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梁“桥头跳车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 )。A、路堤施工留有必要的自然固结沉降期B、加大台背填土的含水量C、桥台基坑采用大型压实机械压实D、做好桥头路堤的排水、防水工程E、设置桥头搭板

题目
关于桥梁“桥头跳车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路堤施工留有必要的自然固结沉降期
B、加大台背填土的含水量
C、桥台基坑采用大型压实机械压实
D、做好桥头路堤的排水、防水工程
E、设置桥头搭板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桥梁“桥头跳车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 )。 ”相关问题
  • 第1题:

    预防桥头跳车的防治措施包括()。

    • A、重视桥头地基处理,采用先进的台后填土施工工艺
    • B、改善地基性能,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差异沉降
    • C、有针对性的选择台后填料,提高桥头路基压实度
    • D、做好桥头路堤的排水、防水工程,设置桥头搭板
    • E、提高对锚固件焊接施工质量的控制

    正确答案:A,B,C,D

  • 第2题: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规定,监理项目部填写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中,包括以下()。

    • A、设计单位采取的通病防治措施
    • B、防治项目完成情况
    • C、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D、防治成果评价

    正确答案:A,C,D

  • 第3题: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质量通病防治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什么相关工作要求?


    正确答案: 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规范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果。
    认真研究、总结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执行遇到问题及相关工作建议,请及时向公司基建部反馈。

  • 第4题:

    桥头跳车正确的防治措施包括()。

    • A、台后填土回填压实度达到要求
    • B、减少台前预压长度
    • C、采用砂石料做桥头填料
    • D、做好桥头路堤的排水、防水工程
    • E、改善地基性能,提高地基承载力

    正确答案:A,C,D,E

  • 第5题:

    监理项目部督促施工项目部质量通病防治的方案和措施的实施。工程完工后,应在《变电站工程质量评估报告》中编写()部分内容。

    • A、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B、工程设备(材料)制造质量通病防治监控措施
    • C、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 D、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

    正确答案:A

  • 第6题:

    问答题
    道路及散水有哪些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正确答案: 1.土料须采用就地挖出的含有机质小于5%的粘性土或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不得使用表面耕植土、淤泥、冻土或夹有冻块的土;土料应过筛,粒径不得大于15mm。
    2.对基槽(坑)应先验槽,清除松土,不得有表层耕植土,并打两遍底夯,要求平整干净。
    3.路基回填应分段分层进行夯实,每层回填厚度由夯实或碾压机具种类决定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由试验确定夯打或碾压遍数,每层施工结束后检查地基的压实系数,经见证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基层施工时,应将基层材料集中搅拌,并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待基层整平压实后,严格进行养生,防止基层出现干缩或温缩裂缝;为减少路基土的压实变形,增加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必须认真进行压实,特别要加强路堤边部碾压,使路堤横向的密度尽可能均匀。
    5.混凝土道路路面采用专用机械一次浇筑完成。
    6.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认真编制混凝土浇筑方案,尽量避开当日高温时段施工。科学合理地确定浇筑顺序和施工缝的留置。
    7.道路遇过路电缆沟处,电缆沟两侧应设变形缝。
    8.道路面层宜采用抗滑、耐磨措施。
    9.郊区型道路、散水棱角宜作倒圆角处理。
    10.收面时不得任意在路面上走动,面层应一次成活,采用原浆收面,禁止加浆或撒干水泥收面。
    11.与电气安装紧密结合,合理安排道路浇筑时间,路面混凝土养护要派专人负责,并在终凝后及时开始养护,养护期为14d,路面养护期间严禁行人、车辆在上面走动,直至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通行,通行速度不得大于5km/h,防止车辆刹车破坏或污染道路面层。
    12.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上下垂直,缝宽一致,上下贯通,缝中不得连浆。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25%~30%时可进行缩缝切割,填缝前,采用压力水或压缩空气彻底清除接缝中砂石及其他污染物,确保缝壁及内部清洁、干燥。两侧粘贴美纹纸,防止污染面层。灌注高度,夏天宜与板面齐平,冬天宜低于板面1~2mm;填缝要求饱满、均匀、连续贯通。
    13.道路坡度正确,防止积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站区清水砖围墙有哪些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正确答案: 1.清水墙砖块应棱角整齐,无变形、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尺寸误差≤2mm。
    2.砌筑砂浆的拌制、使用及强度应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的要求。
    3.围墙基础、挡土墙采用毛石砌筑时,外露部分应进行工艺化处理,并防止污染面层。
    4.砖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一般为砌块长度的1/2,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不得留直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2/3。砌体灰缝应厚度一致,砂浆饱满。
    5.墙体不得有三分砖,七分砖要用锯切割。
    6.清水墙勾缝前一天应将墙面浇水洇透,宜勾成凹圆弧形,凹缝深度为4~5mm,保证勾缝横平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设计单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责任()。
    A

    在工程设计中应落实相应的通病防治设计措施

    B

    将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和技术要求向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积极配合质量通病防治工作

    C

    将质量通病防治列入工程检查验收内容

    D

    做好原材料、半成品的第三方试验检测工作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关于桥梁“桥头跳车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
    A

