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下面是某教师“蜡烛及其燃烧”的教学片断实录学生实验1:点燃蜡烛,取一根火柴梗,拿出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图1)约1s后取出。老师提问1:仔细观察燃着的蜡烛,注意蜡烛燃烧时发生的什么变化?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显?哪层最暗?学生实验2:分别取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图2)老师提问2: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物质?学生实验3:熄灭蜡烛后,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图3)。问题:(1)上述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哪些能力?(2)

题目
案例下面是某教师“蜡烛及其燃烧”的教学片断实录学生实验1:点燃蜡烛,取一根火柴梗,拿出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图1)约1s后取出。老师提问1:仔细观察燃着的蜡烛,注意蜡烛燃烧时发生的什么变化?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显?哪层最暗?学生实验2:分别取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图2)老师提问2: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物质?学生实验3:熄灭蜡烛后,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图3)。



问题:(1)上述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哪些能力?(2)从此教学片断分析,说明这些实验内容在选材上有哪些特点?(3)①图1实验中火焰温度最高的部分是哪个部分?②图2实验中两个烧杯壁上的现象分别是什么?推此现象可推测出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什么?③图3实验中蜡烛是否可以重新燃烧?(4)在该内容的后续教学中,学生讨论得出了“蜡烛中含有C,H,O元素”的结论。判断该结论是否正确并分析学生得出这个结论的推理过程。


相似考题
更多“案例下面是某教师“蜡烛及其燃烧”的教学片断实录学生实验1:点燃蜡烛,取一根火柴梗,拿出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图1)约1s后取出。老师提问1:仔细观察燃着的蜡烛,注意蜡烛燃烧时发生的什么变化?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显?哪层最暗?学生实验2:分别取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图2)老师提问2: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物质?学生实验”相关问题
  • 第1题:

    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点完粗蜡烛要3小时,点完细蜡烛要1小时。同时点燃两根蜡烛,一段时间后,同时熄灭,发现粗蜡烛的长度是细蜡烛的3倍。问两根蜡烛燃烧了多长时间?


    A.30分钟
    B.35分钟
    C.40分钟
    D.45分钟

    答案:D
    解析:

  • 第2题:

    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点完粗蜡烛要3小时,点完细蜡烛要1小时。同时点燃两根蜡烛,一段时间后,同时熄灭,发现粗蜡烛的长度是细蜡烛的3倍。两根蜡烛燃烧了(  )。

    A.30分钟
    B.35分钟
    C.40分钟
    D.45分钟

    答案:D
    解析:
    粗蜡烛每小时燃烧1/3;细蜡烛每小时燃烧1/1.设燃烧了X小时.
    (1-X/3)=2(1-X)
    X=3/4小时=45分钟

  • 第3题:

    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关于“氧气的性质”的教学片段。
    学生实验1:如图1所示,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老师提问1:仔细观察,木条是否能够复燃?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实验2:如图2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老师提问2:仔细观察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加入澄清石灰水后,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木炭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物质。
    学生实验3:如图3所示,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瓶中预先加有少量水)。
    老师提问3:仔细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问题:
    (1)上述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
    (2)该教学片段在选材上有什么意义?
    (3)图1中的木条是否能复燃,说明了什么?图2中的实验有什么现象?此现象可推测出木炭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什么?图3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少量的水?
    (4)教师在规划、设计和实施科学探究活动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解析:
    【知识点】化学实验、化学教学实施能力——氧气的性质
    (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表述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
    (2)学生能够通过氧气性质的学习,体会到化学视角是认识身边物质的一个重要的视角.化学研究物质时常常借助实验手段,实验中可以使用对比等科学研究方法.实验现象的观察是
    有目的、有序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之间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
    (3)图1中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图2中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加入澄清石灰水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
    图3中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反应后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在集气瓶中加少量的水是为了防止燃烧过程中溅落下来的熔渣把集气瓶炸裂。
    (4)教师在规划、设计和实施科学探究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探究活动的目标要与学生化学学习的进程相一致。在学习化学的起始阶段,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较差,化学的基本观念尚未形成,动手能力较差,此时的科学探究活动应主要以培养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形成为主。化学课程学习后期的科学探究活动应承担较多的教学功能,应被赋予较多的目标要求和较高的价值追求。
    ②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要经常进行,但不宜过于频繁。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承载较多的教学价值,要经常安排和进行,但由于教学时间和学校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不能过于频繁,否则会造成教学课时的过分紧张。难以完成总体的教学任务。
    ③在日常教学中穿插“碎片式”的探究活动。“碎片式”的探究活动可以多角度、立体化地开展,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随时能参与科学探究活动,随时能体验到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 第4题:

