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答案:
    解析:
    (1)1912年年初,蔡元培从“养成共 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军国民教 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 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成为制定民国 元年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2) 主要内容:①军国民教育,即体育。一方 面是当时形势需要举国强兵之制,必须要有这种 教育;另一方面体育又是养成完全人格所必需 的,主张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② 实利主义教育,也就是智育,包括各种普 通文化科学知识,有历史、地理、算学、化学、手工 等=他认为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训 练学生思维细密、对事认真的科学态度。 ③ 公民道德教育,也就是德育。他认为德育 就是完足人格之本,若无德,虽体魄、智力发达, 也只能助其为恶。对于德育的内容,他主张以自 由、平等、亲爱作为学习对象,这体现了他要以资 F阶级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愿望。 ④ 美育特别为蔡元培所提倡。他认为美育 有特殊的意义,它可以引人进人一种“自美感以 外,一无杂念”的意境,并认为美感教育具有与宗 教相同的性质和功用,但可以避免宗教的保守和 宗派之见,所以他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 ⑤ 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所独创,并被作为教 育的最高境界。所谓世界观教育,就是培养人们 一种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能超脱现象世界而贴 近实体世界的观念和精神境界。 (3) 关于“五育”之间的关系:蔡元培认为, 一五育”不可偏废,其中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 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偏于现象世界之观念,为隶属 于政治之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以追求实 沫世界之观念为目的,为超轶政治之教育。根据 当时流行的德、智、体三育的说法,蔡元培认为, 上述“五育”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世界观教育将 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 第2题:

    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答案:
    解析:
    蔡元培是我国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他担任过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做过北京大学的校长,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他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从“养成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五育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2)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北大改革,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他在北大的改革措施有:①抱定宗旨、改变校风。着重改变学生的观念,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②主张教授治校,民主管理。③要求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④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各种学问能够在大学自由地研究和讲授,这也是各国大学的共同准则,这样大学才能对学术的发展起促进作用。(3)他提出了教育独立的思想。教育独立的基本要求为:教育经费独立、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和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在当时国家衰弱的国情下为维持教育基本生存状态而提出教育独立的思想具有合理性。但是这种脱离政治、脱离政党的教育主张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教育不可能完全独立于政治,这是蔡元培对当时政治状况的无奈反抗。反映了他反对军阀控制教育、希望按教育规律办教育的美好愿望,教育脱离宗教的主张含有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革命意义。(4)蔡元培也有失败的思想,如大学院和大学区制。大学区制是蔡元培独立教育思想的体现,目的是要促进教育与学术相结合,实现教育行政机构学术化,摆脱腐败的官僚支配,做到事权统一,实现教育决策与实施民主化。但在专制独裁统治的政治形势下,在经济极端落后的情况下,大学院与大学区制在一年以后不了了之。大学院的理想过高,期望学术领导行政,使教育行政学术化,反而使学术机关官僚化,效率低下。由于中国学术风气未浓而官僚习气却深,让学术机构和行政机构混一,高等学府反成竞争倾轧场所,官僚机构的腐败毕现于学术机构。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凸显在北大改革和“五育并举”的思想上。五育尽管各自的作用不同,但是都是“养成国民健全之人格”所必需的,是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五育中也有重点,即必须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此外,北大的改革不仅是自身面貌的变化,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改革的灵魂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兼容并包”包容不同的学术和学说流派,不同的人物和主张,也包容男女生和旁听生。但是,“兼容并包”也并非不偏不倚,而是有所抑扬,它摒弃封建专制思想,主要包容资产阶级思想和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和新人物。北大也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影响远远超出教育领域。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民主主义教育家,担任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后坚决清除教育中的封建专制主义因素,苦心规划民国教育的未来。1917年任北大校长后,以自由、民主的原则改革北大,为中国高等教育开辟了一片天地。

  • 第3题:

    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的内容。
    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

  • 第4题:

    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当今教育有何启迪?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贡献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


    正确答案: (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2)兼容并包,改革北大:整顿校风,整顿教师队伍,广招人才,改革管理体制,提倡教授治校,改革教学体制。
    (3)论学与术:
    (4)论教育独立: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要旨在于以资产阶级教育代替封建教育。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激情与民主、科学思想,在近代反对帝国主义文化教育侵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斗争中起了重大的作用。如果说,康有为、梁启超是19世纪末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倡导者,那么,蔡元培就是20世纪中国资本主义教育体制的缔造者。在他的教育思想中,从教育方针、学校教育制度到教学体制和措施,特别是他的高等教育思想,有许多积极和合理的因素。从他开始,并通过他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制度,使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 第5题:

    蔡元培在语文教育思想方面有哪些主要贡献?


