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卢梭关于人生而平等的观点。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论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1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
    2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3教育要适应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 第2题:

    卢梭观点是?


    正确答案: 人民主权原则:
    1、主权是至高无上的
    2、主权是补课转让的
    3、主权是不可分割的
    4、主权是不能代替的

  • 第3题:

    卢梭以崭新的观点看待儿童,“发现儿童”是卢梭在教育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提出了若干重要观点,它们是()。

    • A、“自我修正”
    • B、“天赋人权”
    • C、“观点的自由市场”
    • D、“自由高于一切”
    • E、“人人生而平等”

    正确答案:A,C

  • 第5题:

    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观点。


    正确答案: (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 第6题:

    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正确答案: 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人的发展是由社会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条件。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卢梭关于法的分类。

    正确答案: (1)政治法。
    (2)刑法。
    (3)民法。
    (4)风俗习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卢梭关于婴幼儿教育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1)反对束缚儿童;
    (2)父母应亲自教养儿童;
    (3)让儿童保持自然的习惯;
    (4)努力增强儿童的体质;
    (5)训练儿童的感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卢梭关于人类社会不平等的学说。

    正确答案: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以自然法理论为基础,揭示了“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之间的矛盾。他使用抽象的分析方法,把社会人与自然人加以比较,将剔除人的社会性之后所剩下的东西看作人的自然本质,由此来研究决定人的本性的自然规律,说明人类社会的基础和不平等的起源。
    在人类中有两类不平等,一种是自然不平等即生理不平等,一种是社会不平等即精神或政治上的不平等。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差异在自然状态下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社会状态下,不仅社会不平等,即使是自然不平等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私有制是文明社会的开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社会发展的结果就是社会不平等的产生和深化。社会不平等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法律和私有财产权的设定是第一阶段;官职的设置是第二阶段;合法的权力变成专制的权利则是第三也是最后阶段。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是不平等的深化和普遍的道德堕落。物极必反,极端的不平等终将为平等所取代。卢梭关于社会不平等发展阶段的分析中渗透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受到了恩格斯的高度评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卢梭观点是?

    正确答案: 人民主权原则:
    1、主权是至高无上的
    2、主权是补课转让的
    3、主权是不可分割的
    4、主权是不能代替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观点。

    正确答案: (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正确答案: 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人的发展是由社会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卢梭关于公意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卢梭认为,政府一旦形成,政府就代表了人民的“公意”,公民就应该把一切权力交级政府。他认为“主权……不外是公意的运用”。公意理论是揭开卢梭人民主权理论面纱的“无形之手”。
    “公意不能理解为公民多数人的意志,而应理解为公共利益的体现。众意可以通过不同公民集团所代表的不同利益之间的一致来体现;相反,公意作为人民意志的体现则只能是一致的,因此它也就总是正确的。”在深入探讨公意的基础上,卢梭归纳了主权的基本属性:(1)主权是不可转让的;(2)主权是不可分割的;(3)主权是不受限制的;(4)主权不可被代表。卢梭的“公意”论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专制的思维根源。

  • 第14题:

    黑格尔说:“在苏格拉底那里,我们也发现人是尺度,不过是作为思维的人。”黑格尔这里所指的苏格拉底的观点是()

    • A、“人生而平等”
    • B、“认识你自己”
    • C、“知识即美德”
    • D、“人是万物的尺度”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简述卢梭关于婴幼儿教育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1)反对束缚儿童;
    (2)父母应亲自教养儿童;
    (3)让儿童保持自然的习惯;
    (4)努力增强儿童的体质;
    (5)训练儿童的感官。

  • 第16题:

    简述梅奥关于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1)从根本上说,人是由社会需求而引起工作的动机的,并通过同事的关系而获得认同感。
    (2)工业革命与工业合理化的结果,使工作本身失去了意义,因此能从工作上的社会关系去寻求意义。
    (3)员工对同事们的社会影响力,更比对管理者所给予的经济诱因控制更为重视。
    (4)员工的工作效率随着上司能满足他们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变。

  • 第17题:

    简述卢梭关于感官教育的内容的论述。


    正确答案:1.2-12岁的儿童教育,应该以体育锻炼和感官训练为主。
    2.通过训练学会:怎样去感受、看、听等等。感官教育作用:有助于儿童智力开发,激发智慧。
    3.肯定了身体锻炼的重要价值。如:跳跃、舞蹈等。训练儿童忍受痛苦。
    4.首先训练儿童的各种感觉器官,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以触觉代替视觉、听觉的方法来锻炼触觉。通过图画、几何形体、制图来训练视觉。通过唱歌、听有节奏旋律的声音,来训练听觉。味觉、嗅觉不必特别训练,顺其自然发展。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卢梭关于感官教育的内容的论述。

    正确答案: 1.2-12岁的儿童教育,应该以体育锻炼和感官训练为主。
    2.通过训练学会:怎样去感受、看、听等等。感官教育作用:有助于儿童智力开发,激发智慧。
    3.肯定了身体锻炼的重要价值。如:跳跃、舞蹈等。训练儿童忍受痛苦。
    4.首先训练儿童的各种感觉器官,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以触觉代替视觉、听觉的方法来锻炼触觉。通过图画、几何形体、制图来训练视觉。通过唱歌、听有节奏旋律的声音,来训练听觉。味觉、嗅觉不必特别训练,顺其自然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梅奥关于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1)从根本上说,人是由社会需求而引起工作的动机的,并通过同事的关系而获得认同感。
    (2)工业革命与工业合理化的结果,使工作本身失去了意义,因此能从工作上的社会关系去寻求意义。
    (3)员工对同事们的社会影响力,更比对管理者所给予的经济诱因控制更为重视。
    (4)员工的工作效率随着上司能满足他们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论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1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
    2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3教育要适应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卢梭关于人生而平等的观点。

    正确答案: 卢梭认为“人人生而平等自由,人们只有在出于自身的功利考虑时才会转让他们的自由”,并且卢梭在自己所主张的平等观的基础上对亚里士多德的平等观进行了批判,“亚里士多德也说过人不是天生平等的……亚里士多德言之有理,可是他却把结果当做了原因”。在第一章的结尾,卢梭再次重申:“基本契约不会摧毁自然的平等,相反,它以一种道德的、合法的平等来代替自然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身体上的不平等,人们在力量和天赋上可以是不平等的,但是通过协议并根据权利,他们都是平等的”、“社会契约规定,所有公民一律平等”。人因自由而平等,既然自由不可侵犯,平等同样应该受到重视和尊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人是两足而无毛”的动物,这是()的观点。
    A

    卢梭

    B

    达尔文

    C

    亚里士多德

    D

    柏拉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卢梭关于公意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卢梭认为,政府一旦形成,政府就代表了人民的“公意”,公民就应该把一切权力交级政府。他认为“主权……不外是公意的运用”。公意理论是揭开卢梭人民主权理论面纱的“无形之手”。
    “公意不能理解为公民多数人的意志,而应理解为公共利益的体现。众意可以通过不同公民集团所代表的不同利益之间的一致来体现;相反,公意作为人民意志的体现则只能是一致的,因此它也就总是正确的。”在深入探讨公意的基础上,卢梭归纳了主权的基本属性:(1)主权是不可转让的;(2)主权是不可分割的;(3)主权是不受限制的;(4)主权不可被代表。卢梭的“公意”论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专制的思维根源。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