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近代外商在华享受的特权主要体现在()。 ”相关问题
  • 第1题:

    近代弥补对外贸易逆差的主要手段有()。

    • A、侨汇
    • B、金银的输出
    • C、国际援助
    • D、外商在华投资

    正确答案:A,B,D

  • 第2题:

    近代外商在华享受的特权主要体现在()。

    • A、协定关税
    • B、片面最惠国待遇
    • C、统税
    • D、领事裁判权

    正确答案:A,B,D

  • 第3题:

    新中国是如何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的?


    正确答案: 根据毛泽东“打打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和《共同纲领》关于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必须为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的规定,在新中国的诞生过程中和诞生以后,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逐步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势力和影响的方针。
    (1)、处理旧政府签订的条约
    《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新中国为了彻底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对于帝国主义列强迫使历届旧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采取坚决废除的方针。其他条约,中国政府依据有关规定,分别采取修改、重订、承认的方针。
    (2)、不承认一切旧的外交关系
    依据“另起炉灶”的方针,凡未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其原来的驻华外交机构和人员,新政府一概不承认其合法性。旧外交人员只能被作为外国侨民对待。
    (3)、收回外国在华的兵营地产权
    从1950年1月开始,北京、大津、上海等市军管会宣布收回美、法、英、荷等国的兵营地产权,并征用各国地面上的兵营及其建筑。
    (4)、取消航务特权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各重要港埠后,当地军管会颁布了外籍轮船进出口管理办法,规定外轮出入须经批准和查验,外国人不得担任领水员,外轮不得随便停靠或移动泊位,不得使用船舶电台发报等。
    (5)、收回海关大权
    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列强控制着中国的海关大权,对中国大肆进行掠夺。1949年10月2日,中国海关总署成立。1951年5月,中国开始实行新的海关税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独立自主的海关税则。同时,由国家管制对外贸易,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从此,中国真正独立自主的海关和海关税则建立起来,海关大权掌握在中国人民手中。

  • 第4题:

    “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在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恶棍”,美国公使承认说“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恶棍”“流氓”所依据的特权是()

    • A、设立管理租借的特权
    • B、领事裁判权
    • C、海关管理权
    • D、片面最惠国待遇

    正确答案:B

  • 第5题:

    1943年1月,中美签订()、中英签订(),宣布取消两国在华特权,其他在华享有特权的国家也相继宣布放弃在华特权,洗刷了中国人民的百年耻辱。


    正确答案:《中美新约》;《中英新约》

  • 第6题:

    1928年6月,南京政府发表修改不平等条约宣言,其主要内容是要求()

    • A、取消外国在华租界
    • B、取消外国在华驻兵特权
    • C、关税自主
    • D、废除领事裁判权
    • E、停止赔款

    正确答案:C,D

  • 第7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出现的危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⑴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生活中主导地位的失落
    ⑵社会变革使传统体育失去存在基础
    ⑶西方体育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冲击,
    ⑷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和内容的自身萎缩

  • 第8题:

    多选题
    近代弥补对外贸易逆差的主要手段有()。
    A

    侨汇

    B

    金银的输出

    C

    国际援助

    D

    外商在华投资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甲午战后,中国弥补对外贸易逆差的最主要手段是()。
    A

    侨汇

    B

    金银的输出

    C

    国际援助

    D

    外商在华投资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新中国是如何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的?

    正确答案: 根据毛泽东“打打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和《共同纲领》关于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必须为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的规定,在新中国的诞生过程中和诞生以后,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逐步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势力和影响的方针。
    (1)、处理旧政府签订的条约
    《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新中国为了彻底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对于帝国主义列强迫使历届旧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采取坚决废除的方针。其他条约,中国政府依据有关规定,分别采取修改、重订、承认的方针。
    (2)、不承认一切旧的外交关系
    依据“另起炉灶”的方针,凡未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其原来的驻华外交机构和人员,新政府一概不承认其合法性。旧外交人员只能被作为外国侨民对待。
    (3)、收回外国在华的兵营地产权
    从1950年1月开始,北京、大津、上海等市军管会宣布收回美、法、英、荷等国的兵营地产权,并征用各国地面上的兵营及其建筑。
    (4)、取消航务特权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各重要港埠后,当地军管会颁布了外籍轮船进出口管理办法,规定外轮出入须经批准和查验,外国人不得担任领水员,外轮不得随便停靠或移动泊位,不得使用船舶电台发报等。
    (5)、收回海关大权
    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列强控制着中国的海关大权,对中国大肆进行掠夺。1949年10月2日,中国海关总署成立。1951年5月,中国开始实行新的海关税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独立自主的海关税则。同时,由国家管制对外贸易,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从此,中国真正独立自主的海关和海关税则建立起来,海关大权掌握在中国人民手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近代外商在华享受的特权主要体现在()。
    A

