正数乘以负数积为负数入手,从上到下,被乘数是不变的,乘数每减少1,积就增加一个数4.然后再利用一些数字模型解析“负负得正”运算法则,达到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

  • 第15题:

    以“余弦定理”教学为例,简述数学定理教学的主要环节。


    答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高中数学课程概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以及课堂教学设计等相关知识。

    (1)数学定理教学的主要环节有:定理的引入,定理的证明,定理的运用。

    (2)数学定理学习的一般环节:

    ① 了解定理的内容,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中体现);

    ② 理解定理的含义,认识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如在公式推导过程中对条件引起注意,通过对结论从结论、功能、性质,使用步骤等角度分析以加深印象和理解(求异探新,证明定理中体现);

    ③ 定理的证明或推导过程:学生与老师一起研究证明方法,如不需证明,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体会定理规定的合理性(求异探新,证明定理中体现);

    ④ 熟悉定理的使用。循序渐进地定理的应用,将定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巩固新知,运用练习中体现);

    ⑤ 引申和拓展定理的运用(运用定理,解决问题中体现)。

  • 第16题:

    “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1)简述“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教学原则的内涵(3分);

    (2)实数指数幂在数学上如何引入的?(6分)

    (3)在高中“实数指数幂”概念的教学中,如何体现“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6分)


    答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严谨性与量力性的教学原则,以及课堂导入技巧的教学技能知识。

    (1) “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教学原则的内涵是指数学逻辑的严密性及结论的精确性,在中学的数学理论中也不例外。所谓数学的严谨性,就是指对数学内容结论的叙述必须精确,结论的论证必须严格、周密,整个数学内容被组织成一个严谨的逻辑系统。教材有时对有些内容避而不谈,或用直观说明,或用不完全归纳法验证,或不必说明的作了说明,或扩大公理体系等,这些做法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估计降低内容的严谨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要学的数学内容。当前数学界提出的“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的口号实质上也是侧面反映出数学必须坚持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原则的问题。

    (2)对于实数指数幂在教学上,首先可以从初中学习的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和运算性质出发,比如回顾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基础上,类比出正数的n次方根的定义,从而把指数推广到分数指数,进而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在推广到实数指数,并将幂的运算性质由整数指数幂推广到实数指数幂。

    (3)在高中“实数指数幂”的概念教学中,对严谨性要求,设法安排学生逐步适应的过程与机会,逐步提高其严谨程度,做到立论有据。比如学生初学分数指数幂很不适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已学习过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属性,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进而学习指数幂的性质,并学习分数指数幂和根式之间的互化,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最后达到知识点之间的密切联系,达到概念的产生有根有据。

  • 第17题:

    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特点,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循序渐进的原则。
    (4)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原则。
    (5)理解巩固与探索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 第18题:

    什么是数学教学原则?


    正确答案: 数学教学原则是依据数学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数学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它是数学教学经验的概括总结。它来自数学教学实践,反过来又指导数学教学实践。
    1、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原则
    2、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原则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4、巩固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 第19题:

    确定数学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数学课程目标、()、数学认知规律。


    正确答案:数学学科特点

  • 第20题: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意义。多功能教学手段有哪些?


    正确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意义:它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用以相互传递信息的媒介。
    (1)教学手段是学生认识活动必不可少的媒体;
    (2)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
    (3)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更新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多功能教学手段有:数学彩条(奎逊耐彩色棒)、逻辑块、几何钉板、七巧板。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含义,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为了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手段而制定的师生相互作用的一整套活动方式和手段。
    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和启发式谈话法、探究-研讨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尝试教学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

    正确答案: (1)以学生为本原则。即以学生的学和发展为本,前者是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归宿和目的;
    (2)目标性原则。即教学设计应有明确的目标,建立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目标;
    (3)科学性原则。即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准确无误,其安排既要符合严格的逻辑结构,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整体性原则。教学设计不应只局限于“一节课”,应以单元为基本的单位,在单元甚至更大的整体范围内进行教学设计;
    (5)艺术性原则。它体现在“教有定则,教无定法”之中;
    (6)反馈性原则。教学设计既要以了解和研究学生为基础,又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分类,设计方案,进行教学反馈,及时修改和调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依据,如何有效地运用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条件?

    正确答案: 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依据:
    (1)小学数学教学目的;
    (2)教学内容;
    (3)学生的实际情;
    (4)客观条件
    有效地运用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条件:
    (1)教学手段应与教科书内容协调一致;
    (2)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3)充分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和心理水平。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