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背景资料: 某项目部承建一项新建城镇道路工程,指令工期100d。开工前,项目经理召开动员会,对项目部全体成员进行工程交底,参会人员包括"十大员",即:施工员、测量员、A、B、资料员、预算员、材料员、试验员、机械员、标准员。 道路工程施工在雨水管道主管铺设、检查井砌筑完成、沟槽回填土的压实度合格后进行。 项目部将道路车行道施工分成四个施工段和三个主要施工过程(包括路基挖填、路面基层、路面面层),每个施工段、施工过程的作业天数如表1-1.工程部按流水作业计划编制的横道图如表1-2,并组织施工,路面基层

题目
案例1
背景资料:
某项目部承建一项新建城镇道路工程,指令工期100d。开工前,项目经理召开动员会,对项目部全体成员进行工程交底,参会人员包括"十大员",即:施工员、测量员、A、B、资料员、预算员、材料员、试验员、机械员、标准员。
道路工程施工在雨水管道主管铺设、检查井砌筑完成、沟槽回填土的压实度合格后进行。
项目部将道路车行道施工分成四个施工段和三个主要施工过程(包括路基挖填、路面基层、路面面层),每个施工段、施工过程的作业天数如表1-1.工程部按流水作业计划编制的横道图如表1-2,并组织施工,路面基层采用二灰混合料,常温下养护7d。在路面基层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的工序还有C、D,然后才能进行路面面层施工。
表1-1施工段、施工过程及作业天数计划表




问题:
1.写出"十大员"中A、B的名称。
问题:2.按表1-1、表1-2所示,补画路面基层与路面面层的横道图线(将表1-2复制到答题卡上作画,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确定路基挖填与路面基层之间及路面基层与路面面层之间的流水步距。
3.该项目计划工期为多少天?是否满足指令工期。
4.如何对二灰混合料基层进行养护?
5.写出主要施工工序C、D的名称。


相似考题
更多“案例1 ”相关问题
  • 第1题:

    案例设计型论文在正文包括:()。

    A、案例原因

    B、案例正文

    C、案例分析

    D、案例结尾


    参考答案:BC

  • 第2题:

    用Excel按下列要求建立数据表格和图表,具体要求如下:

    (1)在指定的文件夹下新建EX09.XLS工作簿文件。将下列数据建成一个数据表(存放在A1: D5的区域内),并求出“上升案例数”(保留小数点后面两位),其计算公式是:上升案例数二去年案例数×上升比率,将数据表保存在sheet1工作表中。

    (2)对建立的数据表选择“地区”“上升案例数”两列数据建立分离型圆环图,图表标题为“地区案例上升情况图”,并将其嵌入到工作表的A8:D16区域中。将工作表sheet1更名为“案例调查表”。


    正确答案:①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EX09.XLS工作簿文件。 ②打开新建工作簿文件在sheet1工作表中输入表格内容。 ③选择D2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B2*C2”单击编辑栏的“输入”按钮;单击D2单元格将鼠标指针指向该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使其形状由空心的十字形变为黑色的十字形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单元格填充柄至D5单元格。选择D2:D5单元格执行[格式]→ [单元格]菜单命令弹出“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数字”选项卡中“分类”选择“数值”“小数位数”选择“2”单击“确定”按钮。 ④选择工作表的A2:A5单元格按住Ctrl>键再选择D2:D5单元格单击“常用”工具栏的“图表向导”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1-图表类型”对话框。在“标准类型”选项卡中“图表类型”选择“圆环图”“子图表类型”选择“分离型圆环图”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2-图表源数据”对话框。保持默认设置并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3-图表选项”对话框。在“标题”选项卡中“图表标题”输入“地区案例上升情况图”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4-图表位置”对话框。点选“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单选钮单击“完成”按钮即可在工作表中插入图表。利用鼠标光标调整图表大小到A8:D16单元格区域内。 ⑤双击工作表sheet1文件名输入新的工作表名“案例调查表”。 ⑥设置完成后单击工具栏的“保存”按钮。
    ①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EX09.XLS工作簿文件。 ②打开新建工作簿文件,在sheet1工作表中输入表格内容。 ③选择D2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B2*C2”,单击编辑栏的“输入”按钮;单击D2单元格,将鼠标指针指向该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使其形状由空心的十字形变为黑色的十字形,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单元格填充柄至D5单元格。选择D2:D5单元格,执行[格式]→ [单元格]菜单命令,弹出“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数字”选项卡中,“分类”选择“数值”,“小数位数”选择“2”,单击“确定”按钮。 ④选择工作表的A2:A5单元格,按住Ctrl>键,再选择D2:D5单元格,单击“常用”工具栏的“图表向导”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1-图表类型”对话框。在“标准类型”选项卡中,“图表类型”选择“圆环图”,“子图表类型”选择“分离型圆环图”,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2-图表源数据”对话框。保持默认设置,并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3-图表选项”对话框。在“标题”选项卡中,“图表标题”输入“地区案例上升情况图”,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4-图表位置”对话框。点选“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单选钮,单击“完成”按钮,即可在工作表中插入图表。利用鼠标光标调整图表大小到A8:D16单元格区域内。 ⑤双击工作表sheet1文件名,输入新的工作表名“案例调查表”。 ⑥设置完成后,单击工具栏的“保存”按钮。

