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77岁。反复胸闷3年,加重伴胸痛1小时入院。经心电图、心肌酶检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现心电图出现室性期前收缩,为及时发现患者心律失常并发症,需进行何种监测A、心电监测B、血压监测C、血氧饱和度监测D、呼吸监测E、瞳孔监测

题目

患者男性,77岁。反复胸闷3年,加重伴胸痛1小时入院。经心电图、心肌酶检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现心电图出现室性期前收缩,为及时发现患者心律失常并发症,需进行何种监测

A、心电监测

B、血压监测

C、血氧饱和度监测

D、呼吸监测

E、瞳孔监测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A
更多“患者男性,77岁。反复胸闷3年,加重伴胸痛1小时入院。经心电图、心肌酶检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现心电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性,62岁,冠心病史,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入院。图5-28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C变异型心绞痛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A

  • 第2题:

    患者男性,47岁,突发胸痛2小时入院诊治,图5-29系患者胸痛发作后2小时、24小时及1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C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D变异型心绞痛

    E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E
    窦性心律,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解析:本图系患者胸痛发作后2小时、24小时及1周的心电图。图A显示:Ⅱ、Ⅲ、aVF导联的ST段显著抬高伴异常Q波,是急性下壁梗死的表现。另外,V2导联的R波异常增高,ST段压低,T波直立,提示后壁心肌梗死(镜像反应)。后壁梗死常伴有下壁梗死,临床上为了进一步证实后壁梗死,应加作V7~V9导联。图B和图C显示急性下、后壁梗死的演变过程。图中V1、V2导联QRS波由rS型演变为Rs型,进一步证实后壁心肌梗死的诊断。

  • 第3题:

    患者男性,47岁,突发胸痛2小时入院诊治,图5-29系患者胸痛发作后2小时、24小时及1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C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D变异型心绞痛

    E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E
    窦性心律,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解析:本图系患者胸痛发作后2小时、24小时及1周的心电图。图A显示:Ⅱ、Ⅲ、aVF导联的ST段显著抬高伴异常Q波,是急性下壁梗死的表现。另外,V2导联的R波异常增高,ST段压低,T波直立,提示后壁心肌梗死(镜像反应)。后壁梗死常伴有下壁梗死,临床上为了进一步证实后壁梗死,应加作V7~V9导联。图B和图C显示急性下、后壁梗死的演变过程。图中V1、V2导联QRS波由rS型演变为Rs型,进一步证实后壁心肌梗死的诊断。

  • 第4题:

    患者男性,62岁,冠心病史,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入院。图5-28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记录: 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C变异型心绞痛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A
    窦性心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解析:本图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出现异常Q波,ST段弓背抬高随后逐渐恢复,T波倒置由浅变深呈冠状T,是典型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过程。需要注意:有时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可伴有V1、V2、V3导联ST段压低,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对应性改变。亦有学者发现V1~V3的ST下移是合并前壁心肌缺血的表现。

  • 第5题:

    患者男性,62岁,冠心病史,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入院。图5-28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C变异型心绞痛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A
    窦性心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解析:本图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出现异常Q波,ST段弓背抬高随后逐渐恢复,T波倒置由浅变深呈冠状T,是典型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过程。需要注意:有时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可伴有V1、V2、V3导联ST段压低,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对应性改变。亦有学者发现V1~V3的ST下移是合并前壁心肌缺血的表现。