    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分子与原予”的教学片段实录。
    【演示实验1】品红在水中扩散,并提问学生,你看见了什么?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得出结论1】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演示实验2】A烧杯是水,水中滴加酚酞试剂,得到无色溶液;B烧杯中是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观察到小烧杯A中的溶液变成了红色。上述现象说了什么?并用简单的实验证明自己的解释。
    【学生猜想】①A烧杯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红,与B烧杯无关。②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烧杯A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③烧杯B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慢慢溶解到烧杯A的溶液中.使A溶液变成红色。
    【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①用洁净烧杯c装水,滴加酚酞试剂。静置,观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②另取两只烧杯,重新配好A烧杯中的溶液,B烧杯内用蒸馏水代替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B烧杯,观察现象。
    ③小心闻8烧杯的浓氨水,嗅到刺激性气味。取少量浓氨水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剂,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2】__________.
    【分组实验】
    A组:一杯开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品红,观察现象。
    B组:下面一个集气瓶盛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上面一个集气瓶盛空气.抽走中间玻璃片,观察现象。
    C组:①50 ml水与50 ml水混合;②50 ml酒精与50 ml酒精;③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
    D组:各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得出结论3】___________。
    问题:
    (1)在上述教学过程中,该教师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与接受式教学相比,具有什么优缺点?
    (2)为了验证学生的猜想.由设计的实验方案,可以得出结论2是什么?从学生分组实验中
    可以得出结论3是什么?
    3)请你分析本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哪种教学理念,优点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知识点】化学实验、化学教学实施能力——分子与原子
    (1)采用了探究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相比接受式教学.更注重过程的体验。该课程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所花费的时间比接受式教学长得多,需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体验探究过程。如果为了赶进度而在学生没有进行足够思考的情况下,草率得出结论,这样的知识对学生而言是支离破碎的,很难应用。
    (2)得出结论2:①氨水能使酚酞试剂变红;②8烧杯浓氨水中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A烧杯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颜色变红。
    得出结论3: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物质的徽粒间隔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小。
    (3)该教学过程设计符合新课标中的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自主学习的优点:能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能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信心,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 第5题:

    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教学片段实录。
    学生实验l:在试管A、B中分别加入少量的Na2C03和NaHC03(各约1 g),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试管。
    老师提问1:Na2C03和NaHC03外观上有什么差别,用手摸摸试管底部,有什么感觉?
    学生实验2:向实验l中的试管中继续加入10 mL的水,用力振荡,再滴入1~2滴酚酞。老师提问2:滴加酚酞之后,两支试管中有什么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问题:
    (1)上述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
    (2)从此教学片段分析说明这些实验内容在选材上有哪些特点。(写出4点)(3)简述实验2的实验现象,并做解释。


    答案:
    解析:
    (1)培养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培养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①选材与教学目标匹配,将素材与教学目标形成对应关系。
    ②体现综合化和多元化,打破以学科为中心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选题方式。
    ③实验选材凸显改进性和创新性,有助于使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产生想象和推理.有利于教师的引导。同时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④选材体现实验的探究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发展学生的能力。
    (3)试管A和试管B中均出现红色,但是试管A中的红色比试管B中的深。原因为试管A中的碳酸根和试管8中的碳酸氢根均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试管A中溶液的碱性大于试管8中溶液的碱性,试管A中的红色比试管B中的深。

