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1871年文部省成立不久就创办了东京师范学校,用了很大力量从美国请来师范学校教师,引进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设备,在当时起到了示范的作用。1872年《学制令》把立即设立师范学校放在仅次于建立小学的重要地位,到19世纪70年代末期,每一个府县至少已建立了1~2所师范学校,至于女子师范学校,文部省设立的有一所,有些府县也设有自己的女子师范学校。那时的日本师范学校实际上是宣传现代教育的样板学校,办得十分先进。东京师范学校的教育标准几乎与东京大学相等,各县的师范学校也被当作该地区的最高学府。尽管师范学校已有所发展,但合格教师仍供不应求,所以师范学校兼负在职教师训练之责。1875年官方制定教师资格审核制度以后,各师范学校也成了负责授予教师证书的机构。1886年的新学制规定师范学校分普通师范学校与高等师范学校,前者培养小学教师,后者培养中学和普通师范学校的教师。为了在全日本推广军国主义教育,当时日本的师范学校除了文化教育外还实行强制性的军事训练制度,着重培养师范生具有“顺良”、“信爱”、“威重”三种品德。


更多“概述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师范教育。 ”相关问题
  • 第1题:

    日本的首家日报《横滨每日新闻》诞生于()

    • A、明治维新前
    • B、明治维新后
    • C、幕府统治时期
    •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日本明治维新是在什么时候?


    正确答案:日本明治维新是在1868年

  • 第3题:

    日本明治维新前的法律属于中华法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下列事关日本历史的选项中,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大改新促进了日木社会的发展
    • B、明治维新使曰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C、偷袭珍珠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 D、重视科教促使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中国人对日本明治维新最早评论的两本书是《日本近事记》和()

    • A、《日本事纪》
    • B、《东倭考》
    • C、《维新评论》
    • D、《明治维新考》

    正确答案:B

  • 第6题:

    日本为什么能够实现明治维新?


    正确答案:(1)内部条件:1)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已进入手工工场阶段,有一个比较强大的资产阶级。
    2)在倒幕运动中,日本资产阶级同下级武士建立了比较紧密的、广泛的联盟。
    3)日本倒幕势力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人民的力量。
    4)日本维新派领导人在夺取政权后,自上而下地实行了一系列全方位的改革。
    (2)外部原因:1)当时各国列强主要以商品进军、掠夺原料为主,瓜分殖民地还未提上统治者议事日程。
    2)因为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是中国的近邻,当时西方列强都在集中精力争夺中国这块肥肉,这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日本的侵略。
    3)此时,西方主要列强正处于多事之秋,美国正忙于内战后的重建,俄国正在进行农奴制改革,英法主要关注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均无暇东顾。
    4)而在伊朗、印度、中国形成了波澜壮阔的亚洲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日本利用这极为有利的国际形势,成功地实行了明治维新。

  • 第7题:

    日本明治维新改革措施内容


    正确答案:总目标是实现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也是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1)以小学为基础,努力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全民整体素质
    (2)努力推进中高等教育的发展
    (3)大力发展实业教育
    (4)大力兴办师范教育,努力提高教师地位和物质待遇明治维新后的教育改革内容
    一、确立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
    二、颁布教育改革法令;
    三、积极发展师范教育;
    四、到先进的欧美国家学习考察;
    五、重视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
    六、严格而积极地选派留学生;
    七、从欧美国家聘请教师

  • 第8题:

    问答题
    如何评价日本的明治维新?

    正确答案: 明治维新取得的积极成果主要是:
    (1)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的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2)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是日本历史上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事件。
    但是,明治维新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这首先表现在,日本虽然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但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中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等。因此,作为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又是不彻底的。其次,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日本虽然通过明治维新顺利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但却迅速地走上了侵略和压迫其他民族的道路,成为一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这不仅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日本明治维新的时间、内容、意义。

    正确答案: 明治维新:
    ①时间:1868年
    ②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③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但是,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日本强大起来了,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明治维新前,日本7岁以前儿童主要在家庭接受教育。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后,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建筑师对日本传统建筑的青睐使日本人开始重新评价传统建筑。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明治维新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泡沫经济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明治维新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经济和文化革命

