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1913年至1917年间,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革命斗争有二次革命、()、()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斗争比较,北伐战争()

    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

    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C.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

    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


    参考答案:B

  • 第2题:

    袁世凯、北洋军阀统治新闻事业有哪些手段?
    扑灭了二次革命,袁世凯还想复辟帝制,为此,他采取多种手段加强了对社会舆论和新闻界的控制。
    1.创办御用报刊,“自作新声”,为袁氏歌功颂德。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亚细亚日报》。该报为少有的拥袁最强的报纸。在袁宣布自己为“中华帝国皇帝”后,该报首先称袁为“今上”,文章署名“臣记者某某”。
    2.收买报纸与报人,让他们“依声填词”,唱袁氏的调。
    3.制定各种法律,不断清除异己,令报界同唱帝制赞歌。1913年以来,袁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限制新闻自由的法令。1914年4月,袁政府又颁布了专门为报纸制订的《报纸条例》,主要规定:发行报纸必须经当地警察官署许可;禁止25以下、曾受监禁之罪者、军人、官吏、学生等担任报纸发行人、编辑、印刷人;禁止报纸登载“淆乱政体”、“妨害治安”、“败坏风俗”以及各级官署禁止刊载的一切文字;报纸发行前须将报样送警察机关备案等等。同年又颁布了《出版法》,对所有文字、图画印刷品也都制订了类似的规定。此外各级官署还擅自制订一些地方规定,对新闻界横加干涉。
    4.用暴力手段任意摧残报业、迫害报人。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继续进行反袁斗争。中华革命党人在国外和国内办报宣传革命主张。较为著名的有在东京办的《民国》、《甲寅》杂志和1916年年初在上海租界内办的《民国日报》,该报由陈其美创办,叶楚伧主编,邵力子为总经理。

  • 第3题:

    下列属于反对袁世凯专制、复辟帝制的革命斗争有:()。

    • A、护国运动
    • B、护法运动
    • C、二次革命
    • D、保路运动

    正确答案:A,B

  • 第4题:

    简述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正确答案:(1)发动“二次革命:和组建中华革命党: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1913年7月,李烈钧、黄兴等宣布讨袁,南方部分地方响应。坚持两个月后失败。孙中山逃亡日本在东京正式成立中华革命党。
    (2)发动护国战争。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1915年12月25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运动爆发。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取消帝制。
    (3)发动护法运动:为恢复并保护中华民国和《临时约法》孙中山两次发动护法运动。1917年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针对皖系军阀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1920年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针对直系军阀拒绝恢复民国和《临时约法》。两次护法战争均因军阀出卖而失败。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第5题:

    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其直接斗争目标是()

    • A、反对帝国主义
    • B、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 C、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 D、没收地主土地

    正确答案:C

  • 第6题:

    1926年7月开始的北伐战争的目标是推翻()。

    • A、北洋军阀统治
    • B、直系军阀统治
    • C、奉系军阀统治
    • D、蒋介石统治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北洋军阀统治的大致线索怎样?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从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到他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前。北洋军阀逐步奠定军事政治基础,并基本形成军事政治集团。这是北洋军阀的兴起、发展和基本形成时期。
    第二阶段,从1912年袁世凯窃国到1916年他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反对而自毖,以袁为首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北洋军阀达到了权力的最高峰时期。这是北洋军阀的全盛时期。
    第三阶段,从1916年6月袁世凯忧愤而死到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之前,北洋军阀集团由统一走向分裂,军阀之间尤其是直、皖、奉三系,为争夺中央政权和地盘,展开长期激烈的割据、混战和派系斗争。这是北洋军阀的衰落时期。根据各派军阀的争斗和控制中央政权的状况,可将这个时期分为五个小阶段。
    (1)从1916年6月袁世凯自毖到1920年7月直皖战争,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率先独占北京中央政权,故称之为皖系军阀统治时期。
    (2)从1920年7月至1922年5月第一次直奉战争,这是直系和奉系联合控制中央政权时期。
    (3)从1922年5月奉系势力退出关外至1924年11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这是直系军阀独占北京中央政权的阶段。
    (4)从1924年11月至1926年1月,直奉重新联合,中央政权名义上为奉系、国民军和皖系共同执掌,但实际上为奉系所控制。
    (5)从1926年1月至6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夕,这是直奉反革命联合控制中央政权、对付人革命的阶段。
    第四阶段,从1926年7月北伐出师到1928年12月张学良“改旗易帜”、归附国民党新军阀,即是北洋军阀的覆灭时期.

