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对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有何启示?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教育改革实践及其影响。


    答案:
    解析:
    1916年底,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全面改革,把北京大学这所充满官僚气息的1日式学校变成生机勃勃的新式大学。(1)首先,蔡元培改革北大的第一步是明确大学的宗旨,即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并进而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其次,是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教员;再次,是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为了从机构设置上有利于学术研究,蔡元培率先在国内大学中设立了各科研究所;除此之外,他还强调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2)“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是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同时也体现在教师聘用上,在这一原则下,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使北大成为新思想的策源地。(3)在学校管理方面,主要体现了蔡元培“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思想,把推动学校发展的责任交给教授,让真正懂得学术的人来管理学校。(4)在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方面,蔡元培采取的措施有: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以充分照顾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北京大学的改革是全方位的。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开风气之先的改革。如开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的先例,实行旁听生制度等。北京大学的改革不仅是自身改变了面貌,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 第2题:

    人的核心能力对教育改革的启示。


    答案:
    解析:
    人的核心能力包括智力、体力、鉴赏力、创造力、合作能力等,是人全面发展的表现,启示我们在教学改革上要做到:①在课程目标上,改变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基础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②在课程结构上,改变传统的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状况,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③在课程内容上,改变传统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现代技术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④在课程实施上,改变传统教学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⑤在课程评价上,改变传统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程评价要从终结性评价转变为与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⑥在课程管理上,改变传统课程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的弊端,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 第3题:

    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


    答案:
    解析:
    (1)“六艺”是周代官学教育的六种科目,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包含政治、道德、行为习惯等内容;乐包含音乐、舞蹈、诗歌等内容;射是射箭技艺;御 (驭)是驾驭战车的技术;书是文字的识读和书写;数包含数学及自然科学技术。“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教育因素,从现代的教育观点来看,礼就是德育,乐就是美育,射、御为体育,书、数是智育。德、美、体、智四育并举,可谓文武兼备,全面发展。 (2)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 ①六艺教育——生态式教育。 六艺教育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培育完人的教育体系,体育、智育、德育、美育诸育并举,无一偏废。 ②六艺教育——基于艺术与审美的教育。 六艺教育是一个基于审美的教育范式,即通过艺术教育实现体格、知识、德行的教育,融艺术、德行、智能、体育教育于一炉。 ③六艺教育——从生活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 西周时代的六艺教育源自原始时代的生活习惯教育,重视从活动、从实践中学习,是六艺教育的重要特征。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活动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提出了“从做中学”的基本原则。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等先进观念,反对死的教育,提倡活的教育。这些光辉的教育思想都与六艺教育有着相通之处。 ④六艺教育——倡导个性发展的教育。 六艺教育,其实是非常个性化的教育。学生资质、禀赋、性情各不相同,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要求也各不相同。

  • 第4题:

    1986年法国国民议会批准了教育部副部长德瓦凯起草的(),再次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

    • A、《教育改革法令》
    • B、《高等教育改革法案》
    • C、《法卢法案》
    • D、《哈比改革法案》

    正确答案:B

  • 第5题:

    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正确答案: 一、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智能领域。
    二、多元智能理论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多元智能理论提倡学生智能的多维度发展。
    四、多元智能理论将活动作为其促进智能发展的主要方法。

  • 第6题:

    近代高等师范学校在独立设置和纳入普通高校之间是怎样转变的?对当前师范教育改革有何启示?