    协定关税

    B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统税

    D

    领事裁判权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20世纪20—30年代,列强在华经济势力出现大改组,日本在华经济势力的变化最大,主要反映在对华贸易和()
    A

    对华直接投资

    B

    对华间接投资

    C

    扩大在华势力范围

    D

    扩大在华经济特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甲午战后,中国弥补对外贸易逆差的最主要手段是()。

    • A、侨汇
    • B、金银的输出
    • C、国际援助
    • D、外商在华投资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近代外商在华享受的单方面优惠待遇主要体现在()。

    • A、关税
    • B、子口税
    • C、统税
    • D、最惠国待遇

    正确答案:A,B,D

  • 第15题:

    试述新中国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势力的主要意义。


    正确答案: 根据毛泽东提出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和《共同纲领》中关于“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必须“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而斗争”的规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分先后缓急,对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和势力加以肃清和处理。1、肃清帝国主义在华政治特权,对国家经济命脉采用军事手段掌握在新中国手中。首先,对于原国民党政府时期各国在华的外交机构和没有离华的外交官,中央人民政府一律不承认其合法地位。这些外交机构在新中国同他们的国家建交前若继续在华进行活动,人民政府不承认其合法性。对于那些还没有离开中国的各国前外交官,人民政府均作为外国侨民对待。其次,收回外国在华的兵营地产权。1950年1月6日,北京军管会布告收入回外国在北京的兵营地产,征用其地面上的兵营和其他建筑。同年1月14日,法、荷前领事慑于中国人民的严正立场,交回兵营地产及其地面建筑。美国于1月16日将属于中国的财产交还中国。第三,收回海关大权。1949年10月25日,中国海关总署成立。1950年1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关于关税政策和海关工作的决定。第四,由国家统一管理航运。人民解放军解决上海、广州、天津等各重要港埠城市后,各地军管会对外籍轮船进出口作出暂行管理规定,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航运特权。新中国成立后,对航运管理作出具体规定。中国领水主权全部恢复。2、有计划有步骤地处理外国人在华企业和房地产。新中国成立后,解决在华外资企业和房地产问题提上日程。中国提出按照国籍、系统、行来等多种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处理和区别对待的方针,对在华外资企业的资本和经营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处理。1950年12月3日,我国政府制定了关于外国教会和外国人在华房地产的处理原则,其核心为:土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中国不承认外国在中国境内享有土地所有权,不允许他们买卖或继承土地。从1953年其停止外国侨民在华经营房屋租赁业。3、对外国政府、私人和团体在华兴办的文教、卫生、宗教等事业的处理首先,中国政府命令帝国主义在华的新闻机关停止活动,有效地控制了新闻舆论宣传。其次,对某些受到外国教会操纵和影响的中国教会也作了妥善处理,使它们逐步走上了自立革新的道路。第三,对于外国人经办的或接收外国津贴的文化、教育、卫生、救济等机构的妥善处理,主要是申办许可、报告经费来源、接受政府监督等措施。总之,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中国人民在很短的时间内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政治、军事特权,并掌握住了自己的经济命脉,在文化教育领域清除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在当时整个西方阵营极端敌视中国的情况下,这些措施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巩固新生政权、全民同仇敌忾、奋发图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样,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扫除殖民地半殖民地痕迹的行动,给我国后来在平等基础上建立新的中西方关系,以及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健康发展,也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 第16题:

    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近代上海外滩:“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源头是()

    • A、《南京条约》附件使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居住、协定关税等特权
    • B、《天津条约》使列强获得外国人可以在内地游历、通商、传教的特权
    • C、《马关条约》使列强获得在华设厂的特权
    • D、《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在使馆界驻军的特权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20世纪20—30年代,列强在华经济势力出现大改组,日本在华经济势力的变化最大,主要反映在对华贸易和()

    • A、对华直接投资
    • B、对华间接投资
    • C、扩大在华势力范围
    • D、扩大在华经济特权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是()。

