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对美术语言的基本构成理解正确的是( )。A.题材与主题 B.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 C.风格和流派 D.造型原理和构图方法

题目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对美术语言的基本构成理解正确的是( )。


A.题材与主题
B.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
C.风格和流派
D.造型原理和构图方法

相似考题
更多“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对美术语言的基本构成理解正确的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何理解《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答案:
    解析: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1)融美术各学习区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需要教师改变思维定势,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衔接点,设计出丰富多彩并突出美术学科特点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

  • 第2题:

    按照《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美术教科书设计和编写的依据是( )。


    A.美术课程基本理念
    B.美术课程教学建议
    C.美术课程评价建议
    D.美术课程总目标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对《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教科书编写建议的掌握。《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教科书编写建议:(一)美术教科书的设计和编写要依据美术课程总目标的要求,确保教科书设计的总体思路与本《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吻合。(二)美术教科书的编写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以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作为教科书编写的基点。(三)美术教科书的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既要体现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也要反映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四)美术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应注意基础性、启发性、应用性和拓展性,能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五)美术教科书的编写应留有余地,具有开放性。学校或地区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编写适合本校或当地特色的教科书,以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的学习需要。(六)美术教科书的编排应图文并茂,做到文字表述准确、生动,图像清晰,色彩准确,版式美观、明了,印刷精美。(七)美术教科书中应增加各种相关的地图、图表、背景资料、图片分析、实例等,以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内容。(八)美术教科书是美术教材的主体,美术教材还应包括教学参考书、画册、图片、标本实物、作品以及相关的视听影像资料和计算机软件等。(九)现代艺术教科书的内容选择应以介绍现代媒体艺术的观念、规律为主、并介绍一些现代媒体艺术作品及其创作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不断更新的多媒体技术,创作出新颖多样的作品。D项正确。

    A项:美术课程基本理念是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美术课程教学建议是对教师教学提出的建议。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美术课程评价建议是对课程评价提出的建议参照。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3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不属于美术课程性质的是(  )。

    A.视觉性
    B.人文性
    C.愉悦性
    D.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性质是: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

  • 第4题:

    简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 美术课程基本理念中“面向全体学生” 的内涵。


    答案:
    解析: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 第5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选项中属于第四学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评价要点的是( )。


    A.用简短的话语表达对美术和自然景色的感受

    B.运用简单美术术语表达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C.分析美术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征,写出300字以上的评论文章

    D.用恰当的词语、短句等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

    答案:C
    解析:
    A选项属于第一学段,B选项属于第三学段,D选项属于第二学段。

  • 第6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采用的划分美术学习领域的依据是( )。


    A.学习活动
    B.艺术门类
    C.工具媒材
    D.技法难易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前言的理解。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船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A项正确。

    B项:艺术门类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四种: 1、从艺术的存在进行分类,分为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塑),时间艺术(音乐、文学),与时空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等)。 2、是从艺术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分为静态艺术(建筑、绘画、雕塑)、动态艺术(音乐、戏剧、电影),动静结合艺术(文学)。 3、按主体对象的感觉方式进行分类,分为视觉艺术(建筑、绘画、雕塑)、听觉艺术(音乐)、视听综合艺术(戏剧、电影)与想象艺术(文学)。 4、按艺术的内容特征进行分类,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电影)与表现艺术(音乐、建筑、诗歌、舞蹈)。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美术新课标中,媒材具体指的是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黏土、画布、电影胶片、录音带、木材和橡胶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的媒材大量出现,如:电脑、摄像机、IPAD、针孔摄像头、炫彩纸、吹塑纸、牙膏泥、太空泥、油漆笔等等。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技法难易是美术学习中贯穿于整个教学中的问题。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7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为什么注重创新精神?


    答案:
    解析:
    【知识点】课程标准。 【参考答案】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 第8题:

    美术教育评价是指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和所获得的信息,对美术课程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作出主观、科学判定的活动。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改进(),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正确答案:全面发展;教师教学

  • 第10题:

    如何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欣赏.评述”?


    正确答案: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欣赏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出除了欣赏获得审美感受,还应通过语言,文字等方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和理解。

  • 第11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正确答案: 新课标中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其内容应包括:
    (1)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
    (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
    (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三个方面的内容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与重叠。通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小学、初中美术教学方式的依据。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述美术课程性质。


    答案:
    解析: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2)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3)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4)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

  • 第14题: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总目标的四条分目标中,主要与美术鉴赏活动有关的是( )。


    A.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B.学会运用美术展示的知识和方法,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成果
    C.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和方法
    D.学会描述、分析、理解、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了课程标准分目标与美术鉴赏活动的关系。美术课程分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通过美术鉴赏,达到多个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学生视觉感受能力,理解与评述能力,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D项正确。

    A项:属于综合探索领域。了解美术各个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并将它们融会贯通,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故与题意不符,排除。

    B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故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运用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故与题意不符,排除。

  • 第15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美术课程的特征是(  )。

    A.对文化的熟知、理解与运用
    B.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
    C.对美的欣赏、认知与表达
    D.对艺术的发现、体验和理解

    答案:B
    解析: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性质中的表述: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第16题:

    结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列举美术学习档案袋可以包括的内容。


    答案:
    解析:
    美术学习档案袋是一种用来记录学生整个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学生在档案袋中汇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创作过程的说明、自我反恩(如对自己的学习历程和作品特征的描述、评价、改进的设想)、他人(如教师、同学、家长)的评价等。

  • 第17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习领域分类的依据是( )。


    A.美术门类
    B.创作媒体差异
    C.学科知识
    D.学习活动方式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识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D项正确。

    A、B、C项: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习领域的划分没有提及此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18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总目标表述的是(  )。

    A.学生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
    B.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C.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
    D.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的独特作用

    答案:A
    解析:
    《标准》中对总目标的表述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 第19题:

    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不属于美术课程总目标的是( )。

    A.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
    B.学生以个人为基础参与美术活动
    C.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
    D.学习美术欣赏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答案:B
    解析:
    B选项,《标准》中对总目标的表述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综上,B选项正确。

  • 第20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小学、初中美术教学方式的依据。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如何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正确答案:新课标中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其内容应包括:
    (1)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
    (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
    (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三个方面的内容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与重叠。通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 第22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正确答案: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1)面向全体学生;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关注文化与生活;
    (4)注重创新精神。

  • 第23题:

    问答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正确答案: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1)面向全体学生;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关注文化与生活;
    (4)注重创新精神。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