  • 第8题:

    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我国出现过哪些名记者?


    正确答案: 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报为了避祸,言论噤若寒蝉。然而读者出于切身得益的需要,非常关心时局的变化。因此各大报争聘得力记者,加强了采访消息和新闻通讯的工作。各报以获得独家新闻为能,以发表精采通讯取胜。就是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新闻记者。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新闻学修养和办报经验,又有较好的中西学问基础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因此,他们写的新闻、通讯、文章,很受读者欢迎。在这批名记者中,有被人们称为“民初三大记者“的黄远生、刘少少和徐彬彬,也有稍后的邵飘萍、林白水和胡政之。黄远生在当时的影响最大。
    黄远生(1885-1915)基,字远庸,江西九江人,19岁成秀才,20岁成举人,21岁中进士。他放弃了做官的机会,留学日本攻读法律。1909年回国后被清政府任命为邮传部员外郎,不久又离职当新闻记者。曾先后在北京《亚细报》任撰述,在上海《东方日报》、《时报》、《申报》任特约记者,并主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两个刊物。他政治上倾向于进步党,对袁世凯有过幻想。袁世凯帝制自为阴谋暴露后,他与袁决裂,避往上海。1915年12月赴美旅游,在旧金山被中华革命党派人暗杀,年仅31岁。
    黄远生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以新闻采访和通讯写作面负有盛名的新闻记者。他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社交活动能力,又有深厚的中西学问基础和驾驭文字的功夫。因此,他写的新闻通讯(主要是政治通讯)真实可信、文笔流畅、夹叙夹叙,幽默风趣。他用那支生花之笔,对袁世凯统治下的黑暗政治和军阀、官僚、政客们的种种丑态作了深刻而细致的揭露和嘲讽,因而风靡一时,“都下传观,有纸贵之誉”。他认为新闻记者应该具备“四能”:(一)脑筋能想;(二)腿脚能奔走;(三)耳能听;(四)手能写。他的四能主张,对于今天的新闻工作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第9题:

    多选题
    1913年至1917年间,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革命斗争有()
    A

    二次革命

    B

    护国运动

    C

    第一次护法运动

    D

    黄花岗起义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其直接斗争目标是()
    A

    反对帝国主义

    B

    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C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D

    没收地主土地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北洋军阀统治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有自己的军队;占据一方地盘;封建性十足;都与列强的关系密切;不言而喻的野蛮性;都试图争夺中央权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辛亥革命失败后,革命党人为挽救辛亥革命成果,继续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斗争有()
    A

    广州起义

    B

    二次革命

    C

    护国运动

    D

    护法运动

    E

    直奉战争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主要斗争。


    答案:
    解析:
    (1)发动"二次革命"("赣宁之役")。(2)组织中华革命党。(3)护国运动。为反对袁世凯称帝,1915年12月25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运动爆发。(4)第一次护法运动。(5)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 第14题:

    试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行政执行的基本趋向和行政执行混乱的原因?


    正确答案:(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各届政府,基本上都是军人控制下的政府,因而其行政执行必受到军阀势力的影响,呈现出如下两个基本的趋向:
    一、决策能否执行往往以掌权军阀的意志为依归。符合掌权军阀意志的决策,即使完全违背民意也能畅通无阻;不符合掌权军阀意志的决策,即使完全符合民意也是寸步难行;
    二、决策能否执行往往以掌权军阀的实力消长为依归。当掌权军阀得势时,即使是错误的决策也能够顺利执行;当掌权军阀失势时,即使是正确的决策也无人去执行它。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行政执行,从总体上来说是相当混乱的,造成混乱的原因十分复杂,仅从行政管理的层面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体制混乱,权限不清。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由于体制不断变化,各种机构职责权限十分混乱,到皖系军阀统治时,府院权限纷争已到了兵戒相见的地步。
    二、政出多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袁世凯统治时期,北京政府的政令尚能保持基本的统一。袁世凯死后,各派军阀各自为政,纷纷以军事实力干预政府事务,造成政出多门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混乱书面。
    三、内阁派系复杂,互相牵制。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任国务总理,组成联合内阁,除北洋派阁员外,段祺瑞很难控制其它阁员。
    四、内阁更迭频繁,政局动荡。在北洋军阀统治的16年中,内阁迭了40余次,平均每年更迭近3次,内阁最长的不过年余,最短的只有几天。内阁的频繁更迭,无疑给行政执行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 第15题:

    1917年,孙中山领导发动了反对北洋军阀的()。

    • A、二次革命
    • B、护国运动
    • C、第一次护法运动
    • D、第二次护法运动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1917年,孙中山发动了反对北洋军阀的()

    • A、“二次革命”
    • B、护国运动
    • C、第一次护法运动
    • D、第二次护法运动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斗争比较,北伐战争()

    • 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
    • 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 C、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
    • 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1913年至1917年间,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革命斗争有二次革命、()、()


    正确答案:护国革命;第一次护法运动

  • 第19题: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教育行政日趋完善的表现在哪里?


