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中,正确的有()。 A、 各等级的水准点,应埋设水准标石 B、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点 C、 一个测区及其周围不得超过3个水准点 D、 水准观测应在标石埋设稳定后进行 E、 两次观测高差较大,超限时应取两次观测的平均值

题目
下列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中,正确的有()。

A、 各等级的水准点,应埋设水准标石
B、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点
C、 一个测区及其周围不得超过3个水准点
D、 水准观测应在标石埋设稳定后进行
E、 两次观测高差较大,超限时应取两次观测的平均值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中,正确的有()。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中,正确的有( ) 。

    A. 各等级的水准点,应埋设水准标石
    B. 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点
    C. 一个测区及其周围不得超过 3 个水准点(至少)
    D. 水准观测应在标石埋设后进行
    E. 一般情况下最好使用三个以上水准点作为高程起算点(一个)

    答案:A,B,D
    解析:
    P28
    水准测量法的主要技术要求
    1. 各等级的水准点,应埋设水准标石。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点。墙水准点应选设于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一个测区及其周围至少应有3个水准点。水准点之间的距离,一般地区应为1~3km,工厂区宜小于1km。
    2. 水准观测应在标石埋设稳定后进行。两次观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二等水准应选取两次异向合格的结果。当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其较差均不超过限值时,应取三次结果的平均数。
    3. 设备安装过程中,测量时应注意:最好使用一个水准点作为高程起算点。当厂房较大时,可以增设水准点,但其观测精度应提高。
    水准测量原理


  • 第2题:

    井口高程基点的高程精度应满足两相邻井口间进行主要巷道贯通的要求。因此,井口高程基点的高程测量,应按( )测设。
    A. 一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B. 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C.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D.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答案:D
    解析:
    井口高程基点的高程精度应满足两相邻井口间进行主要巷道贯通的要求。所以井口高程基点的高程测量,应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测设。对于不涉及两井间贯通问题的高程基点的高程精度不受此限。

  • 第3题:

    下列关于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准测量的最高等级是二等
    B.各等级附合或环线水准测量的观测次数均为往返各一次
    C.节点之间或机电与高级点之间的路线长度,不应大于规范规定的0.7倍
    D.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要求和同等级的光学水准仪相同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工程测量及监控量测的有关规定。选项B错误,IV等和V等附合或环线的观测次数为往一次。

  • 第4题:

    按四等精度要求,测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和等级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测角网技术要求为:
    (1)边长:200~800m。
    (2)起始边相对中误差:1∶100000(首级)、1∶70000(加密)。
    (3)测角中误差:±2.5″。
    (4)三角形最大闭合差:±9.0″。
    (5)测回数:DJ1型4测回、DJ2型6测回。
    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为:
    (1)偶然中误差MΔ:±5.0mm。
    (2)全中误差MW:±10.0mm。
    (3)仪器型号:DS3。
    (4)水准尺:双面。
    (5)观测方法:中丝读数法。
    (6)观测顺序:后后前前。
    (7)观测次数:往返或往。
    (8)往返较差、环或附合线路闭合差:平丘地为、山地为。

  • 第5题:

    水准测量应提交的资料有()。

    • A、观测手簿
    • B、外业技术总结
    • C、技术方案
    • D、点之记

    正确答案:A,B,D

  • 第6题:

    简述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要求。


    正确答案: 每一测站只测读前后两个水准尺,即一站一转点;尺子到仪器的距离(视距)不超过75~80m,每一测站前后尺子到仪器的视距差不超过3~5m,各测站累积视距差不超过5~10m,这就要求测高程前必须先测算视距,只有视距及视距差都满足要求后才能测算高程;尺子的两面都要读数,同一尺子的黑红面读数差(不含起点差)不超过2~3mm,用两个尺面分别测算的高差不超过3~5mm。

  • 第7题:

    三等水准测量中对测站限差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三等水准测量前、后视距不超过75m;
    (2)前后视距不等差不超过2m;
    (3)前后视距不等差累计值不超过5m;
    (4)同一根尺黑红面读数差(K+黑-红)不超过2mm;
    (5)同一站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不超过3mm;
    (6)视线离地面高度应超过0.3m。

  • 第8题:

    路基沉降观测应采用()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工作水准点与主要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按()要求,工作前后各测定一次。

    • A、二等水准测量
    • B、三等水准测量
    • C、四等水准测量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单选题
    工作水准点与主要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按()要求,工作前后各测定一次。
    A