    正确答案: 近代新式学校的兴办,对教师无论在学科专业领域还是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方法方面都有系统的、规范化的要求,需要接受专门培养,随着西方近代教育制度的引进,师范教育应运而生,最早的是南洋公学的师范院,后有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南通师范学堂等,中华民国成立后,从前的优级师范学堂改为高等师范学校,从学制、学费、课程、招生情况等方法都作了规定。
    对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启示:
    1、考虑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对人才的要求。
    2、改革一定要健全体制并严格执行。

  • 第7题: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护理教育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正确答案: (1)重视人的价值和人格的发展。
    ①教学中注意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②教学中贯穿良好的道德观念及价值取向。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人格平等,教师应让学生参与决策,参与教学过程。
    (3)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4)教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不是信息的传递者。
    (5)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凝聚力。
    (6)使用学习合同,为学生提供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机会。

  • 第8题:

    评述蔡元培的大学教育思想和对北京大学的改革。


    正确答案: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一所充满封建官僚习气的学校,校政腐败,制度混乱,学生求官心切,学术空气淡薄,封建文化泛滥,不少师生品行不检,为社会所菲薄。1917年蔡元培在孙中山等人的支持下,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并对北大进行了全面的改革。蔡元培认为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因此,蔡元培改革北大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大学的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并应抱定宗旨,改变校风,包括:改变学生的观念,“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之教员,将“学诣”第一视为教师聘任的重要原则;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即在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提倡道德修养;等等。第二,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第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第四,学科与教育体制改革,包括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等等。北京大学的改革不仅使自身改变了面貌,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这场改革的灵魂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兼容并包”不仅包容不同的学术和学说流派,不同的人物和主张,也在男生之外包容女生,在正式生之外包容旁听生。“兼容并包”也并非不偏不倚,而是有所抑扬,封建专制思想文化本已根深蒂固,所包容的主要是资产阶级乃至于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人物,北大也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教育领域。

  • 第9题:

    公共管理的多模式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我国当前行政改革有何启示?


    正确答案:(一)英国学者费利耶的四模式论。
    ①效率驱动模式,将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引入公共部门管理的尝试,强调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一样要有提高效率的核心。
    ②小型化与分权模式,组织发展的新趋势,包括组织的分散化和分权化,对组织灵活性的追求等。
    ③追求卓越模式,在由上而下的形式中,强调组织发展和组织学习,将组织文化看作一种组织发展的粘合剂;强调由结果判断绩效,主张分权和非中心化。
    ④公共服务取向模式,关心提高服务质量,强调产出价值,但必须以实现公共服务使命为基础;在管理过程中反映使用者的愿望、要求和利益,强调公民权理念等。
    (二)美国学者彼得斯的四模式论。
    ①市场化政府模式,要求政府按照企业运营的方式实施管理,认为传统的官僚科层制政府已不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政府行政方式需要进行企业化改造。
    ②参与型政府模式,在传统科层制模式中被排除在决策过程以外的团体,将被允许更多地介入到组织机构的活动中来。
    ③弹性化政府模式,强调面对全球化经济环境的变化,政府需要有应变能力,要能够有效的回应来自社会的新的挑战。主张政府机关要有能力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制定相应的对策,而不是用僵化、固定的方式回应新的挑战。
    ④放松规制型政府模式,是通过去除公共部门众多的束缚公务员及社会公众办事手脚的规章制度,相信并依靠公务员的责任心和能力来从事新的创造性公工作,提高办事效率,增进社会的整体利益。

  • 第10题:

    问答题
    加强美育对深化教育改革有何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在人才。而要培养出一批跨世纪人才就必须改革我们的教育,实现几个方面的转变: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灌输式教育向启发式教育转变;从偏重理性教育向感性与理性统一的教育转变;从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向开发智能、培养创造力的教育转变;从重视科技教育、轻视人文科学教育向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科学教育交叉的综合性教育转变;从培养片面发展的“单面人”向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转变。
    要完成这几个方面的转变,审美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审美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要提高全民的素质,自然也应包括审美素质。另外’审美教育本身是一种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的教育,它不仅能促进人的感性和情感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沟通人的感性与理性的桥梁,它使人的感性与理性协调一致,所以,它是进行感性与理性统一教育的最好的教育形式。同时,由于审美教育有利于人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人的创造力。因此,实施审美教育,有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和谐的个性和创造力,从而有助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论述日本幼儿教育改革动向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正确答案: 动向:90年代继续以《大纲》为基础进行教育改革。
    (1)加强道德教育.
    (2)改善办学条件。
    (3)建立以终生学习社会为目标,形成新的教育网络。
    改革趋势:
    (1)幼保一元化的进展。调整幼儿园保育所得入园年龄,增加两者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的联系,缩小两者在幼儿照顾和教育的差别,理顺两者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2)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和提高。严格的资格证要求和完善的在职培训制度,保证教师的良好素质。
    (3)幼儿的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树立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近代高等师范学校在独立设置和纳入普通高校之间是怎样转变的?对当前师范教育改革有何启示?