    正确答案: (1)改革国文教学。
    (2)提出读书是为了应用,学国文是为了使人人都能掌握表情大衣的工具的新思想。
    (3)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憎要学习白话文和国语。
    (4)主张实行新的教学方法。
    (5)提出了美育思想。
    (6)提倡主义符号和拉丁化。
    蔡元培的语文教育观,充分的体现了实用和效率的思想,在当时以及后来语文教学革新的运动中所产生的影响,又是一般学者所难以企及的。

  • 第6题:

    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正确答案: (1)主持制定了民国初年教育方针,有力促进了民初教育的发展。
    (2)主持改革北京大学,使北大完成了从封建大学堂向资产阶级大学的转化,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3)主张文理沟通和渗透,在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上具有重要价值。
    (4)主张教育脱离政党、教会独立,由教育家来办理。

  • 第7题:

    “活动即教育”是哪位教育家提出的教育思想?()

    • A、杜威
    • B、赫尔巴特
    • C、蔡元培
    • D、陶行知

    正确答案:D

  • 第8题:

    请述评蔡元培“完全人格”的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2、兼容并包,改革北大;整顿校风,整顿教师队伍,广招人才,改革管理体制,提倡教授治校,改革教学体制。
    3、论学与术。
    4、论教育独立。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时间,要旨在于以资产阶级教育代替封建教育。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激情与民主、科学思想,在近代反对帝国主义文化教育侵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斗争中起了重大作用。如果说,康有为、梁启超是19世纪末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倡导者,那么,蔡元培就是20世纪中国资本主义教育体制的缔造者。在他的教育思想中,从教育方针、学校教育制度到教学体制和措施,特别是他的高等教育思想,有许多积极和合理的因素。从他开始,并通过他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制度,使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 第9题:

    简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蔡元培,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辛亥革命时期教育家的杰出代表。他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近代中国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1)、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2年,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关于普通教育的宗旨,他定为:养成健全的人格,发展共和的精神。认为健全的人格必须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2)、以“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主义”为改革方针,对北京大学进行全面改革。
    (3)、认为教育应当独立,提出教育独立于政党与教会之外的主张。
    (4)、倡导“尚自然”、“展个性”,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发挥儿童个性。

  • 第10题:

    问答题
    蔡元培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主张有哪些?

    正确答案: 蔡元培是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在长期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教育管理思想:
    1)教育行政管理,主张严订章程,分级办学,注重民主管理,强调管理效率。
    2)学校管理,他提出了“教授治校”的管理主张。
    3)在师资管理上,他提出民主化和法制化的主张。
    4)在学生管理上,主张学生自治。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格。
    5)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蔡元培对北大进行的改革及所体现的大学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
    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1)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蔡元培改革北大的第一步是明确大学的宗旨,即大学是“研究高尚学问之地”,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a.要求学生改变上学是为做官发财的观念,让学生抱定为求学而来的宗旨。b.整顿教师队伍,广招人才,蔡元培在教师聘任上采取的是“学诣”第一的原则。c.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d.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蔡元培在师生中努力提倡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正当兴趣。
    (2)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这是他办理北京大学的基本指导思想。他提倡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各派主张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就不会得到被自然淘汰的命运,都可以让他们自由发展,兼容并包,只有这样大学才会对学术的发展起促进的作用。他聘请教师也依据这一方针,“以学诣为主”,允许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同时在大学任教,使北大教师队伍人才济济,面貌一新。
    (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1912年由蔡元培主持制定的《大学令》中,即已确立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大学校务管理原则,但蔡元培任校长后才真正实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体现了蔡元培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思想,目的是把推动学校发展责任交给教授,让真正懂得学术的人来管理学校。新的管理体制的建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学校的蓬勃发展。
    (4)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蔡元培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是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其次是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最后是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及学分制。
    总而言之,在蔡元培的领导下,北大的改革是全方位的。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指导的教育思想经蔡元培提倡,逐渐成为北大的教育、管理制度,使北大开始走上现代大学的轨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思想。

