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说法,其中何项正确(  )A. 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结构基础顶面算起 B. 混凝土框架和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计算地震作用时阻尼比应取0.05 C. 计算竖向构件轴压比时,应取竖向构件(墙、柱)各工况组合最大轴压力设计值与构件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 D. 重点设防类(乙类)设防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适用的最大高度

题目
下列关于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说法,其中何项正确(  )

A. 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结构基础顶面算起
B. 混凝土框架和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计算地震作用时阻尼比应取0.05
C. 计算竖向构件轴压比时,应取竖向构件(墙、柱)各工况组合最大轴压力设计值与构件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
D. 重点设防类(乙类)设防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适用的最大高度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11.1.5-1条规定,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故A项错误;
  根据《混规》第11.8.3-1条规定,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阻尼比宜取0.03;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及板柱—剪力墙结构中,当仅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或板时,阻尼比应取0.05。故B项错误;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6.4.2条规定,一、二、三级抗震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一级时,9度不宜大于0.4,7、8度不宜大于0.5;二、三级时不宜大于0.6。故C项错误;
  根据《抗规》第6.1.1条注6规定,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适用的最大高度。故D项正确。
  答案选D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仔细审题,找出各选项中的关键字;
  ②查阅规范,找到对应条款,比对并判断各选项的对错。
更多“下列关于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说法,其中何项正确(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竖向地震作用的主张,其中何项不正确?
    (A) 9度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B) 8度抗震设计时,跨度大于24m的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C) 8度抗震设计的带转换层高层结构中的转换构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D) 8度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可不计竖向地震作用


    答案:D
    解析:
    答案:(D)
    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3.3.2条3、4款及条文说明和10.2.6条,(A)、(B)、(C)正确。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1.1条注(D)不正确,故选(D)。

  • 第2题:

    下列关于复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4种说法:
    Ⅰ.7度抗震设防时,地上转换结构构件可采用厚板结构;
    Ⅱ.7度、8度抗震设计时,层数和刚度相差悬殊的建筑不宜采用连体结构;
    Ⅲ.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在抗震设计时,仅需在加强层核心筒剪力墙处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Ⅳ.多塔楼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从嵌固端至裙房屋面的高度范围内,柱纵筋的最小配筋率宜适当提高。
    试问,针对上述说法正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2012年真题]

    A. Ⅳ正确,Ⅰ、Ⅱ、Ⅲ错误
    B. Ⅱ正确,Ⅰ、Ⅲ、Ⅳ错误
    C. Ⅰ正确,Ⅱ、Ⅲ、Ⅳ错误
    D. Ⅰ、Ⅱ、Ⅲ、Ⅳ均错误

    答案:B
    解析:
    Ⅰ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10.2.4条规定,7度抗震设防时,地下室的转换结构构件可采用厚板结构;
    Ⅱ项,根据第10.5.1条规定,7度、8度抗震设计时,层数和刚度相差悬殊的建筑不宜采用连体结构;
    Ⅲ项,根据第10.3.3条规定,在抗震设计时,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应在加强层及其相邻层核心筒剪力墙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Ⅳ项,根据第10.6.3条第3款规定,多塔楼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从嵌固端至裙房屋面上一层的高度范围内,柱纵筋的最小配筋率宜适当提高。

  • 第3题:

    下列关于抗震设计的概念,其中何项不正确? ?
    (A)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不应采用预制装配式结构
    (B)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抗震分析时,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
    (C)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D)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时,应防止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


    答案:A
    解析:
    (A)正确表述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3. 5. 4条第5款。(B)见《建 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3. 6. 6条第1款。
    (C)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6. 1.5条。(D)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008年版)3. 5. 4条第2款。

  • 第4题:

    在混凝土结构或结构构件设计中,常遇到的计算或验算有:Ⅰ.承载力计算;Ⅱ.倾覆、滑移验算;Ⅲ.裂缝宽度验算;Ⅳ.抗震设计计算。试问,在下列的计算或验算的组合中,何项全部不考虑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  )

    A.Ⅰ.Ⅲ.Ⅳ
    B.Ⅱ.Ⅲ
    C.Ⅱ.Ⅲ.Ⅳ
    D.Ⅲ.Ⅳ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2条规定,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而Ⅰ、Ⅱ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根据第3.2.7条规定,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时不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Ⅲ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4.2条规定,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表达式不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而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Ⅳ为抗震计算,不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

  • 第5题:

    某六层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其中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各楼层在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层间位移如表5-2所示。试问,下列关于该结构扭转规则性的判断,其中何项正确?