    二等水准测量

    B

    三等水准测量

    C

    四等水准测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铁路初测中的中平测量,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A

    一般采用往返水准测量测定中桩高程

    B

    一般采用往返水准测量测定中线高程

    C

    一般采用单程水准测量测定中桩高程

    D

    一般采用单程水准测量测定中线高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要求。

    正确答案: 每一测站只测读前后两个水准尺,即一站一转点;尺子到仪器的距离(视距)不超过75~80m,每一测站前后尺子到仪器的视距差不超过3~5m,各测站累积视距差不超过5~10m,这就要求测高程前必须先测算视距,只有视距及视距差都满足要求后才能测算高程;尺子的两面都要读数,同一尺子的黑红面读数差(不含起点差)不超过2~3mm,用两个尺面分别测算的高差不超过3~5m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水准测量法的主要技术要求不包括(  )。

    A.各等级的水准点,应埋设水准标石
    B.水准观测在标识埋设后立即开始
    C.设备安装过程中,最好使用一个水准点最为高程起算点
    D.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及水准尺应符合要求

    答案:B
    解析:
    水准观测应在标石埋设稳定后进行。

  • 第14题:

    下列关于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准测量的最高等级是Ⅱ等
    B.各等级附合或环线水准测量的观测次数均为往返各一次
    C.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
    D.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要求和同等级的光学水准仪相同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340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B选项附合或环线中,三等时往一次,往返各一次二种情况,B错误。

  • 第15题: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规定四等水准测量视线标准长度为()。

    • A、150m
    • B、120m
    • C、100m
    • D、75m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关于铁路初测中的中平测量,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 A、一般采用往返水准测量测定中桩高程
    • B、一般采用往返水准测量测定中线高程
    • C、一般采用单程水准测量测定中桩高程
    • D、一般采用单程水准测量测定中线高程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接触网水准测量有哪些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 (1)允许闭合差:Fn=±30L(mm)式中L:符合水准路线长度。单位:mm。
    (2)前、后视距离应相等,其不等差不得超过4m。最大视距不得超过100m。
    (3)记录要整洁、清晰,不得涂抹,错误处可用铅笔划去保持原始资料,以便核查。

  • 第18题:

    下列关于水准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水准测量精度优于其他高程测量方法
    • B、用于水准测量的仪器必须能提供水平视线
    • C、水准测量是高程控制测量的首选方法
    • D、水准测量精度较高要求时,前后视距应尽量相等E.S3水准仪,可用于二等水准测量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下列关于水准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二等水准测量观测方法,往测奇数站为前一后一后一前
    • B、水准测量要求一测段中的测站数为偶数站是为了消除标尺的零点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
    • C、水准测量中,立于某点水准尺读数越大,说明该点高程值越大
    • D、水准测量时对某一水准尺进行观测时的基本步骤是粗平、瞄准、精平和读数
    • E、水准测量中常用的两种检核方法是双面尺法和变更仪器高法

    正确答案:B,D,E

  • 第20题:

    水准测量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有仪器误差、观测误差、()。


    正确答案:外界环境的影响

  • 第21题:

    问答题
    按四等精度要求,测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和等级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测角网技术要求为:
    (1)边长:200~800m。
    (2)起始边相对中误差:1∶100000(首级)、1∶70000(加密)。
    (3)测角中误差:±2.5″。
    (4)三角形最大闭合差:±9.0″。
    (5)测回数:DJ1型4测回、DJ2型6测回。
    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为:
    (1)偶然中误差MΔ:±5.0mm。
    (2)全中误差MW:±10.0mm。
    (3)仪器型号:DS3。
    (4)水准尺:双面。
    (5)观测方法:中丝读数法。
    (6)观测顺序:后后前前。
    (7)观测次数:往返或往。
    (8)往返较差、环或附合线路闭合差:平丘地为、山地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三等水准测量中对测站限差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三等水准测量前、后视距不超过75m;
    (2)前后视距不等差不超过2m;
    (3)前后视距不等差累计值不超过5m;
    (4)同一根尺黑红面读数差(K+黑-红)不超过2mm;
    (5)同一站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不超过3mm;
    (6)视线离地面高度应超过0.3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中,正确的有()。
    A

    各等级的水准点,应埋设水准标石

    B

    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点

    C

    一个测区及其周围不得超过3个水准点

    D

    水准观测应在标石埋设稳定后进行

    E

    两次观测高差较大,超限时应取两次观测的平均值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