    正确答案: 近代新式学校的兴办,对教师无论在学科专业领域还是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方法方面都有系统的、规范化的要求,需要接受专门培养,随着西方近代教育制度的引进,师范教育应运而生,最早的是南洋公学的师范院,后有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南通师范学堂等,中华民国成立后,从前的优级师范学堂改为高等师范学校,从学制、学费、课程、招生情况等方法都作了规定。
    对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启示:
    1、考虑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对人才的要求。
    2、改革一定要健全体制并严格执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答案:
    解析:
    皮亚杰是瑞士的发展心理学家,终身致力于个体认识发展的研究,提出了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1)认知发展的实质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实质就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2)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皮亚杰认为影响个体认知发展基本因素有四个: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成熟指的是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它是某些行为模式出现的必要条件。练习和经验指的是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的作用。社会性经验是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主要涉及教育、学习和语言等方面。平衡过程调节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引起认知发展的一种新的建构。(3)认知发展的阶段其一、感觉一运动阶段(0~2岁)。此为儿童思想的萌芽期。在这一阶段中,儿童的认识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其二、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时期是儿童表象思维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凭借表象思维,他们可以进行各种象征性活动或游戏,延缓性模仿以及绘画活动等。其三、具体运算阶段(7—l1、12岁)。这一阶段相当于小学阶段。此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逆转,已经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其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其四、形式运算阶段(11、12—15、16岁)此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对当代教学改革的启示: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要想发展个体的认知能力,需要遵循以下教学原则:(1)提供活动。为了增进儿童的活动经验,应该为他们提供大量丰富的、在真实环境中发生的活动。(2)创设最佳的难度。根据他的观点,认知发展是通过不平衡来促进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并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材料,促进学生认知发展。(3)了解儿童如何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识到儿童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成人不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儿童的认知发展。(4)认识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有限性。教师需要认识到各年龄阶段儿童认知发展所发达到的水平,这样在教学中就会更加主动。(5)让儿童多参与社会活动。他特别强调社会活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 第14题:

    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的改革举措及其启示。


    答案:
    解析:
    (一)蔡元培北大改革措施(1)改变校风,明确教育宗旨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官僚习气浓重,学生入学多为升官发财.重文轻理,尤重法科。他极力改变这种状况,改变当时不良习气,养成正当、健康的娱乐爱好,从而促进北大优良学风的形成。主要的措施即:第一,改变学生的观念,要求学生“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第二,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第三,发展研究,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第四,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2)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是他办北大的基本原则,成为他发展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蔡元培认为大学的性质所决定了,一个真正的大学,应该使各派学说都在此占有一席之地。他主张学术、言论、思想自由,反对学术上的门户之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体现在教师的聘用上,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也为当时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术气氛。(3)提倡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蔡元培参照德国办法,实行教授治校、民主办学,主张大学应该有真正懂学术者来管理,改变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因此学校成立了最高立法和权力机构——评议会;成立全校最高行政执行机构——行政会议;建立全校教务传导机构——教务会议及教务处第;建立主管全校人事和事务工作的机构——总务处;成立各学科教务管理机构——教授会。(4)改革教学体制针对当时北大“重术而轻学”的现象,沟通文理科学,停办工科,扩充文理两科,奠定了基础理论学科的发展基础;依据现代科学发展趋势,沟通文理两科,废科设系;依据发展个性和沟通文理的思想,改年级制为选科制,按一定基础和专业要求修满规定学分,不拘年限,即允许毕业。简而言之即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二)蔡元培北大改革的当代启示蔡元培通过对自己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借鉴和融合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高等教育思想。这不仅为中国近代大学的创立和发展确立了一种模式,也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而且对今天的高等教育实践、大学教育改革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培养健全人格”是大学的目标我国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起着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蔡元培认为德育乃完全人格教育的核心,道德乃完全人格之本。教师应教育学生诚信立人,全面和谐发展,养成高尚健全的人格。德、智、体、美、劳无论哪个方面都不可偏废。“人才”一词是由“人”与“才”两字构成的,要想成为人才,首先要学会如何做人,一个道德高尚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这是成才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国要发展、要进步,一定不能过分注重智育的培养而忽略德育的发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两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我国的高等教育才会有质的飞跃,我们的国家才可能培养出优质的人才。(2)“研究高深学问”是大学的宗旨在现代社会里,大学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但当今我国高校却过分强调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市场。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高校就顺应需求培养什么样的人。再如当今有很多人进行高等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从自身出发主动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或科研水平,而是迫于某种外在的需要去接受高等教育。例如:升职、加薪、获得出国资格等等。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早已指出:“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证书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所以大学的学生并不是熬资格,也不是硬记教员讲义,是在教员指导之下自动的研究学问。”重温蔡元培在多年前对大学宗旨的定位,高校就应严格秉承大学办学宗旨,在办学的过程中深刻贯彻这一理念,当代大学生要成为领导人才、社会栋梁,只掌握专业知识、专门技能是不够的,应该知识广博,拥有科学头脑,做到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考,而不至于盲从。高校应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在大学校园里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还大学以本来面目。(3)“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大学的办学原则现在的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了,中国学生走出国门去国外留学,海外留学生来我国深造已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因此加大通识教育课程比例,拓展全球视野,加大国际理解和全球意识教育,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素质、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为了使我国传统文化精华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同时更快吸收国外先进文化,这就需要加强国内外高校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更多优秀的教师去国外知名大学学习深造,同时引进大量的优秀外国教师来我国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高校在办学原则上应始终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在招聘教师上也应参照蔡元培只重学术造诣、不问门第出生的思想。(4)“教授治校,民主管理”是大学的办学体制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应具有不受外界干扰的特权,可以自主地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构造大学有利于学术活动的和谐环境。但目前,在大学办学过程中,政府在高校的治理方面包得过多,统得过死,行政化、科层化、官僚化倾向过于明显,学术界对高校去行政化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我国高校现行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校长是由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委派的。校长通常都认为自己是至高无上的决策者,关乎学校发展的许多重大决定都是校长及校内领导统一决策,很少征求广大教职员工及学生的意见。高校应效仿蔡元培提出的“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办学体制,按学校事务的性质设立相应的机构,使学校的管理机构和组织系统形成一种多维的结构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进学校蓬勃发展。

  • 第15题:

    论述日本幼儿教育改革动向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动向:90年代继续以《大纲》为基础进行教育改革。
    (1)加强道德教育.
    (2)改善办学条件。
    (3)建立以终生学习社会为目标,形成新的教育网络。
    改革趋势:
    (1)幼保一元化的进展。调整幼儿园保育所得入园年龄,增加两者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的联系,缩小两者在幼儿照顾和教育的差别,理顺两者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2)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和提高。严格的资格证要求和完善的在职培训制度,保证教师的良好素质。
    (3)幼儿的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树立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

  • 第16题: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正确答案: (1)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强项和学习风格。因此,我们应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长希望。(2)科学的智力观。学生的智力具有多样性、广泛性和差异性,要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3)因材施教的教学观。每个学生的智力是多元的,其作用方式也有差异。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满足不同智力特点的学生的需要。(4)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只要这一优势智力得到了合理的发展,都有可能成为优秀人才。

