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题目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相似考题
更多“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相关问题
  • 第1题:

    西方近代和现代园林发展分别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西方近代园林经历了两个阶段:
    ①传统园林思想变革和城市公园的兴起:自然风景园的形成。
    ②城市绿地系统出现:把公园、滨河绿地、林阴道连接起来。
    现代园林经过了三个阶段:
    ①徘徊阶段:摆脱了刻板的模式,变得丰富而充满活力。
    ②萌芽阶段:反对传统模式,在设计中强调装饰效果。
    ③成型阶段:现代主义之风渐渐刮起,不断的发展中到目前已基本成熟。

  • 第2题:

    企业国际化进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资本的国际化运动进入生产资本国际化阶段后,不仅使生产力要素实现了国际化,而且使生产过程及其组织形式也实现了国际化。国际企业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①国际企业的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是国际企业的产生和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国际企业开始了商品国际化的起步阶段,经营方式主要为不享有国外管理权的经营活动,以商品的进出口贸易为主,同时也发展了服务贸易,并开始进行国际间的间接投资活动。
    ②国际企业的缓慢发展。两次大战期间,国际企业经历了一个缓慢发展的时期。
    ③国际企业的迅猛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大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推动了国际企业在数量、经营规模、活动范围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程度上的迅猛发展。二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结构和重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企业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控制着世界的生产、流通、金融,实行全球经营战略,从全球范围考虑安排生产、销售、技术发展和投资等经营活动。国际企业的投资方向也由战前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转变为以发达国家为基础。
    ④企业国际化的基本进程是:商品进出口--劳务进出口--投资活动,这一进程是企业规避风险,获得稳定收入的需要,也是企业适应国际市场,进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所必然经历的过程。

  • 第3题:

    什么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试述每个阶段系统的特点。


    正确答案: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为整个经济单位及其每个损失暴露单位而设置的工具,对于风险管理全过程乃至经济单位的全部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1)简单事务处理、(2)标准风险管理报告、(3)数据的直接调用、(4)风险管理决策支持。
    第一阶段:简单事务处理。早期的简单事务处理系统有两个缺点。第一,这些系统没有充分注意到经济单位整体的风险费用(保险费+自留损失+风险控制费用+风险管理费用)。因此,风险管理与整个高层管理之间的交流并不完全有效。第二,在及时性这一点上明显不够。不够精确而又不很及时的信息在制定风险管理决策中的作用不大,因而风险管理部门不能给高层管理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阶段:标准风险管理报告。这个阶段的系统使风险管理人员能更快地收集更多的数据,但常常使人陷于许多数据之中,却没有得到多少管理信息。
    第三阶段:数据直接调用。直接调用数据库,能给风险管理人员更大的自由,使得他们能够及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报告,对高层决策或其他管理人员的信息要求作出快速反应。
    第四阶段:风险管理决策支持。交互式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的核心,是计算机利用已有数据库中的数据预测风险管理人员提出的各种可供选择方案的可能结果,并且作出最佳选择。这样的预测,要求发展各种用于损失预报、风险费用的分配及宏观经济计划的分析模型。一旦在这些预测和决策支持基础上证实了这些模型假设,风险管理人员就能在各种风险决策中运用这些模型。

  • 第4题: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萌芽阶段——先秦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尚书·禹贡》、《山海经》。最早的自然地理著作《管子·地员篇》,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穆天子传》。
    ②成熟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
    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的出现。同时出现了很多区域和要素系统地理著作,如《吴越春秋》《华阳国志》《水经注》等。已经出现了地图学和编制地图的理论。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沿革地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编绘地图。
    ③发展时期——唐宋元时期
    一是大量成熟的地理总志的出现:《元和郡县图志》开始,这个时期,出现了《太平寰宇纪》、《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大元一统志》除此之外,大量边疆地理著作的出现:《大唐西域记》和《诸番志》等。二是专门出现了一种学问——沿革地理。代表人物是王应麟、胡三省。
    ④繁荣时期——明清时期
    这个时期主要的特点是大量方志的出现。据记载明清两朝一共出现了8400多种方志,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奠定了基础。明清之际,很多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一大批事关国计民生的历史地理菱出现: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王士性的《五岳游草》等等。

  • 第5题:

    项目团队的发展要经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组建阶段,磨合阶段,正规阶段,成效阶段,解散阶段。
    (1)组建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团队成员从不同的地方聚集到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团队,开始相互认识、学习和研究适宜的行为举止,并且开始收集与项目相关的信息。
    (2)磨合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团队的冲突和不和谐。
    (3)正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团队成员之间的矛盾得到化解,沟通和写作的必要性得到广泛性的认可,成员在很多方面都能达成一致意见,团队开始逐步建立起公认的行为标准或价值观,团队绩效和士气开始增加,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4)成效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项目团队建立了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工作方式,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程度增加,成为一个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团队,工作效率高,项目成果大量出现。
    (5)解散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项目成员考虑今后各自的发展,情绪出现不稳定,团队又开始出现效率低的情形。

