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一年级美术学习所属的学段是( )。A.第二学段 B.B第三学段 C.第四学段 D.第五学段

题目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一年级美术学习所属的学段是( )。


A.第二学段
B.B第三学段
C.第四学段
D.第五学段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的理解。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并结合四个学习领域分别设计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从而形成依次递进、前后衔接的课程结构,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情意特征、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C项正确。

A项:第二学段一般指3~4年级。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第三学段一般指5~6年级。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第五学段不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分类。与题干不符,排除。
更多“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一年级美术学习所属的学段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学习活动建议中,适合第四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是( )
    A.根据游戏、童话或故事,进行表现
    B.欣赏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
    C.学习雕、刻、塑等方法,创作雕塑小品
    D.以古典油画的技法进行写实训练


    答案:C
    解析:
    第四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学习活动建议是:(1)选择写实、变形和抽象等方式,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开展造型表现活动,描绘事物,表达情感和思想;(2)学习透视、色彩、构图、比例等知识,提高造型表现能力;(3)学习速写、素描、色彩画、中国画和版画等表现方法,进行绘画练习;(4)学习雕、刻、塑等方法,创作雕塑小品;(5)学习漫画、动画的表现方法,并进行创作练习;(6)选择计算机、照相机和摄像机等媒介,进行表现活动。

  • 第2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没有明确提及的主要学习对象是( )。


    A.自然美
    B.美术作品
    C.技艺美
    D.美术现象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主要学习对象。《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说明中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表述为:该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故A、B、D项表述正确。

    C项:技艺美并未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被提及,故符合题意。

  • 第3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划分学段的根据是( )。


    A.美术学科知识体系

    B.达成美术文化的目标

    C.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D.学生美术学习动机

    答案:C
    解析: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设计思路中第二条要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

  • 第4题:

    简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 美术课程基本理念中“面向全体学生” 的内涵。


    答案:
    解析: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 第5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习领域分类的依据是( )。


    A.美术门类
    B.创作媒体差异
    C.学科知识
    D.学习活动方式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识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D项正确。

    A、B、C项: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习领域的划分没有提及此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6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采用的划分美术学习领域的依据是( )。


    A.学习活动
    B.艺术门类
    C.工具媒材
    D.技法难易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前言的理解。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船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A项正确。

    B项:艺术门类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四种: 1、从艺术的存在进行分类,分为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塑),时间艺术(音乐、文学),与时空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等)。 2、是从艺术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分为静态艺术(建筑、绘画、雕塑)、动态艺术(音乐、戏剧、电影),动静结合艺术(文学)。 3、按主体对象的感觉方式进行分类,分为视觉艺术(建筑、绘画、雕塑)、听觉艺术(音乐)、视听综合艺术(戏剧、电影)与想象艺术(文学)。 4、按艺术的内容特征进行分类,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电影)与表现艺术(音乐、建筑、诗歌、舞蹈)。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美术新课标中,媒材具体指的是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黏土、画布、电影胶片、录音带、木材和橡胶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的媒材大量出现,如:电脑、摄像机、IPAD、针孔摄像头、炫彩纸、吹塑纸、牙膏泥、太空泥、油漆笔等等。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技法难易是美术学习中贯穿于整个教学中的问题。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7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中将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习分成几个学段?(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新课标中课程设计思路知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美术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并结合四个学习领域分别设计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从而形成依次递进、前后衔接的课程结构,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情意特征、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8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中讲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习分成几个学段(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解析:

  • 第9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倡导“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学习领域是( )。


    A.综合 · 探索
    B.造型 · 表现
    C.设计 · 应用
    D.欣赏 · 评述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综合 · 探索”学习领域相关知识。“综合 · 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目标是:(1)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2)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学习成果。(3)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所以题干所说的属于该领域。A项正确。

    B项:“造型 · 表现”学习领域课程目标:(1)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故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设计 · 应用”学习领域课程目标:(1)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3)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故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欣赏 · 评述”学习领域课程目标:(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故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10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如何划分学习领域?


