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甲地水资源较为丰富,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乙地较为干旱,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更多“读下图.完成3~5题。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9年)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C的已知时间参数(单位:天)标注如下图所示,则该工作的最迟开 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和总时差分别是( )天。

    A.3、10、5
    B.5、8、2
    C.3、8、5
    D.5、10、2

    答案:B
    解析:

  • 第2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则工作B的最早完成时间是()

    A . 3周
    B . 4周
    C . 5周
    D . 6周

    答案:A
    解析:
    在按最早时间绘制的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实箭线的长度代表工作的持续时间,波形线部分代表自由时差。由题图可知,工作B的最早完成时间是3周。

  • 第3题:

    潮汐是海水的运动形式之一。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



    “八月十五”钱塘江大潮时,日、地、月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易错)《》()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解析:
    “八月十五”钱塘江大潮时,日、地、月处于同一直线上且地球位于月球与太阳之间,对应图甲。

  • 第4题:

    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H)方向上的气压(P)分布图。完成题。



    在上图所表示的高度范围内,下图中正确表示城郊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差(Dn)的是(  )。



    答案:D
    解析:
    随海拔升高,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先减小后增大,所以选D。

  • 第5题:

    读下图.完成3~5题。



    为减轻图中平原地区农业灾情,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查看材料

    A.兴修水利工程
    B.控制人口增长
    C.扩大耕地面积
    D.培育耐寒品种

    答案:A
    解析:
    图示区域平原地区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导致旱涝灾害频发,若想解决此类问题,应当大力兴修水利。

  • 第6题:

    读下图完成题。



    促进①、②两地区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查看材料

    A.积极建设用材林生产基地
    B.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C.大力开发地下水资源,扩大农业灌溉面积
    D.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答案:D
    解析:
    受环境因素制约,贵州、江西两省不适合发展乳畜业,也不适合建设用材林生产基地,两省年降水量充沛,地表径流丰富,只需合理开发地表水资源即可。所以该题选D。

  • 第7题:

    读下图.完成题。



    甲地(  )。查看材料

    A.位于印度河平原
    B.全年高温多雨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D.石油资源丰富

    答案:C
    解析:
    流经甲地的河流是恒河,该地的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河流水位变化明显。该地石油资源较为贫乏。

  • 第8题:

    读下图。完成题。



    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接近,它们是(  )。查看材料

    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
    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

    答案:B
    解析:
    从图中七大洲面积和平均海拔可知,A面积约为850万平方千米,为大洋洲;B面积约为1000万平方千米,为欧洲;C面积约为1300万平方千米,为南极洲;D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为南美洲;E面积约为2400万平方千米,为北美洲;F面积约为3000万平方千米,为非洲;G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为亚洲。由四大洋面积和平均深度可知,H面积约为1200万平方千米,为北冰洋;I面积约为9000万平方千米,为大西洋;J面积约为7500万平方千米,为印度洋;K面积约为18000万平方千米,为太平洋。纵观四个选项,亚洲与非洲面积之和与印度洋最为接近,故选B。

  • 第9题:

    共用题干
    下图为一单代号网络计划,假设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最迟完成时间IF5应为()。
    A:10
    B:15
    C:11
    D:3

    答案:B
    解析:
    计算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

    已知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故有:TP=Tc=EF6=16.


    FF4=LAG4,6=3。
    LF5=EF5+TF5=15+0=15。

  • 第10题:

    读下图,完成题。



    图中主体山脉的走向是(  )。查看材料

    A.东西一南北
    B.西北一东南
    C.东北一西南
    D.西北一西南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示经纬网和形状可以判定此处为台湾岛的一部分,主体山脉为台湾山脉,由图可知等温线主要呈东北一西南方向延伸,且在岛屿中部闭合,联系台湾地形可知,该山脉主要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 第11题:

    读下图,完成题。



    图中甲洋流(  )。
    ①向北流
    ②向南流
    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④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查看材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
    由图可知,该处的洋流为本格拉寒流,流向向北、减温减湿。

  • 第12题: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气降水的形成过程。



    答案:
    解析:
    大气降水的形成过程是云中的小水滴慢慢变成大雨滴、雪花及其他降水物的过程。大气降水时必有云,但有云未必有大气降水。组成云体的云滴、冰晶等体积很小,随着气流的运动会不断冲撞合并增大,当云滴体积增长到足够大,以致气流不能支持时才能形成水滴下降,在下降的过程中不被蒸发才会形成降水。一般在高空形成的大冰晶在较暖气层中溶化后,和大水滴一起以雨的形式降落。如果气温低于0℃,来不及融化。就以雪、霰或冰雹等固态水的形式降落。