  • 第6题:

    质量是什么?它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其中明确的需要是指合同、标准、规范等文件已经规定的需要;隐含需要是指组织、顾客和其它利益相关者的惯例或一般做法。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质量检验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种检测设备和仪表,方式是严格把关,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休哈特提出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创造了控制图,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到质量管理中来。所以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的特征是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的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许多国家陆续推行了统计质量管理,并取得了成效。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保姆。1961年,他出版了一本著作《全面质量管理》。该书强调执行质量职能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他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考虑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活动构成为一个有效体系。”

  • 第7题:

    问答题
    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 生态学10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
    (1)生态学知识累积阶段(1866年前);
    主要事件有: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就累积了像二十四节气这种实质反映气候与生物关系的知识,而且广为流传,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
    (2)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1866--1935);
    主要事件有: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定义了生态学,这就标志着生态学的产生。生态学产生以后便分化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等学科分支。
    (3)生态系统生态学阶段(1935—1962);
    主要事件有:1935年,植物生态学的英美学派代表人物,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列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他把生物与其环境看成是一个动态整体。1941年,美国科学家林德曼,发表了《一个老年湖泊内的食物链动态》的论文。她用确切的研究数据揭示了在食物链顺序转移中生物的数量关系。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了遗弃农田的次生演替及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流。1952年,他出版了《生态学基础》一书,确立了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地位。
    (4)生态学向调控与工程方向发展阶段(1962--);
    主要事件有: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写的《寂静的春天》,她的书是人类生态环境意识觉醒的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64年开展以生态系统定量研究为重点的“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之后,又于1971年组织了“人与生物圈”长期研究计划。中国于1972年加入这个研究。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21世纪行动议程》、《里约热内卢宣言》。
    (5)农业生态学发展的生态学基础;
    主要事件有:意大利教授G.Azzi在1929年在大学开设了农业生态学课程,并在1956年出版了《农业生态学》一书,定义了农业生态学。1972年日本的小田桂三郎出版了《农田生态学》用到系统分析方法分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关系。之后也有学者出版关于农业生态学的书,且在各类生态学国际会议上农业生态学的内容越来越多。近年来,农业生态学在生态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质量概念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主要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符合性的质量  追求的是产品合格,仅从生产者立场出发,忽视了顾客的需求。
    (2)适用性的质量 考虑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具有动态意识。
    (3)全面质量(顾客满意)质量  覆盖产品整个寿命周期的质量,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系统,以持续降低成本,增加顾客满意为目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通常称为电子管计算机年代。
    其主要特点是: ① 采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开关元件
    ② 存储器使用水银延迟线、静电存储管、磁鼓等;
    ③ 外部设备采用纸带、卡片、磁带等;
    ④ 使用机器语言,5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汇编语言,但还没有操作系统。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通常称为晶体管计算机年代。
    其主要特点是: ① 使用半导体晶体管作为逻辑开关元件;
    ② 使用磁芯作为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采用磁盘和磁带;
    ③ 输入/输出方式有了很大改进;
    ④ 开始使用操作系统,有了各种计算机高级语言。
    3.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通常称为集成电路计算机年代。其主要特点是: ① 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开关元件;
    ② 开始使用半导体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仍以磁盘、磁带为主;
    ③ 外部设备种类和品种增加;
    ④ 开始走向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
    ⑤ 操作系统进一步完善,高级语言数量增多。
    4. 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通常称为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年代。其主要特点是:
    ① 使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开关元件;
    ② 主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辅助存储器采用大容量的软、硬磁盘,并开始引入和使用光盘;
    ③ 外部设备有了很大发展,采用光字符阅读器(OCR)、扫描仪、激光打印机和绘图仪;
    ④ 操作系统不断发展和完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了更新的发展,软件行业已发展成为现代新型的工业产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摄影测量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模拟摄影测量:用像片做为原始资料,用物理投影的方式,采用模拟测图仪,作业员手工的操作方式来生成的模拟产品。
    ②:解析摄影测量:用像片做为原始资料,用数字投影的方式,采用解析测图仪,机助作业员操作方式,制成模拟产品和数字产品。
    ③:数字摄影测量:是用像片(数字),数字化影像,数字影像做为原始资料,用数字投影的方式,采用计算机,自动化操作加作业员的干预,制成数字产品,模拟产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萌芽阶段——先秦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尚书·禹贡》、《山海经》。最早的自然地理著作《管子·地员篇》,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穆天子传》。
    ②成熟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
    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的出现。同时出现了很多区域和要素系统地理著作,如《吴越春秋》《华阳国志》《水经注》等。已经出现了地图学和编制地图的理论。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沿革地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编绘地图。
    ③发展时期——唐宋元时期
    一是大量成熟的地理总志的出现:《元和郡县图志》开始,这个时期,出现了《太平寰宇纪》、《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大元一统志》除此之外,大量边疆地理著作的出现:《大唐西域记》和《诸番志》等。二是专门出现了一种学问——沿革地理。代表人物是王应麟、胡三省。
    ④繁荣时期——明清时期
    这个时期主要的特点是大量方志的出现。据记载明清两朝一共出现了8400多种方志,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奠定了基础。明清之际,很多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一大批事关国计民生的历史地理菱出现: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王士性的《五岳游草》等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西方管理思想与管理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一、早期文明与工业化前后的管理;特点:工业革命标志着社会文明新纪元的来临。工业文明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环境和一批与以前不同的管理问题。
    二、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特点:强调“劳动分工、控制幅度、管理层级、外部激励、正式规章等”。
    三、工业心理学的诞生;特点:工业心理学的早期阶段,仅限于工业个体心理学的研究。后来,从梅奥的霍桑实验开始,才开始了工业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加强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为管理心理学(或组织行为学)的诞生奠定了实验和理论基础。
    四、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产生;特点:把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引进企业管理的研究领域,提出用满足员工需要,调节人际关系、改善劳动条件、改进管理方法等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五、现代“管理科学”学派;特点:运筹学为基础,特点是系统分析,决策论为灵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高速公路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今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高速公路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手工操作和传统建设方法为特征。以高速为目标。其线性多采用直线型,驾驶员容易疲劳而发生交通事故。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后期):以专业工程公司采用专门机械设备建设为特征。以向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舒适、快捷道路为目标。施工成本极大。
    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以利用计算机进行高速公路工程规划、设计和营运控制管理为特征。但对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特征。使驾驶员、乘客以及高速公路旁居民均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高速公路的发展方向:
    (1)高速公路国际化
    (2)重视交通安全
    (3)向智能公路发展
    (4)道路多功能利用