  • 第3题:

    ● 对于如下的程序流程,当采用语句覆盖法设计测试案例时,至少需要设计(34)个测试案例。

    34)

    A. 1

    B. 2

    C. 3

    D. 4


    正确答案:B

  • 第4题:

    ● 对于如下的程序流程,若采用语句覆盖法设计测试案例(使每条语句都至少执行 1次) ,则至少需要设计 (56) 个测试案例。

    56)

    A. 1

    B. 2

    C. 3

    D. 4


    正确答案:B

  • 第5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案例说明】
    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第2
    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案例1与案例2分别是两教师的主要教学过程。
    【案例1】

    【案例2】

    (1)请从课程基本理念的角度,写出案例1与案例2教学设计的异同点。
    (2)请分别写出两位教师主要运用了哪一种教学策略。


    答案:
    解析:
    (1)相同点:案例l让学生课前预习并查阅资料,自己学习有关知识,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医院实地参观学习,最后讨论总结所学到的知识。案例2是让学生课前做一个调查,并根据调查的结果总结规律,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做探究实验,最后根据凋查以及探究的结果总结归纳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其重要性。两个教学设计都体现了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基本理念,旨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不同点:侧重点不同。案例l中教师组织学生到医院检验科参观,学习看懂化验单和各种检验设备,更加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案例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从实验结果中总结结论.更注重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2)案例l中的教师运用了STS教学策略;案例2运用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1)高中生物课程的理念: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②面向全体学生;③倡导探究性学习;④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常用教学策略:①概念图教学策略。绘制概念图,利用概念网进行教学。②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③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生物课程中的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④直观教学策略。直观教学是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在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基础上,使学生经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⑤STS教学策略。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作用问题的探究,提高科学素养。

  • 第6题:

    案例研究反思法的基本环节是()。

    • A、案例描述
    • B、案例分析
    • C、案例归纳
    • D、新案例的创设
    • E、专题研究

    正确答案:A,B,C,D,E

  • 第7题:

    试举出1-2则案例说明联觉在广告中的应用。案例可为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类媒体的广告。


    正确答案: 联觉是由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它是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表现。联觉在广告设计中应用比较广泛。我们知道,广告媒体,诸如印刷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等都能引起多种不同的心理功能。但是无论何种广告媒体都有其局限性,即便电视媒体也只有视听两种形态。然而广告信息多种多样, 涉及到人类的各种感觉道。如果善于把联觉现象应用在广告设计中,在一定意义上就可能突破这些局限,使得可能从视觉的画面上“听见”、“闻到”、“触摸到”、“尝到”什么。
    案例1:《现代广告》曾登有这样一幅公益广告:“严禁捕杀动物”。整个画面是一个大写的“NO (不)”而NO的字母却被凸现出来,它的周围鲜血喷溅,中间是瞄准镜里天真、善良、温顺的小鹿,给人一种狂虐地破坏生态环境、残忍猎杀可爱的动物所造成的怵目惊心的感觉。
    案例2:《国际广告》中曾有法国的一组反艾滋病传播的三幅平面广告,其形象构成是这样的:
    第一幅:二位 男女热烈拥抱,而一条粗红线占据了半个画面;    
    第二幅:男女青年微笑着若即若离,那条粗线即将贯穿整个画面;
    第三幅:男女青年目光坚定、充满自信,女青年把那条延长的粗红线一折而断!广告词: 艾滋病,难过我关!
    三幅画面的色调以黑白为主,而一条粗红线构成了形象的中心,造成了鲜明的视觉冲击力。这被折断的象征着艾滋病的红线十分抢眼,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其视觉的冲击力是相当大的。那被折断的是红线,却让人们产生了将被吸嗜的人体的鲜血的感觉。
    总之,广告若能充分利用联觉特性,广告接受者就能获得多方面的心理感受。

