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右史”形象地说明了历史地图、图表、图示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右图反映的历史史实是()A.唐朝对外交往频繁B.宋代海外贸易发达C.戚继光抗倭D.郑和下西洋

题目

“左图右史”形象地说明了历史地图、图表、图示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右图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A.唐朝对外交往频繁

B.宋代海外贸易发达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相似考题
更多““左图右史”形象地说明了历史地图、图表、图示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右图反映的历史史 ”相关问题
  • 第1题:

    历史漫画形象揭示历史的深刻内涵。图7形象揭示哪一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历史漫画形象揭示历史的深刻内涵。图7形象揭示哪一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中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D

  • 第2题:

    历史地图以简明的、特定的地图语言再现历史,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所学史事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历史地理概念。从反映历史要素的类别看,历史地图可分为疆域图、形势图、分布图等。下面这幅战争形势示意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参考答案:B

  • 第3题:

    历史思维中形象思维的作用有()

    A.能够整体性或者说立体化地把握与再现历史上个别的人和事

    B.能借助于残缺不全的有些资料去复原历史形象

    C.能借助于精神的沟通与感情的共鸣去理解历史实际

    D.能使得历史抽象化


    参考答案:A, B, C

  • 第4题: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地图的主要目的是(  )。
    ①使学生了解史事的地理位置②提高学生识图用图的技能
    ③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概念④增强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历史地图将重要的历史知识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名称等)以较为直观的地图形式予以呈现。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地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史事的地理位置,在读图辨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识图用图的技能,增强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概念是地理专项地图的主要功能,而非历史地图。

  • 第5题:

    在我国历史记载上,最早的中国版图是()

    • A、九鼎图
    • B、禹贡地域图
    • C、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地图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在执教《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时,从电影《乱世佳人》中截取几段战争场面,反映葛底斯堡战役底油画,战争形势图以及林肯图像、生平介绍等,并把这些影、像、图、文等资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方式是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方法用于()。

    • A、创设历史情景
    • B、提供多种通道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 C、模拟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 D、模拟占据空间广的事物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查赤壁之战的确切地点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
    • B、《中国历史地图集》
    • C、《中国近代史历史地图》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历史课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
    • B、概念学习
    • C、命题学习
    • D、程序性学习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小英、小红、小燕三个人讨论一道题,当每人都把自己的解法说出后,小英说:“我做错了。”小红说:“小英做对了。”小燕说:“我做错了。”老师看过她们的答案并听了她们的上述意见后,说三个人中有一个人答案正确,有一个人意见正确。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谁的答案正确()。

    • A、小红
    • B、小英
    • C、小燕
    •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在地图上绘制中央历史疆界,规定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按照中图历史疆界标准样图绘制。

    • A、1840年
    • B、1848年
    • C、1850年
    • D、1858年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多选题
    历史思维中形象思维的作用有()
    A

    能够整体性或者说立体化地把握与再现历史上个别的人和事

    B

    能借助于残缺不全的有些资料去复原历史形象

    C

    能借助于精神的沟通与感情的共鸣去理解历史实际

    D

    能使得历史抽象化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利用历史上人们对旅游地或旅游项目的认知所形成的旅游形象称为()。
    A

    历史形象

    B

    传统形象

    C

    原生性形象

    D

    派生性形象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与右图反映的剪辫风潮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与右图反映的剪辫风潮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参考答案:C

  • 第14题:

    图5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图5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A.古代美洲

    B.古代亚洲

    C.古代欧洲

    D.古代非洲


    参考答案:A

  • 第15题:

    印度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并表现出独有的历史特征。右图图示所反映的制度是()

    印度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并表现出独有的历史特征。右图图示所反映的制度是()

    A.分封制度

    B.民主制度

    C.种姓制度

    D.封建等级制度


    参考答案:C

  • 第16题:

    在配置平台中,给主机新增一个自定义字段存储数据,以下哪种操作时正确的?()

    • A、在“主机管理”中新增自定义字段
    • B、在“模型管理”中找到主机模型,并新增字段
    • C、在“业务拓扑”中新增自定义字段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什么叫做“历史比较法”?在汉语史的研究中怎样应用历史比较法?历史比较法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始于19世纪初,最初叫比较语法,语言的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用来寻找语言的发展规律。所谓比较,指的是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加以比较的研究。通过系统的找出不同语言里音近义同的词的对应规律,来确定不同语言的亲属关系。通过两种或几种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别以探索语言的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印欧系语言的研究基础上诞生的。
    (2)应用在汉语史的研究中:汉藏语系诸语言作比较研究。
    (3)历史比较法也有自己的缺点:
    一是不能科学对待语言的起源、科学性等问题;
    二是不能联系社会的发展来研究;
    二不能重视语言各方面的联系。

  • 第18题:

    单元格G12应输入()

    • A、“=sumproduct(C4:D4,C12:D12)”
    • B、“=C4*D4+C12*D12”
    • C、“=sumproduct(C4:D4,C12:D12)”
    • D、“=sumproduct(C8:D8,C12:D12)”

    正确答案:A,B

  • 第19题:

    下列学习中属于符号学习的有()。

    • A、汉字学习
    • B、英语单词学习
    • C、图像、图表学习
    • D、历史事件学习

    正确答案:A,B,C,D

  • 第20题:

    为什么说借词的历史层次是民族交往和语言接触历史的反映?


    正确答案:语言中借词可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不同的语言中借人的,因而处于不同的历史层次。以汉语为例,随着汉代与西域各地交往的增加,汉语从西域诸国借人了“葡萄”、“玻璃”等一批词语,汉代以后又随着佛教的传播和佛经的翻译,从梵语中借入了“佛”、“塔”,等一大批词。元代又从蒙古语中借入了“站”、“胡同”等词,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随着中西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汉语又从欧洲语言里借人了大量的词语。我们通过借词的历史层次,可以考察不同民族间相互交往的历史,可以了解伴随社会接触的语盲接触的历程.因此,借词的历史层次是民族交往和语言接触历史的反映。

  • 第21题:

    利用历史上人们对旅游地或旅游项目的认知所形成的旅游形象称为()。

    • A、历史形象
    • B、传统形象
    • C、原生性形象
    • D、派生性形象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借词的历史层次是民族交往和语言接触历史的反映?

    正确答案: 语言中借词可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不同的语言中借人的,因而处于不同的历史层次。以汉语为例,随着汉代与西域各地交往的增加,汉语从西域诸国借人了“葡萄”、“玻璃”等一批词语,汉代以后又随着佛教的传播和佛经的翻译,从梵语中借入了“佛”、“塔”,等一大批词。元代又从蒙古语中借入了“站”、“胡同”等词,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随着中西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汉语又从欧洲语言里借人了大量的词语。我们通过借词的历史层次,可以考察不同民族间相互交往的历史,可以了解伴随社会接触的语盲接触的历程.因此,借词的历史层次是民族交往和语言接触历史的反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能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空间概念的直观教具是()。
    A

    历史地图

    B

    历史年表

    C

    历史照片

    D

    历史文物


    正确答案: 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