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承唐律,仍实行唐制“七出”、“三不去”的离婚制度,但在离婚或改嫁方面也有变通。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变通规定?( )(2012年)A.“夫外出三年不归,六年不通问”的,准妻改嫁或离婚 B.“妻擅走者徒三年,因而改嫁者流三千里,妾各减一等” C.夫亡,妻“若改适(嫁),其见在部曲、奴婢、田宅不得费用” D.凡“夫亡而妻在”,立继从妻

题目
宋承唐律,仍实行唐制“七出”、“三不去”的离婚制度,但在离婚或改嫁方面也有变通。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变通规定?( )(2012年)

A.“夫外出三年不归,六年不通问”的,准妻改嫁或离婚
B.“妻擅走者徒三年,因而改嫁者流三千里,妾各减一等”
C.夫亡,妻“若改适(嫁),其见在部曲、奴婢、田宅不得费用”
D.凡“夫亡而妻在”,立继从妻

相似考题
更多“宋承唐律,仍实行唐制“七出”、“三不去”的离婚制度,但在离婚或改嫁方面也有变通。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变通规定?( )(2012年)”相关问题
  • 第1题:

    婚制度作为婚姻家庭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离婚制度各具特点。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离婚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古代伦理道德提倡“百年好合”、“白头偕老”,因此历代法律都禁止夫妻提出离婚

    B.元、明、清律规定犯恶疾及奸者不受“三不去”的保障

    C.唐律及以后历代的律例均将“七出”作为丈夫离弃妻子的合法理由

    D.“七出”是指不顺父母、无子、淫、无才、有恶疾、口多言和窃盗


    参考答案:C

  • 第2题:

    我国古代离婚制度主要方式()

    A.和离

    B.七出

    C.呈诉离婚

    D.义绝


    参考答案:ABCD

  • 第3题:

    关于中国古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西周时期“七出”、“三不去”的婚姻解除制度为宗法制度下夫权专制的典型反映,然而“三不去”制度更着眼予保护妻子权益

    B.西周的身份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财产继承则实行诸子平分制

    C.宋承唐律,但也有变通,如《宋刑统》规定,夫外出3年不归、6年不通问。准妻改嫁或离婚

    D.宋代法律规定遗产除由兄弟均分外,允许在室女享有部分的财产继承权


    正确答案:B
    [考点]中国古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
    [解析]选项A考查西周的婚姻解除制度。西周时期解除婚姻的制度称为“七出”。所谓“七出”,又称“七去”,是指女子若有下列七种情形之一的,丈夫或公婆即可休弃之,即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其中,不顺父母(公婆)是“逆德”,无子是绝嗣不孝,淫是乱族,妒是乱家,有恶疾不能共祭祖先,口多言会离间亲属,盗窃则是反义。故为人妻者若有此七项之一。夫家即可休弃之。按照周代的札制,女子若有“三不去”的理由,夫家即不能离异休弃。“三不去”即有所娶而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其中,“有所娶而无所归”是指女子出嫁时有娘家可依,但休妻时无本家亲人可靠,若此时休妻则置女子于无家可归之地。故不能休妻。“与更三年丧”是指女子入夫家后与丈夫一起为公婆守过三年孝,如此已尽子媳之道,不能休妻。“前贫贱后富贵”是指娶妻时贫贱。但以后变得富裕。按札制夫妻应为一体,贫贱时娶之,富贵时休之,义不可取,故不能休妻。可见,“三不去”制度更着眼于保护妻子权益。“七出”、“三不去”制度是宗法制度下夫权专制的典型反映。西周婚姻立法的原则和制度多为后世法律所继承和采用,成为中国传统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选项A说法是正确的,不应当选。’
    选项B考查西周的继承制度。西周时期在宗法制度下,已经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即《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由于实行一夫多妻制,王位的继承必须是妻所生长子,无论其贤与否;如妻无子,则立贵妾之子,不管其年龄如何。这种继承主要是王、贵族政治身份的继承,土地财产的继承是其次,是附属于身份、地位的继承的,而不是选项B所说的财产继承则实行诸子平分制。因此,选项B说法错误,为应选项。
    选项C考查宋代的婚姻制度。宋代的婚姻法规承用唐律.在离婚方面,仍实行唐制“七出”与“三不去”制度,但也有少许变通。例如,南宋时《名公书判清明集》卷9中规定“夫出外三年不归,亦听改嫁”,题中设置选项C正确,也许是出于此考虑。但关于丈夫背妻“擅去”之情况,《宋刑统》中却无明确规定,因此,我们认为该选项不够严密。
    选项D考查宋代的继承制度。宋代在继承关系上,有较大的灵活性。除沿袭以往遗产兄弟均分制外,允许在室女享有部分继承财产权;同时承认遗腹子与亲生子有同样的继承权。因此,选项D说法正确,不应当选。
    [陷阱点拨]命题者设置选项B,给很多考生造成了干扰。因为按照传统的继承制度,在财产方面,古代确立的是诸子平分制。但是在西周。由于宗法制度的要求,占主导地位的继承制度是宗祧继承,亦是身份、地位的继承,财产继承是附属于宗祧继承的。因此,考生在平时复习中务必仔细,全方位地准确记忆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制度的内容,并加以比较和辨别。
    [难度系数]**