    • A、独资方式
    • B、合资方式
    • C、合作经营
    • D、BOT方式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体现在()。

    • A、教师与不同学生的互动存在差异
    • B、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同一行为的评价不同
    • C、让部分学生享受不正当“特权”

    正确答案:A,B,C

  • 第20题:

    多选题
    近代外商在华享受的单方面优惠待遇主要体现在()。
    A

    关税

    B

    子口税

    C

    统税

    D

    最惠国待遇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是()。
    A

    独资方式

    B

    合资方式

    C

    合作经营

    D

    BOT方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新中国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势力的主要意义。

    正确答案: 根据毛泽东提出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和《共同纲领》中关于“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必须“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而斗争”的规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分先后缓急,对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和势力加以肃清和处理。1、肃清帝国主义在华政治特权,对国家经济命脉采用军事手段掌握在新中国手中。首先,对于原国民党政府时期各国在华的外交机构和没有离华的外交官,中央人民政府一律不承认其合法地位。这些外交机构在新中国同他们的国家建交前若继续在华进行活动,人民政府不承认其合法性。对于那些还没有离开中国的各国前外交官,人民政府均作为外国侨民对待。其次,收回外国在华的兵营地产权。1950年1月6日,北京军管会布告收入回外国在北京的兵营地产,征用其地面上的兵营和其他建筑。同年1月14日,法、荷前领事慑于中国人民的严正立场,交回兵营地产及其地面建筑。美国于1月16日将属于中国的财产交还中国。第三,收回海关大权。1949年10月25日,中国海关总署成立。1950年1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关于关税政策和海关工作的决定。第四,由国家统一管理航运。人民解放军解决上海、广州、天津等各重要港埠城市后,各地军管会对外籍轮船进出口作出暂行管理规定,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航运特权。新中国成立后,对航运管理作出具体规定。中国领水主权全部恢复。2、有计划有步骤地处理外国人在华企业和房地产。新中国成立后,解决在华外资企业和房地产问题提上日程。中国提出按照国籍、系统、行来等多种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处理和区别对待的方针,对在华外资企业的资本和经营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处理。1950年12月3日,我国政府制定了关于外国教会和外国人在华房地产的处理原则,其核心为:土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中国不承认外国在中国境内享有土地所有权,不允许他们买卖或继承土地。从1953年其停止外国侨民在华经营房屋租赁业。3、对外国政府、私人和团体在华兴办的文教、卫生、宗教等事业的处理首先,中国政府命令帝国主义在华的新闻机关停止活动,有效地控制了新闻舆论宣传。其次,对某些受到外国教会操纵和影响的中国教会也作了妥善处理,使它们逐步走上了自立革新的道路。第三,对于外国人经办的或接收外国津贴的文化、教育、卫生、救济等机构的妥善处理,主要是申办许可、报告经费来源、接受政府监督等措施。总之,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中国人民在很短的时间内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政治、军事特权,并掌握住了自己的经济命脉,在文化教育领域清除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在当时整个西方阵营极端敌视中国的情况下,这些措施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巩固新生政权、全民同仇敌忾、奋发图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样,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扫除殖民地半殖民地痕迹的行动,给我国后来在平等基础上建立新的中西方关系,以及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健康发展,也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如何看待近代外国在华资本投资?

    正确答案: 西方列强在华经济扩张,使之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把中国变为它们的商品销售市场,廉价原料供应地和投资场所,并加强对中国资源和财富的掠夺,压迫和排挤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这直接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对中国国民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但另一方面,外国资本的投资和经济扩张,又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1)铁路投资与中国交通的近代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铁路对中国经济近化化发展的促进十分明显。(2)外国资本经济扩张,与中国工矿业的近化化。首先,外国资本企业本身就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次,它们掠夺性的投资又不自觉地传播和引进了外国先进的文化,对华商起了诱发和示范作用。
    (3)外国资本在华扩张和进出口贸易的增加与中国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这种近代商业在上海发展得尤为迅速。
    (4)外国在华金融投资与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
    (5)传统手工业的变化。中国手工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出现了兴办高潮,不少手工业采用了进口和仿制的改良机械,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综上所述,甲午战争后的外国资本在华投资和经济扩张,不自觉地把西方先进文化输入中国大地由通商大埠不断向中国内地扩散,刺激和诱发了中国经济近代化以及政治、思想、文化的新旧嬗递。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