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化学概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架。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导入,帮助学生感知并形成概念”。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概念形成需要经历哪些阶段? 以“化合反应”概念为例,说明如何对之进行教学,才能利于该概念的形成?

题目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化学概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架。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导入,帮助学生感知并形成概念”。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概念形成需要经历哪些阶段?
以“化合反应”概念为例,说明如何对之进行教学,才能利于该概念的形成?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学生对化学概念的形成一般需要经历五个阶段:感知阶段、加工阶段、初步形成阶段、联系整合阶段、运用阶段。
(2)以化合反应为例进行概念教学:
感知与加工阶段教学设计:感性素材问题情景。根据初三学生初学化学,学生感知经验方面不足的特点,教学中创设更多让学生充分积累感性认识素材机会,有了必要的感性认识,学生就更容易实现概念认知飞跃。举出若干化合反应例子让学生探究其共同特点,例子如下: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硫+氧气二氧化硫
铝+氧气三氧化二铝
碳+氧气二氧化碳
学生探究结果:“反应条件相同;反应物中都有氧气;反应物物质种类有两种;生成物物质种类有一种”。
初步形成阶段教学设计:当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出某一概念的例子时,就给予强化,经过反复尝试以后适当的刺激和正确的反应之间就会形成稳固的联结,这样,当某一概念的所有正例都能唤起同样的反应后概念就形成了。请同学们再观察下面两个化学反应与上面四个例子有什么共同之处?
[PPT投影展示]
水+二氧化碳→碳酸
铜+二氧化碳+水+氧气→碱式碳酸铜
学生找出了“反应物有多种物质;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得出了多变一的结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多合一”是化合反应核心特征。
联系整合与运用阶段教学设计:下列化学反应哪些属于化合反应?
碱式碳酸铜二氧化碳+水+氧化铜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水+二氧化碳→碳酸
更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化学概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架。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导入,帮助学生感知并形成概念”。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化学教科书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化学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B.化学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的全部内容

    C.化学教科书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

    D.化学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范例和素材

    答案:B
    解析:
    化学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化学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不是全部内容,教学还会增加实际问题.多媒体内容等:化学教科书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的范例和素材,B项错误。

  • 第2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修订遵循下列哪项原则?(  )

    A.照搬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B.重点关注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
    C.倡导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D.以中考化学试题为依据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解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修订应坚持突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和启蒙性,倡导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密切结合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和领悟化学学科的价值。故本题选C。

  • 第3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教学的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

    B.通过典型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变化规律

    C.通过详细讲述实验和教师演示取代学生实验

    D.利用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C
    解析:
    化学实验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能通过老师详解和演示代替学生实验。故本题选C。

  • 第4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在定位上不仅没有降低科学探究的要求,而且明确提出了必须安排和组织学生完成八类化学实验活动,并将()作为教学的建议。

    • A、知识与技能目标
    • B、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
    • C、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 D、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正确答案:B

  • 第5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增加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8个基础实验,分布在下列哪个主题中?()

    • A、科学探究
    • B、身边的化学物质
    • C、物质构成的奥秘
    • D、物质的化学变化

    正确答案:A

  • 第6题:

    问答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试回答《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学生的实验技能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进行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请列举初中化学3个最基础的化学知识。(2)请列举3个初中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化学技能。(3)请列举中学化学中3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正确答案: (1)基础的化学知识:
    ①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③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基本的化学技能:
    ①正确取用药品;
    ②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③正确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3)常用的科学方法:观察和描述;实验法;调查法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根据以上材料,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请运用生活经验和初中化学知识,分析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铁制品的保护方法。 (2)在讲解"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课时,如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设计教学。

    正确答案: (1)
    ①铁生锈的条件为:铁与氧气和水接触。
    ②铁制品的保护方法有:加保护膜,如刷油漆、涂油、电镀等;加入其他金属改变其组成,如调整铁的含碳量等。
    (2)
    ①引导学生从一些熟悉的现象中发现问题,通过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并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
    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设计学生活动,使学生通过对采集资料的处理和对实验探究活动的观察和分析,获得新知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在定位上不仅没有降低科学探究的要求,而且明确提出了必须安排和组织学生完成八类化学实验活动,并将()作为教学的建议。
    A

    知识与技能目标

    B

    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

    C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D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正确答案: B
    解析: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科学探究内容的教学和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探究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水平层次。”故选B。

  • 第10题:

    问答题
    化学概念是高中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架,但是抽象的化学概念学习往往使学生挫伤学习积极性。 (1)请以物质的量为例说明如何开展概念教学。 (2)分析化学概念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功能。