  • 第6题:

    一、考题回顾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铁能不能与水蒸气的反应。
    环节二:新课教学
    【学生操作实验1】将一根光亮的细铁丝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观察有什么现象?
    【学生操作实验2】将1根光亮的细铁丝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有什么现象?
    【学生操作实验3】将1根光亮的细铁丝在酒精灯中加热至红,然后迅速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有什么现象?
    【教师提问】通过观察三个实验,发现都有哪些现象。
    【学生回答】实验1无现象;实验2无现象;实验3细铁丝表面变黑。
    【教师提问】通过实验3,推测铁与水蒸气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吗?若能发生反应,其产物是什么?

    【教师提问】如何设计实验来实现这个反应,并对产物进行验证?
    【教师引导】设计实验可以包括:水蒸气的发生部分、水蒸气与铁的反应部分、产物的验证部分。
    并强调设计实验装置的主要依据:(1)反应的状态;(2)反应条件;(3)产物的性质。
    【教师提问】如果提供给你3支试管、水槽、蒸发皿、胶塞、导管、酒精喷灯及其他必要的仪器和物品,应该如何设计实验?画出你设计的装置简图。
    【学生小组探究后画出】(这个过程中,教师有巡视检查)
    【教师总结】我们还可以用一支稍大一些的试管代替3支试管来完成实验。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提问】课本上给出的实验,设计思路和优点在哪里?
    【学生回答】少量水蒸气可以用湿棉花制备,少量氢气可以用肥皂泡收集,再进行点燃检验。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作业】小组之间讨论通过这节探究活动都有哪些收获,书写一篇有关探究实验的学习心得。
    【板书设计】


    答案:
    解析:

  • 第7题:

    一、考题回顾
    题目:《氢气的燃烧反应》
    内容: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生活实例导入
    【提出问题】大家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类型的气球?
    【学生回答】氢气球。
    【提出问题】那大家了解氢气吗?知道氢气具有怎样的性质吗?
    环节二:新课教学
    【教师演示】展示一瓶集满氢气的集气瓶,让学生观察颜色,并请学生上台打开药品瓶塞,瓶口在前下方距离鼻孔约0.5米处,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请同学说出气味。
    【学生回答】无色、无味。
    【教师演示】首先展示由氢气充满的气球,松开气球,让学生观察现象,接着可以把在充满氢气的塑料瓶中放入适量水,观察瓶子的变瘪程度,并请同桌之间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学生讨论后回答】通过实验现象:氢气球向上飞直至屋顶,说明氢气密度小于空气;瓶子的变瘪程度不明显,说明氢气难溶于水。
    【教师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为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小于空气且难溶于水。
    【图片展示】展示几组氢气爆炸的图片。
    引导学生意识到在实验和生产中点燃氢气之前一定要进行验纯。
    【讲解演示】对于氢气,在进行燃烧实验时,首先应该进行验纯。演示氢气验纯的方法步骤,首先在试管中收集纯净的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让学生观察现象接着再用同样的方法检验不纯的氢气,让学生对比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检验氢气纯度时,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表氢气较为纯净。
    【师生总结】点燃氢气时一定要先检验纯度,不纯的氢气点燃时极易发生爆炸。
    【学生小组实验】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火焰的颜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置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观察杯壁的上方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总结】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淡蓝色的火焰,干冷的小烧杯内壁出现水,说明氢气燃烧生成水。
    【答辩题目】
    1.简要说明氢气点燃前验纯的原因和方法。
    2.本节课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答案:
    解析:

  • 第8题:

    蜡烛火焰由三部分组成:焰心、内焰和外焰。焰心最暗、内焰最亮,外焰透明,把一根火柴横放进蜡烛火焰里,位于哪个部分的火柴杆先烧着?()