  • 第4题:

    关于西周与宋朝婚姻制度的对比,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西周时结婚必须通过“六礼”程序完成,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至此婚礼始告完成;西周时结婚必须实行“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一夫一妻”制,在宋朝时依旧保留

    B.宋律规定“男年十五,女十三以上,并听婚嫁”,对违反成婚年龄的,不准婚嫁;并严格禁止五服以内的亲属结婚

    C. 按照周朝的礼制,女子有“七出”与“三不去”;在宋朝时仍实行唐制“七出”与“三不去”,但对这一点稍有变通,规定夫外出3 年不归,6 年不通问的,准妻改嫁。可见,女子的离婚自由有所扩大

    D.宋律规定,如夫亡,妻“不守志”者,“若改嫁,其现在部曲、奴婢、天宅不得费用”,严格维护家族财产不得转移的固有传统


    正确答案:B
    【答案】B
    【详解】关于西周和宋朝时期的婚姻制度,应予以重视。在禁止五服以内的亲属婚姻方面,宋朝有所放宽,允许姑舅两姨兄弟姐妹结婚,所以B项错误。其余选项都是周宋两朝婚姻制度的正确对比,应注意领会。
    【相关考点梳理】西周:婚姻缔结的三大原则、六礼、七出三不去



  • 第5题:

    唐律规定的婚姻解除的要件为( )

    A.七出
    B.三不去
    C.义绝
    D.和离

    答案:A,B,C
    解析:
    关于婚姻的解除,唐律规定以“七出”“三不去”和“义绝”为婚姻解除的要件。“和离”指的是承认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效力,不属于婚姻解除的要件。

  • 第6题:

    关于中国古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西周时期“七出”、“三不去”的婚姻解除制度为宗法制度下夫权专制的典型反映,然而“三不去”制度更着眼于保护妻子权益
    B、西周的身份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财产继承则实行诸子平分制
    C、宋承唐律,但也有变通,如《宋刑统》规定,夫外出3年不归、6年不通问,准妻改嫁或离婚
    D、宋代法律规定遗产除由兄弟均分外,允许在室女享有部分的财产继承权

    答案:C,D
    解析:
    三不去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任意休妻作了限制,但更主要的是为了维护宗法伦理的需要,而非着眼于保护妻子权益,故选项A不应选。在西周,财产继承从属于身份继承,也实行嫡长子继承,诸弟可从长兄分得部分财产,但毫无权利可言,故选项B错误。所以应选C和D两项。

  • 第7题:

    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我国西周婚姻制度中婚姻缔结的原则?()

    • A、一夫一妻制
    • B、同姓不婚
    • 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D、“七出”、“三不去”

    正确答案:D

  • 第8题:

    近现代社会的离婚制度具有限制离婚主义的特征。下列不属于近现代社会的离婚制度的是()