    正确答案: 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思想包括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等五育,是一种德、智、体、美诸育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它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又适应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因而是一种进步的教育思想。但是也有局限性和缺陷,如世界观教育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论述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在哲学思想上他受康德二元论的影响,把世界分割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从这种世界观出发,在教育上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属于现象世界,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一部分属于实体世界,包括世界观教育与美育。以后,他又说普通教育的目的,应该“养成健全的人格”,所谓“养成健全的人格”,分为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这四者都很重要。军国民教育,即体育,一方面是当时形势,需要举国强兵,另一方面又是养成完全人格所必需,主张完全人格,首在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也就是智育,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认为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训练学生思维细密,对事物有科学态度。公民道德教育,就是德育。认为德育就是完足人格之本,德育内容要以自由、平等、亲爱为主,体现了他要以资产阶级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愿望。美育特别被蔡元培所重视,认为美育有特殊意义,进行美育课程可采用多种形式。他提出的德、智、体、美平均发展的教育方针符合当时历史的要求,在教育上是一种重大的进步,是对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在人才培养上,这几方面的教育要求不一。他提出的教育方针的思想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在具体解释各种教育,如德育、美育时不免掺杂某些唯心主义的色彩。
    (2)改革北大的教育实践。①改变校风,明确教育宗旨。因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官僚习气浓重,学生入学多为升官发财,重文轻理,尤重法科。他极力改变这种状况,改变当时不良习气,养成正当、健康的娱乐爱好,从而促进北大优良学风的形成。②整顿教师队伍。教师聘任以“学诣”为主,只要有真才实学、热心教学和研究,不论资格、年龄、思想倾向,都予聘用。由此吸引了一大批有造诣、有声誉、年富力强的著名学者。③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是他办北大的基本原则,他认为这是由大学的性质所决定的,各派学说在北大都应该占有一席之地。为当时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术气氛。④提倡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主张大学应该有真正懂学术者来管理,改变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因此学校成立了最高立法和权力机构——评议会,每五名教授选举评议员一人;各门成立教授会,公举教授会主任,管理各门教学。⑤改革教学体制。针对当时北大“重术而轻学”的现象,沟通文理科学,停办工科,扩充文理两科,奠定了基础理论学科的发展基础;依据现代科学发展趋势,沟通文理两科,废科设系;依据发展个性和沟通文理的思想,改年级制为选科制,按一定基础和专业要求修满规定学分,不拘年限,即允许毕业。
    (3)教育独立思想。1922年发表《教育独立议》、《非宗教运动》,阐述了他关于这一思想的看法:①教育经费独立。政府指定款项,不能移做他用,建立独立的学校教育会计制度。②教育行政独立。设立专管教育行政的机构,不附设于政府部门,教育总长也不因政局变动而频繁变动。③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方针应稳定,不受政治干扰,能自由编辑、出版、选用教科书。④教育脱离宗教独立。教育活动与政治经济关系密切,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独立,教育只能相对独立。他的关于教育脱离政治、政党的主张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反映了他反对军阀控制教育,希望按教育规律办好教育事业的美好愿望。教育脱离宗教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革命意义。此外,这一思想在推进收回教育主权运动,抵制殖民主义教育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 第14题: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答案:
    解析:
    一、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①军国民教育主张将军事引人到学校和社会教育之中,让学生和民众受到一定的军事教育和训练,强调学生生活的军事化、特别是体育的军事化等。②实利主义教育即是"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使教育能发挥提高国家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③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但蔡元培也明确指出,中国传统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的一些基本范畴,其内涵和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也是相通的。④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所独创并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培养人们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观念和精神境界。⑤美感教育与世界观教育紧密相联系,要引导人们具有实体世界的观念,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美感教育,利用美感这种超越利害关系、人我之分界的特性去破除现象世界的意识,从而陶冶、净化人的心灵。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其一,其中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偏于现象世界之观念,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为超越政治之教育。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 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意义/评价:德、智、体、美四育平均发展的教育方针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在教育上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是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宗旨的否定。从人才培养上看,这几方面的教育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只是不同的阶级在各方面的要求不一致而已。但是蔡元培提倡的教育方针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思想基础之上的,所以在具体解释各种教育如德育、美育时就不免掺杂某些唯心主义的色彩。二、蔡元培改革北大的措施及影响①明确大学的宗旨,即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并进而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②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教员。③发展各科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④贯彻“思想自由、培养正当兴趣。”的办学原则。⑤提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意义:北京大学的改革是全方位的,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开风气之先的改革,北京大学的改革不仅使自身改变了面貌,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三、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教育独立”作为一种思潮,萌发于五四运动之前,发展于 20 世纪 20 年代。1922 年蔡元培发表《教育独立议》一文,阐明了教育独立的基本观点和方法:①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受教育者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人格,能对人类文化发展尽到一份责任,作出一份贡献。而不是要把受教育者塑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那些怀有其他目的的人去使用。②教育政党、教会在目标、性质上存在严重对立,因此教育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应完全交给教育家去办,保持独立地位,不受政党或教会的影响。③为实现教育真正独立,蔡元培设计了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独立于宗教等具体措施。