    B

    明治维新推翻了德川幕府

    C

    明治维新使大政归还天皇

    D

    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后,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建筑师对日本传统建筑的青睐使日本人开始重新评价传统建筑。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 B、明治维新
    • C、第二次世界大战
    • D、泡沫经济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为什么说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法属于中华法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 (1)公元701年的颁布的《大宝律令》是日本第一部成文法典,它以中国唐朝的《永徽律》为蓝本,是一部以刑法为主,诸法合体的法典。
    (2)1742年德川幕府统治时期,仿照中国明律制定了《公式方御定书》,是日本封建社会后期的一部重要法典。
    (3)日本封建法律体系从内容到形式都深受中国封建法的影响,打上了儒家思想的深刻烙印,尽管其中不乏有日版固有的传统习惯法的保留,但总体而言,日本封建法被公认为是中华法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第15题:

    评价日本的明治维新。


    正确答案: 进步性:明治维新是一次以农民为主力,资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联盟,以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领导的日本型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幕府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为代表的地主资产阶级专政;实行了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成为日本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消极性: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保留天皇,人民没有民主权利;宣扬“神道”“尊皇”迷信思想。成为具有明显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

  • 第16题:

    日本明治维新的时间、内容、意义。


    正确答案:明治维新:
    ①时间:1868年
    ②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③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但是,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日本强大起来了,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 第17题:

    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正确答案:内容:
    (1)、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文化: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并强大起来,但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不少的封建残余。

  • 第18题:

    概述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师范教育。


    正确答案:1871年文部省成立不久就创办了东京师范学校,用了很大力量从美国请来师范学校教师,引进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设备,在当时起到了示范的作用。1872年《学制令》把立即设立师范学校放在仅次于建立小学的重要地位,到19世纪70年代末期,每一个府县至少已建立了1~2所师范学校,至于女子师范学校,文部省设立的有一所,有些府县也设有自己的女子师范学校。那时的日本师范学校实际上是宣传现代教育的样板学校,办得十分先进。东京师范学校的教育标准几乎与东京大学相等,各县的师范学校也被当作该地区的最高学府。尽管师范学校已有所发展,但合格教师仍供不应求,所以师范学校兼负在职教师训练之责。1875年官方制定教师资格审核制度以后,各师范学校也成了负责授予教师证书的机构。1886年的新学制规定师范学校分普通师范学校与高等师范学校,前者培养小学教师,后者培养中学和普通师范学校的教师。为了在全日本推广军国主义教育,当时日本的师范学校除了文化教育外还实行强制性的军事训练制度,着重培养师范生具有“顺良”、“信爱”、“威重”三种品德。

  • 第19题:

    判断题
    日本明治维新前的法律属于中华法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明治维新前,日本没有社会学前教育机构和设施。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中国人对日本明治维新最早评论的两本书是《日本近事记》和()
    A

    《日本事纪》

    B

    《东倭考》

    C

    《维新评论》

    D

    《明治维新考》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法属于中华法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 (1)公元701年的颁布的《大宝律令》是日本第一部成文法典,它以中国唐朝的《永徽律》为蓝本,是一部以刑法为主,诸法合体的法典。
    (2)1742年德川幕府统治时期,仿照中国明律制定了《公式方御定书》,是日本封建社会后期的一部重要法典。
    (3)日本封建法律体系从内容到形式都深受中国封建法的影响,打上了儒家思想的深刻烙印,尽管其中不乏有日版固有的传统习惯法的保留,但总体而言,日本封建法被公认为是中华法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概述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师范教育。

    正确答案: 1871年文部省成立不久就创办了东京师范学校,用了很大力量从美国请来师范学校教师,引进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设备,在当时起到了示范的作用。1872年《学制令》把立即设立师范学校放在仅次于建立小学的重要地位,到19世纪70年代末期,每一个府县至少已建立了1~2所师范学校,至于女子师范学校,文部省设立的有一所,有些府县也设有自己的女子师范学校。那时的日本师范学校实际上是宣传现代教育的样板学校,办得十分先进。东京师范学校的教育标准几乎与东京大学相等,各县的师范学校也被当作该地区的最高学府。尽管师范学校已有所发展,但合格教师仍供不应求,所以师范学校兼负在职教师训练之责。1875年官方制定教师资格审核制度以后,各师范学校也成了负责授予教师证书的机构。1886年的新学制规定师范学校分普通师范学校与高等师范学校,前者培养小学教师,后者培养中学和普通师范学校的教师。为了在全日本推广军国主义教育,当时日本的师范学校除了文化教育外还实行强制性的军事训练制度,着重培养师范生具有“顺良”、“信爱”、“威重”三种品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日本的首家日报《横滨每日新闻》诞生于()
    A

    明治维新前

    B

    明治维新后

    C

    幕府统治时期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