    • A、焰心
    • B、内焰
    • C、外焰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小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问答题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和物质性质的关系,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情境: (1)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放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支蜡烛,一高一低,点燃以后,用透明玻璃罩罩住两支蜡烛,哪一支蜡烛先熄灭?为什么? (2)学生就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3)实验探究。 (4)根据实验现象继续讨论,得出结论。 (5)后续思考。 问题: (1)如果你是这位教师,请分别介绍你将如何调控、处理(1)(2)(3)(4)中描述的场面。(2)如果你是这位教师,你将如何给学生设计后续思考活动?

    正确答案: (1)
    步骤(1):教师倾听并分析学生可能会做出的答案,对于学生的答案,教师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持有相同答案的学生分为一组,共分若干组,让同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讨论得出自己答案的依据。
    步骤(2):学生在各自的小组内相互讨论(时间在3分钟左右),为自己的答案寻找具有说服力的依据,教师巡回,认真听取学生讨论。讨论结束后,让各小组推选一代表,说出自己小组答案的依据。之后教师引导:各组同学说的都好像有一定的道理,那我们怎样来判断究竟哪一种结果正确呢?教师组织各组学生用实验来探究正确的结论。
    步骤(3):学生以(2)的问题作为探究实验的基础,设计出实验装置,并进行探究实验。教师则巡同指导学生如何操作和观察。实验结束让各组派代表汇报自己探究的结果。各小组得出相同的结论:高蜡烛先灭!教师引导: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灭?组织学生进入步骤(4)。
    步骤(4):教师组织学生继续讨论,分析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教师提示:关键问题在于二氧化碳气体究竟是上升还是下降,并引导学生查阅密度表,解读表上二氧化碳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由此统一认识。教师进一步解释:通过讨论,同学们了解了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要高许多,因此其密度和常温下相比小了许多,总是浮在上部,所以高的蜡烛先灭。
    (2)
    教师在探究情境结束时,可提示:如果改变玻璃罩的火小或各蜡烛的高低程度,对上述答案是否有影响?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持续思维,辩证分析事物的多变性,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研讨,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蜡烛是一种固体可燃物,其燃烧的基本原理是()。
    A

    通过热解产生可燃气体,然后与氧化剂发生燃烧

    B

    固体蜡烛被烛芯直接点燃并与氧化剂发生燃烧

    C

    蜡烛受热后先液化,然后蒸发为可燃蒸气,再与氧化剂发生燃烧

    D

    蜡烛受热后先液化,液化后的蜡烛被烛芯吸附直接与氧化剂发生燃烧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蜡烛燃烧有如下变化:①蜡烛燃烧②蜡烛气化③蜡烛变短④火焰冒黑烟⑤蜡烛熔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有两支蜡烛,粗细不同,长度相同,粗蜡烛燃尽需要2小时,细蜡烛燃尽需要1小时。一天晚上停电,同时点燃两支蜡烛,若干分钟来电,将两支蜡烛同时熄灭,此时粗蜡烛的长度是细蜡烛的2倍,则停电了几分钟()

    A. 30
    B. 35
    C. 40
    D. 45

    答案:C
    解析:
    设两根蜡烛长度均为120,粗细蜡烛燃烧效率分别为120÷120=1,120÷60=2,设停电t分钟,则120-t=2(120-2t),解得t=40分钟,故选C。

  • 第14题: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有不少化学教师做“口舍玻璃管对包裹了过氧化钠的棉花吹气,棉花燃烧”的实验,从而说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实验过程:?
    (1)在一个500?mL的烧杯里粘一段蜡烛头,再倒放一只50?mL的小烧杯。小烧杯上放一片铁片,防止棉花燃烧把小烧杯烧裂,点燃蜡烛,把包了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放在小烧杯上,用沉浮式气体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碳(如图l所示),随着二氧化碳向大烧杯里注入.我们会看到燃烧的蜡烛首先熄灭,片刻后棉花燃烧起来。