  • 第14题:

    简述农业生产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 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原始农业的标志:使用简单的石制农具;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单纯依赖物质循环来恢复地力。
    古代农业标志:是用铁木农具,凭借或主要凭借直接经验从事生产活动的农业,属于农业的早期阶段。
    近代农业:由于手工工具盒和畜力农具向机械化农具,由直接经验向近代科学技术,由自给自足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变的农业,属于现代农业的萌芽和初级阶段。
    现代农业的标志:
    1.现代农业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
    2.有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体系。
    3.把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
    4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 第15题:

    质量概念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主要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符合性的质量  追求的是产品合格,仅从生产者立场出发,忽视了顾客的需求。
    (2)适用性的质量 考虑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具有动态意识。
    (3)全面质量(顾客满意)质量  覆盖产品整个寿命周期的质量,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系统,以持续降低成本,增加顾客满意为目标。

  • 第16题: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1)初级阶段:以劳动关系改善和劳动效率提高为中心。
    (2)人事管理阶段:以工作为中心。
    (3)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
    (4)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

  • 第17题:

    西方管理思想与管理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一、早期文明与工业化前后的管理;特点:工业革命标志着社会文明新纪元的来临。工业文明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环境和一批与以前不同的管理问题。
    二、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特点:强调“劳动分工、控制幅度、管理层级、外部激励、正式规章等”。
    三、工业心理学的诞生;特点:工业心理学的早期阶段,仅限于工业个体心理学的研究。后来,从梅奥的霍桑实验开始,才开始了工业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加强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为管理心理学(或组织行为学)的诞生奠定了实验和理论基础。
    四、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产生;特点:把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引进企业管理的研究领域,提出用满足员工需要,调节人际关系、改善劳动条件、改进管理方法等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五、现代“管理科学”学派;特点:运筹学为基础,特点是系统分析,决策论为灵魂。

  • 第18题:

    车站信号联锁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车站信号联锁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机械化联锁阶段。这一阶段的标志是使用的联锁设备是利用各种机械锁闭器件构成的机械化的联锁装置。第二阶段:机电联锁阶段。这一阶段的标志是使用机电联锁装置。即一部分联锁用机械锁闭器件;一部分联锁用电气锁闭器件。第三阶段:继电联锁阶段。这一阶段的标志是由继电器及其接点构成的逻辑电路构成的联锁装置。第四阶段:计算机联锁阶段。这一阶段的标志是采用计算机实现联锁控制。