    正确答案: (1)突出证据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新概念;关注学生的原有知识,建立概念间联系;制造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转变错误概念;抽象概念形象化,减少学生的学习障碍;优化推理过程,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考生注意结合"物质的量"来描述)
    (2)化学概念的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需要基于元素化合物知识提供的感性认识,经过学生的理性思维加工,挖掘和提取其中的本质和规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同时智力水平也得到提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化学教材编写时,在介绍水污染、矿物分布、温室效应、化学能的利用等知识时,在相关章节设立讨论和调查研究等课题,设置开展活动的课时,这体现了化学教材编写时()。
    A

    根据课程标准选取核心知识,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理念

    B

    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C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中取材

    D

    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合理组织和编排教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教材编写时,教材应选取适当的题材和方式,教材编写既可以从实际问题中引出化学学习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展开学习,还可以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景。故本题选C。

  • 第12题:

    单选题
    常用来分析化学事实,帮助学生形成和理解化学概念,解释和论证化学原理等比较复杂内容的教学是()。
    A

    讲述

    B

    讲解

    C

    讲演

    D

    讲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一级主题的是( )

    A.身边的化学物质
    B.化学反应与能量
    C.科学探究
    D.物质构成的奥秘

    答案:C
    解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5个一级主题分别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 第14题:

    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化学教学重点确定的依据不包括(  )。

    A、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B、化学课程的课时总数
    C、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D、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

    答案:B
    解析:
    教学重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与化学课程的课时总数没有必然联系。故本题选B.

  • 第15题:

    学生在学习“电离平衡”概念之前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据此,我们可以优选()来帮助学生学习电离平衡。

    • A、概念形成策略
    • B、概念图策略
    • C、概念同化策略
    • D、多重联系策略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化学概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概念内容的编写要体现()的特点。

    • A、简便易记
    • B、直观性、关联性、发展性
    • C、合理性、直观性
    • D、简洁性、关联性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下列《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标准中的主题中,有“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的是()。

    • A、科学探究
    • B、身边的化学物质
    • C、物质构成的奥秘
    • D、物质的化学变化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单选题
    学生在学习“电离平衡”概念之前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据此,我们可以优选()来帮助学生学习电离平衡。
    A

    概念形成策略

    B

    概念图策略

    C

    概念同化策略

    D

    多重联系策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概念同化策略是概念学习的一种形式,指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理解新概念。

  • 第19题:

    单选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增加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8个基础实验,分布在下列哪个主题中?()
    A

    科学探究

    B

    身边的化学物质

    C

    物质构成的奥秘

    D

    物质的化学变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增加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8个基础实验.分布在科学探究主题中.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内容不属于化学课程内容标准中的基础知识的是()
    A

    核心的化学概念

    B

    基本的化学原理

    C

    重要的化学事实以及化学的应用

    D

    科学探究能力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问题: (1)请列举初中化学3个最基础的化学实验。 (2)通过“粗盐提纯”实验,简要说明过滤应注意的问题。 (3)除了过滤之外,请列举初中化学3个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正确答案: (1)
    ①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②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③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④燃烧的条件;
    ⑤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⑦酸、碱的化学性质;
    ⑧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与某些化学性质。(只需答出三个即可)
    (2)过滤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水润湿滤纸);
    ②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③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烧杯紧靠玻璃棒。
    (3)
    ①药品的取用;
    ②加热;
    ③溶液的配制;
    ④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⑤pH试纸的使用;
    ⑥常见物质的检验和常见气体的制备等。(只需答出三个即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化学教材的编写应突出这一特点。既可从实际问题中引出化学学习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展开学习,还可以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景。化学教材中的先行组织者可以通过哪些具体的形式呈现?它们具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化学教材中先行组织者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学习前的引导性材料,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提示,也可以设置一段有关的生活背景材料、一张化学反应现象的插图、一道具有启发意义的化学问题或一个生动的化学实验等。这些形式多样的先行组织者具有一些基本的特点:具体生动,引人人胜,富有召唤力:展示将要学习的内容;能将有关的方法或思路迁移到新的情境中,降低新学内容的难度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化学教材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教材是化学课程思想、内容的重要载体

    B

    化学教材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信息的唯一源泉

    C

    化学教材是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重要参考资料

    D

    化学教材是促进学生智慧发展、情感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工具


    正确答案: D
    解析: 化学教材并不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信息的唯一源泉,学生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化学知识,比如参考资料、网络、老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