  • 第8题: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1)明确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目的;(2)选准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角度;(3)确定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立足点。( )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疼痛案例:简要病史:患者,女性,35岁,头痛伴脓性鼻涕1个月。


    正确答案:本例患者最可能是急性鼻窦炎引起头痛,病史采集内容如下:1.现病史(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1)头痛的部位(多位于额部和面部)、头痛发生的时间与持续时间(有规律的早晨头痛)、头的性质和程度(中等程度、胀痛性)、头痛发生的诱因等,以便了解头痛的特点。2)脓性鼻涕的颜色、量,有无异常气味,是否伴鼻出血和鼻堵。3)有无发热、牙痛、视力改变和眼痛,以利于鉴别诊断。4)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大便和小便及体重变化,以了解患者全身一般情况。(2)诊疗经过1)发病以来是否到医院看过,曾做过哪些检查。2)曾做过哪些治疗,穿刺引流后是否能减轻头痛。12.相关病史(1)药物过敏史。(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既往有无鼻炎和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史,有无糖尿病和自

  • 第10题:

    案例1:一个港口有两个航道可以进入,但其中之一布满了军事防御用的鱼雷。对此并不知情的船舶进入了该布满鱼雷的航道而遭灭失。 案例2:但假设船长已知布雷的情况而选择了另一航道进入港口,但却由于导航失误而搁浅。在上述两个案例中,保险合同规定战争是除外责任。请问: (1)案例1中保险公司是否进行赔付? (2)案例2中保险公司是否进行赔付?


    正确答案: (1)案例1中,损失的近因是战争,自然属于除外责任范围内,保险人不赔。
    (2)案例2中,属于多因间断,导致损失的近因将是敌对行为、而是人为的导航失误,保险人需要赔偿。

  • 第11题:

    问答题
    试举出1-2则案例说明联觉在广告中的应用。案例可为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类媒体的广告。

    正确答案: 联觉是由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它是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表现。联觉在广告设计中应用比较广泛。我们知道,广告媒体,诸如印刷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等都能引起多种不同的心理功能。但是无论何种广告媒体都有其局限性,即便电视媒体也只有视听两种形态。然而广告信息多种多样, 涉及到人类的各种感觉道。如果善于把联觉现象应用在广告设计中,在一定意义上就可能突破这些局限,使得可能从视觉的画面上“听见”、“闻到”、“触摸到”、“尝到”什么。
    案例1:《现代广告》曾登有这样一幅公益广告:“严禁捕杀动物”。整个画面是一个大写的“NO (不)”而NO的字母却被凸现出来,它的周围鲜血喷溅,中间是瞄准镜里天真、善良、温顺的小鹿,给人一种狂虐地破坏生态环境、残忍猎杀可爱的动物所造成的怵目惊心的感觉。
    案例2:《国际广告》中曾有法国的一组反艾滋病传播的三幅平面广告,其形象构成是这样的:
    第一幅:二位 男女热烈拥抱,而一条粗红线占据了半个画面;    
    第二幅:男女青年微笑着若即若离,那条粗线即将贯穿整个画面;
    第三幅:男女青年目光坚定、充满自信,女青年把那条延长的粗红线一折而断!广告词: 艾滋病,难过我关!
    三幅画面的色调以黑白为主,而一条粗红线构成了形象的中心,造成了鲜明的视觉冲击力。这被折断的象征着艾滋病的红线十分抢眼,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其视觉的冲击力是相当大的。那被折断的是红线,却让人们产生了将被吸嗜的人体的鲜血的感觉。
    总之,广告若能充分利用联觉特性,广告接受者就能获得多方面的心理感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1)明确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目的;(2)选准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角度;(3)确定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立足点。(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对于如下的程序流程,当采用语句覆盖法设计测试案例时,至少需要设计(34)个测试案例。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B
    解析:语句覆盖是一种设计测试案例的方法,它要求对于设计的测试案例,必须使得程序的每一条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故可设计如卜测试案例。
      案例1:X=1,Y=2
      此时执行语句序列为:X>0→y=y-x→Y>0→X=1
      案例2:X=-3,Y=2
      此时执行语句序列为:X>0→Y=Y+X→Y>0→X=-1
      可见,只需设计两个测试案例,即可使得程序的每条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 第14题:

    用Excel按下列要求建立数据表格和图表,具体要求如下:

    (1)新建工作簿文件EX09.XLS,将下列数据建成一个数据表(存放在“A1:D5”的区域内),并求出“上升案例数”(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其计算公式是:上升案例数=去年案例数×上升比率。数据表保存在Sheet1工作表中。

    (2)选择“地区”和“上升案例数”两列数据建立“分离型圆环图”,图表标题为“地区案例上升情况图”,并将其嵌入到工作表的“A8:D16”区域内。将工作表Sheet1更名为“案例调查表”。


    正确答案:①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EX09.XLS工作簿文件。 ②打开新建工作簿文件在工作表Sheet1中输入表格内容。 ③选择D2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B2:C2”单击编辑栏的(输入)按钮;执行“格式”→“单元格”命令弹出“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数字”选项卡中“分类”选择“百分比”“小数位数”输入“2”单击“确定”按钮;单击D2单元格将鼠标指针指向该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句柄使其形状由空心的十字形变为黑色的十字形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单元格填充句柄到D5单元格。 ④选择工作表的“A2:A5”单元格按住Ctrl>键再选择“D2:D5”单元格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图表向导)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1-图表类型”对话框。在“标准类型”选项卡中“图表类型”选择“圆环图”“子图表类型”选择“分离型圆环图”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2-图表源数据”对话框。接受默认设置并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3-图表选项”对话框。在“标题”选项卡的“图表标题”文本框中输入“地区案例上升情况图”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4-图表位置”对话框。点选“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单选钮单击“完成”按钮即可在工作表中插入图表。利用鼠标调整图表大小到“A8:D16”单元格区域内。 ⑤双击工作表Sheet1文件名输入新的工作表名“案例调查表”。 ⑥设置完成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①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EX09.XLS工作簿文件。 ②打开新建工作簿文件,在工作表Sheet1中,输入表格内容。 ③选择D2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B2:C2”,单击编辑栏的(输入)按钮;执行“格式”→“单元格”命令,弹出“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数字”选项卡中,“分类”选择“百分比”,“小数位数”输入“2”,单击“确定”按钮;单击D2单元格,将鼠标指针指向该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句柄,使其形状由空心的十字形变为黑色的十字形,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单元格填充句柄到D5单元格。 ④选择工作表的“A2:A5”单元格,按住Ctrl>键,再选择“D2:D5”单元格,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图表向导)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1-图表类型”对话框。在“标准类型”选项卡中,“图表类型”选择“圆环图”,“子图表类型”选择“分离型圆环图”,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2-图表源数据”对话框。接受默认设置,并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3-图表选项”对话框。在“标题”选项卡的“图表标题”文本框中输入“地区案例上升情况图”,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4-图表位置”对话框。点选“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单选钮,单击“完成”按钮,即可在工作表中插入图表。利用鼠标调整图表大小到“A8:D16”单元格区域内。 ⑤双击工作表Sheet1文件名,输入新的工作表名“案例调查表”。 ⑥设置完成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 第15题:

    按下列要求用Excel建立数据表格和图表,具体要求如下:

    (1)请将下列数据建成一个数据表(存放在A1:D5的区域内),并求出“上升案例数”(保留小数点后面两位),其计算公式是:上升案例数=去年案例数×上升比率,其数据表保存在sheet1工作表中。

    (2)对建立的数据表选择“地区”、“上升案例数”两列数据建立分离型圆环图,图表标题为“地区案例上升情况图”,并将其嵌入到工作表的A8:D16区域中。将工作表sheet1更名为“案例调查表”。


    正确答案:①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EX09.XLS工作簿文件。 ②打开新建文档输入表格内容。 ③选中D2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B2*C2”单击编辑栏的“输入”按钮;然后单击D2单元格将鼠标指针指向该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使其形状由空心的十字型变为黑色的十字型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单元格填充柄到D5单元格。 ④选中图表的A2:A5单元格按住Ctrl>键再选中D2:D5单元格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图表向导”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1-图表类型”对话框在“标准类型”选项卡下“图表类型”选中“圆环图”“子图标类型”选中“分离型圆环图”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2-图表数据源”对话框保持默认设置并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3-图表选项”对话框在“标题”选项卡下“图标标题”输入“地区案例上升情况图”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4-图表位置”对话框选择“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单击“完成”按钮即可在工作表中插入图表利用鼠标光标调整图表大小到A8:D16单元格区域内。 ⑤双击工作表“sheet1”文件名输入新的工作表名“案例调查表”。 ⑥设置完成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①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EX09.XLS工作簿文件。 ②打开新建文档,输入表格内容。 ③选中D2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B2*C2”,单击编辑栏的“输入”按钮;然后单击D2单元格,将鼠标指针指向该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使其形状由空心的十字型变为黑色的十字型,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单元格填充柄到D5单元格。 ④选中图表的A2:A5单元格,按住Ctrl>键,再选中D2:D5单元格,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图表向导”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1-图表类型”对话框,在“标准类型”选项卡下“图表类型”选中“圆环图”,“子图标类型”选中“分离型圆环图”,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2-图表数据源”对话框,保持默认设置,并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3-图表选项”对话框,在“标题”选项卡下,“图标标题”输入“地区案例上升情况图”,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向导-4步骤之4-图表位置”对话框,选择“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单击“完成”按钮,即可在工作表中插入图表,利用鼠标光标调整图表大小到A8:D16单元格区域内。 ⑤双击工作表“sheet1”文件名,输入新的工作表名“案例调查表”。 ⑥设置完成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 第16题:

    对于如图7-5所示的程序流程图中,当采用语句覆盖法设计测试案例时,至少需要设计(36)个测试案例。

    A.3

    B.4

    C.2

    D.1


    正确答案:D
    解析:语句覆盖是一种设计测试案例的方法,它要求对于设计的测试案例,必须使得程序的每一条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对于图7-5所示的程序流程图可设计如下测试案例。
      案例1:X=1,Y=2
      此时执行语句序列为:X>0→Y=Y-X→Y>0→X=1。
      案例2:X=-3,Y=2
      此时执行语句序列为:X>0→Y=Y+X→Y>0→X=-1。
      可见,只需设计两个测试案例即可使得程序的每条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 第17题:

    案例:湖南湘潭1·9金泉大酒店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正确答案: 一、起火单位基本情况
    金泉大酒店于1995年建成投入使用,楼高21m,共7层,总建筑面积4200m2,其中一楼、二楼为餐饮,三楼、四楼为客房部,五楼为KTV包房,六楼为夜总会。整个大楼自下而上均采用了木龙骨、三夹板、海绵、墙纸等可燃材料装修,地面铺人造纤维地毯。起火楼层是三楼,建筑面积675m2,共有21间客房,中间设一走道,走道南面西起第一间为办公室兼财务室,第二间、三间是居室兼办公室,走道北面东起第一间是美容美发厅,其余均为客房。
    二、起火简要经过及初起火灾的处置情况
    2001年1月9日13时左右,三楼美容美发厅钟点工谢某某将3条湿毛巾用电暖气进行烘干,期间一直无人照看。20时左右,睡在320房间的张某某在看电视时感到烟气呛入,就跑到美容美发室报告老板段某某。段某某发现走道上有很多烟,便跑回美容美发室拿盆,在卫生间接水出来后发现322房间屋顶上全部是火,地上也有火,就往房顶泼水灭火。由于火势已大未能扑灭,段某某跑出屋子并与其他人一起逃离了现场。
    三、火灾伤亡及损失情况
    火灾造成12人死亡、12人受伤,烧毁建筑1053m2,以及中央空调、家具等物品,直接财产损失79万元。
    四、火灾成因分析及主要教训
    (一)直接原因
    火灾系322号房间包厢西隔墙上的电源插座板与导线接触不良。在通电负载情况下导致局部接触电阻过大发热引起导线绝缘层和可燃装饰材料着火所致。
    (二)主要教训
    1.消防法制观念单薄、违规违章现象严重。
    2.采用敞开式楼梯间,致使人员无法有楼梯疏散。
    3.消防器材、设施不到位,未安装自动喷淋及自动报警系统。
    4.电气线路安装不规范。
    五、火灾责任及处理情况
    该酒店法人代表、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某某犯消防责任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湘潭市(金泉)月星美容厅业主段某某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施工从业人员陶某某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
    六、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的情况分析
    1.消防法制观念淡薄,违规违章现象严重。
    2.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
    3.消防安全培训不到位,从业人员素质差。

  • 第18题:

    试举出1-2则广告案例说明联想率在广告中的应用。


    正确答案: 广告媒体,不论空间或时间给予广告的限制都是明显的。但广告信息触及古今中外,应有尽有,如何在媒体中得以充分表达,这就需要利用联想律。让广告的时间和空间可以通过它在心理上得以扩大与延伸,联想律对广告设计非常有价值。
    例如香港一家经营胶粘的商店为推销一种“强力万能胶水”,用该胶水将一枚价值数千元的金币粘在墙上,并宣布谁能用手将它剥下,金币使归谁所有。一时门庭若市,许多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望币兴叹。这里,广告商并没有直接地夸耀“强力万能胶水”的特性有多佳,而是让人们在自身的参与中来领略,自然说服力更强。
    再比如玉兰油的电视广告中,青春女子的娇好面容,洁白细腻的玉兰油,使人很容易联想到玉兰油的功效。一句话旁白:“玉兰油,青春娇柔的秘诀”,更是含而不露,但心有灵犀的消费者马上就领会这句话的含意了。
    目前,绝大多数化妆品及洗发水的电视广告中都利用到了联想率,通过美女完好无暇的肤质或一头柔顺的秀发来引发人们的联想,让受众充分感受到产品的优质和独特的功效。

  • 第19题:

    案例教学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案例一般分为()。

    • A、实证性案例
    • B、分析性案例
    • C、模拟性案例
    • D、调研型案例

    正确答案:A,B,C,D

  • 第20题:

    咯血案例:简要病史:患者,女性,20岁,反复咳嗽伴咯血1年。


    正确答案: 本例患者最可能是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反复咯血,病史采集内容如下:
    1.现病史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1)咳嗽的性质(可以为干性或湿性)、咳嗽出现的时间与节律(若为湿性咳嗽于晨起或体位改变时加剧)、咳嗽的音色。
    2)咯血的量和颜色,湿性咳嗽时痰的性质、颜色、气味、量及与体位的关系。
    3)每次发作诱因和持续时间。
    4)有无低热、盗汗、胸痛和呼吸困难、全身出血倾向与黄疸,以利于咯血的鉴别诊断。
    5)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大便和小便及体重变化,以了解患者全身一般情况。
    (2)诊疗经过1)发病以来在医院做过哪些检查,医师说是什么病引起的咯血。
    2)曾做过哪些治疗,疗效如何。
    2.相关病史
    (1)药物过敏史。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既往百日咳、麻疹病史,心、肺疾病史,血液病史,兴奋剂、结核病史和结核病接触史。个人史中的工作职业和吸烟史

  • 第21题:

    案例教学法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主要步骤()。

    • A、案例选择→目标确定→案例展开→知识迁移与案例复归
    • B、目标确定→案例选择→案例展开→知识迁移与案例复归
    • C、案例选择→案例展开→目标确定→知识迁移与案例复归
    • D、目标确定→案例展开→案例选择→知识迁移与案例复归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案例1:为逃避敌船的追捕,一艘船舶进入了一个既不是港口又没有锚泊地的海湾,由于无法驶出而搁浅。 案例2:假设被追船舶进入了一个如前的海湾,却在离开该海湾继续自己的航程时,遇上了暴风雨而灭失。在上述两个案例中,保险合同规定战争是除外责任。请问: (1)案例1中保险公司是否进行赔付? (2)案例2中保险公司是否进行赔付?