    (A)不属于扭转不规则结构 (B)属于扭转不规则结构
    (C)仅X方向属于扭转不规则结构 (D)无法对结构规则性进行判断


    答案:B
    解析:
    X方向:最大位移/平均位移,均小于1.2。
    Y方向:1~6层最大位移/平均位移,分别为:1.36、1.33、1.3、1.3、1.35、1.43, 均大于1.2。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表4. 4. 2-1,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之比大于1.2,属于扭转不规则结构。

  • 第6题:

    部分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在地面以上大空间转换结构的描述,下列何项不正确?( )

    A.6度抗震设计时转换构件可采用厚板
    B.7度抗震设计时转换层不宜超过第5层
    C.8度抗震设计时转换层不宜超过第4层
    D.9度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带转换层的结构

    答案:C
    解析:
    对部分框支剪力墙带大空间转换层的高层建筑,属于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对转换层设计要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10.2.4条规定,转换结构构件可采用转换梁、桁架、空腹桁架、箱形结构、斜撑等,非抗震设计和6度抗震设计时可采用厚板,7度、8度抗震设计的地下室的转换结构可采用厚板。第10.2.5条规定,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在地面以上设置转换层的位置,8度设防时不宜超过3层,7度时不宜超过5层,6度时其层数可适当提高,9度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带转换层的结构、带加强层的结构、错层结构、连体结构以及竖向体形收进、悬挑结构。

  • 第7题:

    关于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要求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测力体系
    • B、主体结构可采用铰接
    • C、可采用单跨框架
    • D、不宜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的混合形式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在混凝土结构或结构构件设计中,常遇到的计算或验算有:①承载力计算;②倾覆、滑移验算;③裂缝宽度验算;④抗震设计计算。试问,在下列的计算或验算的组合中,何项全部不考虑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γ0?()

    • A、①、③、④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③、④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对底部为多层框架,顶层为排架的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进行抗震设计时,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对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若顶层因设置大房间的要求,局部采用网架、屋架等大空间的屋盖形式,部分框架柱顶部变为排架柱,仍可按框架结构的有关要求进行抗震设计。计算时,屋盖系统可采用空间或平面有限元杆系模型、或简化为连杆与排架柱铰接。
    对于下部到顶层全部为排架结构的多层工业厂房,应参考其它规范、规程,如:《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96)、《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等进行设计。

  • 第10题:

    下列关于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 B、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指“小震下结构设计,中震下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
    • C、小震下结构设计为弹塑性设计
    • D、第二阶段抗震设计为大震下的弹性变形验算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单选题
    假设,该五层房屋采用现浇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采用的计算参数及抗震等级如下所示:Ⅰ.多遇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的阻尼比为0.05;Ⅱ.罕遇地震作用计算时,特征周期为0.55s;Ⅲ.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试问,针对上述参数取值及抗震等级的选择是否正确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
    A

    Ⅰ、Ⅱ正确,Ⅲ错误

    B

    Ⅱ、Ⅲ正确,Ⅰ错误

    C

    Ⅰ、Ⅲ正确,Ⅱ错误

    D

    Ⅰ、Ⅱ、Ⅲ均错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11.8.3条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自身的阻尼比可采用0.03,Ⅰ错误。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4条规定,特征周期应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按表5.1.4-2采用,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故特征周期为0.55s+0.05s=0.6s,Ⅱ错误。
    根据第3.3.3条规定,Ⅲ类场地,设防烈度8度(0.3g),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措施中的内力并不要求调整;对照表6.1.2,框架应按一级采取构造措施,按二级的要求进行内力调整,Ⅲ错误。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要求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测力体系

    B

    主体结构可采用铰接

    C

    可采用单跨框架

    D

    不宜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的混合形式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关于复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4种说法:
    Ⅰ.7度抗震设防时,地上转换结构构件可采用厚板结构;
    Ⅱ.7度、8度抗震设计时,层数和刚度相差悬殊的建筑不宜采用连体结构;
    Ⅲ.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在抗震设计时,仅需在加强层核心筒剪力墙处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Ⅳ.多塔楼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从嵌固端至裙房屋面的高度范围内,柱纵筋的最小配筋率宜适当提高。
    试问,针对上述说法正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AⅣ正确,Ⅰ、Ⅱ、Ⅲ错误
    BⅡ正确,Ⅰ、Ⅲ、Ⅳ错误
    CⅠ正确,Ⅱ、Ⅲ、Ⅳ错误
    D Ⅰ、、Ⅲ、Ⅳ均错误


    答案:B
    解析:
    解答:根据《高规》10.2.4条,Ⅰ不正确;
    根据《高规》10.5.1条,Ⅱ正确;
    根据《高规》10.3.3条,Ⅲ不正确;
    根据《高规》10.6.3条第3款,Ⅳ不正确。

  • 第14题:

    下列关于混凝土异形柱结构设计的说法,其中何项正确(  )

    A. 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可用于所有非抗震和抗震设防地区的一般居住建筑
    B.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对标准设防类(丙类)采用异形柱结构的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的计算
    C. 对于楼板与梁整体浇筑的异形柱框架,进行框架梁的配筋时,宜将全部纵筋配置在梁(肋)矩形截面内
    D. 异形柱柱体及节点核心区内不得预留或埋设水、电、燃气管道和线缆;安装水、电、燃气管道和线缆时,不应削弱柱截面

    答案:D
    解析:
    根据《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17)第1.0.2条规定,本规程主要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和8度地区的一般居住建筑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的设计、施工及验收。故A项错误;
      根据《异形柱规》第4.2.3条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和8度的异形柱结构应
      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及结构抗震验算。故B项错误;
      根据《异形柱规》第5.1.8条规定,对于楼板与梁整体浇筑的异形柱框架,在进行梁的
      内力分析和配筋时,不宜将梁端截面上部纵筋全部配置在梁(肋)矩形截面内,而应将其部分纵筋配置在梁侧有效翼缘宽度范围的楼板内。故C项错误;
      根据《异形柱规》第7.0.10条规定,异形柱柱体及节点核心区内不得预留或埋设水、
      电、燃气管道和线缆;安装水、电、燃气管道和线缆时,不应削弱柱截面。故D项正确。
      答案选D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异形柱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构造。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仔细审题,找出各选项中的关键字;
      ②查阅规范,找到对应条款,比对并判断各选项的对错。

  • 第15题:

    下列关于防震缝设置的叙述,何项正确?( )

    A.房屋高度相同时,各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震缝宽度也相同
    B.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采用框架-抗震墙结构时,其防震缝宽度可比采用框架结构时小50%
    C.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采用抗震墙结构时,其防震缝宽度可比采用框架结构小50%
    D.砌体结构防震缝的宽度总小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答案:D
    解析: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4条。钢筋混凝土房屋需要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防震缝宽度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①框架结构(包括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高度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②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①项规定数值的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①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③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砌体结构的防震缝宽度取70-100mm。

  • 第16题:

    抗震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中,在地震作用下的主要耗能构件为下列何项?( )

    A.抗震墙
    B.连梁
    C.框架梁
    D.框架柱

    答案:B
    解析:
    结构构件应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延性及耗能等方面的性能。主要耗能构件应有较高的延性和适当的刚度,承受竖向荷载的主要构件不宜作为主要耗能构件。连梁在发生延性破坏时,梁端会出现垂直裂缝,受拉区会出现微裂缝,在地震作用下会出现交叉裂缝,并形成塑性绞,结构刚度降低,变形加大,从而吸收大量的地震能量,同时通过塑性铰仍能继续传递弯矩和剪力,对墙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使剪力墙保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在这一过程中,连梁起到了一种耗能的作用,对减少墙肢内力,延缓墙肢屈服有着重要的作用。

  • 第17题: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下列所述的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宜避免错层结构
    B.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能不如钢框架-支撑结构
    C.多塔结构宜设计成多塔连体结构
    D.钢桁架筒结构是一种抗震性能良好的结构形式

    答案:B
    解析: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能强于钢框架-支撑结构。

  • 第18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限值,下列比较哪一项不正确?( )

    A.框架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
    B.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墙结构
    C.抗震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
    D.框架结构>板柱-抗震墙结构

    答案:C
    解析:
    结构的抗侧移刚度越小,则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限值越大。

  • 第19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商场,建于Ⅱ类场地,7度抗震设防区,建筑物总高度28m,营业面积为12000m2,试问,下列对该建筑物抗震等级的判定,其中何项正确?()

    • A、一级
    • B、二级
    • C、三级
    • D、四级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抗震设计时,关于结构抗震设防的目标,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基本烈度下结构不坏,大震不倒
    • B、结构可以正常使用
    • C、结构不破坏
    • D、结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关于工程施工中遗漏钢筋事故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新修订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都进一步强调了框架节点的箍筋必须加密。
    • B、新修订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必要时,框架节点的箍筋还需进行详细的节点内力分析。
    • C、新修订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必要时,框架节点的箍筋还需采取相应的附加措施。
    •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工程施工中遗漏钢筋事故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新修订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都进一步强调了框架节点的箍筋必须加密。

    B

    新修订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必要时,框架节点的箍筋还需进行详细的节点内力分析。

    C

    新修订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必要时,框架节点的箍筋还需采取相应的附加措施。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抗震设计时,关于结构抗震设防的目标,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基本烈度下结构不坏,大震不倒

    B

    结构可以正常使用

    C

    结构不破坏

    D

    结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