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小华不能乘坐爸爸的电动自行车去上学。()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题目
6岁的小华不能乘坐爸爸的电动自行车去上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相似考题
更多“6岁的小华不能乘坐爸爸的电动自行车去上学。() ”相关问题
  • 第1题:

    小华一家高高兴兴驾车郊游,不幸车坠下山崖,小华醒来发现妈妈张女士身受重伤,而他爷爷和爸爸均已经不幸去世,没有留下遗嘱,则()。

    A:因为没有留下遗嘱,所以不发生继承
    B:小华爸爸继承爷爷的遗产,并发生转继承
    C:张女士可以代丈夫继承小华爷爷的遗产
    D:小华可以代位继承爷爷的遗产

    答案:B
    解析:
    转继承,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死亡时,其有权接受的遗产转由其法定继承人继承的制度。题中,小华的爷爷和爸爸在同一意外事故中不幸去世,此种情况下推定长辈先去世,则小华爸爸先继承爷爷的遗产,再推定小华爸爸去世,发生遗产转继承,继承人为小华。

  • 第2题:

    小华与爸爸下围棋,其中有一行棋子个数为18,小华最后落下的那颗棋在这行从左向右数刚好排第13,爸爸最后落下的那颗棋在这行从右向左数刚好排第16。那么小华和爸爸最后各自落下的棋子之间有多少颗棋子?( )
    A. 8 B. 9 C. 10 D. 11


    答案:B
    解析:
    B [解析]从左向右,小华最后落下的那颗棋子排第13,则这颗棋右面还有18 - 13 =5(颗);从右向左数,爸爸最后落下的那颗棋子刚好排第16,说明这颗棋的左面还有18 - 16 =2(颗);除去这7颗棋子,还剩18 - 5 - 2 = 11(颗),那么小华和爸爸最后各自落下的棋子之间有11 - 2 = 9(颗),因此B项正确。

  • 第3题:

    孩子:“爸爸,小华的爸爸游泳游得可好了,你怎么不会呢?” 爸爸:“小华的爸爸总是吃鱼,所以就会游泳,爸爸我不常吃鱼,怎么会游泳呢。” 孩子:“可是,爸爸你总吃鸡,你会下蛋吗?” 这则笑话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联系是客观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主观想象的联系不能够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

    D.并不是每一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


    BC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选项B就说明了主观想象中的联系不能代替或者取消对象自身的客观联系,A项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无关,D项本身错误,排除。

  • 第4题:

    孩子:“爸爸,小华的爸爸游泳游得可好了,你怎么不会呢 ”爸爸:“小华的爸爸总是吃鱼,所以就会游泳,爸爸我不常吃鱼,怎么会游泳呢 ”孩子:“可是,爸爸你总吃鸡,你会下蛋吗 ”这则笑话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联系是客观的
    C.主观想象的联系不能够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
    D.并不是每一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

    答案:B,C
    解析: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观想象中的联系不能代替或者取消对象自身的客观联系,题干中认为总吃鱼就会游泳吃鸡就会下蛋,不常吃鱼就不会游泳,主观地、人为地制造联系,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因此B项正确。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经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活动才形成的,只有反映了客观的联系才具有真实性,人为联系仍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题干中正是以主观想象的联系去取代客观事物的联系,故而选项C也正确。这则笑话没有提到联系的普遍性问题,所以A项被排除。选项D的观点显然错误,因为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故选BC

  • 第5题:

    6岁的小明和爸爸一起乘坐头等舱从北京去哈尔滨,他们的免费行李额为120千克。( )


    答案:错
    解析:
    6岁的小明和爸爸一起乘坐头等舱从北京去哈尔滨,他们的免费行李额为8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