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当GPS馈线较长,衰减过大无法满足接收要求时,可增加线路放大器(GPS线放)进行补偿,GPS线路放大器最多应不超过()个。 ”相关问题
  • 第1题:

    GPS干放和天线的使用原则:

    A、馈线小于130米,只需要一个MBGPS-38-001GPS天线

    B、馈线大于130米小于330米,MBGPS-38-001加一个干线放大器

    C、馈线大于330米小区510米使用高增益GPS天线加一个干线放大器

    D、馈线大于510米小于710米,使用高增益GPS天线加两个个干线放大器


    参考答案:ABCD

  • 第2题:

    使用GPS测量法进行线路平面控制,在选取GPS点位时,除了满足GPS要求外,一般每隔()km左右布设一对相互通视的边长为500~1000m的GPS点。

    A:3
    B:4
    C:5
    D:6

    答案:C
    解析:
    使用GPS测量法进行线路平面控制,在选取GPS点位时,除了满足GPS要求外,一般每隔5km左右布设一对相互通视的边长在500~1000m的GPS点。其主要目的是为后续加密平面控制点工作(一般采用全站仪导线方法加密)提供方便。故选C。

  • 第3题:

    使用GPS测量法进行线路平面控制,在选取GPS点位时,除了满足GPS要求外,一般每隔()km左右布设一对相互通视的边长为500~l000m的GPS点。

    A3

    B5

    C6


    C
    使用GPS测量法进行线路平面控制,在选取GPS点位时,除了满足GPS要求外,一般每隔5km左右布设一对相互通视的边长在500至1000m的GPS点。故选D。

  • 第4题:

    使用GPS测量法进行线路平面控制,在选取GPS点位时,除了满足GPS控制要求外,一般每隔()km左右布设一对相互通视、间距500m至1000m的GPS点。

    A:2
    B:3
    C:4
    D:5

    答案:D
    解析:
    使用GPS测量法进行线路平面控制,在选取GPS点位时,除了满足GPS控制要求,尚需考虑有利于后续加密附合导线或施工放样的需要。点位应选在离线路中线50~300m、稳固可靠且不容易被施工破坏的范围内,一般每隔5km左右布设一对相互通视、间距在500m至1000m的GPS点。

  • 第5题:

    使用GPS测量法进行线路平面控制,在选取GPS点位时,除了满足GPS控制要求外,一般每隔()km左右布设一对相互通视、间距500m至1000m的GPS点。

    A.2
    B.3
    C.4
    D.5

    答案:D
    解析:
    使用GPS测量法进行线路平面控制,在选取GPS点位时.除了满足GPS控制要求,尚需考虑有利于后续加密附合导线或施工放样的需要。点位应选在离线路中线50~300m、稳固可靠且不容易被施工破坏的范围内,一般每隔5km左右布设一对相互通视、间距在500m至1000m的GPS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