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地理大发现的作用。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对儿童文学的出现没有直接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项因素是()。

    • A、儿童的被发现
    • B、教育向平民普及
    • C、中产阶级的兴起
    • D、地理大发现

    正确答案:D

  • 第2题:

    什么是“地理大发现”?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地理大发现”发生于15世纪末。是指当时西欧一部分封建国家内的商品货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激起黄金欲望日益炽热,为对外殖民扩张,而进行的一系列重大的海外探索活动,取得了包括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对通往东方新航路的开辟等重大成果。

  • 第3题:

    简述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正确答案:1.促进了专门为交换的生产分工。
    2.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3.促进了殖民贸易的形成。

  • 第4题:

    简述地理大发现的作用。


    正确答案: 1、它对世界商业贸易的影响十分巨大,引起了所谓的商业革命,主要商业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以及尼德兰所代替;
    3、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与数量的增多;
    4、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 第5题:

    地理大发现的条件


    正确答案:第一,航海技术的改进。在造船技术方面,葡萄牙人走在最前面航海技术的改进。为地理大发现及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使处于海外扩张期间的西欧在海上占了优势,从而有可能控制联结各大洲的海洋。
    第三,商业上的进步。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复式簿记。(2)银行业和信贷业的发展。(3)观念上的改变。(4)股份公司的出现。
    第四,专制政府的支持。专制政府支持发现新航路,支持海上发展,用海军保护本国航运业及海外贸易,有时不错为此发动战争。而且,专制国家还可以调动社会上一切力量,把它们汇合成一个整体引向海外。西欧专制制度就这样成为向海外扩张的强有力的后盾。

  • 第6题:

    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正确答案:(1)地理大发现使欧洲和外界的联系频繁,促进了各地的学术交流,对宗教和封建势力的冲击加剧
    (2)地圆说取代了地平说,促进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 第7题:

    问答题
    地理大发现的背景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经济动因。首先是黄金的诱惑:14-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使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急剧增加,黄金作为货币的职能日益突出,成为最贵重的交换手段,占有黄金就意味着占有一切。《马可·波罗行记》对中国、印度等地的夸张描述,使西欧贵族、商人、航海家都把东方看成遍地黄金,到东方实现黄金梦是促进开辟新航路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贸易的需求。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使西欧迫切希望加强东西方贸易。他们一方面要为商品开辟市场,另一方面要获取东方的香料、樟脑、丝绸等商品,这不仅满足欧洲人的日常需求,而且商人也从中获得巨大利润。而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以东部地中海为中心。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商路被穆斯林所控制,东方商品需多次转手才能到达西欧,价钱非常昂贵。因此,西方商人和贵族为了发展同东方的直接贸易,迫切需要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直达东方的航路。
    2.宗教动因,指西欧的基督教徒希望与想象中的住在东非的基督教徒联合,共同夹击伊斯兰教徒,这是中世纪十字军运动的继续。
    3.人文主义精神的促进。地理大发现最重要的成果是在文艺复兴走向高潮的时候完成的,西方人通常把地理大发现看成文艺复兴的成果之一,因为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使人们追求新鲜和创新,为个人幸福而奋不顾身,这实际上是一种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进取精神。
    4.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开辟新航路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古希腊的地圆说再度流行。航海技术得以改进,西欧能制造适于远航的大船,三角帆、罗盘针、星盘、象限仪的发明和采用,地图的绘制等,都是当时最先进的航海技术。海上武器和战术也有很大进步,在15世纪以前,海战都是在甲板上短兵相接,到了15世纪,把大炮搬到船上,使海上作战能力超过任何民族。15世纪末,他们又在战船的舷侧钻了许多用于射击的炮孔,预示着舷炮的出现。
    5.商业经营手段的进步。要开辟世界市场,需要有一个能支撑这种市场的经济体系,否则就是把船开到东方来,也不一定能够占领世界市场,如郑和把那么多的大船开到非洲,但不会占领世界市场。这方面的条件,包括银行、股份公司、复式簿记等等方面的发展。(复式簿记:每笔交易都在总帐里记两次,一次作为贷方,另一次作为借方)。
    6.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支持。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都完成了政治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民族国家开始形成。他们希望开辟新航路来发展对外贸易,增加收入和扩张自己的势力。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地理大发现是不可能产生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欧洲地理大发现的实质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欧洲人发现美洲
    无论是哥伦布的成就或是达·伽玛的成就,只有从欧洲的局部观点来看的时候,才能在某种意义上被认作是一种发现。如果把这一观点引用于其他地方,或扩大到世界范围,那显然是错误的。
    (2)印地安人的美洲
    美洲在欧洲人尚未发现以前,就有着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美洲的原居民族叫印地安人,著名的玛雅文明、印加文明。
    (3)印第安人的祖先
    学术界认为印地安人是15000—20000年前由亚洲从冰上横越白令海峡陆续迁入,分布遍及整个美洲大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地理大发现的作用。