    (2)在大烧杯里也做如图1的准备,沉浮式气体发生器的配重盒里放入浓硫酸(如图2所示),让生成的二氧化碳气通过浓硫酸干燥后再注入大烧杯,我们会看到燃烧的蜡烛首先熄灭.而棉花不能燃烧。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两组实验,可以看出实验成功(棉花燃烧)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2)试说明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案:
    解析:
    (1)在第1组实验里,二氧化碳气体没经过干燥处理,棉花能燃烧起来。在第2组实验里,二氧化碳气体经过干燥处理,棉花不能燃烧。我们可作这样的假设: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有氧气生成;过氧化钠不与干燥的二氧化碳反应:通常情况下.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不反应,但在水蒸气催化作用下,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有氧气生成.因而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有水的存在。
    (2)演示过程可以边演示边讲解,促进学生思考。进行化学演示实验教学时应注意:实验之前要做好实验分析、实验演示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演示实验要保证每一位同学的观察效果,要注意实验安全问题、处理好意外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规范、标准的实验操作。

  • 第15题:

    下面是某教师“粗盐提取”的教学片段实录。
    学生实验1:用托盘天平称取5.09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教师提问1:玻璃棒起什么作用?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
    学生讨论1: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2:过滤食盐水(图2),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如滤液仍浑浊,再过滤一次。
    教师提问2: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应如何检查实验装置并找出原因?
    学生讨论2: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3: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图3)
    教师提问3:加热过程为什么用玻璃不断搅拌滤液?
    学生讨论3:得出结论。

    下面是某教师“粗盐提取”的教学片段实录。
    学生实验1:用托盘天平称取5.09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教师提问1:玻璃棒起什么作用?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
    学生讨论1: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2:过滤食盐水(图2),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如滤液仍浑浊,再过滤一次。
    教师提问2: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应如何检查实验装置并找出原因?
    学生讨论2: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3: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图3)
    教师提问3:加热过程为什么用玻璃不断搅拌滤液?
    学生讨论3:得出结论。


    答案:
    解析:
    【知识点】化学实验、化学教学实施能力——粗盐的提取
    (1)此实验的一些操作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过,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对学过的实验技能进行巩固加深,贯通前后相关知识,自行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实验之后,教师紧跟着提出与实验紧密联系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学生通过亲手操作,探究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习化学的动机。(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2)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实验,能够独立或者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实验之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与他人进行交流,得出结论,从而达成了“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的教学目标。
    (3)①过滤要注意: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倾倒时盛过滤液的烧杯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一侧,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滤纸边缘要略低于漏斗边缘,滤液要低于滤纸边缘。
    ②可能的原因有: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滤液高于滤纸边缘。
    ③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是防止液滴因受热不均而飞溅。
    (4)下列结论不正确,粗盐中除了含有泥沙等不溶的物质,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的杂质。

  • 第16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有位化学教师在进行高一化学1(必修)“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教学时,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①:将金属钠从煤油中取出,用小刀切去表层,再将绿豆粒大小的钠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验开展教学。接着,教师做了实验②:在空气中点燃一小块钠,实验③:向包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上滴少量水。
    问题:
    (1)写出该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2分)
    (2)实验②、③的实验现象分别是什么?(4分)
    (3)利用实验①、②、③,教师将分别开展哪些知识的教学?(3分)上述教学过程的优点是什
    么?(4分)


