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4 岁。10 年前体检时发现 HBsAg 阳性,当时 ALT 正常,未治疗,未定期复査近 1 年 ALT 反复升高.未进行抗病毒治疗。3 周前劳累后出现食欲下降,尿黄、明显乏力。症状逐渐加重,出现腹胀,尿量减少入院。査体:神志清楚,反应迟钝,扑翼样震颤阳性。心肺査体未见异样,腹部膨隆,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室检査:ALT176U/L,TBi1432m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32%,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重型乙型肝炎B.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C.急性重型乙型肝炎D.慢性乙型肝炎E

题目

男.44 岁。10 年前体检时发现 HBsAg 阳性,当时 ALT 正常,未治疗,未定期复査近 1 年 ALT 反复升高.未进行抗病毒治疗。3 周前劳累后出现食欲下降,尿黄、明显乏力。症状逐渐加重,出现腹胀,尿量减少入院。査体:神志清楚,反应迟钝,扑翼样震颤阳性。心肺査体未见异样,腹部膨隆,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室检査:ALT176U/L,TBi1432m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32%,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B.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C.急性重型乙型肝炎

D.慢性乙型肝炎

E.急性黄疸型肝炎


相似考题
更多“男.44 岁。10 年前体检时发现 HBsAg 阳性,当时 ALT 正常,未治疗,未定期复査近 1 年 ALT 反复升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44岁。9年前体检发现HBsAg阳性,当时ALT正常,未定期复查。近4年ALT反复升高,未予抗病毒治疗。3周前因过劳出现食欲下降、尿黄、明显乏力、齿龈出血。治疗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且出现腹胀、尿量减少。近3天睡眠颠倒,有时语无伦次。查体:注

    射部位有淤斑,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扑翼样震颤阳性,化验ALT176U/I,TBil432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38%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亚急性重型乙型肝炎

    B.乙肝肝硬化,活动期,失代偿期

    C.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D.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

    E.慢性乙型肝炎


    正确答案:B

  • 第2题:

    男,40岁。因腹胀、乏力、纳差3天来诊,10年前体检发现HbsAg阳性,HbeAg阳性,ALT正常,口服中药渐续治疗,有长期大量饮酒史,家中母亲及2个兄弟均为乙肝患者。查体:神志清楚,面色晦暗,无明显黄染,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腹水征(+),实验室检查:ALT50U/L,HBVDNA2X105拷贝/ml。
    该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是
    A.对症治疗
    B.保肝治疗
    C.抗纤维化治疗
    D.免疫治疗
    E.抗病毒治疗


    答案:E
    解析:
    目前患者病毒复制量较多,且转氨酶升髙,需抗病毒治疗,最重要的抗病毒药物是核苷酸类药物。

  • 第3题:

    男,38岁,5年前发现HBsAg(+),近2年来数次出现ALT增高,经治疗可恢复,近2个月来出现乏力、纳差。体检:巩膜不黄,亦未见肝掌蜘蛛痣,肝肋下1cm,脾侧位可及。ALT 420U/L,TBIL 120μmol/L,HBsAg(+)。
    是否应进行抗病毒治疗,依据下列哪一项决定()
    A.HBsAg(+)
    B.抗HBs(+)
    C.抗HBe(+)
    D.抗HBc(+)
    E.HBeAg(+)


    答案:E
    解析:
    有病毒复制时才需抗病毒治疗,即HBeAg(+)。

  • 第4题:

    病例摘要:男性28岁。HBsAg阳性20年,肝功异常5年。20年前体检发现HBsAg阳性,当时肝功能正常,无明显症状。5年前开始ALT升高,HBeAg及HBVDNA均阳性,服用中药或保肝药治疗,ALT时而正常或升高。一周前工作忙感乏力,化验ALT200IU/L来诊,除有轻度乏力外无其他症状。无其他疾病,无烟酒嗜好,无输血及服用损肝药史,家中母亲及姐姐均为乙肝。查体:一般情况良好,无黄疸、肝病面容、肝掌及蜘蛛痣,肝肋下未及,脾侧位可及。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ALT250IU/L,HBsAg(+)、HBeAg(+)、抗HBc(+)。


    参考答案:分析步骤:1.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HBeAg(+)。诊断依据:发现乙肝已20年,有乙肝家族史。近5年ALT异常,HBV复制,从未进行规范抗HBV治疗。近日化验肝功能异常,HBeAg阳性。2.鉴别诊断(1)有否其他嗜肝病毒感染。(2)药物性肝炎:无服用损肝药史,可除外。(3)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伤,如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血常规及B型超声检查。3.进一步检查(1)HBVDNA,证实有HBV复制及程度。(2)应检测HAV、HCV、HDV、HEV抗原抗体,以除外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3)进行B型超声检查及AFP,以除外有否肝硬化或肝癌。4.治疗方案按国内外乙型肝炎治疗指南要求,应进行规范的抗HBV治疗。按病情及患者意愿选择。建议:(1)首选治疗:普通IFN-α5MU隔日一次皮下或肌内注射,或长效IFN-α(PEG-IFN-α2a,派罗欣180μg或PEG-IFN-intro-α2b,佩乐能1.5μg/k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如半年有效应用至少一年。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其副作用,必要时需及时调节药物剂量。(2)亦可选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按疗效及耐药变异情况,可选用以下一种:1)恩替卡韦0.5mg,每日一次,空腹(服药前后各2小时)服用。2)替比夫啶600mg,每日一次,口服。3)拉米夫啶100mg,每日一次,口服。4)阿德福韦酯10mg,每日一次,口服。需长期服用,停药指标是ALT正常,HBV-DNA检测不出,HBeAg血清学转换后至少一年以上。此间必须密切监测HBV-DNA及肝功能,一旦有HBV-DNA突破,立即进行HBV变异检测,并及时调整治疗。

  • 第5题:

    患者,男,44岁。九年前体检时发现HBsAg阳性,当时ALT正常,未定期复查。近4年ALT反复升高,未予抗病毒治疗。3周前因过劳出现食欲下降、尿黄、明显乏力、齿龈出血。治疗后,述症状逐渐加重,且出现腹胀、尿量减少。近3天睡眠颠倒,有时语无伦次。查体:注射部位有瘀斑,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扑翼样震颤阳性。化验ALT176U/L,TBil432μmol/L,凝血酶原活度38%。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乙型肝炎
    B.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C.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
    D.亚急性重型乙型肝炎
    E.乙肝肝硬化,活动期,失代偿期

    答案:B
    解析:
    急性重型肝炎指既往无同型肝炎病史,起病甚急,可有发热、食欲不振、恶心、频繁呕吐、极度乏力等明显的消化道及全身中毒症状;黄疸逐渐加深,肝脏进行性缩小;可有出血倾向、中毒性鼓肠、肝臭、少量腹水,急性肾衰竭(肝肾综合征);起病14日以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Ⅱ~Ⅴ度)表现;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慢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的临床表现与亚急性重型相似,是在慢性肝炎(肝硬化或携带者)基础上发生的亚急性重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