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的大规模的保家卫国的战争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 )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答案:C
    解析:
    1947年10月10日党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了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 第2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新的严峻考验是什么?


    正确答案:第一,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第二,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第三,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第四,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 第3题:

    一报一事(即后来的一文一事)的行文制度形成于哪个时期?()

    • A、建党初期
    • B、抗日战争时期
    • C、解放战争时期
    • D、新中国成立后

    正确答案:C

  • 第4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学前教育改革与实施的措施。


    正确答案: 1、接管外国在我国设立的学前教育机构,收回教育主权
    2、停办私立幼儿园,向工农子女打开幼儿教育机构的大门
    3、制定颁布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育纲要
    4、学习前苏联学前教育的理论和经验

  • 第5题:

    1950年至()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保家卫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 A、1951
    • B、1952
    • C、1953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我军正式实行军衔制。

    • A、抗日战争时期
    • B、新中国成立时
    • C、新中国成立后
    • D、解放战争时期

    正确答案:C

  • 第7题:

    试述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


    正确答案: 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重大的政治事件,对国际局势和世界人民斗争的发展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大大激励了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剥削和压迫的国家和人民。它大大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使之横亘欧亚,连成一片。新中国的建立,不仅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和人类进步事业。
    新中国成立之际面临着复杂、尖锐的国际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了帝国主义列强中的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使其失去了所有的殖民地;英法两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也受到极大削弱。战前帝国主义六大列强中的五个已经衰败。只有美国远离战场,没有受到破坏。战后,美国凭借高度膨胀了的经济、军事实力企图霸占世界。罗斯福的“世界主义”抱负和“理想主义”的迷人色彩,依然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美国认为,战后秩序的维持非靠美国不可,从而应确保美国的领袖地位。
    战后社会主义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力量有了很大的发展。社会主义由一国的胜利变成了多国的实践,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到40年代末,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以马克思主义为纽带,通过双边或多边条约、协定,结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捍卫了世界和平,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当然,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等等。
    战后初期,美苏两国摩擦不断,对抗不止,到40年代末,两国终于由盟友变成了敌手。1947年3月,美国抛出了杜鲁门主义,这标志着美国对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的开始。1949年7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实现了欧美军事合作。1947年9月,苏东等国建立了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9年,苏联与东欧五国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实现了同东欧国家的合作。1955年,苏联同东欧国家在华沙缔结了友好互助条约,并设立了统一的武装部队司令部和政治协商委员会。这样,在50年代初不仅在欧洲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而且使两大集团的对峙带有强烈的军事色彩。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殖民体系遭到了根本性的破坏,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创造了空前有利的条件。战争期间北非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很大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加强。它们高举反法西斯的旗帜,进行民族解放斗争。在离战场较远的拉丁美洲,各国的资本主义同样也有了增长,民族意识明显加强。它们为发展民族经济和捍卫民族独立进行了协调和合作。在亚洲,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各国的入侵和造成的严重破坏,抗日运动蜂起。在抗日运动中,各国共产党起了组织和推动作用,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抗日斗争,还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准备了重要的条件。战后,亚洲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中国人民革命的影响下,挣脱殖民枷锁,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战后第一批新型的民族独立国家,使具有几百年的殖民体系从此走向土崩瓦解。战后,亚洲新型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改变了亚洲和世界的政治格局。但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决不甘心它们的失败,企图采用各种手段扼杀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试图恢复战前的殖民统治。新型民族独立国家同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展开了斗争。这些斗争,构成了该地区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
    新中国建立伊始,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并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他们继续支持蒋介石集团,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和军事上包围的政策,拒绝承认新中国,阻挠恢复新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合法席位。由于中国革命胜利对亚洲产生的重大影响,美国一直把“共产党中国”视为在亚洲面临的最为复杂和严重的问题。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由不承认新中国转变为敌视新中国。

  • 第8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中心任务和策略方针是什么?