    路堤施工留有必要的自然固结沉降期 

    B

    加大台背填土的含水量 

    C

    桥台基坑采用大型压实机械压实 

    D

    做好桥头路堤的排水、防水工程 

    E

    设置桥头搭板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析 桥头跳车原因是由于桥台为刚性体,桥头路基为塑性体,在车辆长期通过的影响及路基填土自然固结沉降下,桥台与桥头路基形成了高差导致桥头跳车。主要防治措施有: 1.改善地基性能,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 2.桥台基坑采用合适的小型压实机械夯实,选用优质回填料; 3.对桥头路堤及堆坡范围内地表做好填前处理,清除地表不适宜填筑路堤的表土; 4.路堤提前施工,留有必要的自然固结沉降期; 5.台后填料选择透水性砂砾料或石灰、水泥改善料,控制填土含水量,提高桥头路基压实度; 6.做好桥头路堤的排水、防水工程,设置桥头搭板; 7.保证足够的台前预压长度,连续进行沉降观测,保证桥头沉降速率达到规定范围内再卸载。确保桥头软基处理深度符合要求,严格控制软基处理质量。 桥台基坑空间狭小,往往导致回填土压实度不够,引起桥头跳车。桥台基坑应采用小型压实机械夯实,确保每个角落都得到夯实,不适合采用大型压实机械。故,“C.桥台基坑采用大型压实机械压实”不正确。我们知道,填料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才能达到最好的压实效果,含水量过大,压实度无法得到保障。故“加大台背填土的含水量”不正确。 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DE”。 考点: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第10题:

    问答题
    举出两种防治桥头跳车的措施。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防治桥头跳车的措施不包括(    )。
    A

    选择砂石材料作为台后填料

    B

    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C

    设置桥头搭板

    D

    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桥头跳车属于()。
    A

    工程质量缺陷

    B

    工程质量通病

    C

    工程质量事故

    D

    工程质量损伤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监理项目部督促施工项目部质量通病防治的方案和措施的实施。工程完工后,应编写()。

    • A、《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B、《工程设备(材料)制造质量通病防治监控措施》
    • C、《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 D、《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业主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330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分册,在项目质量通病防治流程中,以下()属于业主项目部的工作内容。

    • A、下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
    • B、审查施工项目部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C、落实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D、编制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搁栅层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吊顶选用比较干燥的松木,杉木等软质木材,并防止受潮或烈日曝晒,不宜用桦木、柞木、等硬质木材;吊顶搁栅前装订前,应按设计标高在四周墙面上弹线找平,装钉时,四周以水平线为准,中间按平线起拱,起拱高度应为房间短向跨度的1/200,纵横拱度应均匀;搁栅及吊顶搁栅的间距、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木料应顺应,如有硬弯,应在硬弯处锯断,调直后再用双面夹板连接牢固,木料若在两吊点间稍有弯度,弯度应向上。各受力结点必须装钉严密、牢固,符合质量要求;吊顶内应设置通风窗口,是木骨架处于干燥环境中,室内抹灰时,应将吊顶人孔封严,等墙面干燥后,再将人孔打开通风,是吊顶保持干燥环境;入吊顶搁栅拱度不匀,局部超差较大,可利用吊杆螺栓把拱度调匀;如吊筋未加垫板,应及时安设,并把吊顶搁栅的拱度调匀,如吊筋太短,可用电焊将螺栓加长,并重新安好垫板、螺母,再把吊顶搁栅拱度调匀;凡吊杆被钉劈裂而结点松动时,必须将劈裂的吊杆换掉重钉,吊顶搁栅接头有硬弯的,应将夹板起掉,调直后再钉牢。

  • 第16题:

    桥头跳车属于()。

    • A、工程质量缺陷
    • B、工程质量通病
    • C、工程质量事故
    • D、工程质量损伤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多选题
    桥头跳车正确的防治措施包括()。
    A

    台后填土回填压实度达到要求

    B

    减少台前预压长度

    C

    采用砂石料做桥头填料

    D

    做好桥头路堤的排水、防水工程

    E

    改善地基性能,提高地基承载力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站区围墙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围墙采用双面清水墙砌筑,预制清水混凝土压顶,或采用普通砖墙,水泥砂浆抹面。
    2、围墙应根据当地地质条件设置变形缝,间距10~20m,当采取其他可靠措施时,可在规定范围内适当放宽。变形缝宽度宜为20~30mm。
    3、砌筑砂浆采用混合砂浆,强度等级≥M7.5。4、清水墙根部3皮砖范围及外露基础部分应采用1:2防水砂浆粉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在项目质量通病防治流程中,以下()属于业主项目部的工作内容。
    A

    下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

    B

    审查施工项目部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C

    落实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D

    编制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预防桥头跳车的防治措施包括()。
    A

    重视桥头地基处理,采用先进的台后填土施工工艺

    B

    改善地基性能,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差异沉降

    C

    有针对性的选择台后填料,提高桥头路基压实度

    D

    做好桥头路堤的排水、防水工程,设置桥头搭板

    E

    提高对锚固件焊接施工质量的控制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桥头跳车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重视桥头地基处理,采用先进的桥头台背填土施工工艺。
    2)改善地基性能,做好清表工作,搞好填前碾压,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差异沉降。
    3)有针对性的选择台背填料,提高桥头路基压实度。
    4)做好桥头路堤的排水、防水工程,设臵桥头搭板。
    5)优化设计方案、采用新工艺加固路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问题:指出0号桥台桥头路基设计方案中对防治桥头跳车不当之处。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桥梁工程基坑回填通病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防治措施
    1)不仅应在开挖基坑及灌筑混凝土时安排抽水,在混凝土初期养护阶段(达到50%以上,并不少于7D.及拆模、回填阶段均应安排抽水。
    2)用网络法组织施工。关键路线之外的墩台基础要在完成后(或在墩台出地面后),利用自由时间立即回填,再施工上部墩台;关键路线上的墩台基坑回填也应采取措施在墩台出地(水)面后及时拆模并回填。3)基坑回填土石方应分层夯实,避免后期沉降积水。回填标高应加沉落量,并设排水坡。
    4)恢复原地表排水系统,若原地表排水不畅时,应是条件改建。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