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2岁。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1个月。伴上腹胀、隐痛,食欲差、乏力,10天前感皮肤瘙痒,大便呈白陶土样。查体:消瘦,巩膜黄染,腹部稍胀,无明显压痛,未触及包块,胆囊无肿大。血AFP5μg/L。最可能的诊断是A、肝门部胆管癌B、胆囊癌C、胆总管下段癌D、肝癌E、胰头癌

题目

患者男,62岁。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1个月。伴上腹胀、隐痛,食欲差、乏力,10天前感皮肤瘙痒,大便呈白陶土样。查体:消瘦,巩膜黄染,腹部稍胀,无明显压痛,未触及包块,胆囊无肿大。血AFP5μg/L。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门部胆管癌

B、胆囊癌

C、胆总管下段癌

D、肝癌

E、胰头癌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62岁。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1个月。伴上腹胀、隐痛,食欲差、乏力,10天前感皮肤瘙痒,大便呈白陶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62岁。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1个月。伴上腹胀、隐痛,食欲差、乏力,10天前感皮肤瘙痒,大便呈陶土样。査体:消瘦,巩膜黄染,腹部稍胀,无明显压痛,未触及包块,胆囊无肿大。血AFP5μg/L。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胆嚢癌
    B.胆总管下段癌
    C.肝癌
    D.胰头癌
    E.肝门部胆管癌


    答案:E
    解析:
    患者黄疸进行性加重,AFP正常,故排除C项,患者胆囊不大,排除A、B两项,患者未触及包块,胰头癌常有腹部包块,故本题选E。

  • 第2题:

    男,60岁。上腹胀、隐痛伴皮肤黄染、食欲不振、厌油腻饮食1个月,症状进行性加重,体重共减轻5kg。10天前开始大便颜色逐渐变浅,近2天大便呈白陶土样。查体:巩膜明显黄染,肝肋下未触及,右肋缘下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底部,无触痛。实验室检查:血总胆红素 340 μ mo1/L。血 AFP 5 μ g/L。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胆囊结石
    B、肝门部胆管癌
    C、肝癌
    D、胆总管下段癌
    E、胆总管结石

    答案:D
    解析:

  • 第3题:

    1. 女,20岁,恶心1周,加重伴意识障碍、巩膜黄染1天入院,既往体健。经治疗后神志转清,黄疸消退。6个月后仍感乏力、纳差及腹胀。查体:腹平软,脾肋下2cm,腹水征阳性。化验:SGPT60u,SP56g/L,A26g/L,AFP阴性。B超示肝脏缩小,脾大。诊断考虑为( )
    2. 女,42岁,皮肤巩膜黄染伴皮肤瘙痒6个月,加重1个月,大便呈灰白色。查体:肝肋下3cm,质硬,表面光滑,脾大平脐。化验:血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SGPT30u,γ-GT200u。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B坏死后性肝硬化

    C原发性肝癌

    D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E血吸虫性肝纤维化


    1. B
    2. D

  • 第4题:

    患者男,62岁。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1个月。伴上腹胀、隐痛,食欲差、乏力,10天前感皮肤瘙痒,大便呈白陶土样。查体:消瘦,巩膜黄染,腹部稍胀,无明显压痛,未触及包块,胆囊无肿大。血AFP5μg/L。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门部胆管癌
    B.胆囊癌
    C.胆总管下段癌
    D.肝癌
    E.胰头癌

    答案:A
    解析:
    胆管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无痛性黄疸,包括深色尿、巩膜黄染、皮肤黄染、陶土便及瘙痒等。如发现胆囊扩张增大,则肿瘤位于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部以下,相反,胆囊空虚,胆总管不扩张,在肝门胆管区见到较小的软组织肿块,则肿瘤位于肝门部胆管。故本题答案为A。

  • 第5题:

    男,65岁。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1个月。伴上腹胀、隐痛,食欲差、乏力,10天前感皮肤瘙痒,大便呈陶土样。查体:消瘦,巩膜黄染,腹部稍胀,无明显压痛,未触及包块,胆囊无肿大。血AFP5μg/L。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胰头癌
    B、胆囊癌
    C、肝癌
    D、胆总管下段癌
    E、肝门部胆管癌

    答案:E
    解析:
    肝门部胆管癌梗阻胆道,使胆红素排除受阻,无法和食物残渣融合上色,到后期大便成形因没有胆红、胆汁上色而呈现陶土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