    正确答案:1950年6月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策略方针是:不要四面出击,以免树敌太多造成全国紧张,而应集中力量向着残余势力、封建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进攻。

  • 第9题:

    单选题
    一报一事(即后来的一文一事)的行文制度形成于哪个时期?()
    A

    建党初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新中国成立后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是在()
    A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D

    新中国成立初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我国出现严格意义上的旅游业是在()。
    A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B

    新中国成立初期

    C

    改革开放初期

    D

    改革开放以后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正确答案: “站在社会主义一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周恩来提出的“礼尚往来”、“互通有无”和“团结全世界人民”等外交决策及方针,构成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出现严格意义上的旅游业是在()。

    • A、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 B、新中国成立初期
    • C、改革开放初期
    • D、改革开放以后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简述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外交方针


    正确答案: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外交方针主要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1949年春天,毛泽东主席在谈到即将诞生的新中国所要奉行的对外方针时说:“我们的一个重要方针是“另起炉灶”。其含义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国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对于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条约和协定都要重新审查处理。1949年月1月未2月初,毛泽东等在与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会谈时提出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其含义是必须先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势力和影响,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关系。“一边倒”方针是毛主席1949年6月30日为纪念中共成立28周年所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提出来的。毛主席写道:“一边倒,是孙中山的40年经验和共产党的28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 第15题:

    广东菜系的形成期主要是()

    • A、汉人南迁后
    • B、鸦片战争后
    • C、抗战后期
    • D、新中国成立初期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新中国的成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建国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面临那些任务?为此中共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历史条件:
    ⑴人民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
    ⑵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
    ⑶七届二中全会和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
    ⑷全国人民拥护在共产党领导下迅速成立中央人民政府;
    ⑸新政协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
    党和人民政府的任务: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这三大任务,互相联系,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其中最主要的任务是巩固人民政权。
    中共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斗争:
    ⑴政治上:
    ①召开新政协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②追歼残敌,剿匪作战,和平解放西藏。实现祖国大陆统一;
    ③进行抗美援朝。使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④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⑤展开镇反运动。取缔旧社会遗留的丑恶现象,使我国社会秩序得到安定;
    ⑥开展“三五反”运动。抵制资产阶级的腐蚀,打退不法资本家向社会主义的进攻,在工商业中进行一次普遍的守法经营教育,开始建立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监督.
    ⑵经济上: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②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经过“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全国物价稳定,人民政府赢得人民信任;统一财经,将全国主要财政经济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初步确立了以中央集中统一为主的财政经济管理体制;
    ③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④领导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在农村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确立工人阶级领导地位,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
    ⑶外交上:
    ①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承认国民政府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取缔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②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同苏联等国建立外交关系;积极同邻国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与国际事务;(如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破了美国在外交上孤立中国的政策。

  • 第17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犯罪状况。


    正确答案: 50-55年人民政权初建和巩固阶段。犯罪特点:初期犯罪率高,治安形势严峻,反革命政治犯罪突出,普通刑事犯罪常常同反革命犯罪交织在一起,经治理渐渐趋缓,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在治理中渐渐扫除。

  • 第18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正确答案: “站在社会主义一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周恩来提出的“礼尚往来”、“互通有无”和“团结全世界人民”等外交决策及方针,构成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 第19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进行的大规模的保家卫国的战争是()战争。

    • A、抗美援朝
    • B、对印度自卫反击
    • C、对越南自卫反击
    • D、对苏联自卫反击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下列属于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是()。

    • A、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
    • B、镇压反革命
    • C、“三反”、“五反”运动
    • D、追剿残余敌人

    正确答案:A,B,D

  • 第21题:

    问答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中心任务和策略方针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50年6月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策略方针是:不要四面出击,以免树敌太多造成全国紧张,而应集中力量向着残余势力、封建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进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下列属于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是()。
    A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

    B

    镇压反革命

    C

    “三反”、“五反”运动

    D

    追剿残余敌人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如何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正确答案: 在中国大陆即将全部解放之际,毛泽东提出了“站在社会主义一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外交思想和方针。这些外交思想和方针被确定为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1)、“一边倒”即站在社会主义一边。
    毛泽东在1949年提出的“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在中国革命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所做出的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决策。
    (2)、“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是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新中国不承认一切旧的外交关系,一扫百余年的屈辱外交,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开创了独立自主的外交。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949年初,毛泽东在同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会谈时强调指出,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大家庭来讲,这个屋子太脏了,柴草、垃圾、尘土、跳蚤、臭虫、虱子什么都有。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从内到外,把那些脏东西通通打扫一番,好好加以整顿。等屋子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我们的真正朋友可以早点进来,也可以帮助我们做点清理工作,但别的客人得等一等,暂时还不能让他们进来。
    “站在社会主义一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周恩来提出的“礼尚往来”、“互通有无”和“团结全世界人民”等外交决策及方针,构成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