    正确答案:(1)案例1中,这里追捕与搁浅构成多因连续,追捕是近因,因而保险人可以引用敌对行为除外的规定不赔。
    (2)但在案例2中,虽然是追捕行为使船舶处于非正常境地,但近因仍应认定是暴风雨,这属多因间断,所以轮船沉没的近因是暴风雨,保险公司应该赔付。

  • 第23题:

    问答题
    男孩,1岁。主诉:发热1天,抽搐2次,急诊入院。请针对该案例,说明问诊内容与技巧。

    正确答案: 问诊内容
    现病史: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1)发病诱因:发热、外伤。
    (2)惊厥情况:次数、持续时间、状态。
    (3)发热情况:发热程度、热型,有无寒战;与惊厥的关系。
    (4)惊厥停止后的状态,是否有昏睡或昏迷,吃奶是否正常。
    (5)有无鼻塞、咳嗽、呕吐、腹泻(大便次数、量、性状)。
    2.诊疗经过
    (1)是否曾到其他医院就诊,做过何种检查。
    (2)治疗情况,效果。
    相关病史:
    1.有无药物过敏史。
    2.既往是否有高热惊厥史、传染病接触史。
    3.喂养史。
    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围绕病情询问。参考诊断高热惊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案例:湖南湘潭1·9金泉大酒店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正确答案: 一、起火单位基本情况
    金泉大酒店于1995年建成投入使用,楼高21m,共7层,总建筑面积4200m2,其中一楼、二楼为餐饮,三楼、四楼为客房部,五楼为KTV包房,六楼为夜总会。整个大楼自下而上均采用了木龙骨、三夹板、海绵、墙纸等可燃材料装修,地面铺人造纤维地毯。起火楼层是三楼,建筑面积675m2,共有21间客房,中间设一走道,走道南面西起第一间为办公室兼财务室,第二间、三间是居室兼办公室,走道北面东起第一间是美容美发厅,其余均为客房。
    二、起火简要经过及初起火灾的处置情况
    2001年1月9日13时左右,三楼美容美发厅钟点工谢某某将3条湿毛巾用电暖气进行烘干,期间一直无人照看。20时左右,睡在320房间的张某某在看电视时感到烟气呛入,就跑到美容美发室报告老板段某某。段某某发现走道上有很多烟,便跑回美容美发室拿盆,在卫生间接水出来后发现322房间屋顶上全部是火,地上也有火,就往房顶泼水灭火。由于火势已大未能扑灭,段某某跑出屋子并与其他人一起逃离了现场。
    三、火灾伤亡及损失情况
    火灾造成12人死亡、12人受伤,烧毁建筑1053m2,以及中央空调、家具等物品,直接财产损失79万元。
    四、火灾成因分析及主要教训
    (一)直接原因
    火灾系322号房间包厢西隔墙上的电源插座板与导线接触不良。在通电负载情况下导致局部接触电阻过大发热引起导线绝缘层和可燃装饰材料着火所致。
    (二)主要教训
    1.消防法制观念单薄、违规违章现象严重。
    2.采用敞开式楼梯间,致使人员无法有楼梯疏散。
    3.消防器材、设施不到位,未安装自动喷淋及自动报警系统。
    4.电气线路安装不规范。
    五、火灾责任及处理情况
    该酒店法人代表、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某某犯消防责任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湘潭市(金泉)月星美容厅业主段某某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施工从业人员陶某某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
    六、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的情况分析
    1.消防法制观念淡薄,违规违章现象严重。
    2.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
    3.消防安全培训不到位,从业人员素质差。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