    答案:
    解析:
    (1)该教学用到的教学方法有如下两种:实验法、演示法。
    实验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实验药品进行分组实验,该教学方法为实验法。材料中的实验①为实验法。
    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演示化学实验而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材料中的实验②和③为演示法。
    (2)实验②的实验现象金属钠先熔化,燃烧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粉末状物质。
    实验③的实验现象:脱脂棉燃烧起来,火焰呈黄色。
    (3)实验①—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开展有关金属钠的物理性质,金属钠与空气的反应、与水反应的知识教学.同时说明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②—金属钠的燃烧:对比金属钠与氧气在加热和不加热的情况下发生反应的现象、产物的不同,对比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结构、化学键种类的不同。
    实验③—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探究脱脂棉燃烧的原因,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产物,结合氧元素的化合价分析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情况。
    上述教学过程的优点:
    ①通过实验探究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②通过知识的比较、归纳,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
    ③通过演示实验,学生能更仔细地观察实验现象。
    ④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素养。

  • 第17题:

    蜡烛是一种固体可燃物,其燃烧的基本原理是()

    A:通过热解产生可燃气体,然后与氧化剂发生燃烧
    B:固体蜡烛被烛芯直接点燃并与氧化剂发生燃烧
    C:蜡烛受热后先液化,然后蒸发为可燃蒸气,再与氧化剂发生燃烧
    D:蜡烛受热后先液化,液化后的蜡被烛芯吸附直接与氧化剂发生燃烧

    答案:C
    解析:
    固态可燃物的燃烧先是通过热解等过程产生可燃气体,可燃气体与氧化剂再发生燃烧。

  • 第18题:

    初中化学《探究灭火的原理》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教师引导】火的使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使用不当,造成火灾,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伤害。发生火灾,我们要及时进行灭火处理,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二)联系生活,探究新知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燃烧,同学们回忆下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活动】燃烧的三个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3)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燃烧时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教师提问】参考燃烧的条件,想一想这些灭火事例采用了什么灭火方法和原理?
    【多媒体展示】
    ①如何熄灭酒精灯?
    ②堆放的纸箱着火,如何处理?
    ③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
    ④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可形成隔离带,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根据上述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你能归纳总结出灭火的原理吗?
    【师生总结】灭火实际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归纳出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三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破坏。
    【提出问题】想一想如何熄灭一支点燃的蜡烛?利用了什么灭火原理?
    【学生回答】学生可能给出的方案:1.罩上烧杯,隔绝氧气。2.剪断烛芯,移除可燃物。3.浸入水中,降低温度、隔绝氧气。
    【教师演示】将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蜡烛燃烧现象。



    【学生回答】未倒入溶液的烧杯中的蜡烛继续燃烧,而倒入溶液的烧杯中,产生气泡,蜡烛随之熄灭。
    【教师引导】根据之前的知识,我们知道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人们就利用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制造出了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是利用二氧化碳隔绝空气以达到灭火目的。
    (三)学以致用,巩固提升
    用已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问题1:根据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釜底抽薪”?
    问题2: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如何灭火?
    问题3: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应该用什么方法灭火?
    【教师讲解】1.“火上浇油”油是常见的可燃物,燃烧时会放出热量,因此向火中浇油会使燃烧更旺。“釜底抽薪”薪指柴,柴是可燃物,即通过清除可燃物的方法达到灭火的目的。
    2.用湿抹布盖在燃烧的酒精上,使其隔离空气,并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3.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并隔绝空气,同时迅速报警。
    (四)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总结灭火的原理。课下交流:常见的灭火器种类、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常见火灾的防范措施及火灾中的自我防护。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为什么蜡烛一吹就灭,而炉火却越吹越旺?
    2.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如何突破的?


    答案:
    解析:
    1.
    由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才能够燃烧,而三个条件破坏其一就可灭火。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少,吹出气体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使蜡的温度低于着火点而停止燃烧,所以蜡烛一吹就灭;而炉火燃烧放出的热量较多,扇来的冷空气不能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相反带来了大量新鲜空气,加大了氧气供应,促进了燃烧所以越吹越旺。
    2.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在灭火原理学习时,从生活实际入手用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堆杂物的纸箱着火、扑救森林着火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总结灭火原理。并通过蜡烛熄灭活动以及巩固环节,再一次加深了学生对灭火原理的认识以及应用。

  • 第19题:

    下列关于氢气性质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
    • B、氢气中混有空气,点燃可能发生爆炸
    •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D、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氢气的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点燃两支高度不同的蜡烛,用一个烧杯罩住,哪支蜡烛先灭?为什么?


