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2岁,右乳外上限发现一包块,手术后病理回报乳腺癌。此病的致癌因素是( )。A、遗传因素B、内分泌因素C、免疫因素D、化学致癌因素E、生物致癌因素

题目

患者女,42岁,右乳外上限发现一包块,手术后病理回报乳腺癌。此病的致癌因素是( )。

A、遗传因素

B、内分泌因素

C、免疫因素

D、化学致癌因素

E、生物致癌因素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42岁,右乳外上限发现一包块,手术后病理回报乳腺癌。此病的致癌因素是( )。A、遗传因素B、内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49岁,发现右乳外上象限,无痛,单发,质硬,边界欠清肿块,最常见的疾病是A.纤维腺瘤

    患者,女,49岁,发现右乳外上象限,无痛,单发,质硬,边界欠清肿块,最常见的疾病是

    A.纤维腺瘤

    B.乳腺癌

    C.乳管内乳头状瘤

    D.乳腺结核

    E.乳腺炎


    正确答案:B
    乳腺癌好发于外上象限,边界欠清提示侵润性生长,综上所述提示乳腺癌可能性大。

  • 第2题:

    患者,女,44岁,发现右乳外上象限肿块,无痛单发,最常见的疾病是

    A、乳腺癌
    B、乳管内乳头状瘤
    C、乳腺结核
    D、乳腺炎
    E、纤维腺瘤

    答案:A
    解析:
    此题最可能的诊断是:乳腺癌
    乳腺癌症状
    ①无痛性肿块:乳房的无痛性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
    ②乳头溢液: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可以呈水样、血样、浆液性或脓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间隔时间也不一致。
    ③乳头和乳晕异常: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完全缩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有时整个乳房抬高,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乳头糜烂也是乳腺癌的典型症状。炎性乳腺癌时局部皮肤呈炎症样表现;颜色由淡红到深红,开始时比较局限,不久即扩大到大部分乳腺皮肤,同时伴有皮肤水肿。皮肤增厚、粗糙、表面温度升高。
    ④扩散及发展:乳腺癌细胞的倍增时间平均为90天,在临床能发现肿块前,肿瘤的隐匿阶段平均为12年(6~20年)。肿瘤一旦发生,其发展可通过以下方式:局部扩展、淋巴道播散、血行播散。
    ⑤乳腺癌如不经治疗,或者给药无效,会逐渐侵犯以下一些区域:淋巴腺、骨、肺、肝、脑、胸膜腔、心包渗液、高血钙、脊髓受压。
    乳腺癌的分期:
    Ⅰ期指原发肿瘤原发肿瘤小于2cm淋巴结无转移
    Ⅱ期原发肿瘤大于2cm有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活动
    Ⅲ期原发肿瘤大于5cm有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固定

  • 第3题:

    患者,女,48岁。右乳房发现肿块2个月。查体:右乳头抬高,右乳外上象限可扪及一个2~2.5cm肿块,质硬,表面不平,边界不清。应首先考虑的是

    A、乳腺纤维瘤
    B、乳腺增生病
    C、乳腺癌
    D、乳房结核
    E、乳管扩张症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患者, 女,49 岁,发现右乳外上象限肿块,无痛单发,最常见的疾病是:

    A. 纤维腺瘤
    B. 乳腺癌
    C. 乳管内乳头状瘤
    D. 乳腺结核
    E. 乳腺炎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患者女,52岁。发现右乳包块5天。查体:质地硬,表面不光滑。穿刺细胞学诊断为乳腺癌。

    护士指导患者术后行功能锻炼的要点,其中不包括
    A.术后5天内患肢制动,置于功能位
    B.术后2~3天手指可以主动或被动活动
    C.术后48小时可下床
    D.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做腕部、肘部的屈曲和伸展运动
    E.锻炼的目标是患侧手绕过头顶摸到对侧耳朵

    答案:A
    解析:

    保乳手术的适应证:(1)单发病灶;(2)肿块≤3cm;(3)距离乳头乳晕2cm以上周围型病灶(C错);(4)有放射治疗条件;(5)患者自愿。故答案为C。
    术后24小时,活动腕关节;术后1~2天,练习伸指、握拳简单动作;术后2~3天,练习屈肘屈腕,坐位屈肘前臂伸屈动作;术后3~5天,用患肢手摸同侧耳和同侧肩;5~7天,练习肩关节抬举、屈曲肩关节抬至90度;7~10天,练习患肢上举,进行“爬墙”运动,以后逐日增加运动量;10天后,练习“吊环”运动,每日数次。故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