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四项中,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行中有多条语句时,逗号“,”可作为语句间的分隔符B.一个Dim语句定义多个数组时,逗号“,”可作为数组间的分隔符C.在Print语句中,有多个输出项时,逗号“,”可作为输出项间的分隔符D.ReAD语句中,有多个变量时,逗号“,”可作为变量间分隔符

题目
下面的四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行中有多条语句时,逗号“,”可作为语句间的分隔符

B.一个Dim语句定义多个数组时,逗号“,”可作为数组间的分隔符

C.在Print语句中,有多个输出项时,逗号“,”可作为输出项间的分隔符

D.ReAD语句中,有多个变量时,逗号“,”可作为变量间分隔符


相似考题
更多“下面的四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化学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下列关于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

  • 第2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在下列关于软弱下卧层验算方法的叙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通过一定厚度的持力层扩散为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
    B.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持力层越厚,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越小
    C.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持力层的压缩模量越高,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越大
    D. 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特征值需要经过宽度修正

    答案:A,B
    解析:
    AB两项正确,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7条第2款规定,当持力土层与软弱下卧层土的压缩模量比值Es1/Es2≥3时,假定基底处的附加应力按某一角度向下扩散,并均匀分布在较大面积的软弱下卧土层上。对条形基础和矩形基础,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可按下列公式简化计算:
    条形基础:pz=[b(pk-pc)]/(b+2ztanθ)
    矩形基础:pz=[lb(pk-pc)]/[(b+2ztanθ)(l+2ztanθ)]
    持力层越厚,地基压力扩散角θ越大,tanθ越大,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越小。
    C项错误,根据表5.2.7可得,持力层压缩模量越高,压力扩散角θ越大,应力扩散得越快,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越小。
    D项错误,根据5.2.7条第1款规定,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只进行深度修正,不进行宽度修正。

  • 第3题:

    13、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熔模铸造也需要有分型面

    B.铸造时浇注速度越快越好

    C.冷裂纹是凝固后期在高温下形成的

    D.同时凝固有利于防止铸造应力的产生


    型壳硬化—熔失熔模—型壳焙烧—浇注

  • 第4题:

    关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中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的论述,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持力层的压缩模量越大,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越小
    B、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越大,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越小
    C、基础底面的附加应力越大,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越大
    D、软弱下卧层的强度越大,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越小

    答案:A,B,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7条第2款规定,矩形基础计算公式为:



    式中Pz为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值,l为基础底边的长度,pc为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z为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θ为地基压力扩散线与垂直线的夹角,可按表(见题表)采用。当上层土压缩模量与下层土的压缩模量的比值越大,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越小;当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越大,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越小;当基底的附加应力越大,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越大。



    注:1、Es1为上层土压缩模量,Es2为下层土压缩模量;
    2、z/b<0.25时取θ=0°,必要时,宜由试验确定;z/b>0.50时,θ值不变;
    3、z/b在0.25与0.50之间可插值使用。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软弱下卧层的强度与附加应力并无关系。

  • 第5题:

    【单选题】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冷裂纹是凝固后期在高温下形成的

    B.合金液态收缩的体积越大,就越容易形成缩孔

    C.铸造时浇注温度越高越好

    D.铸铁的铸造性能比铸钢差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