    正确答案: 主要体现在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上,大致到20年代,我国近代的教育行政体制建成了自中央教育部到省教育厅、县教育局这样一个完整的系统,标志着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建成。

  • 第20题:

    下列关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表述正确的有()。

    • A、都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
    • B、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成果。
    • C、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 D、最终未能取得成功。

    正确答案:B,C,D

  • 第21题:

    多选题
    下列属于反对袁世凯专制、复辟帝制的革命斗争有:()。
    A

    护国运动

    B

    护法运动

    C

    二次革命

    D

    保路运动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北洋军阀统治的大致线索怎样?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从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到他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前。北洋军阀逐步奠定军事政治基础,并基本形成军事政治集团。这是北洋军阀的兴起、发展和基本形成时期。
    第二阶段,从1912年袁世凯窃国到1916年他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反对而自毖,以袁为首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北洋军阀达到了权力的最高峰时期。这是北洋军阀的全盛时期。
    第三阶段,从1916年6月袁世凯忧愤而死到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之前,北洋军阀集团由统一走向分裂,军阀之间尤其是直、皖、奉三系,为争夺中央政权和地盘,展开长期激烈的割据、混战和派系斗争。这是北洋军阀的衰落时期。根据各派军阀的争斗和控制中央政权的状况,可将这个时期分为五个小阶段。
    (1)从1916年6月袁世凯自毖到1920年7月直皖战争,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率先独占北京中央政权,故称之为皖系军阀统治时期。
    (2)从1920年7月至1922年5月第一次直奉战争,这是直系和奉系联合控制中央政权时期。
    (3)从1922年5月奉系势力退出关外至1924年11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这是直系军阀独占北京中央政权的阶段。
    (4)从1924年11月至1926年1月,直奉重新联合,中央政权名义上为奉系、国民军和皖系共同执掌,但实际上为奉系所控制。
    (5)从1926年1月至6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夕,这是直奉反革命联合控制中央政权、对付人革命的阶段。
    第四阶段,从1926年7月北伐出师到1928年12月张学良“改旗易帜”、归附国民党新军阀,即是北洋军阀的覆灭时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1917年,孙中山发动了反对北洋军阀的()
    A

    “二次革命”

    B

    护国运动

    C

    第一次护法运动

    D

    第二次护法运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ABCD均是孙中山发动和参与的反对北洋军阀的运动。A发生在1913年,B发生在1915年底。C发生在1917年。D发生在1919年。提示: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 第24题:

    问答题
    袁世凯、北洋军阀统治新闻事业有哪些手段?

    正确答案: 扑灭了二次革命,袁世凯还想复辟帝制,为此,他采取多种手段加强了对社会舆论和新闻界的控制。
    1.创办御用报刊,“自作新声”,为袁氏歌功颂德。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亚细亚日报》。该报为少有的拥袁最强的报纸。在袁宣布自己为“中华帝国皇帝”后,该报首先称袁为“今上”,文章署名“臣记者某某”。
    2.收买报纸与报人,让他们“依声填词”,唱袁氏的调。
    3.制定各种法律,不断清除异己,令报界同唱帝制赞歌。1913年以来,袁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限制新闻自由的法令。1914年4月,袁政府又颁布了专门为报纸制订的《报纸条例》,主要规定:发行报纸必须经当地警察官署许可;禁止25以下、曾受监禁之罪者、军人、官吏、学生等担任报纸发行人、编辑、印刷人;禁止报纸登载“淆乱政体”、“妨害治安”、“败坏风俗”以及各级官署禁止刊载的一切文字;报纸发行前须将报样送警察机关备案等等。同年又颁布了《出版法》,对所有文字、图画印刷品也都制订了类似的规定。此外各级官署还擅自制订一些地方规定,对新闻界横加干涉。
    4.用暴力手段任意摧残报业、迫害报人。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继续进行反袁斗争。中华革命党人在国外和国内办报宣传革命主张。较为著名的有在东京办的《民国》、《甲寅》杂志和1916年年初在上海租界内办的《民国日报》,该报由陈其美创办,叶楚伧主编,邵力子为总经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