    正确答案: 1、它对世界商业贸易的影响十分巨大,引起了所谓的商业革命,主要商业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以及尼德兰所代替;
    3、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与数量的增多;
    4、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名词解释题
    地理大发现:

    正确答案: 西方史学家对15至18世纪欧洲航海者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15世纪后,西欧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引起了封建贵族、大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对贵金属的渴求。《马可•波罗行记》对东方富庶的夸张描绘,进一步煽动着欧洲人的寻金热情。15世纪中叶以后,阿拉伯人与奥斯曼土耳其人垄断了东西方传统通道,也促使西欧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此外,快速帆船的制造,指南针用于航海及地圆学说的盛行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最初由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组织远洋航行。1492年,哥伦布航抵“美洲”,开辟了欧美航线;1498年达•伽马开辟自西欧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与其同伴首次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的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了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狂潮。欧洲的商业中心逐渐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由此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增长,预示了世界史上一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对儿童文学的出现没有直接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项因素是()。
    A

    儿童的被发现

    B

    教育向平民普及

    C

    中产阶级的兴起

    D

    地理大发现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地理大发现使欧洲和外界的联系频繁,促进了各地的学术交流,对宗教和封建势力的冲击加剧
    (2)地圆说取代了地平说,促进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地理大发现的经济后果有哪些


    正确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通往来和经济联系,如果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预示着欧洲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巨变,为世界性市场和世界性经济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那么,地理大发现则加速了这种变化的实现,促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
    (2)世界市场开辟后,西欧各国王朝为了使本国的商业资本在世界贸易活动中占据有利地位,纷纷对本国一些大规模的对外贸易商业公司进行直接扶植。这些大公司成了西欧各国进行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工具。
    (3)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的经济面貌完全改观,引起了16世纪欧洲商业的革命性变化,在经济史上被称为“商业革命”。西欧的“商业革命”促进了西欧商业资本的迅速发展和扩张,为西欧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加速了西欧经济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面过渡。
    (4)“地理大发现”也引发了16世纪欧洲的“价格革命”。地理大发现之后,西欧获得了金银的新来源。大量低价的黄金、白银流人欧洲,引起货币贬值,物价飞涨。“价格革命”对西欧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地位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价格革命”改变了欧洲社会中原来各阶层间的经济关系,使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加速发展。
    (5)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欧洲经济中心的转移。作为欧洲经济中心的意大利诸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等,由于远离大洋航道,失去了垄断地位,从此在经济上走向衰落。与意大利有着密切商业联系的德意志南部各城市也随之衰败,而大西洋沿岸国家的经济地位则大大提高,成为欧洲经济贸易活动的中心。

  • 第14题:

    “地理大发现”这一海外探索活动发生在何时?


    正确答案:西欧通往东方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大陆的发现,史称为“地理大发现”,这一海外探索活动发生在15世纪末。

  • 第15题:

    地理大发现的背景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经济动因。首先是黄金的诱惑:14-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使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急剧增加,黄金作为货币的职能日益突出,成为最贵重的交换手段,占有黄金就意味着占有一切。《马可·波罗行记》对中国、印度等地的夸张描述,使西欧贵族、商人、航海家都把东方看成遍地黄金,到东方实现黄金梦是促进开辟新航路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贸易的需求。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使西欧迫切希望加强东西方贸易。他们一方面要为商品开辟市场,另一方面要获取东方的香料、樟脑、丝绸等商品,这不仅满足欧洲人的日常需求,而且商人也从中获得巨大利润。而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以东部地中海为中心。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商路被穆斯林所控制,东方商品需多次转手才能到达西欧,价钱非常昂贵。因此,西方商人和贵族为了发展同东方的直接贸易,迫切需要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直达东方的航路。
    2.宗教动因,指西欧的基督教徒希望与想象中的住在东非的基督教徒联合,共同夹击伊斯兰教徒,这是中世纪十字军运动的继续。
    3.人文主义精神的促进。地理大发现最重要的成果是在文艺复兴走向高潮的时候完成的,西方人通常把地理大发现看成文艺复兴的成果之一,因为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使人们追求新鲜和创新,为个人幸福而奋不顾身,这实际上是一种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进取精神。
    4.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开辟新航路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古希腊的地圆说再度流行。航海技术得以改进,西欧能制造适于远航的大船,三角帆、罗盘针、星盘、象限仪的发明和采用,地图的绘制等,都是当时最先进的航海技术。海上武器和战术也有很大进步,在15世纪以前,海战都是在甲板上短兵相接,到了15世纪,把大炮搬到船上,使海上作战能力超过任何民族。15世纪末,他们又在战船的舷侧钻了许多用于射击的炮孔,预示着舷炮的出现。
    5.商业经营手段的进步。要开辟世界市场,需要有一个能支撑这种市场的经济体系,否则就是把船开到东方来,也不一定能够占领世界市场,如郑和把那么多的大船开到非洲,但不会占领世界市场。这方面的条件,包括银行、股份公司、复式簿记等等方面的发展。(复式簿记:每笔交易都在总帐里记两次,一次作为贷方,另一次作为借方)。
    6.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支持。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都完成了政治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民族国家开始形成。他们希望开辟新航路来发展对外贸易,增加收入和扩张自己的势力。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地理大发现是不可能产生的。

  • 第16题:

    地理大发现


    正确答案: 西方史学家对15至18世纪欧洲航海者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15世纪后,西欧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引起了封建贵族、大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对贵金属的渴求。《马可?波罗行记》对东方富庶的夸张描绘,进一步煽动着欧洲人的寻金热情。15世纪中叶以后,阿拉伯人与奥斯曼土耳其人垄断了东西方传统通道,也促使西欧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此外,快速帆船的制造,指南针用于航海及地圆学说的盛行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最初由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组织远洋航行。1492年,哥伦布航抵“美洲”,开辟了欧美航线;1498年达?伽马开辟自西欧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与其同伴首次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的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了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狂潮。欧洲的商业中心逐渐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由此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增长,预示了世界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 第17题:

    简述地理大发现之背景。


    正确答案:(1)促进因素:寻找黄金(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需求增加)、陆上商路被强大的奥斯曼所阻隔,寻找新的商道(香料)、传播基督福音(精神动力)、探索未知世界,追求人世间的幸福
    (2)条件:航海术(罗盘)、造船术(多桅帆船)、地理知识的应用(地圆学说)提供技术条件、海上武器(火药)和战术的进步、政府的支持、商业上的进步
    (3)西葡两国完成中央集权,国力强盛,能进行对外扩张,本身也具有地理、航海优势,传播基督教的热情、及相对的贫穷落后。

  • 第18题:

    问答题
    地理大发现有什么条件?

    正确答案: 第一,航海技术的改进。在造船技术方面,葡萄牙人走在最前面航海技术的改进。为地理大发现及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使处于海外扩张期间的西欧在海上占了优势,从而有可能控制联结各大洲的海洋。
    第三,商业上的进步。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复式簿记。
    (2)银行业和信贷业的发展。
    (3)观念上的改变。
    (4)股份公司的出现。
    第四,专制政府的支持。专制政府支持发现新航路,支持海上发展,用海军保护本国航运业及海外贸易,有时不错为此发动战争。而且,专制国家还可以调动社会上一切力量,把它们汇合成一个整体引向海外。西欧专制制度就这样成为向海外扩张的强有力的后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填空题
    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的精神动因是()。

    正确答案: 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地理大发现之背景。

    正确答案: (1)促进因素:寻找黄金(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需求增加)、陆上商路被强大的奥斯曼所阻隔,寻找新的商道(香料)、传播基督福音(精神动力)、探索未知世界,追求人世间的幸福
    (2)条件:航海术(罗盘)、造船术(多桅帆船)、地理知识的应用(地圆学说)提供技术条件、海上武器(火药)和战术的进步、政府的支持、商业上的进步
    (3)西葡两国完成中央集权,国力强盛,能进行对外扩张,本身也具有地理、航海优势,传播基督教的热情、及相对的贫穷落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地理大发现的原因?