  • 第13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则工作B的最早完成时间是( )。

    A.3周
    B.4周
    C.5周
    D.6周

    答案:A
    解析:
    在按最早时间绘制的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实箭线的长度代表工作的持续时间,波形线部分代表自由时差。由题图可知,工作B的最早完成时间是3周。

  • 第14题:

    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C的已知时间参数(单位:天)标注如下图所示,则该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和总时差分别是( )天。

    A、3、10、5
    B、3、8、5
    C、5、10、5
    D、5、8、2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146
    本题考查的是单代号网络计划。ESC=3天,EFC=3+5=8天,LFC=TC=3+7=10天,TFC=10-8=2天,LSC=10-5=5天。

  • 第15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南部苏丹于当地时间201 1年7月9日宣布正式从苏丹分离,并成立南苏丹共和国,成为世界上最新的国家之一。读下图,完成2~3题。



    南苏丹首都位于北京的( )。查看材料

    A.西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东北方

    答案:A
    解析:
    由图可知,南苏丹首都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在8°N以南,32°E以西,对照北京的经纬度,可以确定其位于北京的西南方。

  • 第16题:

    读下图完成问题。

    甲地(  )。


    A.位于印度河平原

    B.全年高温多雨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D.石油资源丰富

    答案:C
    解析:
    流经甲地的河流是恒河,该地的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河流水位变化明显。该地石油资源较为贫乏。

  • 第17题:

    读下图.完成题。



    为减轻图中平原地区农业灾情,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查看材料

    A.兴修水利工程
    B.控制人口增长
    C.扩大耕地面积
    D.培育耐寒品种

    答案:A
    解析:
    图示区域平原地区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导致旱涝灾害频发,若想解决此类问题,应当大力兴修水利。

  • 第18题:

    读下图。完成题。



    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G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下图中的(  )。 查看材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答案:D
    解析:
    B和G为欧洲和亚洲,欧洲最大港口为阿姆斯特丹,亚洲最大港口为上海,从阿姆斯特丹到上海经过的海峡按顺序应该是英吉利海峡②、直布罗陀海峡①、马六甲海峡④和台湾海峡③,故答案选D。

  • 第19题:

    下图是某城市的空间资料,读“某城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处理后得出的统计资料”。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甲区有11000人,乙区有18000人,丙区有17000人。已知城市计划分区中.每一方格人口依其土地利用类别(商业、住宅、工业),按3:5:2比例而定。据此完成题。



    据地价和土地利用图层,推断该区域交通图层最有可能是(  )。查看材料



    答案:A
    解析:
    一般说来,交通越便利的地方,地价越高,为商业区的可能性越大;工业区多分布在城市边缘地区,且靠近主要交通干线。

  • 第20题:

    读下图,完成题。



    我国人口总量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段为(  )。查看材料

    A.1986--1990年
    B.2016--2020年
    C.2026—2030年
    D.2036--2040年

    答案:D
    解析:
    人口增长率为正值时,其人口总量将不断增加,当人口增长率为零时,则该国人口总量将不在增加,其人口总量达到最大值。从图中信息可知,在2036—2040年期间,我国人口增长率为零,则我国人口总量达到最大值。在2035年以前,我国人口增长率大于零,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 第21题:

    读下图,完成题。



    导致图中城镇地理位置变迁的重要原因是(  )。查看材料

    A.河流下游水量减少
    B.山地降水减少
    C.水稻种植规模扩大
    D.山地雪线下降

    答案:A
    解析:
    依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城镇位置由河流的下游向上游变迁,原因是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等导致上游用水量大,河流下游水量减少,城镇位置向上游移动。

  • 第22题:

    读下图,完成题。



    与图中西部相比,东部(  )。查看材料

    A.晒盐条件优越
    B.年降水量较大
    C.城市数量/水量较多
    D.河流流量较长

    答案:B
    解析:
    根据图中的等温线分布和所学过的台湾岛的地形知识可知,台湾岛东部沿海多为陡峭的山脉,城市分布较少,缺乏晒盐所必要的平坦海滩;东部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 第23题:

    读下图,完成题。



    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有(  )。
    ①降水稀少,光照充足
    ②冻土广泛,土壤贫瘠
    ③植被稀少,沙漠广布
    ④河网密布,地表水高查看材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图示区域为塔里木盆地,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为温带沙漠气候。该地区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植被稀少,沙漠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