    正确答案: 高的先灭。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温度高,上升,然后从上到下充满整个烧杯.

  • 第21题:

    下列()为非生产性明火。

    • A、锅炉房里煤矿的燃烧
    • B、焊接用的乙炔火焰
    • C、炼钢时的火焰
    • D、生日蜡烛火焰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问答题
    点燃两支高度不同的蜡烛,用一个烧杯罩住,哪支蜡烛先灭?为什么?

    正确答案: 高的先灭。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温度高,上升,然后从上到下充满整个烧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以下是三位教师在进行“燃烧和灭火”一节的教学时引入环节的设计方案。方案一:教师给学生预备了实验用品,包括:酒精灯、火柴、纸条、煤块、小石块、坩埚钳。教师给学生的任务是:每组从实验用品中选定一种物质为操作对象,在30s内动手让这种物质燃烧,并且当教师数到30s时燃烧要恰好停止。活动结束后,全班交流活动中的感受,讨论:你是怎么让物品燃烧的?燃烧的物品又是在什么情况下熄灭的?燃烧和灭火的条件是什么?方案二:教师向学生展示了多届奥运会火炬的点火方案,如悉尼奥运会的水下点火,我国在珠穆朗玛峰的火炬传递等,同时介绍了不同的点火方案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是什么。进而提出问题:在讨论点火问题时.研究人员必须思考哪些问题?燃烧的条件是什么?方案三:教师向学生演示二氧化碳既生火又灭火的实验:同一个大烧杯中一边放入点燃的蜡烛,另一边放入一块包着淡黄色粉末的脱脂棉,将一集气瓶二氧化碳倾倒入烧杯,蜡烛熄灭,棉花却燃烧起来。教师提出问题,蜡烛为什么会熄灭,棉花为什么会燃烧?燃烧和灭火的条件是什么?请结合上述三个引入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请简析上述三个教学引入方案各自的特点是什么?(2)你认为选取和使用情境素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从情境素材的选取和使用方面评价上述三个方案。

    正确答案: (1)方案一:从学生活动引入,活动背后恰恰蕴藏着对核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办法,经过活动后的反思,可以帮学生把零星的直觉的思考转变为系统的逻辑的认识。方案二:从社会问题、科技前沿人手,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学生不可能像专业人员那样真正解决奥运会火炬问题,但是学生可以看到无论是解决科研尖端的火炬问题还是解决身边的燃烧问题,其本质是相同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感到通过学习有了关注社会、理解社会问题的能力。方案三:从二氧化碳灭火又生火的实验现象给学生创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一种常见的引入方式。
    (2)选取和使用情境素材时应该注意:基于教学的核心内容、关注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水平,从学段整体来看,素材要丰富多样并涉及不同领域。
    (3)对案例的评价:三个方案都围绕燃烧灭火条件选取素材,都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方案一:对学生的要求不高,凭日常经验就可以完成任务,所以教师要在活动后注意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行为背后的思维方法。方案二:从素材情境中提炼出核心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展示每届奥运会火炬设计者需要突破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从资料中分析燃烧灭火条件,也就是说素材不仅仅是引入,还是学生学习研究的对象,素材的使用就有意义了。否则,引入后就抛开素材,另外谈燃烧灭火条件,素材的选用就不太成功。方案三:在三个素材中给学生创造的认知冲突最大,是最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素材。但其存在的问题是,认知冲突的点是二氧化碳到底是否支持燃烧,虽然和燃烧灭火有关系,但是对燃烧灭火条件的探究并不能直接解决二氧化碳生火的问题,这里面还有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初中阶段学生理解不了的,所以这个素材的使用还需要斟酌。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