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累犯,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A.从假释认定之日起计算B.从假释被撤销之日起C.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D.从假释释放之日起计算

题目
关于累犯,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

A.从假释认定之日起计算

B.从假释被撤销之日起

C.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D.从假释释放之日起计算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累犯,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假释,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B.对于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
    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答案:D
    解析: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因此,在假释考验期内犯罪的不构成累犯。

  • 第2题:

    假释是附条件的将犯罪分子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关于假释的说法,下列哪二项是正确 的?( )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但是离开所居住的市可以不用批准
    B.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C.对于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累犯也可以适用假释
    D.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20年


    答案:B
    解析:
    B [解析]B项,根据《刑法》第65条第2款定规,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 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而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由于刑罚还未执行完毕,不能构 成累犯。所以B项正确。A项,根据《刑法》第84条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连守下 列规定:(1)进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藏监督机关批准。A 项错误。C项,该法笫81条第2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 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可知累犯不得假释,所以C 项错误。D项,该法第83条规定,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所以D项错误。故本题 选B。

  • 第3题:

    关于假释,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期徒刑的考验期限为15年
    B.对于因故意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都不得适用假释
    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假释。无期徒刑的考验期限为10年。所以选项A错误。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必须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才不适用假释,不满10年的是可以适用的,选项B太过绝对。选项C累犯无论如何也不能适用假释。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由于刑罚还未执行完毕,不能构成累犯。所以选项D正确。

  • 第4题:

    关于假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B:对于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
    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答案:D
    解析:
    《刑法》第65条第2款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而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由于刑罚还未执行完毕,不能构成累犯。所以D项正确。

  • 第5题:

    关于假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B.对于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
    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答案:A,B,C
    解析:
    解析:本题涉及假释的适用问题。A项错误之处在于混淆了假释与管制的考察问题;B项与C项错误之处均在于误解了《刑法》第81条第2款关于假释禁止性条件的规定:即暴力性犯罪必须同时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者才不能适用假释,而累犯不论判处刑期长短均不得适用假释;D项正确,因为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应当是撤销假释、数罪并罚而非构成累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