    正确答案:美术课程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为了便于学习,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包括设计和工艺学习内容,既强调形成创意,又关注活动的功能和目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中的目标。

    正确答案: (1)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学习成果。
    (3)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初中美术课程划分为()个内容领域。
    A

    5

    B

    4

    C

    8

    D

    9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生在第四学段的“欣赏?评述”领域学习中应该知道几位以上在中国美术史中有代表性的美术家( )。


    A.5位以上
    B.8位以上
    C.10位以上
    D.12位以上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解。“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评价要点为: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评述。1.识别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如中国画、水彩画、油画、版画、雕塑、动漫等。2.了解和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及美术的文化价值,珍视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3.知道中国美术史中5位以上代表美术家及其作品,外国美术史中2个以上的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4.能与同学讨论、分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或事件。5.利用互联网、辞书或美术专业书籍等,了解中外美术史中的重要美术家及流派。由第三条表述可知,学生在第四学段的“欣赏?评述”领域学习中应该知道5位以上在中国美术史中有代表性的美术家。A项正确。

  • 第14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 1年版)》将美术学习分为(  )。

    A.三个学习领域
    B.五个学习系列
    C.四个学段
    D.九个模块

    答案:C
    解析: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段、第二学段:3~4年段、第三学段:5~6年段、第四学段:7~9年级),并结合四个学习领域分别设计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从而形成依次递进、前后衔接的课程结构,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情意特征、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 第15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初中一年级美术学习所属的学段是( )。

    A. 第二学段
    B. 第三学段
    C. 第四学段
    D. 第五学段

    答案:C
    解析: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即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
    (7—9年级)。初一属于第四学段。

  • 第16题:

    结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列举美术学习档案袋可以包括的内容。


    答案:
    解析:
    美术学习档案袋是一种用来记录学生整个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学生在档案袋中汇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创作过程的说明、自我反恩(如对自己的学习历程和作品特征的描述、评价、改进的设想)、他人(如教师、同学、家长)的评价等。

  • 第17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强调的学习方法是( )。


    A.江苏艺术家轶文的美术欣赏方法
    B.介绍历史叙事的美术欣赏方法
    C.阐释图像学的美术欣赏方法
    D.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

    答案:D
    解析:
    欣赏·评述注重的是对学生欣赏评述能力的培养。A、B、C选项的表述较为片面,欣赏的方法较为单一,不适合中学生的美术教学,D选项多角度的欣赏则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维度加以比较鉴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 第18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7-9年级指的是(  )。

    A.第1学段
    B.第2学段
    C.第3学段
    D.第4学段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课程标准。 【答案】D。
    【解析】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

  • 第19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学习活动建议,针对《书籍装帧》一课,列举三项学习活动的建议。


    答案:
    解析:
    (1)欣赏优秀的书籍装帧设计作品,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一些主要特征,尝试用语言或文字从封面以及内容的角度进行评述。(2)学习书籍装帧设计的步骤与方法,自己选择一本书进行多种形式的设计练习。(3)了解书籍封面的常用工艺,结合实际生活,完成符合实际需求的书籍封面设计。(4)以团队合作的方式,选择某一本书,进行设计练习,共同完成作品,并进行展示。(5)利用网络查找收集的方法,了解一些关于书籍装帧的不同设计,用摄影、绘画或文字的方式收集和书籍内容相关的资料,对一些书籍设计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 第20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美术学习分为( )。


    A.三个学习领域
    B.五个学习系列
    C.四个学段
    D.九个模块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课程标准里美术学习的划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为四个学段(即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并结合四个学习领域分别设计内容标准与学习活动,从而形成以此递进、前后衔接的课程结构,适用不同年龄段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情意特征、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故C项正确。

    A项:三个学习领域,为干扰选项。美术课程根据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与题意不符,排除。

    B项:五个学习系列,为高中的课程结构,实行选修制和学分管理的方式。学生在完成基本学分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通过学习获得其他学分。五个学习领域包括: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九个模块,高中美术课程内容。在注重美术文化素养提高的同时,加强了实践体验学习。包括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与题意不符,排除。

  • 第21题:

    简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中的目标。


    正确答案:(1)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学习成果。
    (3)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 第22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初中美术课程划分为()个内容领域。

    • A、5
    • B、4
    • C、8
    • D、9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问答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如何划分学习领域?

    正确答案: 美术课程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为了便于学习,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包括设计和工艺学习内容,既强调形成创意,又关注活动的功能和目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