  • 第19题:

    问答题
    高速公路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今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高速公路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手工操作和传统建设方法为特征。以高速为目标。其线性多采用直线型,驾驶员容易疲劳而发生交通事故。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后期):以专业工程公司采用专门机械设备建设为特征。以向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舒适、快捷道路为目标。施工成本极大。
    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以利用计算机进行高速公路工程规划、设计和营运控制管理为特征。但对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特征。使驾驶员、乘客以及高速公路旁居民均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高速公路的发展方向:
    (1)高速公路国际化
    (2)重视交通安全
    (3)向智能公路发展
    (4)道路多功能利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农业生产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 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原始农业的标志:使用简单的石制农具;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单纯依赖物质循环来恢复地力。
    古代农业标志:是用铁木农具,凭借或主要凭借直接经验从事生产活动的农业,属于农业的早期阶段。
    近代农业:由于手工工具盒和畜力农具向机械化农具,由直接经验向近代科学技术,由自给自足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变的农业,属于现代农业的萌芽和初级阶段。
    现代农业的标志:
    1.现代农业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
    2.有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体系。
    3.把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
    4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车站信号联锁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 车站信号联锁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机械化联锁阶段。这一阶段的标志是使用的联锁设备是利用各种机械锁闭器件构成的机械化的联锁装置。第二阶段:机电联锁阶段。这一阶段的标志是使用机电联锁装置。即一部分联锁用机械锁闭器件;一部分联锁用电气锁闭器件。第三阶段:继电联锁阶段。这一阶段的标志是由继电器及其接点构成的逻辑电路构成的联锁装置。第四阶段:计算机联锁阶段。这一阶段的标志是采用计算机实现联锁控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汉字字体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从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变为小篆,
    二是从小篆变为隶书,
    三是从隶书变为楷书。
    (1)甲骨文和金文变为小篆,前者更接近图画的写实象形,而后者笔画圆珠笔转规整,逐渐与物形疏远。
    (2)从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小篆的字形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号性加强。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一般变为方折及横、撇、捺等笔画。小篆变为隶书,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
    (3)从隶书到楷书,除用笔有些变化,字体结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什么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试述每个阶段系统的特点。

    正确答案: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为整个经济单位及其每个损失暴露单位而设置的工具,对于风险管理全过程乃至经济单位的全部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1)简单事务处理、(2)标准风险管理报告、(3)数据的直接调用、(4)风险管理决策支持。
    第一阶段:简单事务处理。早期的简单事务处理系统有两个缺点。第一,这些系统没有充分注意到经济单位整体的风险费用(保险费+自留损失+风险控制费用+风险管理费用)。因此,风险管理与整个高层管理之间的交流并不完全有效。第二,在及时性这一点上明显不够。不够精确而又不很及时的信息在制定风险管理决策中的作用不大,因而风险管理部门不能给高层管理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阶段:标准风险管理报告。这个阶段的系统使风险管理人员能更快地收集更多的数据,但常常使人陷于许多数据之中,却没有得到多少管理信息。
    第三阶段:数据直接调用。直接调用数据库,能给风险管理人员更大的自由,使得他们能够及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报告,对高层决策或其他管理人员的信息要求作出快速反应。
    第四阶段:风险管理决策支持。交互式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的核心,是计算机利用已有数据库中的数据预测风险管理人员提出的各种可供选择方案的可能结果,并且作出最佳选择。这样的预测,要求发展各种用于损失预报、风险费用的分配及宏观经济计划的分析模型。一旦在这些预测和决策支持基础上证实了这些模型假设,风险管理人员就能在各种风险决策中运用这些模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企业国际化进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资本的国际化运动进入生产资本国际化阶段后,不仅使生产力要素实现了国际化,而且使生产过程及其组织形式也实现了国际化。国际企业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①国际企业的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是国际企业的产生和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国际企业开始了商品国际化的起步阶段,经营方式主要为不享有国外管理权的经营活动,以商品的进出口贸易为主,同时也发展了服务贸易,并开始进行国际间的间接投资活动。
    ②国际企业的缓慢发展。两次大战期间,国际企业经历了一个缓慢发展的时期。
    ③国际企业的迅猛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大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推动了国际企业在数量、经营规模、活动范围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程度上的迅猛发展。二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结构和重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企业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控制着世界的生产、流通、金融,实行全球经营战略,从全球范围考虑安排生产、销售、技术发展和投资等经营活动。国际企业的投资方向也由战前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转变为以发达国家为基础。
    ④企业国际化的基本进程是:商品进出口--劳务进出口--投资活动,这一进程是企业规避风险,获得稳定收入的需要,也是企业适应国际市场,进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所必然经历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