    正确答案: 经济上的动因:首先是寻求商业利益。这是在近代早期的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的商业冒险行为。其次对黄金的追求。人人都渴望黄金,哥伦布对黄金着了迷,他说过:“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商路的阻断。1453年,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帝国军队不仅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西欧商人很自然地渴望另辟一条通往东方的商路。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基督教与欧亚其他广泛传播的宗教相比,更多地渗透着普救主义。它有一种强烈的使人人都接受基督教的要求。十字军的多次东侵,就是为这种精神所鼓舞。
    从中世纪以来,在西欧还流行一个传说:祭司王约翰是东方一个强有力的基督教君主。西欧的基督徒梦想和这位君王建立联盟,以便共同攻打穆斯林的势力。热心于航海事业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的动机除了企图夺取香料贸易之外,便是与东方的祭司王约翰联盟,发动一次新十字军运动,传播基督福音于全世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材料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认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新航路开辟;世界连成一体,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相互对抗和争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正确答案: 1.促进了专门为交换的生产分工。
    2.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3.促进了殖民贸易的形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地理大发现面临的五个问题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坏血病:如何在长期航行中维持健康。
    2、航海:如何使航海的正确性更臻完善。
    (1)当进行长期航海时,需要精确地决定距离和方向决定方向的最好方法是用磁性指南针。公元1180年首次提到指南针,公元13世纪使用装在枢轴的纸板上的指南针,公元18世纪在海上使用改良的罗盘仪。
    (2)决定纬度是依靠对某些星辰或太阳高出地平线高度的观察。星盘和改良星盘,16世纪发明十字形标尺,约翰·戴维斯发明后标尺(象限仪),约翰·哈特莱发明八分仪,后改进成六分仪。
    (3)如何在海上测量速度:估计船只速度、圆木测程仪
    3、经度:如何精确测定经度的问题。
    测量经度需要在海上设法保持正确的时间,一只可靠的时钟,就能解决经度问题。公元1657年,克利斯提安·惠根斯发明摆钟;公元1761年,约翰·哈里孙制造出适于海上用的时钟。
    4、对新颖地图的需要:如何在一张平铺的纸上,表示整个地球球状表面或部分地球表面的问题。
    (1)公元1459年弗拉·毛罗的地图表明印度洋向南开口,改变了一个封闭的印度洋的托勒密传统。
    (2)马丁·贝海姆制成第一个地球仪来表示整个地球,把亚洲东岸正好放在美洲东岸的位置上。
    (3)公元1500年胡安·德·拉·科萨绘制世界地图,公元1507年马丁·瓦尔德泽米勒绘制了第一幅把美洲作为一个独立大陆的海图。
    (4)人们开始寻找各种能在平纸或羊皮纸上表示地球曲面的新投影方法。公元1530年彼得·阿皮昂画制了一幅心脏形世界图,公元1538年墨卡托把两个代表半球的心脏形投影合在一起,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墨卡托在公元1569年绘制的世界地图是一幅用于中纬度和低纬度航海的唯一地图。墨卡托的投影对大陆形状的改变,是反映整个世界轮廓的一切图形中最为著名的一种。
    公元1570年阿伯拉罕·奥特吕出版了第一部地图集——《奥特吕图集》,阿姆斯特丹成了出版图集和挂图的重要中心。琼·巴普蒂斯特·布吉尼翁·安维尔第一个取消在地图空白处画上奇异动物的制图传统。
    5、从世界地图上消除错误概念:如何在世界地图上消除托勒密的许多错误概念。①热带异常灼热,赤道附近居民肤色变黑——亨利王子及其水手②广大的未知的南方大陆,从南面封闭了印度洋——库克船长的三次远航:画出太平洋轮廓,取消了托勒密的南大陆。从麦哲伦被菲律宾土著杀死的公元1521年直到詹姆斯·库克被夏威夷人杀死的公元1779年间,关于世界的探险工作主要是在世界地图上确定海陆的轮廓。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