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2岁。高热1天,抽搐3次,于7月24日入院。查体:T 40.5℃,BP 60/30mmHg,P 150次/分,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发绀,双瞳孔大小不等,呼吸节律不规则,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脑膜刺激征阴性。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流行性乙型脑炎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脑型疟疾D、中毒性菌痢E、结核性脑膜炎

题目

男孩,2岁。高热1天,抽搐3次,于7月24日入院。查体:T 40.5℃,BP 60/30mmHg,P 150次/分,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发绀,双瞳孔大小不等,呼吸节律不规则,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脑膜刺激征阴性。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脑型疟疾

D、中毒性菌痢

E、结核性脑膜炎


相似考题
更多“男孩,2岁。高热1天,抽搐3次,于7月24日入院。查体:T 40.5℃,BP 60/30mmHg,P 150次/分,昏迷,面色苍白,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性,40岁,因突发性右上腹部绞痛伴寒战、高热4小时入院,入院后诊断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查体:T40.5℃,P110次/分,BP70/50mmHg。该患者的休克类型为

    A:低血容量性休克
    B:过敏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感染性休克
    E:神经源性休克

    答案:D
    解析:
    感染性休克常见于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故选D。

  • 第2题:

    男孩,2岁。高热1天,抽搐3次,于7月24日入院。查体:T40.5℃,BP60/30mmHg,P150次/分,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发绀,双瞳孔大小不等,呼吸节律不规则,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脑膜刺激征阴性。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脑型疟疾
    D.中毒性菌痢
    E.结核性脑膜炎

    答案:D
    解析:
    患者发病季节为夏季,出现发热、抽搐,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考虑可能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和中毒性菌痢。但流行性乙型脑炎起病进展相对缓慢,循环衰竭少见,因此首先考虑为中毒性菌痢。

  • 第3题:

    男,10岁,突发寒战、高热、抽搐、昏迷,体检:T:40.5℃,P:140次/分,Bp:61/32mmHg,口唇紫绀,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82%,肛试子取便,镜检:脓细胞()。此时护士应为病人采取最佳的体位是:

    A.抬高床头

    B.抬高床尾

    C.平卧位

    D.中凹卧位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 混合型 )

  • 第4题:

    患者女,45岁。因严重感染入院。查体:T 39.5℃,P 90次/分,R 25次/分,BP 116/80mmHg。血气分析:PaO2?55mmHg、PaCO2?30mmHg。首先考虑的是( )。

    A.ARF
    B.ARDS
    C.DIC
    D.AHF
    E.MODS

    答案:B
    解析:
    该患者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低于60mmHg,二氧化碳分压低于50mmHg,可判断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 第5题:

    共用题干
    患儿男,12岁。高热伴头痛2天,神志不清半天,于7月11日入院,查体T40.5℃,P110次/分,R28次/分,昏迷状态,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可及,脾未扪及,Kernig's征阴性,巴氏征阳性,外周血象WBC20*109/L,N92%。

    该患者入院2日后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A:持续抽搐
    B:呼吸衰竭
    C:循环衰竭
    D:脑水肿、脑疝
    E:意识障碍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患者症状体征(高热、头痛、昏迷、巴氏征阳性),WBC20*109/L,N92%。以及发生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季节,又为易感人群。
    本题考查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征。呼吸衰竭是乙脑最为严重的症状,也是重要的死亡原因。主要是中枢性的呼吸衰竭,可由呼吸中枢损害、脑水肿、脑疝、低钠性脑病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呼吸表浅,节律不整、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氏呼吸以至呼吸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