    • A、有责主义离婚
    • B、无责主义离婚
    • C、破裂主义离婚
    • D、保合主义离婚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宋初法律规定,准予妻子改嫁或离婚的条件之一是:丈夫外出()

    • A、一年不归
    • B、二年不归
    • C、三年不归
    • D、四年不归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宋承唐律,仍实行唐制"七出"、"三不去"的离婚制度,但在离婚或改嫁方面也有变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变通规定的是:()

    • A、"夫外出三年不归,六年不通问"的,准妻改嫁或离婚
    • B、"妻擅走者徒三年,因而改嫁者流三千里,妾各减一等"
    • C、夫亡,妻"若改适(嫁),其见在部曲、奴婢、田宅不得费用"
    • D、凡"夫亡而妻在",立继从妻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多选题
    汉律规定了“七出三不去”的离婚原则,七出包括()
    A

    无子

    B

    妒忌

    C

    多言

    D

    窃盗

    E

    抢劫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婚制度作为婚姻家庭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离婚制度各具特点。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离婚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古代伦理道德提倡“百年好合”、“白头偕老”,因此历代法律都禁止夫妻提出离婚

    B

    元、明、清律规定犯恶疾及奸者不受“三不去”的保障

    C

    唐律及以后历代的律例均将“七出”作为丈夫离弃妻子的合法理由

    D

    “七出”是指不顺父母、无子、淫、无才、有恶疾、口多言和窃盗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宋初法律规定,准予妻子改嫁或离婚的条件之一是:丈夫外出()

    A.一年不归

    B.二年不归

    C.三年不归

    D.四年不归


    参考答案:C

  • 第14题:

    宋承唐律,仍实行唐制“七出”、“三不去”的离婚制度,但在离婚或改嫁方面也有变通。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变通规定? A.“夫外出三年不归,六年不通问”的,准妻改嫁或离婚 B.“妻擅走者徒三年,因而改嫁者流三千里,妾各减一等” C.夫亡,妻“若改适(嫁),其见在部曲、奴婢、田宅不得费用” D.凡“夫亡而妻在”,立继从妻


    正确答案:D
    暂无

  • 第15题:

    关于离婚,唐律所规定的“三不去”原则包括________。

    A、恶疾

    B、有所受而无所归

    C、娶时贱而后贵

    D、经持舅姑之丧


    参考答案:B,C,D

  • 第16题:

    “三不去”是中国传统法律所规定的离婚条件,下列不属于“三不去”的是()

    A.有子成年

    B.有所取无所归

    C.与更三年丧

    D.先贫贱后富贵


    参考答案:A

  • 第17题:

    关于中国古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西周时期“七出”、“三不去”的婚姻解除制度为宗法制度下夫权专制的典型反映,然而“三不去”制度更着眼于保护妻子权益
    B、西周的身份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财产继承则实行诸子平分制
    C、宋承唐律,但也有变通,如《宋刑统》规定,夫外出3年不归、6年不通问,准妻改嫁或离婚
    D、宋代法律规定遗产除由兄弟均分外,允许在室女享有部分的财产继承权

    答案:B
    解析:
    西周的身份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土地、财产继承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因此B错误。

  • 第18题:

    唐律规定,对“义绝”须强制离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汉律规定了“七出三不去”的离婚原则,七出包括()

    • A、无子
    • B、妒忌
    • C、多言
    • D、窃盗
    • E、抢劫

    正确答案:A,B,C,D

  • 第20题:

    我国古代婚姻离异方面有“七出”、“三不去”的规定,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七出”的内容?()

    • A、不顺父母
    • B、恶疾
    • C、多言
    • D、贴补娘家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离婚?()

    • A、解除婚约
    • B、协议离婚
    • C、诉讼离婚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单选题
    我国古代婚姻离异方面有“七出”、“三不去”的规定,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七出”的内容?()
    A

    不顺父母

    B

    恶疾

    C

    多言

    D

    贴补娘家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近现代社会的离婚制度具有限制离婚主义的特征。下列不属于近现代社会的离婚制度的是()
    A

    有责主义离婚

    B

    无责主义离婚

    C

    破裂主义离婚

    D

    保合主义离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