  • 第15题:

    “五育”并举、和谐发展,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蔡元培提出的基本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简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正确答案: (1)整顿学风,校风。
    (2)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
    (3)民主管理,教授治教。
    (4)改革教育体制。

  • 第18题:

    蔡元培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主张有哪些?


    正确答案: 蔡元培是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在长期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教育管理思想:
    1)教育行政管理,主张严订章程,分级办学,注重民主管理,强调管理效率。
    2)学校管理,他提出了“教授治校”的管理主张。
    3)在师资管理上,他提出民主化和法制化的主张。
    4)在学生管理上,主张学生自治。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格。
    5)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 第19题:

    评述蔡元培的大学教育思想和对北京大学的改革。


    正确答案: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一所充满封建官僚习气的学校,校政腐败,制度混乱,学生求官心切,学术空气淡薄,封建文化泛滥,不少师生品行不检,为社会所菲薄。1917年蔡元培在孙中山等人的支持下,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并对北大进行了全面的改革。蔡元培认为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因此,蔡元培改革北大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大学的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并应抱定宗旨,改变校风,包括:改变学生的观念,“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之教员,将“学诣”第一视为教师聘任的重要原则;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即在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提倡道德修养;等等。第二,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第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第四,学科与教育体制改革,包括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等等。北京大学的改革不仅使自身改变了面貌,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这场改革的灵魂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兼容并包”不仅包容不同的学术和学说流派,不同的人物和主张,也在男生之外包容女生,在正式生之外包容旁听生。“兼容并包”也并非不偏不倚,而是有所抑扬,封建专制思想文化本已根深蒂固,所包容的主要是资产阶级乃至于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人物,北大也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教育领域。

  • 第20题:

    简述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思想。


    正确答案: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思想包括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等五育,是一种德、智、体、美诸育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它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又适应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因而是一种进步的教育思想。但是也有局限性和缺陷,如世界观教育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的内容。

    正确答案: 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当今教育有何启迪?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贡献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

    正确答案: (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2)兼容并包,改革北大:整顿校风,整顿教师队伍,广招人才,改革管理体制,提倡教授治校,改革教学体制。
    (3)论学与术:
    (4)论教育独立: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要旨在于以资产阶级教育代替封建教育。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激情与民主、科学思想,在近代反对帝国主义文化教育侵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斗争中起了重大的作用。如果说,康有为、梁启超是19世纪末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倡导者,那么,蔡元培就是20世纪中国资本主义教育体制的缔造者。在他的教育思想中,从教育方针、学校教育制度到教学体制和措施,特别是他的高等教育思想,有许多积极和合理的因素。从他开始,并通过他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制度,使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请述评蔡元培“完全人格”的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 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2、兼容并包,改革北大;整顿校风,整顿教师队伍,广招人才,改革管理体制,提倡教授治校,改革教学体制。
    3、论学与术。
    4、论教育独立。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时间,要旨在于以资产阶级教育代替封建教育。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激情与民主、科学思想,在近代反对帝国主义文化教育侵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斗争中起了重大作用。如果说,康有为、梁启超是19世纪末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倡导者,那么,蔡元培就是20世纪中国资本主义教育体制的缔造者。在他的教育思想中,从教育方针、学校教育制度到教学体制和措施,特别是他的高等教育思想,有许多积极和合理的因素。从他开始,并通过他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制度,使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正确答案: (1)主持制定了民国初年教育方针,有力促进了民初教育的发展。
    (2)主持改革北京大学,使北大完成了从封建大学堂向资产阶级大学的转化,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3)主张文理沟通和渗透,在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上具有重要价值。
    (4)主张教育脱离政党、教会独立,由教育家来办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