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9岁。左侧舌根疼痛3天,影响进食。口腔检查可见全口仅余留左下6残冠。缺失牙已义齿修复。左侧舌根部见1个直径1cm的溃疡,触痛明显。最佳处理措施是A、溃疡切除B、磨除左下6锐利边缘C、化疗D、拔除左下6E、泼尼松加利多卡因于溃疡基底部浸润注射

题目

患者,男,59岁。左侧舌根疼痛3天,影响进食。口腔检查可见全口仅余留左下6残冠。缺失牙已义齿修复。左侧舌根部见1个直径1cm的溃疡,触痛明显。最佳处理措施是

A、溃疡切除

B、磨除左下6锐利边缘

C、化疗

D、拔除左下6

E、泼尼松加利多卡因于溃疡基底部浸润注射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59岁。左侧舌根疼痛3天,影响进食。口腔检查可见全口仅余留左下6残冠。缺失牙已义齿修复。左 ”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53岁,上颌多数牙缺失,仅余留双侧尖牙,残根,平齐龈缘,无松动,已做完善的根管治疗,根长11mm,牙合间距离约6mm。以下治疗措施中最适宜的是

    A、双侧尖牙银汞合金充填后,全口覆盖义齿修复

    B、双侧尖牙核桩冠修复后,上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C、套筒冠义齿修复

    D、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

    E、双侧尖牙拔除后,常规全口义齿修复


    参考答案:D

  • 第2题:

    患者,男,40岁,全身状况良好,无义齿修复史。左下6拔除1年。要求做固定修复。检查:左下6缺失,缺牙区间隙正常。左下7残冠余2/3并近中倾斜,近中舌尖缺失,髓腔暴露,内干尸治疗,大面积银汞充填。余牙良好。拍片示:左下7髓室内白色致密影,残冠,根尖无异常,口内其余情况良好。

    本病例应采用的修复前治疗不包括
    A.拔除左下7
    B.对左下7进行完善根管治疗
    C.对左下7进行必要的牙周治疗
    D.在左下7根管内置根管桩
    E.B+D

    答案:A
    解析:
    1.对于无严重牙周或根尖疾病,牙根松动的患牙经完善的治疗后原则上尽量保留做基牙。

    2.在进行固定修复时,如缺陷一侧基牙轻度倾斜使两侧基牙无法取得共同就位道时,可在倾斜基牙做完善根管治疗后,利用铸造桩改变牙体方向以获得共同就位道;亦可采用半固定桥修复,利用栓道式连接取得共同就位。

  • 第3题:

    患者,男,45岁。在某诊所做左下后牙铸造金属固定桥3年。近来义齿松动,口臭,左下后牙自发性疼痛,夜间明显。检查:左下6缺失,左下57为桥基牙,左下7金属全冠固位体颊侧边缘不密合,探诊敏感,未见冠破损。

    口腔检查的重点是
    A.口腔卫生状况
    B.原修复体及基牙
    C.牙槽嵴情况
    D.咬合关系
    E.牙周组织状况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患者,男,65岁,左下后牙固定桥修复3年,数月来自觉牙齿松动。口腔检查:左下7缺失(无上下8),左下67单端固定桥,左下6为基牙,边缘悬突,松动Ⅰ度,牙龈红肿。

    若对颌牙为可摘局部义齿,再修复左下7的方案为
    A.治疗左下6后,仅修复左下6,不修复左下7
    B.治疗左下6后,仍以左下6为基牙作固定修复
    C.治疗左下6后,以左下56为基牙作固定修复
    D.治疗左下6后,以左下456为基牙作固定修复
    E.不修复

    答案:C
    解析:
    1.单端固定桥由于桥体的一端游离无支持,当桥体承受力时,容易产生杠杆作用力,导致基牙损伤。
    2.该固定桥设计不当导致基牙损伤松动,且固位体边缘悬突引起牙龈炎症,是不良修复体,应该首先将固定桥拆除,再作进一步的治疗。
    3.当对颌牙为可摘局部义齿时,力较小,仍可设计单端固定桥,由于左下6牙周条件较差,需要在近中增加基牙,一般增加一个基牙即可,并减小桥体的颊舌径和近远中径。

  • 第5题:

    患者,男,40岁,全身状况良好,无义齿修复史。左下6拔除1年。要求做固定修复。检查:左下6缺失,缺牙区间隙正常。左下7残冠余2/3并近中倾斜,近中舌尖缺失,髓腔暴露,内干尸治疗,大面积银汞充填。余牙良好。拍片示:左下7髓室内白色致密影,残冠,根尖无异常,口内其余情况良好。

    本病例除常规固定桥修复外,还可采用以下哪种修复方案
    A.直接进行活动修复
    B.对左下7进行全冠修复后,再进行活动修复
    C.种植修复
    D.A和C
    E.B和C

    答案:E
    解析:
    1.对于无严重牙周或根尖疾病,牙根松动的患牙经完善的治疗后原则上尽量保留做基牙。

    2.在进行固定修复时,如缺陷一侧基牙轻度倾斜使两侧基牙无法取得共同就位道时,可在倾斜基牙做完善根管治疗后,利用铸造桩改变牙体方向以获得共同就位道;亦可采用半固定桥修复,利用栓道式连接取得共同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