  • 第17题:

    加强美育对深化教育改革有何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在人才。而要培养出一批跨世纪人才就必须改革我们的教育,实现几个方面的转变: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灌输式教育向启发式教育转变;从偏重理性教育向感性与理性统一的教育转变;从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向开发智能、培养创造力的教育转变;从重视科技教育、轻视人文科学教育向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科学教育交叉的综合性教育转变;从培养片面发展的“单面人”向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转变。
    要完成这几个方面的转变,审美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审美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要提高全民的素质,自然也应包括审美素质。另外,审美教育本身是一种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的教育,它不仅能促进人的感性和情感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沟通人的感性与理性的桥梁,它使人的感性与理性协调一致,所以,它是进行感性与理性统一教育的最好的教育形式。同时,由于审美教育有利于人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人的创造力。因此,实施审美教育,有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和谐的个性和创造力,从而有助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 第18题:

    人文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护理教育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正确答案: (1)重视人的价值和人格的发展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人格平等,教师应让学生参与决策,参与教学过程;
    (3)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4)教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向和促进者,不是信息的传递者;
    (5)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凝聚力;
    (6)使用学习合同,为学生提供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机会。

  • 第19题:

    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正确答案:(1)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强项和学习风格。因此,我们应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长希望。
    (2)科学的智力观。学生的智力具有多样性、广泛性和差异性,要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因材施教的教学观。每个学生的智力是多元的,其作用方式也有差异。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满足不同智力特点的学生的需要。
    (4)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只要这一优势智力得到了合理的发展,都有可能成为优秀人才。

  • 第20题:

    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对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有何启示?


    正确答案:对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1、重视图书馆建设,收集图书,网罗各方面人才执教。
    2、系科结构设计要合理
    3、采用选科制、学分制,教学和考试制度灵活,充分发挥学生的灵活性。
    4、端正求学动机,重在砥砺德行,严格要求自己。

  • 第21题:

    问答题
    评述蔡元培的大学教育思想和对北京大学的改革。

    正确答案: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一所充满封建官僚习气的学校,校政腐败,制度混乱,学生求官心切,学术空气淡薄,封建文化泛滥,不少师生品行不检,为社会所菲薄。1917年蔡元培在孙中山等人的支持下,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并对北大进行了全面的改革。蔡元培认为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因此,蔡元培改革北大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大学的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并应抱定宗旨,改变校风,包括:改变学生的观念,“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之教员,将“学诣”第一视为教师聘任的重要原则;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即在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提倡道德修养;等等。第二,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第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第四,学科与教育体制改革,包括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等等。北京大学的改革不仅使自身改变了面貌,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这场改革的灵魂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兼容并包”不仅包容不同的学术和学说流派,不同的人物和主张,也在男生之外包容女生,在正式生之外包容旁听生。“兼容并包”也并非不偏不倚,而是有所抑扬,封建专制思想文化本已根深蒂固,所包容的主要是资产阶级乃至于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人物,北大也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教育领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对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有何启示?

    正确答案: 对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1、重视图书馆建设,收集图书,网罗各方面人才执教。
    2、系科结构设计要合理
    3、采用选科制、学分制,教学和考试制度灵活,充分发挥学生的灵活性。
    4、端正求学动机,重在砥砺德行,严格要求自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正确答案: 一、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智能领域。
    二、多元智能理论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多元智能理论提倡学生智能的多维度发展。
    四、多元智能理论将活动作为其促进智能发展的主要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正确答案: (1)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强项和学习风格。因此,我们应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长希望。
    (2)科学的智力观。学生的智力具有多样性、广泛性和差异性,要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因材施教的教学观。每个学生的智力是多元的,其作用方式也有差异。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满足不同智力特点的学生的需要。
    (4)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只要这一优势智力得到了合理的发展,都有可能成为优秀人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